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1076節
他們的感覺是最明顯,去年收稅,他們確實要輕松不少,以至于他們還有一點點余力來應對旱情。 又聽張斐道:“但是我們發現有一些細節,并未處理的很好,當然,這也是很正常的,因為一些問題是必須要在執行的過程中,才能發現。 而其中糧食稅是最主要的問題,因為根據新稅法的設計,只收一道農稅,但是在執行過程中,是不可避免要征收兩道。 問題就在于,稅務司在計算總收入的時候,首先是以百姓家里的田地來計算糧食所得,同時再算上額外所得。 那么當百姓將糧食換成錢的時候,按理來說,這些錢是不用交稅的,因為在以畝計稅的時候,稅務司就已經算過,但是稅務司是很難鑒別,到底這錢是不是賣糧食所得。 顯然,以畝來計算稅收,是更為方便計算,甚至是唯一的辦法,因為計算農夫收入,只能根據土地,故此,我們才提議免稅主要糧食的商稅?!?/br> 富弼點點頭道:“聽你這么說,好像也有些道理??!” 話音未落,院外也響起了叫好聲。 “說得真好!” “好!” 剛開場,張斐的這一番話,就立刻贏得百姓們的支持,包括一些地主。 維護治安的庭警,立刻舉起木牌,適應他們安靜下來。 過得片刻,等到院外的百姓漸漸安靜下來后 張斐接過許芷倩遞來的文案,“這些全是去年稅務官司所引發的有關爭議?!?/br> 等到這些證據呈上后。 富弼突然看了眼馮京。 馮京這才回過神來,他是有任務的,不是來坐vip席觀審的,稍稍瞅了桌上前文案,穩定住心神后,問道:“張檢控,根據你的法案來看,所針對的都是那些種糧,同時又賣糧的地主或者農夫。 但是在京城內,許多糧鋪都是不種糧食的,他們是先從農夫手中購買糧食,然后拿到城里來販賣,那么這些糧商是否需要納稅?!?/br> 張斐道:“回馮中丞的話,關于這個問題,我們也是認真考慮的。公平來講,這些糧商理應是需要納稅的。 但是我們也有考慮到,這是糧食,是每個人都不能離開的,在糧食做出讓步,能夠令所有百姓都受益,同時也能夠促進各行各業的發展。 而且,我還跟三司使,稅務使商量過,根據我們統計,發現從糧商手中所得的稅錢,所占商稅比例其實并不是高,而朝廷為京城糧食所需,耗費的錢財,是非常巨大的。 如果說這么做,能夠激勵更多糧商販賣糧食到市集,哪怕只是讓朝廷每年節省百分之一的糧食,朝廷也是賺的?!?/br> 漸漸進入狀態的馮京立刻又問道:“所以說,你這糧稅法只是針對京城,不涉及到其它地區?!?/br> 張斐道:“這是全國性的稅法?!?/br> 馮京道:“但是只有京城的情況適用于張檢控所言?!?/br> 張斐道:“馮中丞此言差矣,因為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京城都需要外來的糧食,基于均輸法,部分糧食是需要采購的,減少糧稅錢,也是減輕朝廷購買糧食的成本,以及激勵更多糧商販賣糧食來京城。 為此,我們為此還做了一個計算公式,將主要因素全都考慮進去,得出的結果,如果免除糧商的稅,能夠使得市面上有更多的糧食,朝廷一定是受益的?!?/br> 許芷倩立刻拿起一份文案來,上前遞給富弼助手。 之前那份證據,五個老頭都沒有怎么看,但這份證據呈上后,除許遵之外,四個老頭是爭先恐后地看。 這也能計算出來嗎? 大家都很好奇。 包括內堂坐著的趙頊,他也翹首以盼,“這也能計算出來嗎?” 劉肇茫然地搖搖頭道:“臣也不知道?!?/br> 他雖閱盡萬卷,博古通今,但這個什么計算公式,就是他的知識盲區??! 藍元震道:“陛下,要不奴婢去拿來給陛下看看?!?/br> 趙頊猶豫片刻,然后點點頭,“等他們都看完,再拿給朕?!?/br> 王安石見富弼在一邊看,一邊嘀嘀咕咕,心中也是好奇,向薛向問道:“這是你們弄出來的嗎?” 薛向小聲道:“我們主要是給張檢控提供相關賬目,那個計算公式主要是他想出來的?!?/br> 說罷,他又感慨道:“早聞張檢控在買賣方面,也是天賦極高,此番得見,真是聞名不如見面??!” 王安石淡淡道:“他也就這兩個優點?!?/br> 過得一會兒,富弼他們一一看過之后,比用眼神的交流一番,皆是無語地搖搖頭。 也許,這就是專業吧。 司馬光突然開口問道:“張檢控方才說,以公平來說,糧商應該是要交稅的,檢察院之所以寄望于免除糧商的稅,原因是在于這將會有益于朝廷,但是其中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要促使糧商販賣更多的糧食?!?/br> “是的?!?/br> 張斐點點頭。 司馬光道:“所以,在你這份法案中,還提到倉庫稅,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嗎?” 免稅不一定能夠讓地主將所有的糧食拿出去賣,這個倉庫稅才是整個法案的核心內容所在。 “其中一個?!?/br> 張斐回答道:“這只是倉庫稅的其中一個理由,但光憑這一個理由,還不足以讓我們檢察院增加倉庫稅,到底買賣自由?!?/br> 你還知道??! 一眾權貴氣得是直翻白眼。 司馬光問道:“不知還有什么理由?” 張斐道:“就是捍衛君主和國家的利益?!?/br> 司馬光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道:“我朝在田制方面,與歷朝歷代都不一樣,主要就是我朝不抑兼并,據我所知,對此還有不少爭議,一些大臣認為還是應該抑制土地兼并,如此才符合君主和國家的利益,其中原因相信諸位都非常清楚,我就不在此班門弄斧?!?/br> 此話一出,全場是一片鴉雀無聲,人人都豎起耳朵來。 他們沒有想到,這小小倉庫稅,竟然還與土地兼并有關,這可是封建王朝最為敏感的話題。 只聽張斐繼續道:“從歷史上來看,我們能夠得知一點,就是那些想要抑制土地兼并的全都失敗了,所以我認為我朝的不立田制,其實是一個非常英明的決策,唯有順其自然,才能夠立法去規范,去避免土地兼并給君主和國家帶來危害。 而土地兼并的主要危害有二,其一,土地兼并,會使得更多百姓失去土地,被迫顛沛流離,給國家安定帶來危害。 其二,地主掌控大量的土地,意味著對糧食的壟斷,而人們又是離不開糧食的,那么地主就可利用對糧食的壟斷,迫使百姓必須依附他們,從而形成對君主和國家有著巨大威脅的勢力。 從歷史上來看,許多造反的人,其實都是地主豪紳,因為他們手中有糧食?!?/br> 靜! 這一番話下來,場面立刻陷入死一般的寂靜。 汗流浹背! 在場的地主們,無不是汗流浹背,心里默默將張斐祖宗十八代給詛咒了一遍。 你這是要害死我們呀! 就連十分推崇聽證會的薛向,以及反對土地兼并的王安石,此時此刻,也是目瞪口呆。 他們知道聽證會講究的就是實誠,沒有那些虛頭巴腦,但你這也太實誠了一點吧。 猛人??! 司馬光呆呆地看著張斐。 這話能說嗎? 富弼見司馬光有些發呆,于是問道:“所以倉庫稅能夠避免這一點?” “說避免可能不準確?!?/br> 張斐回答道:“我在法案中,寫得非常清楚,倉庫稅其實是一種懲罰性的稅。每個人都想賺更多的錢,過上更好更富裕的生活,這其實都無可厚非,這也是歷朝歷代無法抑制土地兼并的原因。 到底人往高處走,水往地處流。 我們免除糧食稅,目的為求鼓勵大地主們將糧食賣出去,因為按照常理而言,地主買賣土地,大規模種糧食,也是希望賣出去,賺更多的錢。 但如果他們囤積糧食不賣,那將成為君主和國家的潛在威脅,而這也是歷朝歷代防止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所在。 如果一個地主,面對市場廣泛的糧食需求,仍舊囤積十萬石糧食,寧可花高昂的代價去儲存,以及仍由糧食被蟲吃掉,亦或者受潮腐壞,也不去賺這錢,那么除了造反,實在也難以給出其它理由?!?/br> 整個場地,除了能夠聽到張斐的聲音外,就只有那些大口大口的喘氣聲。 這哪是什么聽證會,這簡直就是索命會??! 那些家里囤積大量糧食的地主、權貴們,都快要昏厥了過去,他們可是知道皇帝就在這里??! 這尼瑪不是一個圈套吧? 是要將我們一網打盡? 這開場即是高潮,令他們一時間難以承受??! 就連文彥博都徹底傻眼,他也跟司馬光一樣,也都在想,這些話是真的能說嗎? 而且是在這大庭廣眾,眾目睽睽之下。 但瘋狂仍在繼續。 “買賣土地,是一種正常行為,也是難以禁止的,但囤積糧食,是一種非正常的行為,很難保證,他們背后就沒有其它的目的,而且這是一種極為不負責任的行為,這才是朝廷所需要防范的,因此朝廷也應該對這種行為,采取非常嚴厲的懲罰措施。 其實我遞交的倉庫稅,是相對比較保守的,如果依照我個人的意思,應該設在七成,如此才更具有懲罰性?!?/br> 第七百四十四章 勸你善良 此時正值春季,但皇庭內卻是一片肅殺。 原本要收七成? 我他媽可真是謝謝你??! 不少權貴是惡狠狠地盯著張斐。 小子,勸你善良。 而有一些膽小的官員,則是如坐針氈,噤若寒蟬。 咱屯點糧食而已,你就要告我們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