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752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先前我們還真沒發現!”張三百和李自成兩人聞言不由苦笑道,“直到我們派了幾十騎,準備接收礬山堡的時候,這才發現有東虜不但占據了那里,還駐扎了大隊人馬?!?/br> “由于東虜騎兵很多,斥候到處撒的都是,我們靠近不得?!?/br> “一連失了十多個好手以后,我們才發現東虜人馬多到礬山堡里已經駐扎不下,把營地安扎在堡外?!?/br> “在礬山堡以北、以東區域,又依山就勢挖掘了壕溝,建立了堡壘,看樣子一時半會兒是不想走了!” “不想走了?”張順聽到這里,不由冷笑一聲道,“既然他們不想走了,那就讓他們長眠于此!” “對了,有沒有熟悉本地地形、地勢的向導?我要盡快了解這里的情況!” “有,有!”張三百聞言連忙應道,“虞堡主……就是先前那個舜鄉堡的堡主,他對此地便頗為熟悉?!?/br> “昨天末將剛剛命人根據他的口述,制作了一副簡圖。一會兒,我把他和那圖一起帶過來見殿下?!?/br> “好!”張順點了點頭,這才走進了這座剛剛被義軍攻克的城池。 保安舊城只有南北二門,只是被義軍火炮反復轟擊以后,如今北面損壞嚴重。 張順看了看幾乎坍塌大半的城墻,不由搖了搖頭道:“這城墻和城上的防御設施也趕快恢復起來,這一次東虜要玩大的啦!” “決戰?”張三我聞言先是一愣,隨即便激動的雙手發抖。 “對,決戰!”張順點了點頭,然而審視了一圈或激動、或訝然、或興奮、或擔憂的麾下將領后,這才笑道,“咱們泥腿子也要進京趕考了!” 眾將聞言哪里還不知道張順的意圖,頓時紛紛摩拳擦掌起來。 在這個時代,這叫做“大丈夫不能五鼎食,便五鼎烹”,在張順前世叫作“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干活”。 雖然說辭不一樣,但是意思都差不多,就是一戰定輸贏。 張順一句話,眾人都忍不住燃了起來,一雙雙期待的眼見死死地盯著張順,等待著他說些什么。 結果這廝說完這話,頭也不回的走進了保安舊城。 不是,您老沒打算鼓舞一下士氣,那你撩撥我們干什么?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傻了眼。 “走吧,走吧,進去再說!”那宋獻策見了,不由嘿嘿一笑提醒道。 好個殿下,玩弄人心的本事愈發純熟了。 士氣宜鼓,不宜泄。 然而,被鼓舞起來的士氣,時間一長就會慢慢沉下去。 如今雖然大戰在即,其實中間變數頗多。 好鋼要用到刀刃上,根本沒有必要浪費在這個時候。 故而,張順故意撩撥一下,再壓下去,讓眾將心里都窩著一口氣。 只有這一股心氣兒,才能支撐著義軍走得更遠、更久。 “殿下!”不多時,等到張順安頓完畢,張三百果然領著那虞堡主和一副簡易的圖紙過來了。 “老人家不必多禮,我有點事情須要求你幫忙?!睆堩樂銎鹆讼蜃约哼蛋莸挠荼ぶ?,語氣溫和地說道。 “這幾日韃子占據了礬山堡……” “哪兒?”那虞堡主明顯一愣。 “礬山堡,這是軍事機密,你作為百姓不知道也很正?!睆堩樞χ忉尩?。 “礬山堡?”那虞堡主聞言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隨即竟是“噗通”一聲跪了下來,三叩九拜道,“殿下果然是黃帝之嫡脈、堯舜之正裔……” 宋獻策聞言不由扯了扯嘴角,老道士我好像要被人搶生意了。 “老人家所言甚是,我本炎黃子孫,自然是黃帝、堯舜之后……”張順聞言點了點頭,倒不以為意,正要上前扶他。 不由那虞堡主竟長跪不起,反倒解釋道:“殿下,殿下,且容老朽把話說完,再作計較不遲?!?/br> “哦?”張順看了宋獻策一眼,一時間不由哭笑不得,“老人家請講?!?/br> 宋獻策更是眼觀鼻、鼻觀心,老道士倒要看看你有什么能耐。 “老道士乃舜鄉堡人,故老相傳舜王乃黃帝八世之孫,堯聞其賢名,妻之以娥皇女英,受禪而有天下?!?/br> “及武王伐紂,遍尋前賢,得舜王三十四世孫媯滿,妻以長女,備以三恪,奉祀虞舜?!?/br> “始始建都于株野,后遷于宛丘,國號為陳,即今日陳州是也!” 哎呦,有點能耐??! 宋獻策眼皮挑了挑,不由驚訝地望了這虞堡主一眼。 張順對這類故事聽多了,有幾分麻木了,心道:老子又不姓陳,且看你怎么圓。 “及楚滅陳,歷二十五世,舜帝苗裔多亡?!蹦怯荼ぶ鞑挥衫^續侃侃而談道。 “有陳姓后裔逃亡齊國,發展壯大,最終‘田氏代齊’?!?/br> “田氏代齊以后,遂有恩于民,終究得位不正,恐人心不服,乃設稷下學宮,大肆宣揚祖宗之德,黃帝之德方為天下所共知……” 什么?張順萬萬沒想到這小老兒七繞八繞,居然真個把自個繞進去了。 老子前世常說“炎黃子孫、炎黃子孫”,這下真成了炎黃子孫? 原來張順前世雖然各地均有黃帝傳說,但是大多猶如無根之木、無源之水,基本上處于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狀態。 然而,這虞堡主一席話,讓張順心里真想到一個可能。 那就是舜帝還真可能是黃帝后裔,而自己正是舜帝后裔。 為何? 依照這老兒的解釋,這黃帝之名就是由舜帝后裔宣傳出來的,而好巧不巧在這保安州舜鄉堡又在黃帝合符釜山附近,而張順自個剛好又頭頂伏羲骨、目生重華。 這一切巧合太多了,由不得張順不多想一層。 然而,就在張順、宋獻策兩人反應過來,那虞堡主又是一句話,石破天驚。 “若是這般,倒還罷了?!蹦怯荼ぶ髯詡€一臉震撼的繼說道。 “好巧不巧,那韃子哪里不去,但去這礬山堡?!?/br> “這礬山堡怎么了?”宋獻策見這廝越說越起勁兒,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礬山堡到沒什么,只是原先它還有一個別名,喚作‘涿鹿’!”那虞堡主嘿嘿一笑道。 “涿鹿之戰的涿鹿,黃帝斬蚩尤的涿鹿,一統天下,炎黃子孫遍及四海的涿鹿!” “什么?”張順差點傻掉了。 我就說好像自己忘了點什么,結果沒想到在這里等著呢。 涿鹿,涿鹿,難道這真是自己的涿鹿之戰? 就在這時,張順忍不住看了宋獻策一眼,不意宋獻策神情呆滯,半天沒反應過來。 “先生,宋先生,你這是怎么了?”張順忍不住在他面前擺了擺手道。 “殿下,你還記得黃河石否?”宋獻策這才如夢初醒,不由突然開口問道。 “黃河石?”張順聞言一愣,這才想起來當初自己在山西呆不住流竄到黃河岸邊,遭遇到黃守才一干人等之事。 “對,木掛曲尺,遇順則止?!彼潍I策不由喃喃自語道,“清而化濁,乃土克之!” “貧道始終不能解最后兩句,不意今日方明白其中含義?!?/br> “此話怎講?”張順和虞堡主一臉奇怪地問道。 “今年不知那東虜發了什么瘋,竟然好好的‘后金’國號不用,反而改為‘大清’?!彼潍I策面帶譏諷道。 “然后,更是好好的保安城不待,非要跑到什么涿鹿。要知道,涿鹿,又名濁鹿、濁陸,此非天意乎?” “清而化濁,乃土克之?”張順一臉震撼的又念了一邊,忍不住抬頭看了看天空,心道:難道這就是自己穿越而來的意義? 第401章 涿鹿故城 “殿下,這里就是逐鹿故城遺址,又名軒轅之丘、軒轅之臺,乃殿下先祖黃帝之所都也!”虞堡主領著張順來到一處,指著一處被廢棄了不知多少年的古城遺址道。 “故城前面的河流便是大名鼎鼎的涿水,城東一里處便是大名鼎鼎的阪泉?!?/br> “只因當年黃帝曾濯浴于此,故而又名濯龍池?!?/br> “城東五里處便是礬山堡,礬山堡以南三里處的龍王堂村便是蚩尤寨,昔涿鹿之戰,蚩尤正駐兵于此?!?/br> “又有蚩尤泉水出于此,先于礬山堡內和阪泉交匯,然后匯集一處,流入涿水……” 一說起上古之事,那虞堡主頓時眉飛鳳舞、滔滔不絕,頗有當年趙魚頭的神采。 看著面前的古稀老人講述著四千年之久的故事,望著昔日先祖世世代代生活、開墾、戰爭乃至生老病死的土地,一時間張順也不由感慨萬千。 就這一片平平無奇的原野,卻承載著先祖們世世代代的辛勤和汗水,承載著一個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榮光。 想到這里,他就想到前世那些披上了文明外衣的強盜,口口聲聲以文明自居。 文明?就你你們也配? 一念至此,張順不由放聲高歌道:“黃帝起兵戈,涿鹿伐蚩尤。圣人非好戰,只因虎狼行?!?/br> “而今天下危,韃虜陷我城。明主多怯懦,虜騎多橫行,百姓死于野,千里無雞鳴?!?/br> “一旦天下變,神州盡膳腥。舜也本布衣,躬耕歷山中,愿效先祖志,滌蕩九州清!” “好,好一句‘舜也本布衣,躬耕歷山中’!”那虞堡主雖然不過是一個粗通文墨的老人,卻也聽出來張順這一語雙關之意。 “我卻覺得‘愿效先祖志,滌蕩九州清’一句更好一些!”宋獻策搖了搖頭,卻開口道。 “‘順賊’安在?我家陛下有旨,汝若識得天命,快快降了,仍不失王侯之位。一旦兵戈遽起,休怪我刀劍無情,到時候悔之晚矣!”就在眾人談笑之間,俄而見數十騎疾馳而來,勒馬于軒轅之丘前喝道。 “這真是‘賊喊捉賊’!”張順聞言不由哈哈大笑,隨手指著身后的大軍道,“本王麾下有熊羆之將數以百計,雄兵以十萬計,百姓以億兆計?!?/br> “如今又被本王打的抱頭鼠竄,又有何面目向本王說降哉?” “吾聞爾等跳梁小丑,本塞外丑類,世受明恩,方得居建州之地?!?/br> “今一朝得志,便反噬其主,不忠不義,此豈非忘恩負義之賊乎?” “吾又聞上賊者賊其主,下賊者賊其民。今爾等上賊其主,下賊其民,又欲賊天下,此所謂‘賊之又賊’,乃天下之大賊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