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560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其實若想勸降這伙強人,最好讓李自成、張天琳這樣身份高、資歷老之輩。 只是僅為了這七八百人,就把身負重任的李自成、張天琳調來,那也太小題大做了。 當然,若論身份高、資歷老,恐怕張順也算得上一號人物。 不過,讓他堂堂秦王身犯險地勸降幾個蟊賊,那也是笑話。 所以,思來想去,唯有張胖子這樣頗有些身份地位,又同樣是義軍出身的剛好合適。 “這樣吧,讓張胖子走一趟,不過注意多帶點人手,別被人害了,反失我一員大將!”張順沉吟了片刻,不由點了點頭道。 按理來說,義軍之間多少會賣個情面。 不過,不怕一萬就怕萬一,還是小心謹慎為上。 “好!”張瘦子點了點頭,這就出去安排信使通知張胖子去了。 張瘦子前腳剛走,結果沒想到王定和王忠突然聯袂來訪。 “怎么了?你倆不好好訓練士卒,巡邏河防,怎生有閑心跑到我這里來了?”張順不由笑道。 “舜王,我倆逮了一個人,特意過來獻給你!”王定和王忠嘿嘿一笑,然后扭頭大聲喝道,“都給我帶上來!” 張順還沒明白怎么回事,只見七八個大漢,推搡著捆綁了雙手的兩個擁了進來。 “這是?”張順見這兩人氣度不凡,不由奇怪道。 “某乃是山西巡撫孫傳庭,這位乃是我的贊畫陳繼泰,特意前來投靠舜王!”其中一人,身材高大不讓張順,乜斜了王定、王忠一眼,一臉傲然應道。 “孫白谷?”張順聞言嚇了一跳,下意識問了一句,“二位何以至此耶?” “唉,一言難盡吶!”孫傳庭長嘆一聲,不由淚流滿面。 原來當日孫傳庭被錦衣衛逮捕以后,陳繼泰帶領士卒前來營救。 那孫傳庭固然一心為公,不曾恩養私兵。 但是陳繼泰作為孫傳庭贊畫,卻私下里收養了百余忠心耿耿的死士。 所以才在關鍵時候沖殺出來,救了孫傳庭和其子孫世瑞二人。 那孫傳庭得救以后,無路可走。 兩人不得已從太原一路往陜西逃來,結果剛過黃河,卻被巡邏的王定、王忠二人活捉了。 張順聞言都驚呆了,他千算萬算,居然沒有想到居然是這么個結局。 當初張順使個離間計,也沒指望能起什么效果,不過是借機給孫傳庭上眼藥罷了。 他打算打擊一下孫傳庭的聲望,給他清理屯田、整頓士卒的計劃制造點阻礙,為義軍整合陜西爭取些時間。 張順萬萬沒想到崇禎小兒居然連這么簡單的計策都能中。 他這么急著上桿子找死,難道是擔心再過幾年皇后的歲數大了,自己攻入紫禁城以后不方便笑納了不成? 第122章 自壞萬里長城 話說孫傳庭和陳繼泰殺了錦衣衛,帶領兒子孫世瑞和百余死士歸順舜王張順以后。 張順一邊安排張胖子前往韓城北部神道嶺說降“亂點兵”黨守素、“皂鷹”張汝魁,一邊帶領孫傳庭、王定、王忠及陳繼泰一干人等返回西安府。 剛到西安府,幕僚長洪承疇及秦王府長吏呂維祺、王后李三娘一干人等早迎了出來。 一番繁瑣的禮節以后,張順遣散了眾人,獨留洪承疇、呂維祺和孫傳庭三人,陳繼泰陪在下首。 張順這才道:“我觀這崇禎小兒自尋死路,恐怕這大明支撐不了太久,我等須早做打算才是!” “什么?”幕僚長洪承疇和呂維祺聞言簡直是石破天驚,不由面面相覷。 “舜王,咱們先前早已經議定,先把陜西三邊四鎮和豫西等地整合了,再作打算,如何今日又變卦了?”洪承疇聞言皺了皺眉頭道。 而長吏呂維祺亦提醒道:“今年夏糧幾乎耗盡,而秋糧不過剛剛開始征收而已?!?/br> “即便秋糧額高于夏糧,恐怕也僅僅滿足二十萬大軍開支之用?!?/br> 這兩人先后從戰略角度和經濟角度給張順一記重擊。 “如今賦稅如何?”張順想了想,先不談戰略,反倒問起了錢糧。 “夏糧計征收一百二十萬石,張三百又走丹水運來三十萬石,勉強可用到年底?!眳尉S祺聞言如數家珍道。 “只是這一百二十萬夏糧之中,其實有七十二萬石乃是義軍沒收的王府田畝和清理的屯田?!?/br> “當初義軍糧餉短缺,只好按年征收,每畝一十二石,秋糧已經無法再征矣!” “不過張伯鯨、李自成他們如今正大力清理延安、綏德和慶陽三地屯田,估計明年初能征四十萬石,算是意外之喜!” “除此之外,西安府秋糧還能征五六十石,其他平涼、寧夏能征一二十石,總計不超一百二十萬石?!?/br> “這……秋糧還不如夏糧??!”張順不由感慨一聲道。 原來明代稅收基本上以秋糧為主,夏糧為輔,兩者比例大致在七三、六四之間。 只是當初義軍寅吃卯糧,先行利用暴力全額征收了一整年的子粒,導致秋糧數可能還趕不上夏糧數。 “不成,不成!”張順不由搖了搖頭道,“鳳翔、鞏昌、臨洮、慶陽和延安諸府,不論多寡亦要納稅?!?/br> “以上諸府抓大放小,留作補貼當地之用即可!” 啥叫“抓大放小”? 就是反正人手不足,無法如數征收。 不過那也不要緊,專撿大戶征收便是。 征多少算多少,好歹充作當地糧餉或者賑濟糧食之用,強似從別地兒人吃馬嚼的運輸。 “好!”呂維祺聞言點了點頭,估計了一下道。 “如此,當可再入十余萬石,至少能征夠一百二十萬石之數!” 聽起來似乎這一百二十萬石秋糧也不太多,但是若和大明征收情況一比,便知這已經是很好的征收結果了。 如果按照明朝自己征收標準,整個陜西一年本色不過一百七八十萬石而已。 就不說那雜七雜八的折色,但就義軍在延綏災荒嚴重的情況下,前后征收出來二百四十萬石,已經是崇禎想都不敢想的數額了。 然而,就這點糧餉夠用嗎? 遠遠不夠! 楊嗣昌為了對付義軍,曾計算過調用一十二萬大軍,所耗糧餉二百六十二萬八千兩白銀。 雖然義軍以糧為綱,糧餉利用效率遠超官兵,但是按照每個士卒月餉一石計算,一年下來也要吃下二百四十石糧食。 “河南府情況怎么樣?”張順皺了皺眉頭,心道:果然還是原計劃穩妥。 如今西安府和榆林鎮已經穩固,延安府災情也得到了救助緩解。 若是明年再往其他諸府派遣官吏,可以再多征三五十石。 若是等義軍統治穩固,再多招文吏,丈量田地,估計最一年能征到三百萬石。 只是可惜時不我待,他不得不早做打算。 “河南府額糧四十八萬一千石,汝州額糧十四萬七千石,南陽府額糧十一萬四千石?!眳尉S祺聞言不由計算道。 “總數不過七十四萬兩千石。其中旱災、兵災及人手不足無法征收,造成了不少損失?!?/br> “幸李百戶帶來番薯、玉米等物,增產不少,再加上王府田畝,一年頂天也就征收百十萬石而已?!?/br> “其他購糧之數,吾實不知。以吾度之,南陽、禹州和洛陽各有百萬石,以備非常!” “舜王,這究竟是怎回事?”洪承疇半天見張順說不到正題,不由焦急的又問了一遍。 “這事兒終究還要問他!”張順聞言大手一指,指向孫傳庭道。 “我?”孫傳庭也不由吃了一驚。 他自從投靠了張順以后,還未來得及獻計獻策,便被秦王拉著一路趕到了西安城,到現在他還沒迷糊過來。 “你把山西的事兒,且與大伙說一說!”張順提醒道。 “好說,好說!”孫傳庭不由干咳一聲,把自己的遭遇簡單的向眾人述說了一番。 “不是,這也沒有什么相干???”這下子連洪承疇都迷糊了。 “孫傳庭投靠義軍固然可喜,可是和咱們大舉用兵有什么關系?難道舜王準備攻下大同營救孫氏家眷族人不成?” “什么亂七八糟的?”張順聞言差點被他們氣樂了。 “孫先生既然在此,大明朝野上下反倒不敢隨便動其家眷族人,本王這點威名還是有的!” “說來說去,說了半天,感情你們還沒轉過彎來!” “我義軍非特與大明爭天下,亦與遼東后金爭天下也!” “如今大明如同年邁黑熊,我據于前,后金虎視于后?!?/br> “故而除非我等能夠拒后金而獨享大明,不然只能從長計議?!?/br> “不意崇禎小兒愚昧魯莽,自壞‘擎天柱’、‘萬里長城’。我怕回頭大明一擊即潰,宣大薊遼四鎮官兵投敵,到時候我等死無葬身之地矣!” “這……這不能吧?”眾人聞言不由面面相覷。 特別是孫傳庭更是一臉懵逼,誰是大明“擎天柱”和“萬里長城”? 第123章 廟算多寡 “秦王殿下,孫某愧不敢當,怎敢妄稱作萬里長城?”此時的孫傳庭才因為“邊才”出仕不久。 既沒有前世擒殺“闖王”高迎祥的戰績,有沒有數戰“闖將”李自成、“活曹cao”羅汝才的履歷,如何敢以檀道濟自詡? 甚至連幕僚長洪承疇、長吏呂維祺都面無表情的乜斜了他一眼,雖然嘴上沒說,但是那眼神是個人都看得出來三個字:你也配? 當然張順既然說出來這種話,其實也是有依據的。 張順的依據當然不是他那半吊子歷史知識,而是帶領義軍一路走到現在,今生實踐和前世理論相結合得出的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