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103節
王安國點點頭。 蘇軾又道:“但目前只是剛剛開始,尚不能說明什么,我軍在立國之初,戰斗力也不俗,但之后就慢慢腐朽,我們還得時時刻刻監督他們皇家警察?!?/br> 正說著,文吏來報,齊州轉運使章惇和齊州知府曾布來了。 王安國立刻讓人請他們進來。 二人入得屋內,立刻向王安國、蘇軾道歉,表示自己來晚了。 原來今日蘇軾來皇庭,就是因為章惇、曾布說有事情與他們商量。 坐下之后,王安國就問道:“不知二位有何事與我們商量?” 章惇道:“不知二位是否知曉,在齊州境內,出現許多以貨易貨的現象?!?/br> 蘇軾聽罷立刻道:“二位不會是想發鹽鈔吧?” 章惇當即愣住了,曾布哈哈笑道:“子瞻果真是聰明過人?!?/br> 蘇軾絲毫不領情,直接搖頭道:“我不贊成?!?/br> 這個蘇子瞻真是惹人厭??!曾布神色微微一變,語氣冷漠道:“為何?” 蘇軾道:“因為官府若能憑借一張紙就能解決財政問題,必然是會濫發,到時候必定會令百姓生靈涂炭?!?/br> 章惇立刻道:“但這都是你們公檢法導致的,公檢法每到一處,當地商業必會繁榮,從而導致錢幣匱乏,公檢法去河中府沒多久,就大量發行了鹽鈔鹽債,如今京畿地又發行稅幣,可見這是必經之路啊?!?/br> 蘇軾道:“河中府一直都有鹽鈔,京畿地發行稅幣是為了賑災,此與公檢法毫無關系?!?/br> 曾布眼眸一轉,呵呵道:“聽聞河中府百姓之所以信任鹽鈔,乃是因為蘇子由能力超群,時刻監督著鹽鈔鹽債的發行?!?/br> 不等他說完,蘇軾便道:“曾知府休想利用吾弟來激我,子由曾來信告訴我,他并不認同鹽鈔,只因張三手段勝他一籌,故而他沒有辦法,才只能接受。但我沒有理由接受?!?/br> 言下之意,伱們二位皆不如張三。 曾布哪里聽不出他譏諷之意,嘴角抽搐了下,暗道,這廝當初被打,真是蒼天有眼,可惜打得是眼,不是嘴。 章惇兀自是心平氣和道:“我們不是來跟二位吵架的,我們是來解決問題的,如今京東東路的商業發展迅猛,只因缺乏錢幣,故而停滯不前,只要有足夠的錢幣,必然是會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為此我們事先還征召商人去開發濱州的鹽,如今那邊的鹽產量已經提升不少,是有足夠的能力發行鹽鈔?!?/br> “缺得是錢幣,而不是鹽鈔?!碧K軾道。 曾布道:“敢問蘇檢察長可有妙法?” 你別光說不練,你來想個辦法啊。 蘇軾道:“既然京城那邊可以通過倉庫稅來調解糧食,為何我們不能通過一項儲銅稅,來解決錢幣問題。 如今錢幣價值本就在增高,如果再針對銅器進行征稅,同時又給予商人鑄幣的權力,如此一來,錢幣必然會增多的?!?/br> 曾布道:“要是讓商人來鑄幣,良莠不齊,后果更加嚴重?!?/br> 蘇軾道:“我們可以制定鑄幣法,來確保這一點,公檢法也有能力做到這一點?!?/br> 曾布、章惇愣是說不過蘇軾,不免氣鼓鼓地看向王安國。 王安國道:“我也贊成蘇檢察長所言,發行鹽鈔風險太大,還是盡量要避免?!?/br> 章惇道:“但是銅是有限的,商業繼續繁榮,到時還是得發鹽鈔?!?/br> 蘇軾道:“到時再說?!?/br> 章惇見他油鹽不進,道:“發行錢幣,是我們官府的權力?!?/br> 蘇軾道:“但是沒有公檢法的支持,百姓是不會相信的?!?/br> “你告辭?!?/br> 因為這已經他們不是第一回 吵架,故此走得非常絲滑,但大家都已經習慣了,吵著吵著就還得坐下來繼續商量。 其實章惇也知道,蘇軾的辦法也是可行的,目前確實錢幣價格走高,只要放開民間鑄幣,貨幣會得到緩解。 但是他們希望將貨幣掌握在官府手里。 不幸的是,他們遇到蘇軾這個超級自由派,蘇軾的理念就是官府應該認真收稅,給予商人更多自由,他對倉庫稅和酒稅就沒啥意見,而且是非常贊成的。 不過章惇有句話說得很對,這公檢法每到一處,當地必然會出現錢幣匱乏的現象,原因就在于公檢法會促使商業繁榮,交易頻率變多,錢幣不變,那就會出現錢荒的現象。 所以章惇、曾布也都很著急,只要發貨幣,商業決計會變得更好,但要得不到公檢法的支持,就是沒法發,因為百姓不會相信的。 曾布甚至在想,如果天災覆蓋京東東路,那他們剛好能夠順理成章地發行紙幣。 天不遂人愿??! 青州也不例外,轉運使王居卿也在跟錢顗、范純仁較勁,錢顗和范純仁也都不答應發行鹽鈔。 也可見革新和保守的政治理念在地方上還在不斷地發生沖突。 反倒是京城的黨爭,有些偃旗息鼓,因為皇權在伸張,同時大家都在圍繞著利益在進行較勁,政治理念之爭就放到一邊。 更加要命的是,一場席卷整個京畿地的反腐風暴,突然拔地而起,這期間沒有人反應過來。 短短半月,各地檢察院、警署,就抓獲六十多名官員。 朝野上下是震驚不已。 因為宋朝很少發生這種大規模的貪污案,可是等到其中一些細節爆出來后,大家又是一陣懵逼。 原來也不是什么大貪腐案,都是一些底層官員借著賑災,吃空糧,亦或者與商戶勾結,高價購買賑災所需的貨物。 都是幾十貫,或者百來貫。 大家這才慢慢反應過來,主要因為這是朝廷第一回 如此大規模的以工代賑,同時又發出數百萬貫的稅幣。 而之前朝廷又經過一番改制,戶部、工部在執行方面是手忙腳亂,前期就是亂來一通,關鍵這底層的執行官署是沒有變化的,沒有做到垂直整合,上面缺乏對下面的監督,這就滋生出腐敗的土壤。 朝中大員可不敢動,當時他們也沒那心思,都顧著政治斗爭去了。但是底層官員,瞅著這錢往手中過,尋思著,撈一點,誰能發現的了,以前大家也都這么干,再說如今世道這么亂,大家都盯著倉庫稅。 事實也是如此,之前都沒有官員關注這些事。 包括王安石他們也都被蒙在鼓里,哪有功夫關心這些瑣碎之事。 但他們也真是背,遇到一群小牛犢,何執中、王回他們剛剛在學院,經過道德和法律的洗禮,是一腔熱血,不管你撈多撈少,發現就抓。 越抓越起勁。 終于感受到檢察院的快樂。 同時皇家警察也想立功,而且他們以前也深受這些底層官員的剝削,這有仇報仇,有怨抱怨,也是非常配合檢察院。 對于那些底層官員而言,剛被抓的時候,他們還不是很慌,他們認為這也不是什么大事,這在以前,那都可以算是官員福利,最多也就是去外地,最差也就是被解除職務。 可哪里知道,檢察院全部都以死刑進行起訴。 當即就昏死過去一大片。 我不過安排幾個親戚在這里面混吃混喝,你給我來個死刑? 朝中的官員們也都傻了。 你們檢察院是想立功立瘋了吧! 這尼瑪判死刑? 這這這! 他們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但檢察院也是有法可依,有判例,有條例,皇庭就必須得接,到底是否判死刑,這得審過才知道。 時隔多日,這皇庭再度被圍得是水泄不通,百姓們望著被告席上的兩個人,那目光中是充滿著憤怒。 而院內就只有一個人站著,這個人當然就是張檢控。 “我也不得不說明這一點,關于貪污罪的量刑,我朝在很多判例上是不一致的,有些處罰是很輕的,甚至不處罰,但也有些貪官被判處死刑,而且根據近三十年的判例來看,我們朝是從未對貪官判處過死刑,同時還廢除刺配、杖刑等懲罰,最多都是發配邊州,而且單從兩位被告所涉及到的金額來看,確實不是很多?!?/br> 張斐低頭看了眼文案,“根據我們檢察院證據的顯示,兩個被告加在一起,所涉金額也不過一百二十貫錢,這比之前的一些案例所涉及的金額是要少許多的?!?/br> 說到這里,他話鋒一轉,“但是,我們不能忽略當下的環境,此時此刻,全國上下,君民一心,都在想盡辦法,努力地抵御天災,而他們貪污的錢,本是用來賑濟百姓的。 也許有人說,不過是多添二三十個名額,但是這也有可能是二三十條人命。因為朝廷是用有限的錢來賑濟,他們將這種救命的名額給自己的親人,這無異于謀財害命。 所以,我在此代表檢察院懇請大庭長,判決第一個被告劉廣和第二被告陳牧絞刑?!?/br> “好!” “說得好!” “死刑!” “判他們死刑!” 外面那些憋壞了的百姓,立刻是歇斯底里地叫嚷起來。 貪污賑濟錢,就是謀財害命。 這必須死刑啊。 說得好像他們以前沒有遇見過似得。 但其實如這種底層的小貪,其實并不少見,估計陳牧、劉廣都不覺得這是在貪污,關鍵這么大一筆工程,涉及到這么多人,這么多錢,老子就弄個幾十貫,都被你們揪出來,今后還能不能愉快地玩耍。 但是面對張斐地言之鑿鑿,面對百姓的同仇敵愾,陳牧、劉廣是徹底慌了,一個勁地向趙抃作揖求饒。 趙抃瞧了眼張斐,又看了眼陳牧、劉廣,一手抓著木槌,幾番欲起,猶豫半響,他輕咳一聲,“正如張檢控所言,我朝對貪污的懲罰,有著諸多判例、赦令,以及條例,本庭長還需仔細審查相關律法,才能做最后的定奪,今日審理就先到此為止?!?/br> 說著,他拿起木槌輕輕敲了下。 聲剛落,忽覺一道巨大陰影照來,大家立刻抬頭看去,但見頭頂上飄來一塊巨大的烏云,是遮天蔽日。 難道! 趙抃都不走了,仰著頭,呆呆地看著那片烏云,時間仿佛在這一刻停止了。 突然! 一滴巨大的水珠低落下來。 啪嗒一聲,十分清脆。 大伙不免都屏住呼吸,傾聽著這久違的聲音。 一滴! 又一滴! 噠噠噠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