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767節
“商人?!?/br> “其中之一?!?/br> 張斐道:“但如今對方咄咄逼人,提舉常平司還是應該小心行事?!?/br> 元絳問道:“此話怎講?” 張斐不答反問道:“元學士可知近日那白礬樓的大公子樊正來了河中府?!?/br> 元絳點點頭,他當然知道,樊正就是給他送錢來的,但眼中卻閃爍著困惑,這樊正應該不需要借錢吧。 張斐道:“樊正此行,其實還有另一個目的,他希望在河中府開設一家解庫鋪,專門從事飛錢、借貸等買賣,而其中以飛錢為主,元學士應該也知曉,慈善基金會目前有一支押綱隊伍?!?/br> 元絳皺眉問道:“你是讓提舉常平司借錢給他們?且不說他們不需要這錢,即便需要,也是不能借的,因為這和提舉常平司沖突了?!?/br> 張斐道:“故此當時樊正向我質詢時,我是拒絕的。但此一時,彼一時,對方既然可以用低息貸款來針對青苗法,也可以用同樣的手段來對付提舉常平司其它的業務,故此我建議元學士與樊正合作,開設一家解庫鋪,將借貸和飛錢等業務下放到解庫鋪,提舉常平司只做鹽鈔、鹽債、錢幣等一些他們無法針對的買賣?!?/br> 說到這里,他猛地一怔,是呀!我怎么就沒有想到利用商人去攻破他們的堡壘。 元絳思忖少許,猶豫道:“與商人合作?” 張斐回過神來,忙道:“不錯,與商人合作,雖然這需要分一杯羹出去,但是元學士卻能夠得到更靈活的cao作余地。 元學士如今之所以感到為難,不是因為沒有辦法,而是因為上有政策,但這會給提舉常平司帶來阻礙,商人只是為求逐利,相對而言,就比較靈活一些,即便受人針對,也能夠縱橫捭闔,那只是純粹的買賣,而元學士還是要顧及朝廷的顏面,顧及一些政治目的?!?/br> 這一番話倒是打動了元絳。 確實! 其實對方低息放貸,只是一個非常常見的手段,不是辦法應對,而是他是官員,要顧及很多很多事情,就有些束手束腳。 越想越覺得可行,元絳瞧向張斐道:“你真的有把握能夠說服王學士?!?/br> 張斐自信地點點頭。 元絳點點頭道:“如果你能夠說服王學士,我倒也不反對這么做?!?/br> 張斐笑道:“王學士挺通情達理的?!?/br> 元絳呵呵笑了起來。 記得當初那王安石推出免役法時,張斐曾還給過一些建議。 但是青苗法的話,張斐是只字未提。 這原因就在于,免役法的理念是對的,增收免役稅,然后雇人押送貨物,這是一項很正常的行政命令。 國家就應該這么運轉。 免役法的問題只是出于執行方面,只要執行到位,那么免役法是不會有什么大問題。 而公檢法是可以解決執行力的問題。 可這青苗法,在張斐看來,偉大之處是在于創新,也就是金融技術方面的革新,國家大規模投入貨幣放貸,是貨幣,這在自給自足的小農社會下,是從未有過的。 這也是今后金融系統常用的手段。 然而,理念是好,但目的從根本上就是錯的,即便執行到位,其實也難以成功。 一個很簡單的數學題。 青苗法主要是針對青黃不接之際,用于幫助百姓。 可要知道青黃不接,并非是天災人禍,而只是一個正常狀態。 在一個正常時節下,都還需要救濟的百姓,你給他兩分的利? 那來年青黃不接時怎么辦? 畢竟青黃不接年年都會出現。 如果自耕農的財富無法增長,那么他們的負擔就會與日俱增。 更不用說天災人禍。 司馬光說這利息高,一點都沒有錯,因為司馬光所指的不是高利貸,而是借貸對象。 而王安石認為自己利息低,其實也沒有錯,他指的是相對高利貸。 二人爭得其實不是一回事。 對于這種自耕農而言,只能是救濟,用無息放貸,去維持他們在交稅的水平上,國家就是賺了,放貸應該針對那些有能力賺更多錢的百姓。 比如說承包土地,承包魚塘。 放貸給這種人,才有意義,才是符合市場經濟的。 更要命的是,王安石還妄想拿這法來為國賺錢,這真的是火上澆油。 很多人認為青苗法失敗是在于吏治腐敗,但其實吏治腐敗,只是將青苗法的致命缺點,無限放大化,而并非根本原因。 要想借此法去改善財政,必然是要強迫上等戶擔保,即便法令是要求自愿,但這是不可能的,借錢給窮人,還必須連本帶利收回來,肯定是要有人擔保,這跟吏治腐敗沒什么關系。 也必然會逼得一些百姓家破人亡。 放貸的對象加上放貸的目的,就一種致命的毒藥。 古往今來,但凡頂著大義的帽子去賺錢的人,基本上是會失敗的。 這也是為何張斐根本就不在乎他們是否針對青苗法,因為他已經做好準備,將這些反對派當做手術刀,為青苗法進行修補。 他的憂慮是在于公檢法最終還是被擋在了鄉村門口。 與元絳談完之后,已是三更天,張斐尋思著許芷倩、高文茵可能早已經睡下,也不想去打擾她們休息,打算睡自己的小屋去。 “張三!” 剛到后院,就被一道倩影叫住。 “芷倩?” 張斐立刻走了過去,“你怎么還沒有睡?” 許芷倩道:“如此外面那么多事,怎睡得著覺。你與元學士談得怎么樣?” 張斐點點頭,“談得差不多了?!?/br> 許芷倩忐忑地問道:“那你可有想到辦法應對?” 張斐嘿嘿道:“原本是沒有想到,但是在幫忙解決青苗法的問題上,我突然想到一個辦法去攻破鄉紳這一道堡壘?!?/br> 許芷倩忙問道:“什么辦法?” 張斐道:“那些大地主躲在里面,我們確實也沒有什么辦法,但是我們可以將他們勾引出來,只要他們出得堡壘,那我就能夠將他們吊起來揍?!?/br> 第五百八十二章 坐山觀虎斗 官府。 “梁老先生請坐?!?/br> 蔡延慶是非??蜌獾卣埩河蚜x坐下,但這心里可是郁悶極了。 這梁友義可是河中府有名的士大夫,但上回卻被張斐當庭拘留,在此次事件中,他可是忙上忙下,勢要將公檢法趕出河中府。 他此時上門,定不是什么好事。 “多謝?!?/br> 梁友義拱手一禮,坐了下來,又故作關心道:“近日蔡知府是鮮有露面,這外面不少人都猜測蔡知府是否抱恙在身?!?/br> 我前些天都還去了皇庭觀審??!蔡延慶暗自嘀咕一句,嘴上卻道:“多謝梁老先生關心,蔡某身體無恙,只是近日也無事發生,故蔡某在家修身養性?!?/br> “是呀!” 梁友義點點頭:“那公檢法將事情都做了,蔡知府倒也樂得清閑?!?/br> 蔡延慶對此只是微微一笑。 梁友義又接著說道:“如今咱河中府的百姓,無論遇到大小事,總是會先想到去找公檢法,而不是先想到去官府,請求蔡知府做主?!?/br> 蔡延慶嘆道:“那能有什么辦法,這是朝廷的規定?!?/br> 梁友義道:“我深知蔡知府為人隨和,也不喜與人爭斗,可是這會使得許多百姓,都不知道該聽誰得,甚至都有鄉民跑來詢問我,就比如說當下的秋稅,他們真不知道到底這稅是交給公檢法,還是交給官府?!?/br> 蔡延慶立刻回答道:“這當然是交給官府,皇家警察也只是協助官府,這一點我們官府說得非常明確?!?/br> 梁友義道:“可是一直以來,都是有戶長、里正在協助官府交稅,如今官府有了皇家警察協助,是不是要廢除這些差役?” “當然不是?!?/br> 蔡延慶道:“以往收稅,官府也會差人前去的,只是由于之前官府調了不少人去警署,這人手不足,只能讓皇家警察協助?!?/br> 說到這里,他突然反問道:“莫不是有皇家警察在鄉里鬧事?” “那倒沒有?!?/br> 梁友義搖搖頭,但旋即又道:“只是如今蔡知府讓皇家警察協助收稅,這令許多戶長認為皇家警察已經接管鄉里的一切事務,都變得束手束腳,生怕稍有疏漏,被告上皇庭,以至于許多鄉村的管理都變得非?;靵y?!?/br> 蔡延慶哦了一聲:“竟有這種事?” 梁友義忙道:“我句句屬實,絕無虛言,蔡知府若是不信,可去派人去查問。不瞞蔡知府,我今日就是受托前來詢問此中緣由?!?/br> 蔡延慶點點頭道:“這是我未有考慮周詳,但也確實是因為這人手不足?!?/br> 梁友義點點頭道:“這我也知曉,但我認為如今是自主申報,其實也不需要太多人手,那些戶長、里正們會將鄉里的稅收上去,然后交給官府,若有問題,官府亦可派人去調查?!?/br> 說到這里,他稍稍一頓,又道:“當然,官府也可以下命令,讓皇家警察直接接管鄉村,這兩撥人管一件事,百姓也不知道該聽誰的,此非治理之道,蔡知府以為呢?” 蔡延慶自然聽出這弦外之音。 就是讓他二選一。 要么就廢除戶長、里正這一套舊班子,要么就將皇家警察從鄉門前趕出去。 而蔡延慶一直都在平衡二者,因為從他的角度來看,公檢法目前只是試行,而原來那套制度,已經沿用數百年之久。 在沒有確定之前,他是不敢輕易廢除舊制度。 萬一公檢法一走,那就徹底完了,他都不知道該如何治理。 一番思量后,蔡延慶道:“多謝梁老先生前來告知,蔡某會派人去詢查,若真是如此,自會做出調整?!?/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