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847節
大量的鹽鈔涌入市場,但同時那邊稅務司、公檢法為鹽鈔背書,已經有很多人用鹽鈔繳納契稅,這信用度就變得非常堅挺,大家拿著鹽鈔心不慌,反正是要稅的。 然而,整個陜西地區都缺乏貨幣,這也是當地經濟萎靡的一個原因,因為以物易物總是比較難的,所以鹽鈔的貨幣化,是極大的刺激經濟發展。 除了商業的瘋狂,農田里面也正在進行瘋狂的收割,而且婦人是占絕大多數,因為他們的丈夫正在幫官府干活,賺取這期間的口糧,雖然非常非常艱苦,但她們是充滿著干勁,即便已經是累得夠嗆,因為他們認為好日子就在前面,只要度過這個難關。 他們都已經在暢想明年。 明年他們就不需要繳納太多稅,如果身上還沒有債務的話,那么就有余糧度過這青黃不接,這閑暇還能上城里務工,生活將會變得越來越好。 其實對于大多數百姓而言,不怕苦,不怕累,別說什么996,就是997,也無所謂,他們就怕絕望,一旦給他們盼頭,就是再苦再累,他們都能夠熬得住。 而就在這期間,稅務司也在針對收稅工作進行部署中,法學院的學生是全員出動,同時河中府律師事務所,以及各書鋪都派出不少人免費相助。 那些書鋪派人幫忙,可不是為了做善事,也不是為了巴結稅務司,他們都知道,稅務司是沒法巴結,他們這么做,純粹就是為了自家買賣,因為他們都知道,這里面肯定會產生糾紛,他們都為求第一時間得到更詳細的消息。 秋日已經到來,在這秋高氣爽之際,許多文人也紛紛來到郊外,但今年他們無暇關注那秋日的風景,多半是將目光放在稅務司的收稅點上。 范鎮與蘇轍也結伴來到郊外一個收稅點。 “終于要來了呀!”范鎮顯得有些忐忑不安。 蘇轍瞧他一眼,不禁笑道:“看來我們公檢法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范鎮疑惑地看著他,“子由何出此言?!?/br> 蘇轍笑道:“如今可不是打家劫舍,亦或者增添苛捐雜稅,只不過是依法收稅,可即便如此,尚且讓范學士如此不安,可見我們公檢法還有很多方面要完善??!” 合法的事,你都這么不安,這肯定是執法部門的問題。 范鎮撫須一笑,“路其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求索?!?/br> 可說罷,見蘇轍沒有回應,又瞧他一眼,只見他眺目遠方,不禁順著他的目光看去,“咦?那邊怎么這么多人?” 蘇轍道:“會不會是在交稅?” 范鎮搖搖頭道:“不可能,這里是專門針對那些普通自耕農的,而目前許多糧食都還未收上來,怎么會有人來交稅,稅務司也是規定在半個月后,才正式進行申報稅務的?!?/br> 說到這里,他眉頭一皺,“不會是出事了吧?!?/br> 到底這回安排了許多年輕學子來這里做事,他們可是沒有什么經驗的。 于是二人快步走了過去。 來到那倉庫的門前,發現一個個赤腳農夫站在空地上,踮著腳尖,翹首以盼,似乎顯得很焦急。 蘇轍瞧他們一些人手里拽著鹽鈔,不禁問道:“這位大叔,你們是在交稅嗎?” “嗯?!?/br> 那大叔都沒有看蘇轍一眼,目光一直鎖定在最前方。 蘇轍與范鎮相視一眼,于是又去到隊伍的前面,但見兩個年輕人坐在一張長桌前,周邊還有三五皇家警察在巡邏,維持治安。 這兩個年輕人范鎮認識,就是法學院的學生黃志博和王宗瑞。 “范學士,蘇檢察長?!?/br> 二人見到范鎮和蘇轍,正欲起身行禮。 范鎮趕忙壓壓手,示意他們不用行禮,又問道:“如今不是還在準備階段嗎?怎么你們就開始收稅了?!?/br> 王宗瑞回答道:“原本我們是在準備,但是這附近的村民總是要來交稅,后來稅務司就讓咱們開始收稅?!?/br> 蘇轍又看向那些農夫,“這糧食都未收上來,你們為何急著交稅?!?/br> 那農夫忙道:“反正都要交,不如早交,俺這心里也安穩一些?!?/br> 范鎮好奇道:“可是糧食還在田里,你們哪來的錢?!?/br> “這是俺最近干活賺來的,俺可沒偷沒搶?!蹦寝r夫雙手護住手里的鹽鈔道。 忽聞后面傳來議論聲,“前面怎么回事?怎么不動了?!?/br> “前面在干什么?” “到時快點,我這還趕著回去干活?!?/br> 范鎮見后面得人很是著急,于是道:“抱歉,打擾你們了?!?/br> 說著,便與蘇轍退到一旁。 那農夫趕緊上前,將地契、戶籍和幾張鹽鈔遞上。 因為他們不識字,估計也沒有雇傭珥筆,否則的話,他們都不需要親自來。 黃志博拿著地契看了一會兒,問道:“還有其它收入嗎?” 那農夫道:“俺就是最近幫著官府修河道,賺得一些錢?!?/br> 黃志博問道:“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別得收入?” 那農夫道:“自家養的雞算不算?” “養了幾只?” “五只!” “那不算。還有沒有?” “俺妻子還幫人縫縫補補賺點錢?!?/br> “還有沒有?” “沒了!” 他們問話的同時,王宗瑞在旁幫著填表,真是一路x到底。 “好了!” 黃志博收下兩張鹽鈔,將剩余兩張加在地契和戶籍的中間,一并退還給那農夫,又往后喊道:“下一個?!?/br> 那農夫仿佛如釋重負,暗自竊喜。 蘇轍稍稍點頭,明白為什么這些農夫都著急著交稅,他們還是擔心稅務司不認這鹽鈔。 范鎮卻是走上前去,往那表格瞟了一眼,問道:“修河道掙的錢,不需要繳稅嗎?” 蘇轍小聲道:“范學士或許不知道,幫官府修建河道,是屬于官府的賑濟,故此稅務司決定免除這部分收入的稅?!?/br> 范鎮點點頭道:“原來如此?!彪S即又向蘇轍笑道:“看來這稅務司也并非向傳言中那般不近人情?!?/br> 蘇轍微笑道:“也許他們志不在此?!?/br> 范鎮一愣,旋即呵呵笑了起來。 又有一個農夫上前來,畏畏縮縮道:“俺俺沒戶籍?!?/br> 黃志博立刻道:“先去里面辦戶籍?!?/br> “是?!?/br> 轉眼間,這隊伍就少了一大半,每個交完稅的農夫都是抱著戶籍暗暗自喜,嘴里對這鹽鈔、稅務司是贊不絕口。 這真是令范鎮、蘇轍是目瞪口呆,他們為官多年,還從未見過這么豪爽農夫,以往哪年交稅,不是哭天喊地,哪有這般主動。 西郊外,只見一輛馬車快速的行駛在道路上。 “不可能!這不可能!” 梁友義連連擺手道:“收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今還沒有我們鄉紳相助,他們得準備的更久,至少得家家戶戶告知一遍,怎么可能現在就有人主動去交稅,老夫活了幾十年,都還沒有見過這樣的百姓?!?/br> 韋應方道:“但是有人親眼見到一些收稅點已經開始收稅?!?/br> 梁友義道:“會不會是他們故意請人營造的假象?!?/br> 曹奕道:“這倒也有可能,先去看看再說吧?!?/br> 過得片刻,馬車緩緩停下來,三人急急下得馬車。 抬頭看去,但見那倉庫門前是空空如也。 梁友義立刻道:“瞧!老夫說得沒錯吧!根本就沒有人?!?/br> 韋應方道:“難道真是他們看錯了?” 三人又走了過去,只見兩個學生將這一沓厚厚的鹽鈔放到錢箱里面。 韋應方立刻走過去,問道:“你們這鹽鈔是哪來的?” 那兩個學生識得他們三人,先是行得一禮,旋即回答道:“這是之前附近農夫交得稅?!?/br> 梁友義急急問道:“已經有人來交稅了?” “這附近的兩個村莊都已經交完了。我正準備去別處收稅?!?/br> “?” 梁友義不禁張大嘴巴。 鄉紳? 等到你鄉紳來催收,恐怕這黃花菜都涼了。 前些時候,百姓們都是拼命的去獲取鹽鈔,寧可餓上兩頓,也要留著鹽鈔交稅,雖然稅務司已經規定鹽鈔和糧食的比價,但是其中還有損耗?還得背著糧食去,那多累??! 他們要么去就政府工程賺鹽鈔,要么將家里的雞賣了,菜賣了,換取鹽鈔交稅。 就連三等戶、二等戶,都急著買些余糧換鹽鈔。 這剛好與政府官吏的消費對上。 才有了之前的市場繁榮。 鹽鈔是拿到手了,但是他們又擔心官府反悔,所以這糧食都還在地里,他們就跑來交稅。 鹽鈔又方便,不需要稱重,農夫收入非常單一,他們也沒有怎么細問,很快就搞定了。 一個村也就是半天。 官府那邊也省事,原本這時候是官府最為忙碌的時候,但是今年官府什么都不用管,都不用派人去來回運糧食。 這甚至導致所有的倉司官員感到非常失落。 大權旁落??! 但是元絳與蔡延慶也都沒有閑著,鹽鈔的出現,也徹底改變官府財政運作,他們得重新部署,比如收上來的鹽鈔怎么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