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865節
元絳道:“稅務司那邊已經賬目遞交上來,雖然最終結果尚未出來,但大致也差不多了?!?/br> 韓絳略顯緊張地問道:“多少?” 元絳道:“較之前年,至少增加了兩百萬貫?!?/br> 韓絳不禁倒抽一口涼氣,“多多少?” 元絳道:“兩百萬貫?!?/br> “是不是算上鹽鈔、鹽債?”韓絳又急忙忙問道。 元絳道:“并沒有算鹽債,畢竟鹽債是還債的,但鹽鈔是算上的,不過其中也扣除我們收上來的的鹽鈔?!?/br> “這怎么可能?” 韓絳只覺不可思議。 元絳道:“其實算下來也差不多,雖然我們收上來部分鹽鈔,但是還有大量的鹽鈔在坊間流通,這些都是算作財政收入,而稅務司那邊又為我們多收了一百萬貫的稅,再加上本身稅收的增長,故而達到兩百萬貫?!?/br> 正當這時,一個文吏來到門前,“啟稟轉運司,韋通判、曹判官他們來了?!?/br> “將他們請進來吧?!?/br> “是?!?/br> 那文吏下去之后,韓絳便道:“我這才剛回來,他們就來找我抱怨,看來他們確實受到很大的委屈?!?/br> 元絳卻笑道:“我倒認為他們不是來抱怨的?!?/br> 韓絳疑惑地看著他。 元絳道:“違法之事,他們哪來敢抱怨,我看他們定是來挑撥離間的?!?/br> 韓絳是將信將疑地點點頭。 果不其然,韋應方他們一到,對于逃稅之事,是只字不提,一門心思的攻擊稅務司,認為稅務司不應該拿走那么多罰金,八十多萬貫啊,這簡直就是一種侵吞財政的行為。 “關于稅務司的罰金制度,我也是知曉的,在京城也是如此?!?/br> 韓絳點點頭,又頗為無奈道:“對此我是無能為力,因為稅務司能夠為朝廷財政增加許多收入?!?/br> 他們能為朝廷掙錢,官家能責怪他們嗎? 愛都來不及??! 曹奕突然道:“可是這功勞應該算在誰的頭上?” 韓絳神色一變,立刻道:“這當然都是新政的功勞,你們要知道,去年稅收的增長就已經超過前年,這都是因為元學士在提舉常平司的實行的鹽債和鹽鈔的改革,進一步促使商業發展,同時戶籍改制,又令更多人交稅,且青苗錢幫助了不少百姓,這番功勞,元學士是厥功至偉,不算新政,算誰的?當然,我也不否認稅務司的功勞,但是你們要知道,稅務司是根據百姓的收入征稅,如果百姓都賺不到錢,稅務司自然也很難多收到一文錢?!?/br> 元絳謙虛道:“哪里!哪來!韓寺事過獎了?!?/br> 韓絳道:“這是事實,轉運使無須謙虛?!?/br> 韋應方等人也紛紛符合,將元絳的政策,吹得那是天花亂墜。 他們始終沒有忘記挑撥新政和公檢法,而韓絳話里話外,都沒有提到公檢法,顯然是將所有的功勞都據為己有。 公檢法能認同嗎? 至少那司馬光必然不會答應的。 如今河中府和京東東路的財政應該都已經陸續出爐,該是一決勝負的時候,對于他們而言,最好的結果,就是新政與司法改革玉石俱焚,如果不能達到這個目的,那他們就更希望新政能夠取勝。 至于說稅務司,他們現在也研究的非常透徹,之所以他們拿稅務司沒有任何辦法,主要就是因為稅務司是走合法路徑,將一切公開化,這導致很多大財主都非常懼怕,不敢與之為敵,而不像以前的稅吏,濫收苛捐雜稅,可以輕松的挑起百姓與稅務司的矛盾。 可以說,如果沒有公檢法,他們只需一年,就能夠將稅務司趕出河中府。 然而,韓絳還真不是在開玩笑,他確實是要將所有的功勞算在新政頭上,試想一下,如果公檢法還能夠促使財政增長,那么新政就真的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但是,具體是什么原因,韓絳心里也是數的,真正功不可沒的乃是公檢法,故此這還得跟張斐商談。 皇庭。 “韓寺事回來了?!?/br> 見到韓絳,張斐頓時頗感遺憾道:“可惜韓寺事真是完美錯過一出大戲??!” 韓絳瞧他一眼,“你小子少在這里含沙射影,我還就是故意避開的,我來此主要是視察裁軍一事,而不是淌你這小子的渾水,上過一回當,難道還不夠嗎?” 上回在京城自主申報免役稅,就弄得他是心驚膽戰,夜不能寐,當時的情況比河中府可是要兇險的多,當時可連攻城車都出動了,也正是因為那一出,直接震懾到河中府的官員,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而且京城那場官司打到后面,就直接變成肅清吏治,當時不少官員直接被流放,韓絳是絕不想再經歷一回。 他是算著時辰差不多了,就趕緊出差一趟。 “韓寺事言重?!?/br> 張斐訕訕一笑,心里暗罵一句,這老狐貍。又問道:“韓寺事此番來此,真的就只是視察裁軍?” “當然!” 話一出口,韓絳猛然反應過來,神情稍顯尷尬,斜目瞟了瞟張斐,見這小子眼里充滿著笑意,心知也瞞不過他,索性道:“除此之外,還有一事?!?/br> 張斐沉默不語,靜待答案。 韓絳咳得一聲,“你小子怎么不說話了?!?/br> 張斐見他還害羞,索性直截了當道:“根據目前財政狀況來看,京東東路的財政,是不可能贏得了河中府?!?/br> 韓絳沒好氣道:“這河中府的財政漲了足足兩百萬貫,都比京東東路的青苗錢還要多,這怎么贏?” 張斐道:“但是我認為,其中功勞應該是算作王學士的新政,雖然我們公檢法找出制度上很多缺陷,但都是因為元學士政策調整得當,從而化腐朽為神奇,使得財政得到迅猛地增長?!?/br> “還算你小子有良心?!?/br> 韓絳頗為贊許地點點頭,不得不說,雖說這小子有些可惡,但他卻總是能夠在關鍵時刻,幫王安石一把,而且往往能夠取得決定性的作用,又問道:“那你如何向司馬君實交差?” 張斐道:“我當然會如實向司馬學士匯報,在依法治理這一點上,我們公檢法都做得非常不錯,也是深得百姓擁護,并且河中府的治安也是越來越好,但是,但是他們爭得是財政,不是嗎?這方面的功勞,當然還是以轉運司為主?!?/br> 韓絳點點頭。 張斐嘆了口氣道:“其實公檢法與新政本是相輔相成的,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他們就是水火不容?!?/br> 韓絳對此也是深有同感,其實他也并不反對司馬光的政策,只是范仲淹他們已經證明過,那條路是行不通的,王安石才提出理財的政治理念,他現在也更認同王安石的理念,不禁嘆道:“這人在朝中,身不由己??!” 在得到張斐確定的答復后,韓絳便離開了,他前腳剛走,那許芷倩后腳便來到屋內,“韓寺事是來搶功勞的?” 張斐點點頭。 許芷倩抿了下唇,“就就不能一人一半功勞嗎?” 張斐瞧她一眼,搖頭笑道:“當然不能,此戰新政是輸不起的,一旦功勞被公檢法搶走,這新政可能會面臨破產的地步?!?/br> 許芷倩問道:“難道公檢法輸得起嗎?” 張斐道:“所以我們得想辦法說服王學士支持我們的公檢法?!?/br> 許芷倩驚訝地看著張斐。 張斐站起身來,讓出位子來,“差不多是時候了,我們得給王學士和司馬學士各寫一封信?!?/br> 第六百三十七章 擴張 在一個中央集權的年代,這好與壞,是與非,其實并不在于事情的真相,而是在于中央的認可。 若觀史書,并不難發現,有些官員在地方上干得不錯,百姓也非常愛戴,但卻被貶,而不是升官。 還真不是說,一定是受jian人所害。 就是有些時候,你所謂的好,與中央的認可,不太一樣,亦或者說,你的功績,并不是朝廷給你的任務。 然而,百姓可不能讓他們升官。 當然,也有一些真正有能力的官員,往往是能夠做到魚和熊掌兼得。 比如說王安石,但就他個人而言,他在地方為官的時候,政績就非常亮眼,不但百姓過得不錯,關鍵財政還有所提升。 這也是為什么他對新法非常有信心,因為他自己就嘗試過,只是他忽略了一點,不是每個人都有他這能力和抱負。 這也是為什么河中府官員遭遇如此大敗,卻還不肯放棄,因為他們認為,這場稅收大戰,不過是一個次要戰場,不能起到決定性作用,主戰場還是在朝中的新舊之爭。 喧鬧一個多月的皇庭,漸漸回復往日的平靜,但門前的商業氛圍卻是越來越濃烈。 越來越多的牙人、茶食人、珥筆來到這里做買賣。 而他們這些人對于文房四寶的消耗,又是非常巨大的,這又吸引不少文房四寶店來此,這吸引到許多書生來此。 張斐今日也出得皇庭,來到大狗的酒樓。 “張庭長,你來的正好,我方才還打算去找你?!?/br> 大狗見到張斐,便立刻說道。 張斐問道:“什么事?” 大狗目光左右一瞟,忙道:“張庭長,里面請?!?/br> 張斐笑著點點頭。 二人來到內堂的一間包房內。 坐下之后,大狗便低聲道:“張庭長可還記得,去年年末布置給我的任務?” 張斐稍一沉吟,“你是指京兆府的事?” “對!” “記得!” 張斐道:“今年下半年,公檢法要去到京兆府?!?/br> 大狗道:“已經成了?!?/br> 張斐喜道:“是嗎?” 大狗道:“目前有一支來自京兆府的百姓,已經快到潼關,估計不日便可進入河中府,他們目的就是來河中府皇庭告狀的?!?/br> 張斐道:“里面可有我們的人?” 大狗點點頭道:“正是在我們的人的協助下,他們才躲過官府的耳目,而且我們在渡口上已經安排了人馬接應,只要他們的抵達渡口,我們的人馬上就能送他們進入河中府?!?/br> 張斐又問道:“這些百姓具體是什么情況?” 大狗道:“其實也不是什么新鮮事,張庭長應該知道,出現絕戶后,土地就會被官府拿回去,亦或者被一些大地主、大財主霸占,按理而言,這些土地暫時不用再交稅,可是在地籍冊中,這些土地還是會算在秋稅里面,故此戶長里正就會將這些土地分攤在當地自耕農頭上?!?/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