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讓前任高攀不起、誅仙之悠然見雪、影后O的小貓A、玫瑰先生、[陸小鳳同人] 用生命在賣癡、[咒回同人] 伏黑家溺愛日常、[綜漫] 天與暴君是神女、[咒回同人] 在高專討飯的日子、[海賊王] 草帽航海團的財務總監、[綜漫] 偉大航路戀愛中
翻牌子,不要多想,這個翻牌子翻的是大臣,若非皇帝特意交代要召見,一般大臣想見皇上都要呈上求見奏疏,皇帝準后拿給尚管局備案,第二天一早代表求見大臣官職的牌子就會送到文宣殿。 當天翻到就當天召見,三四天沒被翻到也是有可能的,為了不影響改革進度,最近石忞都沒有翻拍,而是會先問一下有哪些人求見,然后按照心里的輕重緩急進行召見。 “左都御史、六部和軍密大臣先宣,其余的有時間再宣”石忞入殿后走到書桌前坐下,準備開始批閱密信和奏疏?!笆?,陛下”跟在后面的路關初麻溜的上前扯住袖子開始磨墨,以前這活都是喜夏或者凡秋干的,哪里輪得到她一個大總管干。 不過她干的很高興就是了,因為喜夏總算是通過了今年八月的內試,也就一個月前的事,被任命為尚管局的一名正七品典吏。 想當年她考的時候,也不過才考乙等甲級,領了個正八品的領宮,一步一步才升到現在的位置,喜夏比她厲害,考了個甲等甲級,直接從正七品做起。 凡秋雖然遜色一些,才考了個乙等乙級,但好歹是考上了,任了文宣殿的正九品領長,共事這么多年,她年紀比她們大,自然替她們高興。 陛下向太后進言,說科舉考試不僅可以跨馬游街,而且還可以回鄉祭祖,不可謂不榮耀,內試也是選拔人才大大考,雖然由于內試的特殊性,做不到科舉那樣,但最起碼也應該給考中的放個假回趟家吧。 太后覺得言之有理,就把這點加了進去,所以今年考中的內官根據離家遠近,有半個月至兩個月的回鄉假,比他們那時候好太多了,凡秋家不遠,按理最近應該快回來了。 有些時候還真是說不得,路關初才想完,殿外就響起了凡秋的聲音:“微臣郭凡秋,恭請陛下圣安”,“進來吧”石忞放下了筆。 凡秋姓郭,喜夏姓艾,通過內試后就恢復了自己的姓氏,這次回家可謂是即風光又得意,雖然什么都不能說,但架不住心里高興啊,而且家里人也是知道的。 其實郭凡秋半個時辰前就回來了,為了不殿前失儀,特意回自己的新住處沐浴更衣后才來拜見陛下的。 一般宮侍的時候她只能和別人睡大通鋪,升為高級宮侍后也是兩人一間,原本和她住一起的是霧冬,后來吉春和霧冬都走了,就變成了她和艾喜夏住一間。 這次兩人都通過了內試,也都重新分配了職位和住處,變成了一人一間,總算是有了自己的私人地盤,也不用再忍受喜夏打呼嚕。 石忞看到進來的郭凡秋面色紅潤、精神飽滿,看來這個假休得不錯,關心似的詢問了幾句,就找個借口把路關初支開了,不是她不信任路關初,而是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今晚二更的時候帶她來鳳德宮見我,下去吧”雖然沒點名,但她知道郭凡秋能明白。 還沉侵在放假回來的喜悅中的郭凡秋第一時間并沒有反應過來,思考了一會才想起這個“她”是誰,連忙領命離開。 雖然她考的沒有喜夏好,職位也沒有路總管高,但是她有她們都不知道的秘密,而且是陛下的秘密,就算霍出性命她也絕不會透漏出去。 郭凡秋走后,沒多久路關初也回來了,石忞開始繼續奮斗批閱奏疏和密信,一直忙到用午膳,飯后在殿外走了走,又小憩了一炷香的時間才開始召見大臣。 最先召見的是病了三四個月的左都御史呈亭,今天召見的都是朝廷重臣,也都是老熟人,她沒有穿朝服,而是穿的常服,一般只有接見第一次見面的重臣和地方大員,她才會著朝服。 “臣呈亭,恭請陛下圣安”呈亭看上去神采奕奕,一點也不像一個病了三四個月的人,摸索著從袖子里拿出了奏疏,“臣幸不辱命,已將事情來龍去脈寫在奏疏上,請陛下御覽”。 知道什么該好奇什么不該好奇的路關初笑著臉把奏疏恭敬的遞給了石忞。 “愛卿辛苦了,賜坐”石忞安排好呈亭以后才開始看奏疏,要不是習慣了隱忍,她臉上的表情隨著的內容肯定比變臉還快。 呈亭確實沒有生病,請病假在家休養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在請病假的第二天她就喬裝改扮悄悄咪咪的出了繁都,帶著陛下撥給她喬裝成護衛的500外禁軍,分批次直奔環海省秘密查辦鹽貪案。 雖然有邢博恩做內應,且有證據,可這路上一來一回就去了快兩個月,到達環海后還遇到了臺風,又耽擱了幾天,加上明察暗訪又花了幾天,所以到現在才回來。 和石忞猜想的一樣,沒有據實報告臺風造成損失的環海省省首,直接把她的旨意當個屁,不僅沒有安撫災民修建房屋,還聯合商家哄抬物價,搞得整個環海省民不聊生,也就邢博恩治下的光??h按她的意思辦事。 幸好呈亭去的時間剛剛好,物價被哄抬才半月不到的事,就被她扼殺在了搖籃里,否則官逼民反只是遲早的事。 奏疏上詳細的寫了環海省省首以及下屬官員和臨近沿海幾省有大型鹽場的屬地官員如何把持鹽場哄抬鹽價,除此之外,他們還枉顧圣令,巧立名目增收苛捐雜稅,冤假錯案多不勝數。 這些官員所犯之罪和他們的膽大包天,再一次讓她意識到政策再好,若不能落實到實處那都只是一紙空文,而她想要挽救的帝國遲早有一天就會像掉在水中撈不起的紙一樣瞬間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