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402節
范理道:“你忘記了,如今秋稅征繳在即,百姓都需要計稅,咱們店里可謂是傾巢而出,但還是忙得天昏地暗?!?/br> 張斐道:“我之前不是吩咐過你么,要多招一些人?!?/br> “一直在招!” 范理道:“如今咱們光計稅的就已經快有兩百號人,而且多半是官府出來的刀筆吏,但還是不夠。因為這農稅計稅,就沒誰跟他們爭,就咱們的價錢,誰又敢跟咱們爭,所以李國忠他們都是將目標放在商稅上面?!?/br> 張斐點點頭,道:“但也就這頭兩年忙一點,等到摸清這些土地情況后,接下來就是躺著收錢?!?/br> 范理呵呵笑道:“如今這道理大家都明白了,故此大家也都很努力,爭取盡量多搶一些客戶,他們甚至自己請人幫忙?!?/br> 計稅業務的關鍵,不在于計稅,而是在于你能否與官府抗衡,如今張斐已經證明,他有這能力。 導致這計稅業務就變成一個鐵飯碗,百姓花這點錢圖個保障,這簡直不要太值。 只要將客戶土地的情況摸清楚,今后不就是躺著收錢么,跟收保護費一樣。雖然土地交易頻繁,但是土地交易,但事務所也能夠會提供服務,這里不但能夠賺一筆,同時還能夠繼續將客戶土地的情況掌握在自己手中。 導致許多人,來事務所,不是為打官司來的,他們熱衷于提供法律服務。 忽聽外面有人言道:“怎么一個人都沒有?” 范理微微一愣,“好像是司馬大學士的聲音?!?/br> 來者正是司馬光。 張斐趕緊將司馬光請入內堂,范理也是非常識趣地去到柜臺看著。 “你這店里怎么空蕩蕩的?” 司馬光好奇道。 張斐笑道:“如今秋稅征收在即,大家都出門去城外幫百姓計稅去了?!?/br> “原來如此?!?/br> 司馬光笑著點點頭,“如今避稅的難度是越來越高了,你的慈善機構將會大為收益?!?/br> 會不會聊天??!張斐嘿嘿笑道:“不能這么說,咱們做慈善,志在慈善,而非是為了避稅?!?/br> 司馬光呵呵道:“你是沒這么說,但你卻是這么做的。你老實說,你是不是還請了王介甫幫忙?” 張斐一愣,“此……此話怎講?” 司馬光道:“昨兒王介甫在政事堂,多番強調今年秋稅,要嚴格督查,以免再出現王鴻的事件,使得官府威信受損?!?/br> “這……這不很正常么?” “正常?” 司馬光呵呵笑道:“最近王介甫為他的新法干得沒日沒夜,哪有工夫惦記這事,我一聽就知道是你小子搞的鬼?!?/br> 張斐訕訕道:“就算是,但這也屬于王學士的職責,沒什么問題??!” 司馬光突然瞄了眼張斐,“王介甫就沒有招你進制置二府條例司?!?/br> 張斐微微聳肩道:“是有提過,但是……但是我沒有答應?!?/br> 司馬光點點頭,關于此事,上回他們兩個就交談過,雖然他始終覺得張斐一直在隱藏自己的想法,但至少張斐并沒有欺騙他,他到底沒有接受王安石的邀請,突然從袖中掏出一份文章來,“你看看,可行否?” “多謝司馬大學士?!?/br> 張斐雙手接過那份文章來,看了看,激動道:“司馬學士這篇文章,寫得真是太好了?!?/br> 司馬光道:“但是你要記住你當初的承諾,如果你這慈善機構沒有履行職責,反而借此聚斂財富,我定不會饒你的?!?/br> 這文章就是司馬光幫慈善機構寫得,寓意為藏富于民。 其中不乏夸贊,這等于是一種背書。 如果這慈善機構名不符實,司馬光的名譽也會受到牽連的。 張斐直點頭道:“司馬大學士請放心,我只會做得比司馬學士寫得要好,絕不會差,如果我沒有把握,我也不敢請司馬大學士幫忙?!?/br> “這還差不多?!彼抉R光點點頭,又是笑道:“當今天下能夠同時請得我與王介甫幫忙做同一件事,恐怕也只有你小子了?!?/br> 張斐呵呵道:“司馬大學士何不這么想,這也算是王大學士與你合作,說不定能夠見到奇效?!?/br> 司馬光哼了一聲:“免了!我跟那王介甫可不是一路人?!?/br> 張斐小聲滴咕道:“那我當初服役……” 司馬光雙目一瞪。 …… 拿到司馬光的文章后,張斐立刻便趕往印刷作坊,將文章交給侯東來,馬上開印。 “對了!老侯,作坊的事,你忙得怎么樣?” “已經找好了,改日我帶你去看看?!?/br> 侯東來說著,稍稍一愣,“只不過咱們賣活字的話,肯定會有小報來搶咱們的買賣?!?/br> 新聞報一出,兩天一期,賺錢真是不要太容易。 身為商人,侯東來自然想壟斷。 眾樂樂不如獨樂樂。 張斐道:“如果人家能搶咱們的買賣,有沒有活字,都是能搶的,另外,朝廷也已經掌握這門技術,藏是藏不住的?!?/br> 侯東來瞄了眼張斐,道:“那我也想投點錢去那作坊?!?/br> 他也不傻,小報如果太多,報紙生意多多少少會受一點影響,利潤將會轉移到那邊的作坊去。 張斐道:“那家作坊是屬于慈善機構的,你可以選擇捐錢,慈善機構的規矩,你應該是知曉的?!?/br> 侯東來猶豫半響后,道:“三郎,咱到底是買賣人,到底還是想賺錢?!?/br> 張斐也想了想,“你的錢也不多,還是先留著,積累一下,這個游戲暫時不太適合你玩?!?/br> 人家都是幾千上萬貫往里面砸,你扔個幾百貫進去,你兒子進去也只能混一個打雜的。 …… 時隔多日,司馬光的文章再度登上名士報。 但此一時彼一時,曾今名士報是靠著這些名士吸引目光,而如今大家都已經離不開這報紙,不管是誰寫得,大家都愛看。 寫得不好,大家能夠嘲笑幾句,博個熱鬧。 而司馬光這篇文章,表面看上去,是贊美慈善機構主動捐助進奏院,改善印刷技術,由此引出藏富于民的理念。 夸贊張斐、曹棟棟、馬小義,身為富人,身為官宦子弟,他們有一份社會擔當,在賺了錢之后,愿意捐助朝廷,捐助百姓,這不就是藏富于民的理念嗎? 這不就是儒家思想的最終奧義嗎? 這不就是士大夫追求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么。 這不是共治天下么? 當然,順帶也稍稍諷刺一下了王安石。 此文章引出,頓時引發極高的熱議。 如富弼、文彥博、趙抃這種道德素養極高的名士,對這篇文章是給予極高的評價。 這也是他們所期待的。 但谷濟、林旦、李展,這些保守派中的既得利益者,他們對此也表示非常贊賞。 雖然他們恨張斐入骨,但是他們也非常清楚誰才是最大的敵人。 他們這些人跟革新派爭得時候,通常就是拿老百姓當幌子,什么藏富于民,與民爭利。 而這個慈善機構,將這個思想,變成一個客觀的存在。 他們當然是支持的。 “哎幼!湖涂呀!我真是湖涂呀!” 樊颙是拍著腦門道:“曹衙內和小義,他們懂什么慈善,后面肯定是馬老四和曹帥拿得主意,這里面肯定是有原因的,我當時怎么就沒有想到了。要是司馬學士提一筆咱們白礬樓,那將價值千金??!” 說到這里,他立刻向樊正道:“正兒,你立刻拿點錢捐助給慈善機構,咱們也得博個好名聲,如今咱們可不缺錢,就缺這名聲?!?/br> 樊正遲疑片刻,道:“爹爹!孩兒之前也有了解過這慈善機構,它不是簡單的做慈善,他們只是捐出部分利潤,而剩余的錢將會拿去做買賣,以此保證有充足的財物做慈善。 其子女也都可以在里面任職,并且誰捐助的錢多,誰就能夠擔任更高的職務,同時還能夠規避稅收?!?/br> 樊颙問道:“你是什么想法?” 樊正道:“孩兒認為捐一筆錢進去,可能無法取得爹爹想要的名譽,而最近朝廷查稅查得非常嚴。故此孩兒認為,何不如曹家、馬家一樣,捐助一批土地進去,規避稅收的同時,孩兒還能夠進去管理這慈善機構,如此不但能夠規避查稅的風險,還能夠緊緊將咱們白礬樓與慈善聯系在一起,這對于子孫后代也有極大的幫助?!?/br> 樊颙皺眉道:“可是這土地捐出去,那就不是咱們的了,咱們也不能拿那些錢來做自己的買賣?!?/br> 樊正道:“爹爹可有想過,為什么張三郎會捐錢給進奏院發展印刷技術?” 樊颙問道:“為什么?” 樊正道:“因為技術是可以拿回來自己用的,而目前人才全都集中朝中。我們也可以捐助制糖,制鹽,釀酒,等有利于咱們買賣的技術,到時我們又可以憑借這些技術,將錢給賺回來?!?/br> 樊颙皺眉道:“但是技術別人也可以用啊?!?/br> 樊正道:“孩兒認為這方面是可以商量的,畢竟錢是咱們捐的,那些人就得認真聽從咱們的建議?!?/br> 樊颙思索半響,道:“你打算捐多少出去?” 樊正道:“一定要比曹家和馬家多,從而取得慈善機構的控制權?!?/br> 樊颙道:“但是張三會答應嗎?” 樊正道:“孩兒會跟他談清楚的,如果他們不答應,那咱們就不捐?!?/br> 樊颙稍稍點頭:“你看著辦吧?!?/br> 第三百零八章 富豪的慈善 “爹爹,你快幫孩兒看看,這是真的么?司馬大學士文章中,是真的有提到孩兒么?孩兒不是在做夢吧?!?/br> 馬小義圍著馬天豪轉悠著,激動地是手舞足蹈。 馬天豪是充滿嫉妒地瞟了眼兒子,哼道:“這司馬大學士文章也不咋地,但凡明眼人都看得出,真正捐錢的是我,這臭小子有什么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