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書迷正在閱讀:追風望月、知秋、營業成真[娛樂圈]、yuhuo(出軌,1V1)、同居不試婚(簡體版)、總裁教我攻略他自己、和影帝上夫妻綜藝爆紅了、博士畢業論文、死去的道侶歷劫歸來了、他登基為帝后我重生了
“夏某非圣人,有所長也有所短,前些年莽莽撞撞,惹了不少笑話,讓圣上與諸位見笑了?!彼t卑的模樣,叫人琢磨不透。 盛廷嘆氣道:“罷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br> * 鯉魚打挺,攪了一池安寧。漣漪相互擊掌,漸漸重歸于水中。 霞色通紅,層層遞進,披在鴟吻、屋檐、青石階之上,染盡整座皇城。九曲橋上的寶瓶欄桿被風磨得越發透亮圓潤,橋上二人一前一后行著。 “羌州的事,你怎么看?”盛廷停下了腳步,注視著水中交錯的漣漪。 夏庸察覺到了盛廷的視線:“兩國正面交鋒避無可避,只是時間問題,或許是來年,又或許以后。戰事起,則百姓央,” “朕之于大烈歷代天子而言,不算明君,甚至可以說是無能。如今大烈內憂外患,外戚專政,都是朕之過?!笔⑼Ⅴ久嫉?。 “圣人勿要妄自菲薄。世人只見大烈之盛,誰又之大烈之殤。如今的大烈已然不是百年前的盛況。若是換作別人,怕是大廈已傾?!?/br> 盛廷眉宇稍稍舒展了些:“你與遠山自小便是朕的伴讀,三人之中數他最為天資聰穎,可惜遠山自己不爭氣,非要做出人神共憤之事。這些年若不是你陪在朕身邊,朕怕是更難熬了?!?/br> “為君分憂,臣子本分?!?/br> “你我二人之間,還客套什么?”盛廷如兒時一般,坐在寶瓶欄桿處,他指著身旁道,“別站著了?!?/br> 夏庸拱手:“這,于禮不合?!?/br> “自打朕做了這個天子,你便越來越疏遠朕了?!彼钢h處正候在原地的夏驚秋道,“驚秋這孩子的脾性倒是與你年輕時甚是相似,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見這不平事便要主持公道?!?/br> “兒時頑劣,勞煩圣上還記得?!?/br> “如今想來咱們像他那個年紀的時候,比他還要恣意不少。不過,朕瞧著他這次回來倒是穩重了許多。聽說秋兒屢破奇,想來應是朕從前沒好好在意過這孩子的長處。本想著他與晚晚成親,往后也能過得富貴閑散衣食無憂,現在看來,若當時他真成了駙馬,這大烈怕是要少了一位能臣了?!?/br> “這孩子就是愛折騰?!?/br> “折騰好啊?!笔⑼M目艷羨,“正是有他這樣愛折騰的魚兒,朝堂才不至于成了一潭死水?!?/br> “圣上,臣有個不情之請?!?/br> “但說無妨?!?/br> “不如還是讓秋兒領個閑散差事吧?!弊源蛳捏@秋回京,夏庸便一直心神不安,“一來他年紀小還需磨練磨練,二來這孩子好斗,在大理寺任職怕是要惹出不少麻煩來?!?/br>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稍蹅冞@些做耶娘的又何曾問過孩子到底要什么?” 夏庸一時語塞:“微臣……” “朕與你打個賭。若是你贏了,朕便將其調往鴻臚寺;若是朕贏了,秋兒便留在大理寺如何?” “這……” “此事就這么說定了?!笔⑼⑺尖馄?,“兩個月為限,就賭他兩月之內是否能破方尚書的命案?” “微臣記得,方應淮的命案刑部半個月前便已經結案了。兇手是方應淮的妾室,按律判了秋后處斬?!?/br> “那妾室三日前忽然翻了口供,在牢中絕食,所幸是被救回來了。此案疑點重重,死者又是朝廷命官,若是真兇當真還逍遙法外,那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br> “此等命案,秋兒一人怕是……” “朕倒是有一人選或許能助他一臂之力。新任內宮學士,因其通曉刑獄,又暫代司正一職,行推罰之責?!?/br> “女官?” “莫要小瞧了這名女子,她可是江河縣境內出了名的仵作?!?/br> 第六十章 司正 “真是風水輪流轉吶,聽說這位特使大人,前幾日還是階下囚,今日便成了上差了?!币钊找辉?,大理寺衙門內已然有人嚼起了舌根。 “你輕點,叫那位司正聽到,小心挨板子?!?/br> “怕什么,她就是一個腿腳不便的廢人罷了?!?/br> 寅賓館 衙門的接待室 內,一張桃木素輿上傳來翻閱紙張的聲音。陽光掃過側臉,在墻上映出一個纖薄的人影來。 余光中瞥見一道紅影,抬頭的瞬間,隨云髻間的銀制瓊花步輕晃了幾下,好似貍奴毛茸茸的爪子撓過掌心,叫人一陣酥麻。 夏驚秋忽然意識到,這場景似曾相識。確認了面前之人的樣貌,他冷眼橫眉,發出不屑的鼻音:“哼,你果然投靠了翊王?!?/br> 婁簡施了脂粉,霞色的胭脂襯得她氣色好了不少??梢簧泶渖嗳瓜?,隱約還能瞧見她病態蒼白的膚色,她沒有否認:“方應淮案的卷宗我已瞧了不少,幾處疑惑,還望夏少卿賜教?!?/br> 夏驚秋在婁簡對面的蒲團上坐下,隨手沏了一盞茶,全然沒有顧忌婁簡的意思:“請教?夏某學識淺薄,哪敢做婁司正的先生?” “三十日前,也就是八月廿十日丑時,吏部尚書方應淮被妾室柳憐南發現死于床榻之上。胸口正中一刀。據柳憐南所言,那日丑時她本來睡得正好,突然發現身下的褥子被打濕,取來燈燭細看時才發現方應淮已經被人一刀斃命。于是,柳憐南大聲呼叫,喚來了小廝仆婢。京兆府衙門的仵作在方應淮的指甲縫中尋到了卷曲的皮rou,斷定他在身前掙扎過。當時柳憐南就在方應淮身旁,按理不可能全然不知道身旁之人被害。因此衙門里斷定柳憐南在撒謊,此案一審時,柳憐南未用刑便認罪,自此京兆府認定柳憐南便是兇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