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司機也聞到了,笑著和原平聊天:“小伙子手里提的這是什么?聞著還怪香的?!?/br> 原平也笑道:“一點土臘rou,農村自己烘的?!?/br> 司機有點驚訝:“哎呀,你這是哪兒買的?現在這東西可不容易找了!” 臘rou的原材料倒是沒什么稀奇的,就普普通通一塊rou而已,只是要制作成臘rou有點麻煩。需要有合適的環境來熏烤,耗時長,又不能火太猛過了頭。 城市里能滿足這些條件的家庭少,而且一般人想吃都嫌麻煩,所以大多數人都是直接去超市買了省事兒,現在很少有人家里還會自己制作。 “嗯,確實有點難找,現在做這個的人不多了。我也是托了一位叔叔幫忙。他比我有門路,認識的人多,給我介紹了一個專門賣這些農產品的?!?/br> 司機握著方向盤打了個拐彎,嘴里感嘆道:“你們年輕人對這些還真是講究,為了吃點好的,這么麻煩也愿意??苫瞬簧馘X吧?” 還沒等原平答話,他又嘀咕:“我老頭子啊,就沒那個資格挑挑揀揀嘍,每天還不是我家老太婆給我做什么就吃什么?!?/br> 明面上是對媳婦兒不滿,語氣里其實都是幸福。原平笑了笑,澄清他的上半句:“叔,不是給我吃的,我從小就不愛吃這些個,齁咸。這是給我媽買的?!?/br> 司機這下笑了:“你這孩子還真是有孝心?!?/br> 后座上的人沒接他的話,只是看著窗外掠過的街景發呆。 片刻后,他低聲開口,聲音很輕,似乎不是在問司機,而是在問自己:“我這樣的……也算是孝順嗎?” 自己這樣的……應該算不上孝順吧?母親好像也不怎么夸自己孝順。 孝不孝順,在原平的觀點里,似乎只有父母才有資格評判,畢竟他們應該可以稱作是這一優點的……首要受益者? 然而在原平的記憶里,于秀好像很少用這個詞來夸獎他。 原平考了好成績,把獎學金拿回家給母親,于秀會夸他聰明,還說他將來“肯定能掙大錢”。以前他用打工的錢給母親買過幾次禮物,于秀則會說一句簡單的“謝謝”,然后埋怨他為什么要浪費錢買這些東西。久而久之,原平送的也就少了。 好像尋常孩子會被夸贊“孝順”的行為,在自己的母親這里,原平從來都不能得到同樣的反饋。開始的時候他很迷茫,也曾經束手無策過。所以每次別人說他“孝順”的時候,原平都不知道怎么接話。 如果自己真的有孝心的話,母親為什么從來都不夸一夸自己呢? ……是啊,為什么呢? 抱著這種想法,別人對于原平有孝心的夸贊,忽然就變得奇怪了起來。以別人的標準來評價自己作為兒子合不合格這一點,究竟是算數還是不算數呢? 聽過太多這種評價之后,原平漸漸明白,他是于秀的兒子,自然應該以母親的意見為主。所以他很少去相信這些言論,以避免他再次模糊對于自己的認知。 車廂里只有他們兩個人,司機聽清楚了,反駁道:“雖然我認識你也就這十來分鐘吧,但老頭子我看人可準了。我一看就知道,你這孩子是時時刻刻都念著你媽,有什么好事兒都想著她的那種。這還不算孝順孩子,那誰還算?” 他撇了撇嘴,和原平分享自己的煩惱:“總比我那兩兒子一閨女強,成天在外邊兒工作不著家,電話也沒一個?!?/br> 原平打圓場:“他們工作辛苦,也是為了掙錢給您養老嘛?!?/br> “一天天的就盯著那幾個錢,我老頭子能花多少?還能忙得沒個時間給我打電話了?” 司機師傅不滿地繼續,“那我寧愿他們別那么辛苦,能多點時間陪陪我也好?!?/br> 原平不想再聊這方面的話題,只是沉默地點了點頭表示認同。司機也沒再說話,車開得很快,不一會兒就到達了目的地。 和沈知意結婚以后,原平就搬出來了,沒再和于秀住。對于這一件事,女人不是沒有反對過,然而原平一向可以說是對她逆來順受,這次卻堅定地拒絕了她的意見。 于秀對于沈知意和他在一起這件事的態度,或者說她對于沈知意這個人的態度,讓原平想起來就頭疼—— 母親對于沈知意的惡意來得突然又猛烈,原平都理解不了她為什么這么不喜歡對方,還是說只是單純地接受不了他喜歡一個男人這種事實。 但是她總是喜歡從方方面面去找證據證明沈知意的不好,好像有了這些林林總總,就可以說服原平沈知意不配讓他喜歡,兩個人就能分開似的。 如果他們在一起生活,還不知道要給于秀多少這樣的機會。原平不想看到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堅定地拒絕了結婚之后不搬出去的要求。 不管腦子里怎么樣思緒萬千,兜兜轉轉,原平還是到了家。 已經生活過十幾年的地方,隨便往周圍看一兩眼,熟悉的記憶就會浮上心頭。 門口的早餐店還是上學時候吃的那一家,只是價格跟著這幾年的物價一起漲了不少。原平還記得,小時候他很喜歡吃這一家的榨菜rou包。為了給自己搶那一家的熱乎包子,母親經常很早就起床,沖到早餐店給他買。 原平出神地想,不知道突然從哪一天起,自己好像就再也沒有吃過這種包子了呢。 他慢慢想著,腳步不自覺就走到了那一邊。早餐店關門比較早,老板看見原平,夸他今天運氣還不錯,正好趕著個末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