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089節
因為能夠掌握這些特權的,肯定全都是權貴,而糧食也都掌握在這些權貴手中,這絕對是一次精確打擊。 這立刻導致局勢進一步激化,宰相們都對此深感惶恐不安,宋朝君臣很少走到這一步。 要是仁宗的話,肯定會退一步,避免局勢進一步激化。 但是神宗的話,反而是變本加厲,你們要斗是吧,那行,咱們就掰掰手腕,看誰實力更加強大。 好在一點,無論雙方怎么斗,都還是在規則內。 地主認罰,但就不賣糧食。而趙頊雖然收回特權,但還是給予錢布補助,也沒有說違背當初的許諾,只是換一種方式而已。 但顯然,這特權比錢更加爽,有錢不一定有權,但有權,肯定能夠撈到錢的。 這就是一步步蠶食權貴、地主影響力。 權貴們也只能吃了這個悶虧。 甚至于兩宮太后,也只能三緘其口,她們甚至都不敢去勸。 當然,趙頊這么干,也是有底氣,那就是這手中有糧,心里不慌啊。 話又說回來,多虧王安石的新政,這幾年給朝廷存了不少糧食。 三司。 “安排的怎么樣?” 王安石向薛向問道。 薛向回答道:“已經全部安排妥當?!?/br> 說著,他又拿出一張稅幣來,“這就是最新印刷出來的稅幣,其中所用的朱紅顏料,乃是只有皇宮有的貢品,是難以偽造的,而且上面印有‘御’字,誰要敢偽造,最輕都是死刑?!?/br> 王安石接過稅幣來,仔細看了看,非常精美,中間印有一個“稅”字,上下有兩個小“御”字,這就是告訴大家,此稅幣,皇帝是親自背書,左邊是面值,右邊是粟麥的圖案,周邊還有著復雜的花紋,以及大大小小的字。 其實關于紙幣,宋朝早就制定出一套非常完善的制度,目前來說,仿照的可能性非常小。 只是這回他們面對的對手不一樣,這要求更加嚴格。 仔細打量一番后,王安石又問道:“糧食方面呢?” 薛向道:“也都部署完畢,我已經下令京東東路的稅糧,一半部分運往河北,一半運去淮南。 而光憑我們京城倉庫里面的存糧,足夠應付這半年,而且根據我們的估算,在半年之后,光憑收上來的倉庫稅,就足以彌補這期間倉庫支出。 因為很多權貴家里,囤積了不止一年的糧食,甚至三四年都有,目前就是要調控酒稅,避免他們將糧食釀成酒。 恰好今年的酒曲,曲院已經全部售賣出去,如果他們要在這半年,將糧食釀造成酒,那必然是屬于不合法的,所以,我們打算針對額外釀造酒,要征收百分之三百的稅?!?/br> 王安石驚呼道:“那誰還會釀酒?” “也就是不準他們釀?!?/br> 薛向點點頭,又道:“不僅如此,目前各大酒樓釀酒,都是采用煤炭,故此我們還打算向外來的煤炭征收百分之五十的過稅,這樣能夠迫使那些酒樓減少釀酒量,以求讓市面上擁有更多的存糧?!?/br> 王安石道:“可是燒菜也需要煤炭?” 薛向道:“關于這些,全都是張檢控提供的賬目,他們也想到這一點,會影響到酒樓的菜價,但也僅僅是影響酒樓,可是隨著釀酒的減少,酒樓的生意必然也會受到影響,所以并不會影響太多,鄉間百姓還是木柴燒菜,目前還不是寒冬,他們暫時不需要煤炭取暖?!?/br> 王安石點點頭,又問道:“這些賬目都是張斐提供的嗎?” 薛向點點頭。 王安石道:“三司就算不出來嗎?” 薛向搖搖頭道:“三司的統計,是遠不如汴京律師事務所的賬房,且不知太多算法,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能力?!?/br> 王安石道:“這種事也不能老是依靠別人,三司到底是國家財政中心,不能裸露在外人眼里?!?/br> 薛向笑道:“這得看算學館能夠為我們提供多少人才?!?/br> 王安石嗯了一聲:“算學館的確是要進行改革?!?/br> 垂拱殿外。 今日輪到王安石和司馬光這對冤家與皇帝論事。 司馬光打量了下王安石,見其一臉輕松,“看來你已經想到應對之策?” 王安石不答反問道:“如今局勢,不就是君實最為害怕的嗎?” 司馬光嘴角抽搐了下,這的確是他最為擔心的,如果當初讓他來主持變法,他也是要削弱這些權貴,但他反對勢力太過強大,應該再等等,道:“你可知道,處理不好,后果會怎樣的嗎?” 王安石道:“我只知道若不處理這些囂張跋扈地主,這后果會是多么嚴重,此仗我必勝?!?/br> 正聊著,殿門打開來,二人入得殿內。 而今日,王安石就是要向皇帝提出應對之策。 但不是說直接開放官府糧倉,而是將糧倉里面的糧食以一分的利息,全部借給糧食署,由糧食署對外售賣糧食,這當然也是張斐提出來的,就是要避免官府直接下場做買賣。 但是有個要求,就是必須用稅幣購買糧食。 此外,將官員、士兵的俸祿,全部折算成稅幣,讓他們用稅幣去買糧食。不過這部分稅幣,是額外計算,不算在那五百萬貫以內,因為這并不屬于賑災范圍。 以及,要求必須使用稅幣買鹽,關于鹽商那邊,是早就搞定了,因為這京城的鹽都是來自河中府,那里可是張斐的大本營,到時京城的鹽商可以直接從河中府換取鹽鈔,河中府的鹽鈔目前是非常堅挺,所以沒有擔心鹽鈔會貶值。 關鍵,鹽商也不敢不答應,你不答應,那你就做不了這門買賣了。 現在各大鹽鋪,都是關著門的,都在做內部調整,準備迎接稅幣的到來。 都不等司馬光思考清楚,趙頊就直接準奏了。 這一看二人就是商量好的,今日也不過是走個流程罷了。 其實,司馬光也沒有反對的理由,他也不會反對。 到底朝廷還是開倉放糧食,以及允許稅幣購買,這都是司馬光最擔憂的,朝廷以身作則,這當然好??! 汴京律師事務所。 “往后就有勞各位了?!?/br> 只見一個年輕人,非常謙卑地向二十幾個大腹便便地中年人拱手道。 “不敢!不敢!全憑蔡署長的照顧,我們才能夠接下這比買賣,往后我們也一定會聽從糧食署的安排?!?/br> “那也不必,大家還是圖個財?!?/br> “是是是!” “行了!” 看了半天戲的張斐,站起身來,“上酒吧?!?/br> 仆人立刻端上酒來,他們一人拿了一杯,范理也拿了一杯,唯有張斐沒有拿。 一人問道:“張檢控不喝嗎?” 張斐笑道:“你們都叫我張檢控了,我怎么還摻合這事,老范代我喝就行了,我不過是湊在坐在這里?!?/br> 范理舉杯道:“祝你們合作愉快?!?/br> “合作愉快?!?/br> 如今站在這里二三十人,全都是京畿地的中小糧商,他們今日與剛剛抵京不久的蔡京,也就是糧食署的第一任署長,達成合作。 將來糧食署會與他們合作,販賣或者收購糧食。 因為根據規定,糧食署也不能直接去出售糧食,必須是通過糧商去出售,總得來說,還是要遵循市場規則。 但是糧食署毋庸置疑,就是全國最大的糧食貿易商,因為糧食署背負著國家的戰略任務,那誰跟糧食署合作,必然是飛黃騰達??! 這些中小糧商果斷選擇站在糧食署這邊,因為他們想通過努力,去超越那些大糧商,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土地掌握在那些權貴手里。 這一步也直接瓦解他們糧商之間的同盟。 這些中小糧商,背后可都是一些一二等戶,他們家也是有田地的,當然,大部分田地還是掌握在那小部分大地主手中。 但這么一來,等于是孤立了那些大地主。 等到那些糧商走后,蔡京立刻向張斐作揖道:“多謝恩師的提攜?!?/br> 語氣非常真摯。 他多精明,聽到這事,當即啥也不顧,直奔京城而來。 這糧食署署長,雖然看上去是不如庭長、檢察長,連個官都談不上,但是這糧食署背負著重大戰略,能干好這活,下一步至少都是一個戶部尚書。 這簡直就是坐著火箭上升。 蔡京是日夜兼程地趕路,路上興奮地都睡不著。 而且,他剛剛回來,這情況都沒有弄清楚,張斐已經送上一份大禮給他。 整個計劃,早就安排妥當,就等著蔡京來cao作cao作。 張斐笑道:“但我也能幫你這一步,下面的路,還得你自己去走,我只要求你一點,就是不要破壞規則,如果破壞規則,那我一定會將你告到牢里面去,但在規則內,你用什么手段都行,我會對你有著無限的包容?!?/br> 蔡京都不多想,就直接答應下來:“老師放心,學生是絕不會放錯的?!?/br> 他們師生在河中府,就干過不少見不得人的勾當,所以蔡京對于張斐的性格,是摸得透透的,也熟悉張斐的套路,在規則內怎么去cao作,就算張斐不說,他也絕不會去破壞規則的。 第七百五十一章 內憂外喜 蔡京走馬上任,便立刻代表糧食署跑去糧倉借糧。 那糧倉主事見有四五個檢察員與蔡京隨行,心有不快,如今這財政部門,看到檢察院的人,就如同見到瘟神一般,便向蔡京道:“蔡署長莫不是怕咱刁難你,還帶著檢察院的人來助陣?!?/br> 蔡京愣了下,笑呵呵道:“誤會,真是誤會??!我只是碰巧遇見他們?!?/br> “可并非是碰巧?!?/br> 一個年輕的檢察員走了過來,“我們是奉命而來,一來,查清楚京城糧倉的情況,二來,也是對糧食署進行監督?!?/br> 那主事聞言,哼了一聲,轉身離開了。 蔡京輕輕一笑,心道,你們還算幸運,碰到恩師,就只是派幾個學生過來,要是蘇檢察長的話,真夠你們喝一壺??! 趁著這個機會,張斐也在加緊伸張檢察院的職權,就是針對倉庫和稅幣,進行全面監督,往后,這都將會成為慣例。 檢察院可不只是一個打官司的官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