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729節
張斐搖搖頭道:“我沒有問題?!?/br> 蘇轍點點頭,目光卻在打量著張斐,突然問道:“警署那邊的事,是你安排得吧?!?/br> 張斐一愣,笑著點點頭道:“是我建議的?!?/br> 蘇轍又問道:“是你早就計劃好的吧?” 張斐稍稍遲疑了下,道:“也不算早,是檢察院決定起訴,我才想到的?!?/br> 蘇轍笑問道:“不知張庭長還有什么計劃?!?/br> 張斐搖搖頭道:“沒有了!你知道我跟曹衙內的關系,這警署方面,我也一直在幫他出謀劃策?!?/br> 蘇轍嘆道:“要是張庭長還藏著計劃,我可能要睡得踏實一些?!?/br> 張斐忙道:“真的沒有?!?/br> 第五百五十一章 三冗第一戰(四) “蘇小先生走了?” 蘇轍剛走不久,許芷倩便走了過來。 張斐點點頭。 許芷倩問道:“他決定上奏朝廷裁軍了?” “嗯?!?/br> 張斐笑道:“他已經拿到轉運司所提供的賬目,賬目上缺失上百萬貫,他已經有足夠的理由上奏朝廷,建議裁軍?!?/br> 許芷倩蹙眉道:“他沒有看出什么來吧?” 張斐道:“可能是有些懷疑,畢竟他是知道我與王學士的關系,但他絕對猜不透我的整個計劃?!?/br> “這我也知道?!?/br> 許芷倩擔憂道:“你的這個計劃如此復雜,我都感到有些擔憂?!?/br> “只是看似復雜而已?!?/br> 張斐笑道:“到時這過程將會變得非常簡單粗暴,一派支持,一派反對,然后官家最終選擇雨露均沾,各取所需,皆大歡喜?!?/br> 許芷倩抿唇笑道:“有你說得這么簡單嗎?!?/br> 張斐聳聳肩道:“人性如此,我也沒有辦法?!?/br> 許芷倩又問道:“那我們接下來要做什么?” 張斐道:“我們的活早就干完了,如今只需要置身事外,建設皇庭,順便靜觀其變,此時戰場已經不在這里了?!?/br> 其實蘇轍想要的不是那些士兵們手中的證據,那些證據只能證明有許多士兵被拖欠、克扣軍餉。 然而,蘇轍的目的是要裁軍,光憑這些證據,是不具備說服力的,他要的是朝廷確實無法支付足額軍餉的證據。 這話又說回來,朝廷一直也都知道這事,因為目前財政赤字,那是人盡皆知之事,這年頭又沒有國債,發不出就是發不出。 那么就只能發揮官員的作用,其實這種克扣、拖欠,以及許多斂財手段,也都是朝廷默許的。 這也是為什么那些官員都是有恃無恐。 你就給我這一點錢,又要我養這么多人,我要不玩點歪門邪道,怎么養得起。 而蘇轍就是要將此案鬧大,然后扒掉這塊遮羞布,逼迫朝廷做出改變。 當然,他也不是莽夫! 他還是有一定的把握。 就是因為他也看出來,這趙頊和王安石的野心,就是要開疆擴土,要打仗,而朝中保守派對此是憂心忡忡,甚至于堅決反對。 在這種氛圍下,裁軍顯然就是扼制皇帝野心的一個明確信號。 他就是要利用這一點,去達到裁軍目的。 在與張斐商量過后,蘇轍就立刻將所有的證據,以及自己對于西北軍隊的狀況和解決方案,全部打包,快馬秘密送去京城。 接受一方是誰? 當然是司馬光。 司馬光是蘇轍在京城最信得過的一人。 畢竟司馬光道德人品擺在那里的。 至少至少也不可能會出賣他的。 這是最關鍵的。 而司馬光的治國思想是什么,節流。 那么裁軍是非常符合司馬光的主張,但是司馬光又真的是將祖宗之法事為之防,曲為之制給融入骨髓之中。 一看到這封信,頭都是大的。 你們玩得這么大嗎? 于是乎,他趕緊去找到富弼、文彥博商量對策。 “果然公檢法此去,不得安生??!” 富弼看罷,不禁感慨一句。 雖然信中是講裁軍一事,但通過背景不難看出,公檢法在那邊是如履薄冰。 陳光這種案子,全國上下,隨手一抓,都有上百例,為什么會鬧得這么大,不就是因為河中府地方官府在針對公檢法么。 司馬光也是一清二楚,嘆了口氣道:“事已至此,如今咱們該如何應對?” 文彥博立刻道:“我認為子由在信中說得極有道理,冗兵對于國家而言是百害而無一利,看似兵多將廣,實則是烏合之眾,一觸即潰。 非我漢兒不善戰矣,正是陳光現象廣泛存在,令士兵們喪失保家衛國之心,就是上得戰場,亦是丟盔棄甲,不堪重用。 而在非戰之時,又拖累財政,當今財政十之六七,都用于軍費上面,如此負擔,又間接轉嫁于百姓,以至于百姓棄土而遁,使得財政雪上加霜。 此病已積累許久,當及時醫治??!” 在裁軍這一點上,他的態度,向來都是比較果斷的,這幾年他一直都建議裁軍,背著三冗這一座大山去改革,無異于飲鴆止渴,這也是他反對王安石的一個原因。 你節流都未完成,就直接去開源,屬于本末倒置。 而蘇轍一封信,真是深合其意。 關鍵一點,裁軍是三冗中阻力最小的。 司馬光又是憂心忡忡道:“話雖如此,但若是追根溯源,還是在于土地兼并,且工商亦不能治,以至于百姓無從尋覓生計,故而只能入伍求生。 若是裁軍,只怕他們無處求生,聚集為賊,禍亂天下,得不償失。 此外,此案還是生于官府與公檢法搏斗,更會有人從中作祟,后果不堪設想??!” 他其實也贊成裁軍的,但是他考慮的又很多,關鍵他腦子還很好使,為什么會這么多人當兵,就是因為土地兼并嚴重,工商規模又養不起這么多人。 要治冗兵之病,且先要治土地兼并。 如果朝廷沒有足夠的土地,裁掉士兵如何安置? 這么多人突然沒了生計,后果也是很可怕的。 司馬光在裁軍這個問題上,是非常糾結的存在,可以理解為,他主張裁軍,但反對這么做。 富弼撫須道:“若是執行得當,倒也不會引發太嚴重的后果。目前我朝規定六十一才可退伍,若降低到五十歲,由此可裁掉一部分人。 另外,其實不少人心里并不愿意當兵,可由這些自由選擇去留,便可再裁掉部分人。 而這兩部分,都不會引發動亂?;谶@一點,然后再裁掉部分在營里混吃混喝的士兵,便可將風險降到最低?!?/br> “富公言之有理!” 文彥博點點頭,又向司馬光道:“君實,關鍵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上回綏州一案的官司,令朝中不少官員感到不滿,且許多有識之士,認為官家是有意縱容皇庭,其目的則是要發動戰爭。 如果此時我們提出裁軍,必然是能夠獲得不少人的支持,也能夠重新凝聚人心?!?/br> 司馬光神色稍顯動容,旋即又道:“但是這其中還涉及到公檢法與地方官府之爭,只怕?!?/br> 文彥博都急了,道:“君實??!這當斷不斷,反受其亂。你若不這么做,那檢察院怎么辦?” 富弼趕緊趁熱打鐵道:“子由在信上寫得非常清楚,此事皆由檢察院而起,與皇庭、警署無關,若有責任,也是他們檢察院一力承擔。 而朝中反對公檢法的,多半是反對皇庭,檢察院本是為監督皇庭而設,如果丟了檢察院,皇庭將會一家獨大,此乃他們更不想見到的,咱們也可以就此去說服他們?!?/br> 司馬光頓時啞口無言。 是??! 他還得考慮檢察院。 事情鬧到這一步,退都不好退。 在富弼和文彥博的勸說下,司馬光終于還是被他們給說服了。 事已至此,他并無太多選擇余地。 如果朝廷沒有作為,檢察院也只能向皇庭提起訴訟,到時朝廷補不補,補是肯定沒錢補,那該怎么辦? 還是一個死局??! 三人一番合計后,司馬光便將蘇轍的奏章上呈皇帝,并且表示支持蘇轍的建議,也就是支持裁軍。 制置二府條例司。 呂惠卿快步來到王安石的屋內,稟報道:“恩師,司馬學士已經上奏官家,要求裁軍了?!?/br> “好!” 王安石聞之大喜,一拍桌子道:“這老狐貍可算是上鉤了,你立刻讓人上奏反對此事。記住,以二點為先,其一,國防。其二,如何安置那些被裁掉的士兵。此外,再上奏攻擊檢察院干預軍政?!?/br> “學生知道了?!?/br> 王安石此番cao作,無異于指路明燈。 原本司馬光蘇轍的裁軍計劃呈上后,朝中反對聲音不小,很多官員暗地里已經知曉此事,他們原本在盼著,軍餉一案,鬧上京城,然后以此來攻擊公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