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法官 第372節
到底是怎么回事? 于是都跑去找司馬光,這時候,你這么干,到底是幫我們的,還是要怎樣……? 司馬光早就料到皇帝這么說的,他也早就想好應對之策。 審刑院。 “諸位先別激動,且聽我一言?!?/br> 眾人立刻安靜下來,望著司馬光。 司馬光道:“這車牌號為何會弄得京城烏煙瘴氣,依我之見,就是因為三衙辦事,毫無章法,亂來一通,結果弄成這樣,如今總警署隸屬政事堂,今后是絕不會再發生這種事?!?/br> 眾人聽罷,覺得很有道理,之前他們管不住這事,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三衙直接隸屬皇帝,他們想插手進去是很難的。 如果歸政事堂,那他們將大有作為。 李展急急問道:“那這車牌號……” 司馬光嘆了口氣,“這車牌號是肯定要落實的,不但要落實,還要做得漂亮?!?/br> 大家頓時又是睜大眼睛看著司馬光。 你這幾個意思? 司馬光解釋道:“官家之所以接納我的建議,是因為我向官家保證,如變法之事,本就應該交給我們政事堂來處理,我們政事堂將會做得更好?!?/br> 眾人狐疑地看著司馬光。 你這不等于是出賣我們的利益,換取你的司法改革么。 劉述站出來道:“諸位,司馬學士可也是一番苦心,關鍵事先咱們也攔不住,既然攔不住,何不咱們自己變,如此大家也有分寸,不會像那群武夫一樣,只會亂來?!?/br> 眾人面面相覷。 要怪就怪他們事先沒有攔住,只能確保今后不會再發生這種事,自己整自己,這面子上也過得去。 怎么也比被軍巡鋪整要好得多。 …… 然而,王超卻抑郁了。 這睡一覺起來,軍巡鋪就不屬于自己管轄。 這…… 問題大條了呀。 落到司馬光手里,還能搶救一下么。 急了! 他真是急了! 于是他趕緊跑去錄事巷。 “馬帥若是早一日來,小民只怕也是束手無策,如今的話,小民可以保證,衙內不會受到任何刑事處罰,也不會背負任何罪名,最多就是賠償一點錢,道個歉?!?/br> 李國忠笑道。 王超頓時喜出望外,“李行首此話怎講?” 李國忠問道:“馬帥可知朝廷剛剛頒布的政令?!?/br> 王超點點頭道:“這我當然知道,不然我也不會上這來?!?/br> 李國忠道:“朝廷的這政令,令這個官司出現一個巨大的漏洞?!?/br> “什么漏洞?”王超好奇道。 李國忠道:“之前巡檢司所為,是名不正,言不順,朝廷并沒有明文規定,軍巡鋪能不能立警示牌,以及到底那片地區是歸馬軍管,還是步軍管。 在這種情況下,衙內身為馬帥之子,做出這種行為,那是可以理解的,這是朝廷的責任,自然就怪不得衙內?!?/br> 王超聽得是一知半解,又問道:“李行首可有把握?” 李國忠點點頭道:“我有絕對的把握?!?/br> 王超是長松一口氣,“那就有勞李行首了?!?/br> 王超走后,李國忠立刻去到后院,只見里面坐著一個年輕人,正在品著香茗。 “多謝三郎賜教?!?/br> 李國忠拱手言道。 “李行首見外了?!?/br> 張斐站起身來,笑道:“不過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場官司之后,將來會有更多的紈绔子弟來找你們打官司,到時就看你們自己得了?!?/br> …… 法援署。 “蘇子瞻?” 范純仁詫異地看著一身官服的蘇軾,“你怎么來了?” 蘇軾笑道:“我是來通知范先生,關于王群一案,我們檢控司將待會代表總警署提起訴訟,就不勞煩范先生了?!?/br> 范純仁倏然站起,激動道:“我才是檢控官,你只是副官?!?/br> 蘇軾笑道:“但先生現在還不是?!?/br> 范純仁愣了了,旋即皺眉道:“蘇子瞻,你少來搗亂,此案你不了解?!?/br> 蘇軾直接將公文遞上,又拱手道:“真是抱歉。此乃我們檢控司的職責所在?!?/br> 范純仁緊緊拽著那紙公文,嘴角是一個勁地抽搐。 第二百八十八章 專治杠精 終于輪到我蘇子瞻上場了。 不容易??! 對于蘇軾而言,這真心不容易??! 上回他是卯足了勁,結果就在證人席上坐了小一炷香工夫,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對方耳筆甚至都不愿提起他,他真是郁悶了好一段時間。 可是皇天不負有心人??! 機會到底還是來了。 成為檢控司首任副官的蘇軾,第一件事就是得罪將來的頂頭上司。 要知道范純仁成為首任檢控官,已經是既定的事實,當時就是定下他,然后才派他來這里當法律援助,積累經驗。 這事做得就很他媽蘇軾。 所以說,這蘇軾不去瓊州誰去啊。 然而,對于那些達官顯貴而言,這事只要鬧上公堂,他們就是輸了,哪怕最終王群無罪釋放。 因為這事的根本就不在于違法與否,而是在于這法能不能管住這些達官顯貴。 要知道這只是一件很小很小的事,這點事都得上公堂,那他們平時干得那些齷蹉事怎么辦? 故此他們一開始就拼命的慫恿王超,用權力解決這個問題,直接上去莽。 但王超也不傻,此事鬧到現在,他能不知道是誰站在后面嗎? 武將還不同文官,他的官途更多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 他果斷選擇上訴。 事已至此,達官顯貴們只能將目光放到這場官司上面,說不定以后大家都用得著。 至少目前來看,這番司法改革,是來勢洶洶,得想辦法避其鋒芒。 而這也是檢控司第一次代表官府發起起訴。 不僅如此,主審官員,也是剛剛從開封縣司理院提拔上來的呂嘉問。 他也是司錄司最年輕的司錄參軍。 雖然近三個月來,呂嘉問在開封縣司法改革中,立下許多功勞,但這也屬于破格提拔。 而原因就是王安石強烈要求。 故此司錄司、檢控司都面臨著不小壓力。 同時也吸引幾乎全城百姓的關注。 這一場官司也孕育著新得司法制度。 首先,檢控司的存在,預示著官府將不能直接判罪,必須要經過爭訟。 這在司法界,絕對是一個天翻地覆的改變。 再加上風流才子蘇軾,吸引了大批的女粉也跑來觀看這場官司。 然而,令在場所有女粉失望的是,這場面從一開始就呈現一邊倒。 “我反對?!?/br> 李磊喊出這場官司的第三十八次“我反對”,“這是公堂,是講事實依據的地方,而對方是在憑空想象?!?/br> 蘇軾激動道:“我不過是在舉例證明?!?/br> 呂嘉問都有些替蘇軾尷尬,再度解釋道:“公堂之上,是允許舉例的,但是必須要是具體的案例。蘇檢控認為許多衙內平日里囂張跋扈,但并沒有拿出具體案例來證明這一點?!?/br> 蘇軾郁悶地坐了下去。 呂公著撫須笑道:“這小子表現的還挺不錯呀?!?/br> 他夸得當然不是蘇軾,而是呂嘉問,呂嘉問到底年紀太輕,他之前都非常忐忑,到底這小子能不能鎮住場。 但沒有想到,這小子挺老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