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讓前任高攀不起、誅仙之悠然見雪、影后O的小貓A、玫瑰先生、[陸小鳳同人] 用生命在賣癡、[咒回同人] 伏黑家溺愛日常、[綜漫] 天與暴君是神女、[咒回同人] 在高專討飯的日子、[海賊王] 草帽航海團的財務總監、[綜漫] 偉大航路戀愛中
符堯拿起茶杯一飲而盡,“這就不勞你cao心了,有來我這的時間,不如多進宮巴結你的金主才是正事”,對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她實在是提不起什么說話的興趣,她自己廢去王號降為庶民,主動來繁都投降可不是因為怕了面前這個小孩,言語中自然多了幾分藐視和譏諷。 “亂臣賊子,人性之惡,莫過如斯而”宣常樂說完袖子一甩轉身離開,對方就差在臉上寫著五個字——不懈和你談,那還談什么?什么想問的都不想問了,只想快點離開。 早在來之前她就已經猜到了最壞的結果——什么都問不到,所以也沒什么可惜的。但讓她沒想到的是對方不僅羞辱她,還一幅愛答不理的樣子,早知如此她就不會來了,是她太托大了。 寄人籬下越久,宣常樂就越明白察言觀色的重要性和人情冷暖,陛下雖然從不給她臉色看,可終究不能時時刻刻顧著她,朝堂上的大臣和勛貴表面對她很尊敬,但心里詆毀瞧不起的絕不在少數。 也幸好是在本朝,若在前朝,別說這些勛貴士族,就是一般百姓都自持甚高瞧不起他們這些番外之人,覺得他們這些番外之人、胡人都是些不開化的野蠻人,不配與他們為伍。 宣常樂甩袖離開,回去的路上氣了一路,最后決定參符堯一本,對方怎么羞辱她都沒關系,但怎么能把陛下比作金主呢?簡直就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嘛!太氣了! 石忞設家宴后的第二天,禮親王府、趙侯府和文侯府就有了動作,開始自我盤查仆從和財產,因為勛貴在繁都不得置辦田產,所以他們主要排查的是老家曾經封地的田產、仆從。 禮親王石延的封地雖然被收了,但在封地的王府卻被石忞特別恩準作為額外賞賜保留下來,雖然他們一家只偶爾去住過幾次,但那邊田產、侍衛和奴仆也都是應有盡有,一直由王府屬官在那邊管理,她也只知道個大概數,所以有必要親自派人去查一查。 趙侯和文侯原籍都不在繁都,以前王爵以下皆按原籍封,按爵位高低封不同的縣數或鄉鎮數。所以趙文兩家在老家都置辦得有大量田產、房屋和仆從,多多少少都有些越制,但因為之前大家都是這樣做的,他們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妥,但如今陛下都親自提點了,他們不得不再次重視起來。 其實早在陛下遣散宮侍后,繁都的勛貴士族就跟風整頓了一下自己的府中,但多的只是做做樣子,所以都是削減遣散在繁都府中的用度和仆從,老家的卻從沒動過,反倒年復一年積累。 就算是《串告令》實施的那段時間,地方上朝中有人做官的也沒怎么被告發,被告發的也多是沒大背景的大地主、商人和官吏等。 陛下的手段,他們又不是不知道,對自己都下得了狠手,宮侍說遣散部分就遣散部分,宮內開銷說削減就削減,武宗和先帝在位時的家宴,那個規模不比現在的大,不比現在的奢華? 昨晚家宴上又故意說了那些話,典型的就是提點他們接下來會有大動作,他們要是再不明白,這朝堂也不用再待下去了,俗話說的好‘聽人勸吃飽飯’,什么對家族利益好,他們就做什么、選什么。 他們這么一動作,頓時成了繁都上層階級的風向標,也都開始各自清理各自的家底,該拋售拋售,該遣散遣散,到讓今年的冬天格外熱鬧起來。 就連聞風陛下可能要實行胥吏制度的胥吏們也都焦躁起來,雖然他們很安于現在的灰色收入,但對地位實在是太不滿了,如果陛下提高他們的地位,就算給的俸祿低點,他們也能接受,雖然因為丈量土地和《串告令》他們損失了不少財產,但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嘛,相比于錢,他們更需要的是提高現在的階級地位。 因為現在朝廷上的大臣大部分都是石忞從各地提拔上來的能臣干吏,所以大部分都還算清廉能干,極其有錢的也只是個別少數,可這只限在繁都的資產,要說在老家的,再窮的都有大院子、良田若干。 畢竟受之前奢靡的風氣影響,大部分人千里當官都是為了一個錢字,因為法律規定官員告老還鄉只能回原籍,所以只要一有錢他們就一定會想發設法把錢弄回老家,或者直接在任職的地方低價買田,卸任時再高價賣出,以此大賺一筆。 當官的因此屢試不爽,告老還鄉都帶著大量現銀,幾乎不愁吃穿用度,但當地的百姓就慘了,不想賣被逼著賣,不想買被逼著買,苦不堪言。 石忞也是借文之遠的案子,讓暗言去查了一下才知道現在居然還有這種cao作,虧她還體諒那些官員,生怕他們退休了日子不好過或者餓死,特給予一半俸祿以示恩典,如今看來,真是自作多情啊。 宣常樂參符堯的奏疏,沒兩天就呈到了石忞面前,石忞這才抽時間在永安殿見了見符堯。 符堯態度端正,認錯極其積極誠懇,還表態任憑石忞處置,絕無怨言,一改之前見宣常樂時愛答不理的樣子,十分恭敬有禮,讓人挑不出錯。 一番交談后,石忞算是看出來了,符堯審時度勢的聰明勁絕對名列前茅,還能說會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麻溜得很,個人能力更是不用多說,竟讓她起了愛才之心。 符堯雖有大過,也有功,而且還主動投誠,親來請罪朝拜,石忞就算想殺她給宣常樂報仇,也得掂量一二,畢竟若真殺了,那以后誰還敢主動投降華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