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讓前任高攀不起、誅仙之悠然見雪、影后O的小貓A、玫瑰先生、[陸小鳳同人] 用生命在賣癡、[咒回同人] 伏黑家溺愛日常、[綜漫] 天與暴君是神女、[咒回同人] 在高專討飯的日子、[海賊王] 草帽航海團的財務總監、[綜漫] 偉大航路戀愛中
查抄獲得的田地拍賣或變賣的時候,石忞有授意戶部偏向受戰亂、圈地、占地影響沒有田地的農民、流民,但不會低價,按市場價交易,沒錢的就寫欠條,每戶額度有上限,且償還年限也有規定,只要好好種田,每年就算繳納賦稅和還款后也足夠他們過日子。 她平生最討厭的就是不勞而獲,若是低價賣給他們,讓那些真正努力生活的人情何以堪?誰的錢財都不是大風刮來的??!哪怕她是皇帝都有窮的揭不開鍋的時候,所以她會給,但不會白給。 陛下這招一出,之前為了保命保官位只希望迅速脫手,便低價轉賣給親戚朋友的官員們后悔不已,他們咋就沒想到賣給窮人然后收欠條這招呢,白白便宜了親朋好友,還求著他們買,臉面都沒了,真的是腸子都悔青了。 有事啟奏的大臣按序一個匯報完,下一個繼續匯報,石忞聽的很認真,能當堂決斷的就當堂決斷,一時決斷不了的就壓后重議或讓大臣上奏疏。 忙碌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很快,轉眼就過了大半個時辰,一直等待匯報的戶部尚書元直木見沒人再出列,才出列行禮道:“啟奏陛下,《串告令》已下發各省,為確保法令快速得到落實,臣建議由九區督察府負責督促落實”。 “準奏,內閣盡快擬出旨意”《串告令》是元直木擬的初稿,她最終定的稿,就是專門針對財產稅漏稅、瞞稅、不報稅而出臺的一項法令,自然是越快落實越好。 “是,陛下”元直木和被點到名的內閣大臣們出列領命道,內閣大臣們回隊列的時候元直木卻沒有跟著他們一起回去,而是繼續開口道:“陛下,臣還有本奏,為避免國庫再次入不敷出,臣建議各省凡用銀五百兩及以上皆由圣批,另外各省留存現銀不得超過兩千兩”。 “啟奏陛下,臣認為元大人所奏不妥,歷來皆是一千兩及以上方需圣批,改為五百兩恐會加重地方各省和戶部工作量,工作繁瑣易出差錯”左都御史呈亭出列進諫道。 “啟奏陛下,臣曾任建同省省首,若一省之現銀只留存兩千兩,恐日常開支都難以為繼,請陛下三思”木長青雖然長著一張娃娃臉,但膽子卻是極大,什么都敢說。 有了她們兩個帶頭,其他有異議的大臣也都勇于發表自己的觀點,少數贊同,大多數都是反對的,石忞等他們都發言后才一錘定音道:“五百兩及以上圣批,準奏,各省銀兩留存數量根據近五年來各省報銷賬目平均數來設定,戶部負責盡快落實”。 “陛下英明”眾大臣還算滿意這次踴躍進言的結果,他們已經習慣了陛下有主見的同時又適當采納他們所言的理政風格。 沒有大臣再奏報,今天的聽政便隨著路關初的“陛下移駕文書殿”而結束,直到陛下走遠后,大臣們才離開正殿回了各自的辦事處。 文書殿就在正殿后面,步攆什么的都不用坐,沒走一會就到了,一坐下她便馬不停蹄的開始批閱奏疏、密信,有時候還得檢閱圣旨、政令之類的,沒問題就蓋印,有問題就畫圈打回去重新擬。 玉璽可不比現代的那些印章只是一個小圓形,一只手都拿不穩,所以無論是歷代帝王還是她,一般都不會親自蓋印,而是讓身邊內官在目之所及處負責蓋印。 第五十九章 每次只要一想到即將開始伴駕半年步千雪就高興得睡不著覺, 晚起也就順理成章,幸好她現在告假,不然晚到衙門少不了得被上司說一頓。 她和另外五位皇后候選雖然都住在西寧宮, 但各住一個殿, 倒是頗合她的心意,對這些競爭對手自然是眼不見為凈的好,省的添堵。 因為只是皇后候選, 離真正的皇后還差那么一步,而且這一步有可能是永遠無法跨越的天塹, 所以這次伴駕只準她們帶一個下人, 她帶的自然是半月。 她一個小小六品官, 家里又養著這么多人, 財政大權還掌握在她娘手上, 手里真沒多少錢, 離開家的時候她娘也只給了一點,幸好這里吃穿住行都管, 還有貼己錢拿,雖然不多, 但也聊勝于無??! 雖然第一天就起晚了, 但這并不妨礙她心情美美的, 更讓她高興的是才用過早飯陛下的旨意就到了,伴駕從今天算起,那就代表著從今天開始她就可以和陛下一起吃午飯和晚飯了, 真好! 半月看見自家少主自起來后就像打了雞血一樣興奮得坐立難安, 不是走過來就是走過去,她終于忍不住了,“少主, 我知道你喜歡陛下,可你別忘了還有另外五個呢?”。 步千雪聞言瞬間停了下來,“要你說,以后這話可別說了,這里可不是家里,咱們還是小心點為好”,誰知道門外那些宮侍會不會亂說話,要是傳到有心人耳朵里,在添油加醋一番,搞不好就變成了她有謀害五人之心。 人言可畏,可不是說說而已,她無害人之心,但也不能被別人害了。都怪她娘他們一天到晚的在她耳邊灌輸皇后候選之間的爾虞我詐,弄得她現在這么敏感,哎,都不像她自己了。 半月被她這么一說嚇得捂住了嘴,老家主他們說的她也聽見了不少,她可不想無緣無故的就沒了命,“少主,我記住了,現在還這么早,那咱們是出去走走呢,還是玩葉子戲???”。 這西寧宮能走的地方都走過了,去其他地方,人生地不熟的,“玩葉子戲吧”,半月高高興興的跑去拿玩葉子戲的東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