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俠且慢 第299節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炮灰女配擺爛后爆紅全網、離婚后還是選擇同居(H)、不逞之徒(高干骨科NP)
不過前方的黑袍老叟,似乎沒有挑戰的意思,慢條斯理把手上的黑布長條拉下,露出了一把劍。 劍長三尺三,看起來很老,但不舊,當稱作‘古樸’,整體呈黑青色,沒有任何裝飾。 夜驚堂腳步一頓,本以為是劍圣周赤陽來報仇,但對方看年紀和周老太公差不多,對不上,就詢問道: “我有要事在身,閣下再不報來意,我只能不客氣了?!?/br> 黑袍老翁長劍持于左手,緩步來到官道中間,慢條斯理道: “我這一劍,在匣中藏了三十年,想找個人稱稱,鋒芒有幾斤幾兩。聽聞夜少俠快刀舉世無敵,不知可方便?” 夜驚堂瞧對方這攔路的架勢,他說不方便,估計也沒用,當下不再言語,大步往前走去。 踏踏踏…… 黑袍老翁頭里微抬,可見留著胡須的下巴,以及鋒芒內斂的雙眼。 老翁沒有直視對手,而是看向了天空的圓月,再度開口: “夜少俠覺得,這青蒼之上,可有仙人?” “可能有天上之人,但神仙應該沒有?!?/br> “那夜少俠覺得,天上之人該是什么樣子?” “先練體,直至金身無垢摸透人之根本;再練心,看透人世百態洞悉天地至理,能做到自然就成了天上之人。閣下顯然沒到那一步?!?/br> “呵呵……” 黑袍老翁笑了一聲,收回目光望向夜驚堂,手放在劍柄上: “我沒到哪一步,但比夜少俠多走了一甲子,所以這一劍,當心了!” 嗆啷—— 話語落,秋風徐徐的江畔,發出了一聲出鞘脆響,卻閃過兩道寒芒。 夜驚堂在黑袍老翁拔劍同時,腰間環首刀已經出鞘,刀光一閃間來到老翁近前。 而黑袍老翁動作看似不緊不慢,實則干凈利落無懈可擊。 三尺青鋒離開劍鞘,沒有帶起任何氣勁余波,卻讓后方黑衙護衛,都感覺到幾分涼意,似乎清江沿岸在這一瞬間入了冬。 夜驚堂持刀狂襲途中,意識到了不對勁。 到了武魁這個地步,‘未知’遠比任何殺力無窮的招式可怕。 面對軒轅朝時,他尚能看透對方動手后一切可能意圖,但面前這黑袍老翁,氣勢并不強,但手中那把劍,卻如同沒實體的青色虛影,軌跡有規律,但完全看不透攻擊意圖。 眼見對方能跟上他出手的速度,夜驚堂沒有冒險強提速度以力破局,而是奔襲途中側閃,瞬間沖至黑袍老者斜后方,一刀削向老者后背。 颯—— 身形狂襲帶起的強風,瞬間壓平了江畔的草地,也帶起了兩人的衣袍。 黑袍老者自始至終都沒有什么花哨動作,而是行云流水般回轉劍鋒,消瘦身形如鋒芒畢露的利刃,對著側后方便是一記大巧不工的直刺。 “咻——” 身隨劍走,劍隨氣走。 三尺青鋒出手瞬間,憑空帶出一聲尖銳哨響。 此劍如蒼龍吐息,連同下方草地都出現了一條往前蔓延的筆直細線。 夜驚堂距離尚有三尺,便感覺到鋒芒直刺雙目,一股毛骨悚然之感油然而生,當即再度側閃。 轟隆—— 也在此時,秋風驟然加劇,蘊含浩瀚氣勁的三尺青鋒,往江畔直刺而出。 強勁橫飛裹挾萬千草葉,便如同一條猝然出世的青蛟,以龍行于野之勢橫穿草地,直至撞入江水,在遼闊江面上帶起一道錐形漣漪。 嘩啦啦—— 夜驚堂側閃出去避開鋒芒,雖然毫發無傷,但并未在乘勢搶攻。 因為他看得出來,這劍客確實老了,出手的聲勢,還沒有他在西王鎮用黃龍臥道那一下夸張,根本不是他對手。 但這一劍同樣老道,火候甚至已經到了快看不懂的地步。 夜驚堂起初一拳一槍出去,會把衣服震爛,看似聲勢驚天動地,實則氣勁太過分散,沒有做到聚力一點。 而如今他學會了掌控,把所有氣勁壓在刀鋒之內,出手便是無波無瀾的最強一刀,只有在全力施展時,才會壓不住導致氣勁四溢。 而黑袍老者這全力以赴的一劍,帶起如此駭人的動靜,渾厚內勁卻明顯還是可控的。 劍出一條線,其勁撼動江水,衣袍卻如在秋風里,連身后的草葉都沒被驚擾。 能把一身內勁掌控到這個地步,劍出不中,完全可以收回去再來一劍,老者直接出手,顯然只是為了向他炫技。 沙沙沙…… 無數紛飛碎葉,在秋風中飄落,灑在了被鏟除一線長槽的草地上。 兩名身著黑衣的武夫,在江畔站立,都停了下來,江畔也恢復了死寂。 遠方官道上,十余名黑衙捕快,瞧見此景都是張大嘴邊,眼神茫然中帶著如臨大敵。 而車廂里被警告不要探頭的東方離人,透過車窗縫隙看到此景后,難以置信開口道: “龍氣劍孫無極?!” 夜驚堂持刀斜指地面,聽見這個名字,眼神也愣了下。 龍氣劍是千鶴山莊的劍法,而孫無極則是千鶴山莊的老祖宗,不過這個身份江湖上一般沒人提,都是稱呼其更為熟知的另一個名號——劍圣。 孫無極在前朝時就成了劍圣,大概三十多年前,被二十出頭的周赤陽擊敗,從此在江湖銷聲匿跡。 武魁被擊敗后,江湖路也就走完了,柳千笙這樣還想著復起的是極少數,大部分不是當場死了,就是找個地方隱居頤養天年,因為必然帶傷,心中那口氣也散了,通?;畈涣硕嗑?。 孫無極消失三十年,江湖人早把其歸類為歷史上的人物,千鶴山莊也變成了二流門派,最近出過的名人,還是千鶴山莊的少主,被譽為下一代劍圣,不過十幾年前去周家拜訪過后,在回家路上被不明人搞死了。 龍氣劍本身就是世間最上乘的劍法之一,在停尸房的時候,曹阿寧發現夜驚堂用八步狂刀,當時就換成了龍氣劍應戰,只是被駱凝識破,才沒敢用。 按照年紀算,孫無極恐怕進百歲了,夜驚堂瞧見這種和他祖師爺狂牙子一輩的老人,自然驚訝,收刀拱手: “閣下是孫無極孫前輩?” 嚓~~ 孫無極一劍過后,氣色并不是很好,但臉上帶著笑意,慢條斯理收劍如鞘: “果然好底子。武魁對尋常人來說是山巔,對夜少俠來說只是開始。前些天夜少俠幫忙尋回了亡孫的佩劍,千鶴山莊也沒還禮,不知道這一劍,能不能入夜少俠的眼?” 夜驚堂前些天拿到了靈機劍,凝兒出主意物歸原主,他返程時就差人送去了涂州,本意是有機會親自登門請教劍法,但沒料到千鶴山莊重情重義到這個地步,竟然老祖宗親自登門答謝。 夜驚堂再度拱手一禮: “孫前輩這話可就太抬舉在下了。前輩若能指點劍法,我按規矩得攜重禮登門拜訪,哪有讓前輩親自上門的道理,這要是傳出去,我以后非得在江湖上落下個目無尊長狂傲無禮的名聲?!?/br> 孫無極把劍掛回老馬上,牽著韁繩道: “情記在心里,而非臺面上。老夫不清楚能活幾年,也不清楚夜少俠會不會上門,不能把恩情帶進棺材里。順道出來走最后一遭,有個像樣的晚輩招待,也算此生幸事?!?/br> “前輩請?!?/br> …… 第十五章 笨笨親身施教 勁風過后,江畔陷入寧靜。 圍在馬車周邊的捕快,聽聞來人是孫無極,眼底都顯出驚疑之色。 而東方離人也打開車廂,站在了門外的小圍欄后仔細打量。 能有如此反應,是因為孫無極這名字,和柳千笙、狂牙子不一樣,這兩人只是江湖巔峰武人,而孫無極當的起俠字。 千鶴山莊前朝就是劍學名門,孫無極成為劍圣后,又以重情重義、樂善好施著稱,哪怕千鶴山莊早已人才凋零,如今連個撐場面的人都沒有,江湖人依舊當名門大派對待,這些都是孫無極攢下的名聲。 而當年義軍破云安,狂牙子等人入宮搶鳴龍圖,孫無極則和少數江湖豪俠,在太華殿外幫義軍對付大燕死忠。 事后大魏太祖論功行賞,余者皆受賞,唯獨孫無極直接來了句“他日魏王為君無道,某亦會提三尺之劍與諸君共伐之”,而后便走了,太祖老來還時常以孫無極的事教導子嗣什么叫‘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東方離人只在先帝口中聽過這名字,本以為孫無極早就壽終正寢了,忽然見到真人,真有種夢回開國的感覺,見夜驚堂和孫無極來到馬車前,也頷首一禮: “原來是孫老前輩,久仰大名?!?/br> 孫無極牽著老馬,儀態頗為隨和: “靖王和太祖,眉宇間倒是有幾分神似。當年義軍在這里扎營攻城,先帝年僅六歲,還時常跑到我跟前說想學劍法。沒想到一晃甲子過去,老夫還在,故人都真成故人了?!?/br> 這話沒有技巧,全是輩分,東方離人都不知道怎么接,便面帶笑意抬手道: “孫前輩上車一敘,本王對開國之事知之甚少,也想請教一下前輩?!?/br> 孫無極是純粹江湖人,并不想和朝廷有太多交際,對此道: “靖王有要事在身,不必為老夫耽擱行程。我與夜少俠在后面聊兩句即可?!?/br> 東方離人本就尚武,對于問鼎過江湖的巔峰老輩興趣挺大,見此下了馬車,讓車隊繼續行進,走在了夜驚堂身邊: “孫前輩只當我是尋常晚輩,不必把我當王爺看?!?/br> 孫無極也沒說什么,牽著馬走在隊伍后方,輕撫胡須,打量著沿岸江景: “前朝末年,這里可沒什么好景色,路上所見之人個個面黃肌瘦,肥頭大耳皆官紳地主,短短一甲子變成如今光景,大魏三代帝王功不可沒?!?/br> 東方離人微笑回應: “現如今日子好過了,江湖反而不行了,孫前輩那代的宗師武魁,一窮二白尚能想著提三尺劍,平盡天下不平事;而如今個個掉進錢眼里,心中還藏著‘俠’字的沒幾個……” 孫無極搖了搖頭:“此言差矣。心懷天下不重功名利祿的年輕人,又豈會在乎江湖虛名,都在過安穩日子,亂世自然會出山;而能在太平歲月闖蕩江湖的人,所求無非權錢名色,想為國為民也沒那么多機會。朝廷盛則江湖衰是歷朝規律,而非某代人不如前人?!?/br> 東方離人聽到這里,覺得也很有道理——夜驚堂就不好權錢名,要是再不好色,報完仇無欲無求,確實該回鄉隱居了,哪會繼續待在京城當差。 這么說來,夜驚堂好色還是有好處的…… 夜驚堂顯然不知道大笨笨想法能歪到這里,又聽孫無極說了兩句后,詢問道: “孫前輩此次進京,可是想打聽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