北宋大法官 第1208節
大臣們又傻眼了。 你們這些家伙是起訴上癮了吧,這也能起訴嗎? 氣氛頓時又緊張起來。 如果廢除澶淵之盟,真是沒有任何回旋余地。 但他們又無法阻止大庭長。 急了! 都急了! 人人都如熱鍋上的螞蟻,這可怎么辦呀! 好在這回張斐沒有說要開庭審理,而是直接將此事上報給皇帝。 垂拱殿。 “大庭長?!?/br> “臣在?!?/br> 張斐立刻站出來。 趙頊問道:“關于民間針對遼國違反澶淵之盟一事,你怎么看?” 張斐道:“根據證據顯示,確實是遼國背盟在先?!?/br> 他話未說完,楊箕便道:“先不提這證據,敢問大庭長,如這種事也能起訴嗎?” 張斐回答道:“百姓當然有權起訴?!?/br> “愿聞其詳?!睏罨?。 張斐反問道:“你猜贈予遼國的歲幣是從哪里得來的?” 楊箕一愣,“你這話什么意思?” 張斐道:“多半歲幣都是百姓交得稅,而之所以以前百姓也愿意,那是因為他們希望借此得到和平,但如今得不到和平,百姓當然會不滿,那他們當然有權起訴?!?/br> 在場的大臣們無不認為張斐是在瞎說八道,歲幣什么時候是由百姓決定的。 但他要這么說,邏輯上也沒有問題,你還不好反駁他,總不能說朝廷不顧民意,就是要給歲幣。 朝廷的說法,也是為了避免百姓陷入戰火之中。 凡事都得從大義出發。 楊箕指著張斐道:“這分明就是你?!?/br> “什么?” 張斐笑吟吟地看著楊箕。 楊箕本想說,不是你先凍結歲幣,才引發戰事的嗎。 但如今這個輿論環境,他又不敢說。 趙頊問道:“既然如此,大庭長為何不開庭審理?” 張斐道:“陛下,臣不敢?!?/br> “為何不敢?”趙頊問道。 張斐道:“因為澶淵之盟到底給兩國帶來數十年的和平,也是我朝最為重要的外交關系,事關重大,臣也不敢擅自決定,也不是最高皇庭能夠決定的?!?/br> 此話一出,王安石、司馬光他們都是驚訝地看著張斐。 這不是你搞出來的嗎? 你在這里裝什么裝。 趙頊也問道:“之前大庭長凍結歲幣,可不是這么說的?!?/br> 張斐道:“陛下,凍結歲幣也是基于遼國侵占我國河東領土,驅趕我朝在當地的百姓,在臣看來,這其實比此番遼國出兵的性質還要惡劣,但臣當時也沒有說要廢除澶淵之盟,其實臣從始至終,都不贊成破壞澶淵之盟?!?/br> 呆了! 全都呆了! 你們到底是在唱哪一出??! 我們怎么看不懂??! 張斐的一番話,令在場的大臣們都傻眼了。 敢情你不贊成??! 是我們誤會你了? 趙頊對此是冷冷一笑,突然感慨道:“朕有時候是真的羨慕那遼國皇帝,朕聽聞遼兵之所以要侵占河東地區,乃是因為他們國內的乙室部需要更多牧場和耕地,故此遼國大臣便要求出兵河東,緩解乙室部的困難。 而當我朝凍結了歲幣,遼國上下便是眾志成城,要求出兵我國,甚至都沒有人派個人來詢問緣由,遼國皇帝可真是有福??!” 說到這里,他環視一眼,“反觀我朝大臣,在遼兵擅自出兵,侵占我國領土后,無不在勸朕以大局為重。 大庭長依法捍衛我朝百姓的權益,不少官員卻要求逮捕大庭長。 如今遼國都已經出兵,且是我軍取得勝利,未等朕高興,大臣們卻告訴朕,我軍只是防守住遼軍,算不得勝利,很快遼軍便會大舉南下,還建議朕趕緊與遼國講和。 同為臣子,為何差別會如此之大?!?/br> 張斐立刻躬身行禮道:“臣有罪,辜負了圣恩,辜負了天下百姓?!?/br> 其余大臣見罷,也不得不站出來道:“臣有罪?!?/br> 趙頊站起身來,道:“爾等是否有罪,還得等調查結果出來再說?!?/br> 啪嗒幾聲。 只見幾塊芴板掉在地上。 調查結果? 什么鬼? 這不是在逢場作戲嗎? 你來真的呀! 趙頊只是輕輕瞄了一眼地上的那幾塊芴板,突然朗聲道:“朕雖無意與遼國開戰,朕也希望兩國百姓能夠繼續和平相處,不過遼國三番五次破壞澶淵之盟,是嚴重傷害了我大宋子民的利益,朕已不再信任他們。朕決定,將正式廢除澶淵之盟,倘若往后遼國帶有誠意,與我朝平等和談,朕仍舊愿與之和平相處?!?/br> 群臣聽罷,無不大驚失色。 啥? 這就要廢除澶淵之盟? 就因為一場局部防守勝利,你這是喝多了吧? 一些大臣也顧不得那么多了,立刻高喊道:“還請陛下三!” 這“思”還未出口,趙頊已經離開了。 那些大臣猶如在夢中一般,怎么就一步步走到今天這種地步? 唰唰唰! 無數的憤怒地目光射向張斐。 張斐一臉無辜道:“諸位,別這么看著我,我方才說得很明確,我是跟你們一邊的呀,我不贊成廢除澶淵之盟?!?/br> “我呸!你小子給我聽好了,倘若我大宋百年基業,有任何閃失,我定要你人頭落地?!?/br> 廢除澶淵之盟,對于他們的沖擊實在是太大了,他們也顧不了那么多了。 張斐也不裝了,呵呵笑道:“你們還是先顧好自己吧。我是真不想有朝一日,各位坐在最高皇庭的被告席上,告辭?!?/br> 說罷,他便往殿外走去,剛到門口,他又回過頭來,“哦,如果不幸,我們在最高皇庭見面了,可千萬別往我家送禮,我不差錢,哦不,我這人鐵面無私?!?/br> 說罷,他大袖一揮,便出得門去。 留下一群官員呆若木雞。 王安石與司馬光對視一眼,然后悄無聲息地追了出去。 “你小子不是說不會開戰嗎?” 王安石揪著張斐的衣袖,質問道。 張斐道:“我可沒有這么說,我只是說我反對開戰,而且我認為遼國是在虛張聲勢?!?/br> 司馬光皺眉道:“這都已經打起來了,還是虛張聲勢?” 張斐道:“這還不是虛張聲勢么,看似強大,結果出來就被我軍痛扁,二位放心,我量那遼國經此一敗,便不敢再戰?!?/br> 是這樣嗎? 王安石和司馬光是越來越迷糊了,已經分不清東南西北。 翌日。 趙頊便正式下達詔令,告知天下百姓,由于遼國不守盟約,不顧兩國友好,侵占我國領土,損害我朝百姓利益,并且出兵攻打瓦橋關,朕決定即日起,正式廢除澶淵之盟。 又許諾之前要給予遼國的歲幣,將全部用于賠償我朝邊州百姓的損失,以及獎勵雄州守軍。 不但如此,他還指責了一番西夏,順便也正式廢除慶歷合議。 為什么張斐在殿上那么慫,無非就是將這個逼,留給趙頊來裝。 可以判,但是沒有必要。 這絕對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 此詔令一出,那真是普天同慶。 百姓紛紛涌上街頭,無不支持皇帝的英明決定。 書生們也在報刊上大肆發表文章,歌頌當今皇帝為大宋洗去多年來的屈辱,又爆出很多猛料,就是說遼國在談判時,如何欺壓我國的,是如何殘害我國百姓的,整個輿論風向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再也不談什么宋遼友好,兩國百姓其樂融融。 澶淵之盟在這一刻,被定義為屈辱。 瓦橋關大捷雖然其中是有夸大的成分,但卻很好的消滅了百姓內心對遼國的恐懼,遼軍不是不可戰勝的,再加上這國力蒸蒸日上,以及西夏方面連戰連捷,這百姓的脾氣也見長不少,不愿意再承受這份屈辱,尤其是每年送歲幣給遼國。 至于說那些理智派的文章,不是沒有人寫,而是根本發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