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俠且慢 第83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炮灰女配擺爛后爆紅全網、離婚后還是選擇同居(H)、不逞之徒(高干骨科NP)
“我并非求敗,而是不知我走后,江湖上有幾人成妖、幾人成魔?!?/br> 卞元烈皺了皺眉頭,略微思索后,詢問道: “您老的意思是,這江湖上還有妖魔鬼怪,被你壓著不敢冒頭,所以得有一個接班人繼續盯著?” 奉官城對此并未回應,而是轉頭望向了后方。 卞元烈見此也轉頭看去,結果卻見礁石后方的山坡小道上,走過來一個男子。 男子看面相五十余歲,穿著粗布麻袍,腰間還系著個圍裙,打扮如同伙夫,不過面向頗為儒雅,來到礁石后方,便拱手一禮: “先生?!?/br> 卞元烈來官城已經有幾天,認得這個男子,是奉官城的徒弟之一,名為李逸良。 奉官城是純粹的江湖武人,徒弟其實不少,以前在云安就收的有,卞元烈當時便跑去跟著一起學過藝,只是奉官城沒看上他,沒收他為徒。 而在陽山的徒弟,男男女女有十幾個,平日里學藝的同時,幫奉官城接待那些不知道自己斤兩的江湖后生,不過這些徒弟在江湖上并沒有太大名號,其主要原因,便是因為師父太厲害,徒弟很難出師。 按照江湖慣例,嫡傳徒弟要出山自己揚名立萬,先不說青出于藍,最少也得學個師父七八成的火候,不然出去就是‘名師出犬徒’,純粹給師父丟人。 而夜驚堂都八大魁了,評價還是跳起來能打到奉官城膝蓋,三成都不到,學到奉官城七八成火候,估摸能單手按死呂太清,這難度可想而知。 收的這些徒弟中,有的甚至和卞元烈同過窗,臨終前都沒學到奉官城三成的水準,又哪里敢出門亂闖,以奉官城徒弟自居。甚至有客人來陽山拜訪,這些人都不敢說是徒弟,而是說在此求教,稱呼也是先生而非師父。 據卞元烈這幾天了解,這個李逸良排行老六,不過前五個師兄,不是被熬死了,就是回鄉頤養天年了,所以目前算是奉官城的大弟子,陪伴了奉官城五十余年,平日里一直在山上給師弟師妹做飯。 卞元烈雖然大李逸良二三十歲,但彼此算是同輩,見其過來,便開口道: “李老弟,是準備吃飯了?” 站在礁石后方的李逸良,對著卞元烈拱手一禮,而后和煦道: “非也,剛才家中來了急信,需要回鄉一趟,特來和先生告辭?!?/br> 卞元烈點了點頭,本想接話,忽然發現身邊古井無波的奉老先生,若有似無皺了皺眉。 卞元烈可不覺得奉官城皺眉是小事,感覺情況不對,暗暗琢磨了下,小聲詢問: “李老弟,你老家在哪兒?” 李逸良對此倒也沒什么隱瞞,回應道: “燕京?!?/br> ? 卞元烈聞言一愣,聯想到對方姓李,半信半疑道: “你莫不是北梁皇族的人?” 李逸良對此道:“旁系罷了,幼年入宮給太子當伴讀,因習武之事,和皇子李锏起沖突被欺壓,負氣而走到了這里,后被先生收留,隱姓埋名至今?!?/br> 官城是江湖圣地,從北方來朝圣的人也不少,但卞元烈沒想到還有北梁皇族的人,對此想了想道: “年幼就離家了,北梁也沒給你什么好處,你還回去作甚?” 李逸良苦嘆一聲:“項寒師不知從何處知道了我的下落,給我送來了梁帝的親筆信。 “信上說,我負氣而走后,太后時常掛念,重罰了李锏,并派人四處尋覓。家父家母百年之后,梁帝也以國公之禮厚葬,未曾虧待半分。 “雖然信上沒說讓我回去,但信送到了,國破家亡之際我若不歸,便是不仁不義,往后也沒顏面留在陽山繼續跟著先生?!?/br> “……” 卞元烈張了張嘴,覺得這事確實有點棘手,武人都記恩情,這種情況若是袖手旁觀,那以后心里這道檻過不去。 但卞元烈也不瞎,北梁武圣都快被夜驚堂殺絕了,這時候忽然把幾十年沒聯系的李逸良叫回去,純粹就是無路可走,想方設法挖人回去當刀使。他想了想道: “你不是夜驚堂對手,現在回去,十有八九回不來?!?/br> 李逸良顯然也明白回北方的后果,但有些事,來了就沒法避開,當下還是躬身道: “還望先生能準許弟子歸鄉?!?/br> 奉官城一直沉默,此時才平靜道: “這百年間,有無數年輕人到過我面前,其中不乏有望登頂的天驕,但最后無一例外,都在俗世恩怨情仇中早夭。你是我最成器的一個徒弟,現在出山,很可能步他們的后塵?!?/br> 李逸良看著養育他成人的師長,在沉默良久后,還是拱手一禮: “弟子明白。謝先生幾十年栽培之恩,往后不能再陪伴先生,弟子實在慚愧?!?/br> 說完,李逸良俯身跪下磕了三個頭:“先生保重,弟子告辭?!倍蟊闫鹕硗鶃頃r的山道行去。 “唉……” 卞元烈見此無話可說,只能搖頭輕嘆…… 第二十四章 要練多久? 薛白錦在礁石上盤坐,眼前的海面在陽光下反射出波光粼粼的色彩,遠看去猶如灑在海面上的金色龍鱗。 圓滾滾的鳥鳥,獨自蹲在礁石邊緣,渾身白毛隨風而動,看著冰坨坨輕聲咕嘰,看蕭索背影,應當是在嘀咕——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儂生死相許…… 在一人一鳥獨處不知多久后,后方的林野間響起了腳步。 嚓嚓~ 鳥鳥轉頭打量,卻見夜驚堂端著飯盒,左手還舉著一條大烤魚,從林間走了過來。 “嘰~!” 鳥鳥雙眼頓時放光,如同個餓死鬼投胎般,飛撲過去站在了胳膊上,對著烤魚就是一大口。 夜驚堂對此暗暗搖頭,也沒制止鳥鳥,把烤魚插在地上,讓鳥鳥自己吃,而后走上礁石上,在冰坨坨身邊坐下: “吃點東西吧,我剛做的?!?/br> 薛白錦腰背筆直盤坐,神色無喜無悲,看起來比奉官城都像斷絕紅塵的世外高人。 聽見夜驚堂的話語,薛白錦睜開眼眸,掃了眼送到面前的飯盒——飯是白米飯,上面整整齊齊鋪著臘rou、烤魚,角落放著切開的雞蛋,甚至還有島上摘的水果點綴,看起來色香味俱全,讓人食欲大動,明顯是用了心。 不過薛白錦昨晚剛被糟蹋完,夜驚堂就跑去糟蹋華青芷,還故意讓她聽,此時心里顯然還不是很開心。 為此薛白錦瞄了眼后,便重新閉上眼睛: “我不餓?!?/br> 夜驚堂知道冰坨坨昨天很惱火,但他當時也沒啥辦法,此時只能厚著臉皮,坐近幾分,用筷子夾起一塊烤魚,湊到紅唇邊: “啊~” ?? 薛白錦覺得夜驚堂著實有點放肆,輕輕吸了口氣,轉眼冷冷望向夜驚堂: “你……嗚嗚~” 夜驚堂把烤魚塞進嘴里,堵住話語,笑道: “這魚沒刺,放心吃?!?/br> 薛白錦含著烤魚,雙手握了握,但憋了半天,還是拿死纏爛打的夜驚堂沒辦法,把飯盒奪過來,自己拿起筷子吃飯。 夜驚堂眉眼彎彎,也沒盯著冰坨坨看,只是坐在跟前欣賞著海邊風光。想了想詢問: “云璃自幼就住在南霄山?” 薛白錦慢條斯理吃著飯,聞言略微偏頭: “你問這個作甚?” “好奇罷了,以前沒聽云璃說過爹娘的事兒,也沒問過?!?/br> 薛白錦想了想,回應道: “云璃她爹,是張橫谷的徒弟,早年在江湖行走,積蓄勢力復國,被人所殺。當時云璃剛出生不久,根本不知道這些事情,你知道就行,別告訴她?!?/br> 夜驚堂皺了皺眉,詢問道: “誰下的手?” 薛白錦微微瞇眼:“平天教是前朝舊臣,立志反魏復燕,你說能是誰動的手?” “……” 夜驚堂頓時沉默下來,不過仔細回憶后,又詢問道: “云璃今年剛十六,十六年前應該是先帝在位時期,黑衙還沒劃到靖王名下,和暗衛為一體,由曹公公掌管。 “張橫谷張護法,可是平天教的創教元老,他的徒弟,算得上平天教高層了,若是被抓獲,案庫應該有記錄。但我以前在黑衙翻平天教的卷宗,沒見過此類記載……” 薛白錦眉頭輕蹙:“你還翻過平天教的卷宗?想做什么?” 夜驚堂攤開手:“我是平天教的人,但連平天教什么樣都不知道,凝兒也不和我詳細講,那我自然只能去黑衙翻。我還能調查平天教準備清剿不成?” 薛白錦想想也是,便沒有在這個細節上深究,轉而道: “云璃他爹娘,是中了離魂針,才在外橫死。朝廷沒記載,可能是云璃她爹娘當時并沒有表明身份,被當成了教內無名小卒?!?/br> 離魂針是由王神醫特制,柳千笙、仇天合中了,都是氣脈受阻功力盡失,算是朝廷給高手配發的神兵,從來沒有流傳到江湖,若是中了離魂針,那絕對是朝廷動的手。 但夜驚堂以前領過離魂針,知道管制有多嚴,用了幾根、用在什么地方,都得詳細報告,剩下的還得上交,根本沒有不記錄,或者對無名小卒用的道理。 夜驚堂仔細想了想,搖頭道: “當時黑衙沒拆分出來,有可能檔案在暗衛那邊,沒在黑衙案庫。這事兒我回去查查?!?/br> 薛白錦輕哼了一聲:“你查出來是誰又能如何?準備假公濟私,砍了剿滅反賊的功臣,給我平天教報仇?” “唉,我去查,只是想弄清楚原委,免得朝廷莫名背了這黑鍋?!?/br> 夜驚堂說話間,手自然而然就放在了冰坨坨后腰上: “你不在朝廷當差,不知道衙門里的規矩。朝廷不是江湖,條條框框很嚴格,殺了賊子不上報,那就等于出門沒做事瀆職,而且事后被發現,因為瞞而不報,還有可能被懷疑濫殺無辜,遭受上級審查。所以只要死了人,那衙門就必然有詳細記載……” 薛白錦發現夜驚堂亂摸,眼神冷了幾分。不過見夜驚堂望著大海眉頭緊鎖,似乎只是下意識為之,并非刻意輕薄,想想還是算了,詢問到: “你殺的人少說兩三百了,每個人都有記錄?” “有名有姓的,自然得在逃犯名單上勾掉。至于無名小卒,雖說沒詳細記載,但這種人也犯不著用離魂針。離魂針用來封氣脈,宗師以下任督二脈都沒通,給一針能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