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如鯁在喉,李淳抬了下眉眼,語氣淡漠的說道,她死了。 嗯,竇容與微微頷首,她想三郎許是有話要說,可又放棄了,不要緊的三郎,與你有關的,我都可以等。 三郎,今夜在此歇息吧,竇容與輕聲道,細細聽來言語里有幾分顫意。 第64章 江山 李淳沒有回宮, 亦未留在鳳池閣, 而是去了方園。里頭的景色沒有一絲變化,與她第一次來一樣, 不同的是她如今已經坐擁天下! 心頭的酒意漸漸消散,李淳獨自坐在常與四叔飲酒之地, 四叔, 帝王真是孤獨!這般時刻, 愈加顯得寂寥。 翌日清晨,李淳回了宮, 便聽到宋槿闌重病昏迷的消息,昨夜里還吐了血,驚得她連早朝都顧不上直奔承合殿。 大發雷霆的李淳遷怒與太醫署醫治不力,若不是秦阿伯勸阻,怕又是一番血光之災。 殿外跪了一眾宮婢和侍從, 皆是戰戰兢兢,李淳壓著心頭的怒火, 在殿外等待著秦阿伯的診斷。 她昨夜為何要出宮, 李淳自責萬分, 明明楊榮都提醒了她幾回,若是早些醫治定不會這般嚴重。 圣人, 秦阿伯朝她微微拘禮, 又看著殿外這些宮婢和侍從, 輕輕嘆息一聲,皇后驚懼入心, 血脈紊亂。 阿伯可有良策?李淳焦急的問道,她定會不惜一切代價醫治宋槿闌! 秦阿伯眉頭緊擰著,皇后自生產后身子一直便處于調理中,身子便一直虛弱,此番病重自是不可估量,圣人,臣不敢妄下評斷。 身子踉蹌的往后退了幾步,李淳目光渙散的看向周身,不可能的,她才掃清了所有障礙終于可以無須任何擔憂讓宋槿闌無憂無患,怎么會?怎么會這樣? 阿伯,你定有辦法的!李淳上前抓住秦阿伯的手臂,懇求道,阿伯,我求求你! 圣人不若讓太醫署過來,我與他們一同商討看看可有計策,秦阿伯無奈的說道,集思廣益或許是個方法。 好,好,李淳忙不迭的應道,讓楊榮將太醫署上上下下全部召集過來,遣散了所有的宮婢只剩下秋域和阿楚留在宋槿闌床榻前伺候。 皇后重病的消息一時間傳遍朝野上下,關于當今天子與先帝寵妃私情一事反而被坐實了一般,坊間皆是以為皇后定是為此事與天子鬧翻從而入了冷宮。此事引發朝野上下不滿,竇勇無奈之下只得辭官歸鄉。 接連幾日朝政皆由祖公與徐德睿暫為主理,李淳一直在承合殿陪伴,可宋槿闌依舊沒有起色。 李淳這三日幾乎沒有合眼,吃食也只用了一些,在偏殿等候的她見秦阿伯又搖著頭出來,緊握著雙拳強撐著意志不讓自己倒下。 圣人,且去歇息會吧,秦阿伯勸道。 微微頷首,李淳揚手示意秦阿伯下去,心力用光了一般,她的手抑制不住的顫抖起來,忽的出聲道,秦阿伯。 頓住了腳步,秦阿伯回神看向李淳。 爾后又搖搖頭,生生的將言語咽下去,李淳腳步虛空的朝內殿走去,方踏上門檻又忙縮回了腳步,宋槿闌定是不想見到自己的,還是不要去打擾她。 李淳定定的看著床榻躺著的宋槿闌,那種剜心之痛,似乎要將自己折磨致死般,她爭了這么多年,手上染滿了鮮血,可這一瞬仿佛一切都沒有了意義。 宋槿闌,你醒來好嗎?只要你醒來,你想要什么都可以答應你,什么都答應你。壓抑著哭腔,李淳掩面道。 一到了冬日這陰郁仿佛不曾消散般,宮里的消息傳到了玄都觀,清越立在那顆銀杏前沉沉的嘆息,也許她該入宮一趟了。 清越坐在轎攆里看著熟悉的景致,心一點一點下沉,她竟不知原來自己是這般厭惡這皇宮。 她看著憔悴不堪的李淳說已經召楚王入宮,她真希望是三郎一時沖動之舉,可她心里知道,三郎的性子,若不是有了決斷如何會做這種事!亦第一次看到崩潰而哭的三郎,這一切真是環環相扣,逼著她二人走入深淵。 再之后宮里傳來李淳吐血昏迷的消息,身處玄都觀的清越真人亦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這番因果也是注定的。 帝后二人相繼生病的消息傳出,再者此時又召了楚王入長安,便紛紛揣測帝后無子怕是要立楚王李泗為儲君。 今年方十六的楚王已有先父之風,尚且稚嫩的容顏已有端現沉穩,入了長安城便一直大門緊閉,拒不見客。 這是他第一次來長安,阿爹是喜歡邊疆的,可惜他卻死在了長安,阿爹死后阿娘不久也病逝了,這世間獨留他一人。入楚王府的路上他曾經過了當年的淮南王府,他的阿爹便是死在這府上。 殿下,宮里的探子傳出,圣人已經醒了,周廉看向楚王,楚王兒時還是像王妃,如今越發像先王了。 李泗點點頭,他這堂兄怎么如此死掉,太輕而易舉了,握著腰間的刀柄,靜觀其變。 聽到李淳蘇醒的消息,祖公與徐德睿便匆忙奔向太極殿,如今楚王已入長安,朝廷上下動蕩不安,實在需要李淳出來穩固人心。 李淳坐在蒲團上神色有些蒼白,看著這幾人擔憂的神色,便擺擺手道,某無大礙,楚王可是今日到長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