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761節
張斐笑著點點頭:“非常感謝你能夠給本庭長一分薄面,但是你認為,這么償還,他們一家人能活得下去嗎?” 衛方城遲疑片刻,“張庭長,我當初可也是一番好心,才借錢給他兒子治病,總不能,總不能讓我不要這錢啊?!?/br> “當然不是?!?/br> 張斐道:“這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故此我們皇庭首先一定保障你們的權益,盡量確保你們能夠拿到合法利息和本金?!?/br> “多謝庭長,多謝庭長?!毙l方城激動地連連點頭。 張斐又瞧了眼狀紙,“你現在訴訟是,連本帶利一共二十五貫錢?!?/br> 衛方城點點頭:“是的?!?/br> 張斐道:“那好!就以這個數額為準,不再增加任何利息,在一年半之內,陳六根必須還清所有的債務,也就是二十五貫?!?/br> 其實這個利息還是高了,如果衛方城不自主動降一半利息,張斐肯定不會給這么多,但是沒有辦法,這份借據是立在皇庭到來之前,里面又是各種折算,這新法管舊事,還是要給予一定的通融。 不能完全將利息限制死。 衛方城主動退讓一步,皇庭也得退讓一步。 但他這一番話說完,那衛方城都已經傻眼了。 關鍵陳六根也是惶恐不安,這一年半怎么可能還得清??! 除非他們一家人兩天吃一頓。 衛方城訕訕道:“大庭長,這這這一年半未免太久了一點吧。當時契約上是抵押土地,如今早已經到期,不應該是將那些土地判給小民么?!?/br> “你說得不錯,也理應如此?!?/br> 張斐點點頭,但旋即又道:“如果你能夠證明,陳六根將這些土地抵押給你,還能夠維持他們家基本的生活保障,那我一定會將這些土地判給你的?!?/br> 衛方城不語,但顯然也不滿。 這關我屁事。 張斐似乎看出他心中所想,道:“正如我方才所言,在債務糾紛中,我們皇庭首先是要保證你們債權人的合法權益,如果陳六根家有多余錢,而不還給你,我們皇庭自然強制執行。 但是我們必須也要確保債務人的基本生活保障,因為這里面涉及到國家和君主的利益,如果他們一家人都失去生計,可能會餓死在路邊,也有可能會做出違法行為,這都會破壞地方的安定,而捍衛國家和君主的利益,也是我們皇庭判決的最高原則,同樣,也是律法所不允許的?!?/br> 這聽著就嚇人,衛方城哪里敢說話。 張斐又繼續道:“我知道你可能不滿,畢竟長達一年半,而中間是沒有利息的,但是首先這一點,你不是急需錢,這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 可如果讓他們今日就還清,那可能會使得他們一家人都活活餓死。 所以,這其實是一個沒有辦法的辦法,也許這并不完美,但別無選擇?!?/br> 衛方城鼓起勇氣道:“但是前面那個官司,庭長可不是這么判的?!?/br> 這個問題,恰恰問出不少人心中的困惑。 張斐笑道:“你問得很好,這兩個官司就是錢債糾紛,但是本庭長判決標準是有些不一樣的,這是因為,之前的羅大伍是完全沒有還錢的意識,期間是一文錢都沒有還,而且他也不是沒掙到錢,只是拿去賭了。 而陳六根是在努力還錢,他借錢是源于無奈,還不上也是源于無奈,我們的判決不同,也是基于這一點,對于我們皇庭而言,誠信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之前本庭長也給予了羅大伍一次機會。 相比較起來,陳六根更應該得到這個機會?!?/br> 衛方城偷偷瞟了眼陳六根,見他神情慌張,靈機一動,是呀!一年半他也還不上??!于是道:“既然庭長都這么說了,那我也會遵從的,但若他再還不上,那又怎么辦?” 張斐道:“我們皇庭會確保除他們家人生活保障外的所有余錢,都用于還債,如果還是還不上,那就只能延期?!?/br> 衛方城是徹底無語了。 張斐話鋒一轉道:“不過既然是本庭長定下這日期,那么是能確保他還上的?!?/br> 陳六根突然道:“張庭長,小民!” 不等他說完,張斐指著旁邊的馬小義笑道:“快叫聲馬警長好?!?/br> 陳六根愣了下,行禮道:“馬警長好?!?/br> 張斐道:“正好警署方面有一批制服要做,你可以請求馬警長將一些制服給你妻子做,到時就應該能夠還上這錢?!?/br> 陳六根頓時喜出望外,“馬警長!” 他才剛剛開口,馬小義便豪爽道:“小事!小事?!?/br> 張斐笑問道:“馬警長,他們鄉村那邊有分署嗎?” 馬小義道:“應該是有得?!?/br> 張斐道:“馬警長到時吩咐一下,讓陳六根去分署聯系?!?/br> 馬小義點點頭,又向陳六根道:“老陳,你交了稅么?” “交了!交了!” “你到時就去你交稅的地方詢問,他們就會告訴你怎么做的?!?/br> “多謝馬警長,多謝張庭長,多謝,多謝?!?/br> “多謝大庭長!” “多謝大庭長!” 這時,院外突然響起陣陣高呼聲。 但見那些百姓們是歡欣鼓舞,打心里為陳六根感到高興,或許也是為自己而感到高興。 張斐卻是毫不留情地一敲木槌,“肅靜!肅靜!” 歡呼聲,戈然而止。 但是一些百姓眼中,還是閃爍著激動的淚光。 以往要是這種情況,賣妻賣田是必然的,不可能給你再拖一年半,還特么找活計給你干。 相比起來,之前的官府,那就是一個屁。 張斐又向衛方城道:“衛方城,如果你沒有意見,待會下去,可與陳六根簽訂一份還錢契約?!?/br> 衛方城一臉不爽,“既然張庭長判了,那小民也只能遵從,但是小民有句話不知當不當說?!?/br> 張斐問道:“但說無妨?!?/br> 衛方城道:“張庭長這么判,只怕今后少有人敢借錢給別人?!?/br> “這個借錢是你情我愿之事,不借也不違法?!?/br> 說到這里,他環目四顧,朗聲道:“不過據我所知,最近官府將會執行青苗法,提舉常平司會以每月兩分的利,放貸給有需要的百姓,具體我不大清楚,若有需求者,可自己去那邊問問看?!?/br> 這兩天可能都是一章,因為只能用九根指頭碼,但我盡量會多碼一點。 大家多多見諒! 第五百七十七章 很矛盾…… 廣告來的非常順滑,一點也不生硬,有理有據,就有那么一絲自然,故而打了在場官員們一個措手不及。 僅僅片刻,整個庭院內外,頓時就陷入了這冰與火的旋律之中。 在場的官員中,不乏支持新政的,但也不乏反對新政的。 廣告一出,仿佛人人臉上都貼上了一面旗幟,是陣營明確。 然而,短暫的憤怒和驚喜過后,大家又陷入了新的沉思中 因為他們發現一個非常尖銳的矛盾。 那就是,這小子到底是站在哪邊的? 身為庭長的張斐,無疑是司法改革的代表人物,而司法改革是出自于司馬光,司馬光又是反對青苗法的代表人物,保守派的領軍人物。 這。 于是乎,大家紛紛向元絳、鄭獬這些京官詢問。 元絳是偏向王安石的,鄭獬是堅定的保守派。 但是二人給出的說法,卻是驚人的一致。 那就是,不知道! 但他們也不覺其中有任何詫異,因為在京城的張斐,既曾為新法做過辯護,為王安石打贏差役法的第一槍,同時又曾為司馬光的司法改革出謀劃策,提供了司法改革的理論依據,也就是——法制之法。 你問我,他是哪邊的,我特么也想知道。 這可將眾人給整抑郁了。 這小子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而張斐對于他們的竊竊私語,絲毫沒有放在心上,是稍作歇息后,又開始審理下一樁官司。 這種審案速度,在古代而言,簡直就是堪稱神速。 之前縣衙是很多天才公審一樁案子,一般來說,都是這狀紙遞到官府后,先由刀筆吏審理,寫上自己的意見,再上交由主簿審查,在主簿認為沒有問題后,再上交給縣老爺,縣老爺哪天有空,就直接給判了。 畢竟對于縣老爺而言,財政才是關鍵。 雖然治安也很重要,但這種民事訴訟小案,縣衙不會花太多精力去公審。 而接下來這一樁官司,是雇主起訴自己的佃農,但與陳六根的案子也差不多,也是佃農為母治病,為母辦喪事,問雇主借了些錢。 這就是自耕農、佃農的悲劇所在,經不起任何風吹草動,稍有不順,就得去借錢。 但也有一點點區別,就是這雇主現在是急需錢,要求佃農立刻還錢。 “李念慈?!?/br> “小民在?!?/br> 站在原告席上的年輕人立刻拱手道。 張斐問道:“你能否說說,你為什么急需這一筆錢,因為從你的家庭狀況來看,應該不會缺這十一貫錢?!?/br> 李念慈立刻道:“回庭長的話,小民乃是大名府人,早先年隨父來此販鹽,又將販鹽之利在河中府買了些田地,而如今家父年事已高,希望能回大名府,故而小民得趕緊將這些債務清除?!?/br> 這宋朝商人,是極具理財思想的,他們也更傾向于土地理財,而不是錢幣,因為宋朝是不抑制土地兼并,如果長期在一地行商,一般就會將手頭上閑著的錢,置于田地,租給自耕農耕種,自己拿其中五成收入。 等到自己要走的時候,然后就出售田地,相比起那一點點契稅來說,每年田地的收獲顯然是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