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668節
張斐又問道:“那么問題來了,關于種將軍一案,你們認為這是屬于刑事,還是民事?!?/br> “刑事?!?/br> 四人異口同聲道。 張斐道:“根據法制之法的理念,應該是屬于刑事,因為這絕對會危及到國家和君主的利益,而非是二人之間的利益關系?!?/br> 說到這里,他話鋒一轉,道:“但這與普通的謀殺案不同,此案是將直接涉及到君主和國家的核心利益,任何一絲馬虎,就有可能令國家遭受重創,此乃重中之重,故此此類案件,必須給予更為專業的審理,故此要單獨為此設立一個皇庭,可命名為軍事皇庭,專門審理與軍隊有關案件?!?/br> 上官均道:“但是宋刑統上對于這方面的條例都非常簡單,一般來說,都是由官家和政事堂來決定,恐怕不好審理?!?/br> 張斐點點頭道:“我特地看過有關軍法的條例,是比較籠統,但也比較全面,基本上是有照顧到的,我們是有權力給予細節方面的補充。 除此之外,還有官員的貪腐案,這也必須設有專門的皇庭來審理,但這畢竟不是天天發生的,不需要常設,遇到案情,可以臨時再設立,如此也可以節省成本。 對了,說到成本,你們對于皇庭該怎么收費,有何看法?” 許芷倩率先道:“我覺得窮人的官司,可以少收一點,甚至于不收,富人的官司就可以多收一點?!?/br> 蔡京立刻道:“許主簿言之有理,我們可以設定一個最低收費標準,在此基礎上,按所涉及到的金錢來收取一成或者兩成的費用。而關于謀殺案這些案件,我們可以以對兇手的罰金來收取相關費用?!?/br> 張斐又看向上官均和葉祖恰。 二人也都點點頭,表示贊成。 張斐笑問道:“怎么?你們認為自己可以憑此賺錢了?” 蔡京訕訕道:“學生不敢,但是收取訴訟費,也是合情合理之事,畢竟咱們開庭也需要花費的,只要這費用合理就行了?!?/br> 張斐搖搖頭,道:“無論大小案件,一律免費?!?/br> 許芷倩都睜大眼睛,看向張斐。 什么時候,張斐比自己都要仁義了。 蔡京等人更是驚訝地看著張斐。 訴訟費一直都有,開封府的訴訟費可是非常高的,而且還沒有一個具體標準,總而言之,就看著收,這也是百姓不愿意去告狀的原因之一。 張斐道:“任誰都喜歡物美價廉的東西,但如果司法變得昂貴,那就只有少數人可以用得起,而打官司又不是買糧食,可幾千斤的賣,收個幾文錢,就還不如全部免費,讓百姓來告狀,是沒有任何門檻的?!?/br> 葉祖恰立刻道:“可如此一來,百姓可能什么事都跑來皇庭告狀,這,這也不合適吧?!?/br> 張斐笑道:“故此我們皇庭還得專門設立一個調解庭,一些達不到開庭標準的糾紛,就由調解庭來處理,以此來節省成本。 你們要明白一點,對于我們而言,最缺的就是人才和經驗,那么處理大量的案件,有利于補充經驗,也有利于培養人才,更有利于百姓習慣通過訴訟來解決問題?!?/br> 他們都在成長階段,這個階段就得吃苦,法官其實沒有訣竅的,就是經驗,全部免費,在這個階段,是非常有利于公檢法的發展。 蔡卞道:“但這也會給財政造成負擔?!?/br> 張斐道:“一個司法公正的州府,財政是肯定要好于司法腐敗的州府,我們給國家帶來得利益,只是表面上看不見的,實際上朝廷很快就能夠感受到,并且愿意撥款給我們?!?/br> 蔡卞點點頭道:“老師說得對,那免役稅,就是依靠司法公正地審判所得,相比起來皇庭當時的支出,不過是九牛一毛?!?/br> 張斐笑著點點頭道:“正是如此,如果我們能夠讓每個人都遵守稅法,朝廷肯定不會對我們吝嗇的。但是有一點,皇庭支出也必須要有詳細的規定,且一定要合理,要能夠促進司法的發展,這是最關鍵的。 比如說證人的出庭費,以前是沒有的,但這并不合適,因為這會使得證人不愿意出庭,我憑什么為別人的事情,耽誤自己的生計,故此我們必須要給證人提供一些車馬食住費?!?/br> 大家是既覺興奮,又覺得亞歷山大。 公平的讓人交稅,這無疑是最難之事??! 張斐笑呵呵道:“是不是覺得很有壓力?” 四人同時點點頭。 張斐道:“讓百姓交訴訟費,這算不得什么本事,讓朝廷心甘情愿的撥款才算是真正的本事,才能夠證明,公檢法是絕對正確的?!?/br> 第五百零二章 繼續!不要停! 張斐剛到這里,就遇上吳張氏一案,緊接著又是私鹽案,可真是一口氣未歇,雖然檢察員和皇家警察都在此案中得到鍛煉,但是制度的建設還是給耽擱了。 這可得趕緊跟上,這司法官署,若無制度的話,豈不是讓人笑話。 在得到張斐的指導思想后,蔡京他們也立刻忙碌起來,因為根據張斐的要求,是要分好幾個庭的,那不用想,他們就是未來的庭長,這他們能不努力嗎? 與此同時,警署和檢察院也都在擴張自己的勢力。 檢察院方面是加緊籌備律學和訟學的考試,而警署則是加緊在各個街道建設立分署,崗亭,準備全面接管。 而面對公檢法的咄咄逼人,對面則是郁悶不已。 沒有辦法,這兩場官司,不但沒有阻礙公檢法的建設,反倒是讓公檢法一鳴驚人,至少許多百姓都是非常支持公檢法的。 可謂是站穩了腳跟。 這令他們就有些被動,而同時又有一位中央來的大佬,是空降河中府。 陜西路轉運使,解鹽使,翰林院學士元絳。 這權力可真是不小,基本上可以掌控制鹽、運鹽,等大權。 這一般來說解鹽使是跟提點刑獄司放在一起的,當初就是范祥用事實告訴朝廷,要執行好鹽法,就必須要有刑獄權力,否則的話,就沒法去管,而如今公檢法來了,這兩個職位就分開,王安石又將轉運使與之合并。 因為馬上均輸法就會來這里,陜西路的轉運使對于王安石也是不容有失的。 府衙。 “蔡知府,元學士,他們這公檢法的權力未免也太大了一點,是什么都能管,如此下去,河中府全都由他們說了算,這如何能行?這也有違我大宋祖宗之法?!?/br> 何春林是既委屈,又憤怒,見到元絳這位頂頭上司,立刻是大倒苦水。 上場官司令他飽受羞辱,他心里可是記著的。 郭孝法嘆了口氣道:“這公檢法來了,我這提點刑獄司也沒有必要存在了?!?/br> 韋應方道:“其實這場官司,皇庭判得倒是沒有問題,只不過無人能夠制衡他們公檢法,這著實令人感到不安?!?/br> 蔡延慶沒有做聲,只是看向元絳。 元絳撫須呵呵笑了起來。 何春林問道:“元學士為何發笑?” 元絳道:“你們??!都還蒙在鼓里的呀!” “蒙在鼓里?” 在坐的官員都是面面相覷。 “可不是么?!?/br> 元絳問道:“你們可否知道,為何公檢法會突然來到河中府?” 韋應方謹慎道:“我們聽聞,這是因為司馬學士的司法改革?!?/br> “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元絳笑著搖搖頭。 韋應方趕忙問道:“元學士此話怎講?” 元絳道:“就是因為這公檢法加上張三在開封府將京城那些皇親國戚、宰相御史折騰的夠嗆,故此他們才想盡辦法將張斐和公檢法送走,正好當時又遇到許州私鹽一案,于是他們就建議在河中府推行這公檢法,主要是將那張三給送過來?!?/br> “原來是這么回事!” 韋應方頓時是恍然大悟。 其余官員都明白過來,難怪那些官員拼命地給他們寫信,小心提防,原來是你們防不住啊。 媽的! 這當官的可真是一個好人都沒有。 元絳又道:“所以??!你們這些抱怨,我在翰林院聽得耳朵都起繭了?!?/br> 這話說得很巧,他心里是支持公檢法的,但也不能說出來,他將這事說出來,其實就是暗示,那些宰相都拿張三沒有辦法,我又怎么治得了他??! 何春林委屈道:“但公檢法什么都能管,咱們還怎么為朝廷效命,什么都干不了了?!?/br> “哎!” 元絳擺擺手道:“何鹽監此言倒也言過其實,皇庭只能判定是否違法,而無權干預我們的職權,這還是分得很清楚的?!?/br> 何春林道:“元學士,其實許多事,我們也是有苦難言。就拿鹽戶來說,誰也不想那些鹽戶活活餓死,但是咱們也沒有辦法,朝廷每年所要之錢,都在增加,可解州的鹽產量就那么多,咱要不多拿一點,朝廷就會怪罪咱們。 還有那些鹽吏也要吃飯,他們又沒有俸祿,這要不喂飽他們,這鹽也收不上來,咱們也是被逼得沒有辦法,才讓那些鹽戶偷偷販一點鹽?!?/br> “說得對,張三那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他們收獲人心,咱們來挨罵,他若有能耐,就將這財政給補上,咱們都不管,讓他一個人管?!?/br> “諸位都是經驗豐富的官員,這等意氣之言,還是少說為妙?!痹{擺擺手道。 蔡延慶點頭道:“元學士所言甚是,這話也嚇唬不了誰,只會給自己添麻煩?!?/br> 何春林等人也都不做聲。 他們也知道,嚇唬不了張斐,張斐都說的非常明確,朝廷冗官這么嚴重,還非你們不可呢,笑話,多少人盯著你們的職位。 韋應方道:“但是這問題該如何解決,這錢就這么多,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 以前政就是法,大家可以私下商量,許多事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如今不一樣,違法真的會被告的,可鹽政里面是一灘渾水,違法的事可是不少??! 元絳先是向蔡延慶問道:“蔡知府對此有何看法?” 蔡延慶故作一番沉吟,然后搖頭道:“這事,蔡某暫時也不知道怎么辦?!?/br> 他知道元絳禮貌性地問問,這畢竟是鹽政。 元絳沉吟少許,又道:“其實之前我在海門縣擔任知縣時,也遇到過類似的問題,一直未有想到辦法,倒是這場官司給了我一些想法?!?/br> 蔡延慶忙問道:“元學士有何妙策?” “妙策倒是談不上?!?/br> 元絳擺擺手,又道:“適才何鹽監說得很有道理,這鹽吏若是拿不到合理的報酬,這鹽也收不上來,他們也只能想辦法從鹽戶那里索要,也怨不得他們?!?/br> 此話一出,大家稍稍松得一口氣。 皇庭沒有判,但解鹽使是有權力整治那些鹽吏的,這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們來此之前,心里都很虛,好死不死,元絳這時候來,想掩都掩不住??! 元絳這么一說,就是表明既往不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