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節
所以天子是想看看,那些人都會把一些什么人推薦到自己面前來。 其次,天子是想把北疆的兵權往下壓一壓,畢竟拓跋烈的權力確實大的離譜。 如果沒有拓跋烈的話,林葉身為怯莽軍大將軍,正三品,在封疆大吏的節制之下,其實很合理。 正因為有拓跋烈在前,林葉同樣是大將軍,被壓了一頭,尤其是還不知道會被誰壓一頭,這就難免讓人心里難免有些不舒服。 寧未末想著,反正要他是林葉的話,他應該心里好受不了。 但林葉就不一樣,這幾日寧未末多多少少的也試探了一下林葉。 發現那個家伙,對陛下這樣的安排沒有任何想法。 可是寧未末再想想,林葉現在才十七歲吧,已是正三品的大將軍,不能這么急著再往上提拔了。 陛下若真的考慮退位,那林葉這樣的人才,當然是留下來一定的晉升空間給新君到時候用。 他正胡亂想著這些,天子忽然問了一句:“最近應該不少人找過你吧?!?/br> 寧未末連忙回答:“回陛下,是,確實不少,聽聞陛下要在云州置州撫一職,很多人都好奇,也想讓臣替他們說說話?!?/br> 天子問:“那你拿了人家的好處沒有?” 寧未末回答:“拿了?!?/br> 天子看向寧未末:“你倒是真坦蕩?!?/br> 寧未末道:“臣已經把拿了的好處都收拾的妥妥當當,一并帶回歌陵,臣知道,到歌陵后,陛下必會大賞有功之臣,臣拿的這些好處,就可以為陛下分擔一些開銷?!?/br> 天子道:“現在那些東西都在車里呢?” 寧未末回答:“都在呢,一樣不少?!?/br> 天子問:“林葉沒有找你打打秋風?” 寧未末回答:“沒來,不過,可能,是還沒來得及,也可能,是大將軍覺得不好意思開口?!?/br> 他看向天子道:“畢竟別人想做州撫,都是來給臣送禮的,大將軍什么都不送,還往回拿,臣覺得他可能面子上過意不去?!?/br> 天子笑道:“他自己知道坐不上那州撫的位子,他當然不給你送?!?/br> 寧未末道:“他坐的上坐不上,他也不給臣送啊……他要坐的上,來拿的更多?!?/br> 天子哈哈大笑。 他看向寧未末吩咐道:“把你那些東西分成十份,一份你自己留著吧,一份給朕送過來,剩下的還是交國庫吧?!?/br> 寧未末:“陛下……也要啊?!?/br> 天子道:“朕問你,這次云州平叛,滅孤竹,定冬泊,最大的功勞是誰的?!?/br> 寧未末:“是陛下?!?/br> 天子道:“朕既然是有最大的功勞,朕憑什么不能拿,朕要是不能拿,也是不能拿正正經經從國庫賞賜給其他功臣的東西,朕難道不能拿你這還沒入國庫的東西?你是想讓朕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直接也給朕自己發一份獎賞?” 寧未末:“那肯定是不行,臣覺得陛下該拿,甚至還拿少了,臣看,陛下最少得留兩份?!?/br> 天子點了點頭:“那就留兩份吧,朕也是該攢攢私房錢的時候了?!?/br> 寧未末:“呃……” 天子道:“你那一份,也先交到朕手里?!?/br> 寧未末一下子就堅決起來:“陛下,臣這也算是功勞吧,臣沒少給國庫創收,這一份是臣該得的?!?/br> 天子:“你拿不拿?” 寧未末:“臣,冒死不從?!?/br> 天子:“你當是朕要昧了你那份兒?那你就真的看不起朕了,朕再想攢私房錢,朕也不會這么不擇手段,這么不體面,朕拿了你那一份,還是要給你的?!?/br> 寧未末:“臣,死也不信?!?/br> 天子道:“既然你這么不信,那朕就一定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把這一份給你?!?/br> 寧未末:“陛下說真的?” 天子道:“君無戲言?!?/br> 寧未末:“陛下若是真的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把這一份給臣,臣自然是信的……咦?” 他說到這忽然楞了一下。 然后抬頭看著天子,一臉不會吧不會吧不會是這樣吧的表情。 他問:“陛下,莫不是,想從臣手里拿一份好處,再在論功行賞的時候,把這一份當做獎賞給臣吧?” 天子:“為什么要用莫不是三個字?這三個字,前邊兩個字一點用都沒有?!?/br> 寧未末急了:“臣自己捐出來一份銀子,然后陛下再當做是賞賜還給臣?” 天子道:“朕說過,朕不會貪你那點散碎銀子,朕還有體面在呢?!?/br> 寧未末心說陛下你可真體面,陛下你是天下第一有體面,不不不,陛下你是上下萬年天下第一有體面。 正想著呢,就聽到天子自言自語:“林葉也該重賞一些,但又不能讓人說閑話,所以從國庫里出的不能與其他人差別太大?!?/br> 寧未末:“臣先告退了,臣忽然想起來……” 天子看向他,他又乖乖坐下了。 第485章 天下僅有是歌陵 林葉現在的心境,其實比一個老年人還要沉穩,老年人都不如他心如止水。 可即便如此,一想到馬上就要進歌陵,林葉心里還是有些激動。 歌陵啊,大玉百姓,人人心之向往。 有云游天下的詩人,走到無為縣的時候,聽聞婆婆之名就來拜訪。 林葉曾經問過,歌陵是個什么樣子。 詩人說,是一座山,是一片海,是漂浮于云中的仙島。 林葉那時候還年少,不理解詩人這句話里有幾層意思,他只覺得每一個字都是詩人滿滿的褒美。 這次進歌陵,林葉在路上又回想起來那個云游詩人的話,忽然間就多了幾分理解。 對于歌陵城的百姓們來說,歌陵就是一座山,是一座永遠也爬不到山頂的山。 對于歌陵的文武百官來說,歌陵就是一片海,是人的心機匯成的海,可以把人托起來也可以把人淹死。 對于向往著歌陵卻從來都沒有去過歌陵的人來說,歌陵是一座漂浮在云中仙島。 你可以把自己所有的想象力都用在這上面,窮盡心思,耗盡才華,也不能描繪出歌陵的全部模樣。 對于林葉來說,歌陵是一場修行。 他必須要到歌陵來看看,這里是大玉的中心,這里有著無限的風光。 他小姨曾經試圖提前在歌陵為他鋪路,可終究還是晚了些,沒有把路鋪好。 但如今的林葉,已經不需要鋪什么路才能進歌陵了。 十七歲,正三品大將軍,這種事放在大玉二百多年歷史中,都屬罕見。 林葉的三個月特假雖然已經用了一半,剩下的這一半剛好是走在路上了。 但天子特意交代過,路上的時間不算,林葉到歌陵后可以好好走走看看,不必急著回云州。 一句不必急著回云州,意思就是,林葉還不能長期留在歌陵,該回去還得回去。 歌陵啊,林葉想去看的地方太多了。 傳聞中那座雨后陽光一出來,就有云中千色變化的朱雀塔。 傳聞中,登上九百九十九個臺階才能看清楚全貌的奉玉觀祈年大殿。 傳聞中,一條長流八百樓,天下絕色任君游的慶余河。 歌陵有太多的傳聞中的東西,每一個都讓人覺得若不去看看,便是此生遺憾。 終于,隊伍在歌陵城外停下來,留守歌陵的百官出城迎接。 天子已經太久沒有回歌陵來,所以在場迎接的人,除了當朝文武之外,還有勛貴公卿,一眼看過去,全都是大人物。 曾經有人說過,若是一個外封的七品縣令到了歌陵,最好就把自己當做普通百姓,一定要低調。 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在大街上踩了腳的某個人,是不是品級比你要高。 據說,歌陵城門口當值的一個小卒,祖上都沒準是開國的功臣。 傳承百年以上的大家族才勉強能稱為世家,在歌陵城內,傳承幾百年的家族比比皆是。 天子從御輦上下來,與迎接他的朝臣們見面,說一些聽起來就無關緊要的話,但眾臣就得陪著天子笑。 林葉的思維卻還在發散著,根本就不在此處。 他抬頭看,那巨大的城樓上,那塊匾就比云州城的城門還要大。 林葉從無為縣到云州城的時候,也曾在城門外站著抬頭看。 當時他想著,云州城的一扇門,就比無為縣的城門洞都要大。 此時再看,就覺得原來云州也不是那么大了。 歌陵城一共有十五座城門,正南中門叫做南武門,正北的那座叫做北武門。 這是林葉第一次見到這樣的城門樓,以至于他死盯著看的樣子,讓人難免會覺得他沒什么見識。 一座城門的城門樓,是階梯三層。 并不是和尋常的三層木樓構造一樣,若是這樣林葉就沒那么震驚了。 抬頭看到的是第一層的城門樓,在城墻上還有第二層,再往上還有一層。 簡單來說,就是三層三棟,這一個南午門城墻的寬度,就比云州的正街還要寬。 你在南武門的門外和里邊的人打招呼,大概還要使勁兒喊,不然對面的未必能聽清。 怪不得說歌陵城永遠不會被攻破,這城墻的厚度,就算是天降巨石來砸,都未必能一下就給砸坍了。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