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賀煜拍拍他,回答:“我上來不是因為你們,是跟著家屬上來的?!?/br> 領隊這才看到賀煜身后的簡寧,他已經換好了前鋒裝備,聽著對講機那頭明瑪的咆哮。 “你不要命了嗎?”明瑪的口氣和王秘書一模一樣。 “不然你去鋪路繩?”簡寧只回復了一句話。 明瑪瞬間安靜下來,同時一起安靜的還有第二批登山隊成員;按他們的計劃,只能等到天氣好轉,再和七千米的汪洋他們匯合往上走。 但是面前這個蒼白漂亮的青年人,貌似是已經做好準備,現在就要直接上山。 “這位是不是簡寧”領隊問賀煜。 “對?!辟R煜邊取走簡寧手中的對講機,邊答復領隊。 “久仰大名?!鳖I隊暗暗咂舌。 賀煜瞄了他一眼,便和明瑪說:“明瑪頭領,喊個人下來陪簡寧上去,不要阿塔,阿塔留著一會兒陪他去布路繩?!?/br> “賀總,不然我陪他上去?!鳖I隊自告奮勇。 “行啊,那你看著點他,讓他走點常規路線,慢點沒關系,別亂跳亂跑?!辟R煜交代。 “什么意思?”領隊不解賀煜的嘮叨。 “他肺炎剛出院,給他留著點體力?!辟R煜解釋道。 領隊目瞪口呆,賀煜習以為常,而簡寧當作沒聽到,不知道。 這是賀煜第三次在k1半坡營地等待簡寧完成任務。 第一次的未知忐忑,第二次驚艷后一見鐘情,第三次反而有一種坦然的感覺。 雖還是牽掛他肺炎初愈,但心境也算平和,賀煜甚至覺得可能有些事情,再怎么努力回避都躲不過,比如簡寧上k1鋪路繩這件事;而有些事情,卻是努力便會有好結果,比如自己和簡寧。 李嘉霆的團隊,給簡寧的修路過程,做了一個小范圍的直播測試;一是賀煜要求,他橫豎還是放心不下,便讓簡寧戴上一個小型攝像頭實時傳輸視頻,二是為了幾天后正式登頂測量做準備,李嘉霆對賀煜說,先留點備份視頻,萬一當天出了狀況,就把備份視頻接上,這樣掉鏈子也沒人發現,神不知鬼不覺。 賀煜說,上山的時間都不一樣,怎么神不知鬼不覺。 李嘉霆一臉狡黠,電腦后期修下,然后你再假裝網卡個幾秒,一般網友也看不出來。 簡寧的攝像頭,傳回的即時視頻,一路晃動,看得賀煜頭暈,他終于是理解李嘉霆說的,替換掉一些視頻,網友也注意不了。 無窮盡的白雪在晃動,偶爾掃過一些淡藍的冰棱冰塔;大部分時間鏡頭都對著地面,抖得屏幕前的人頭暈。 四十分鐘后,第一個在視頻里出現的人出現的是明瑪,然后是阿塔。他們兩個人在前進營地的邊緣等簡寧,讓賀煜意外的是,一起等簡寧的還有自己的弟弟,賀正遠一臉胡渣地擁抱了簡寧;他很開心,簡寧的出現預示著自己能早點結束工作回家。 再之后出現的人是汪洋,他一臉嚴肅,問簡寧,是真的馬上要上去? 簡寧回答,現在能見度一般,但是風速較弱,還是可以上的,速戰速決吧。 汪洋說,那我跟你一起上去。 簡寧考慮了一會兒,說行啊,那我們三個人一起上,還有阿塔。 k1峰頂的能見度實在是一般,即時傳回的視頻,有時也看不太清三人的動作,賀煜只能配合著自己給簡寧做的即時人員定位系統看,大部分時間,簡寧都是在三個人的最前方,他負責開路,阿塔和汪洋則負責固定路繩。 簡寧的技術風格,與別人完全不同,其他的攀登選手都必須靠清晰的能見度來確定攀登前進與否;而簡寧攀登的時候五感全開,冰爪踏入冰壁后不同冰面硬度反饋回的細微差距,冰鎬插入冰壁后的聲音,手感,甚至連風從耳邊吹過的速度,都是簡寧做出行動的依據。 所以他除了帶阿塔,簡寧不太愛帶別人,雖然阿塔的五感沒有自己敏銳,但他勝在體能彪悍,在八千米不會缺氧,可以保持頭腦清明,思維清晰,隨時跟上自己的步伐。 而汪洋,確實只是一名標準經過長期特別訓練的運動員,超八千海拔的缺氧癥狀,他只能相對普通人有所緩解,他戴著氧氣面罩,也只是將將跟上簡寧和阿塔。 簡寧有時候不得不放緩腳步等汪洋;若換作平時,他是肯定不愿意帶汪洋的,但這次自己不想參加后續的測繪工作,也只能帶汪洋上來提前適應路線。 賀煜還在六千五百米等,他為了簡寧莽莽地沖上k1大本營,還跟著上到過渡營地,簡寧現在只想快速鋪完路繩就回拉魯,好讓賀煜早點回到低海拔休息。 第44章 賀煜坐在電腦前,顯示器的亮光映著他深刻的五官,天已經完全暗下來,直播回傳的視頻轉為夜視圖像,簡單地說就是一片晃動的綠色,什么也看不出。 他只能看著即時定位系統,鼠標一會兒懸停在簡寧身上,一會兒懸停在阿塔身上;但他們兩人的即時心率和血氧都穩定得可怕,要不是汪洋的數據忽上忽下的,賀煜甚至要懷疑自己開發的系統是不是出了問題。 三人花了近四個小時才到達山頂,然后系統顯示他們開始快速下撤。 回撤的速度很快,簡寧還是在最前,汪洋居中,阿塔墊后。 賀煜看著簡寧的小紅點,與其他人不一樣的回撤風格,他自己都覺得有點好笑。與汪洋與阿塔的移動信息不同,其他兩個人的位置是一直在變化,快速地往低海拔下行;而簡寧的路徑,是飛速下行一段時間,然后停止不動,等到后面的人靠近了,再繼續飛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