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545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這……其實是因為茶馬之事!”洪承疇猶豫了一下,不由老老實實道。 “番人土地堅剛,風日燥熱。且夷人每日以牛羊rou作為口糧,不易消化,若無茶葉解膩,則大便不暢,番人便會活活憋死!” 等等……你這是什么鬼神論?俗話說:活人還能讓尿憋死,你這張嘴就讓番人被屎憋死了? 張順聞言哭笑不得,他前世作為建筑人,不是沒去過青海、新疆。 當地的鹽茶確實有解膩通便的功效,可也不至于沒有就被憋死的地步吧? 更不要說擱前世,這些以畜牧為生的地方,也未必家家都實現了吃rou自由,你家番人在這個時代頓頓牛羊rou? 第99章 茶馬交易 “自古以來,地分南北,氣分陰陽,物華天寶,各有所異?!焙槌挟牽犊ぐ旱?。 “故而漢地產茶,番地產馬,亦天之理?!?/br> “是以圣人作車以行陸,作舟以行水,以便互通有無也!” “自唐代以降,禁私茶,行茶馬易法,以制羌戎,而以明代猶密?!?/br> “其法度:經營有專司,茶貨有來源,巡督有御史,制茶有作坊,儲藏有專倉,運輸有專力?!?/br> “專司者,茶馬司也。大明在陜西設有西寧茶馬司、河州茶馬司、洮州茶馬司及莊浪茶馬司四處易馬機構,各置茶馬大使一人,副使一人,專職易馬之事?!?/br> “茶源者,出自漢中紫陽、四川各處及湖廣安化等地?!?/br> “巡督者,即督理陜甘洮宣等處茶馬御史,簡稱巡茶御史?!?/br> “作坊者,原本有褒城茶廠、紫陽茶廠二處,如今涇陽亦能為之,以出產茯磚茶而天下聞名!” “倉儲者,有成都、重慶、保寧及播州四處?!?/br> “其運輸之法,不過官茶民運、召商中茶等法而已?!?/br> 洪承疇洋洋灑灑說了半天,粗略的把茶馬之事述說了個大概。 “洪先生以為茶馬之事,以何者為先?不知可有章法?”張順皺了皺眉頭問道。 “番人畏威而不懷德,臣以為當以軍威為先,然后懷柔可得也!”洪承疇笑道。 “昔日明左副將軍鄧愈率領仁和、襄陽、六安、沔陽、鞏昌、臨洮等衛將士數萬眾,克河朔,土番宣政院時索南遂領洮州、岷州、常陽、帖城、積石等十八族六元帥府大小頭目來降,此明初西寧諸土司之始也!” 好嘛,兜兜轉轉,最后還得打! “好吧,我明白了,甘肅必須用兵,然后乃安?!睆堩橖c了點頭。 打是一定要打,關鍵是如何打,要達到什么戰略目的。 “番人懾服,此乃其一也。只是義軍治下并無茶源,又當如何取之?”張順又問道。 要茶沒茶,要馬沒馬,這聲音不好做??! “此其二也,名曰:禁私茶,行商茶!”洪承疇聞言不由應道。 “禁私茶,行商茶?” “對!”洪承疇點了點頭道,“茶葉產處,距離我最近者,乃漢中、安康之地,其次四川及湖廣?!?/br> “此三處皆非義軍治下,故而行不得大明官茶之法?!?/br> “夫大明官茶之法,官收官授,如今弊病叢生,幾乎大壞,早不能用矣?!?/br> “既然如此,何不招徠商戶,征收重稅,以市價易之?!?/br> “義軍取其賦稅,別立馬市,再以市價購之,豈不美哉?” “哦?”張順聞言沉吟了片刻,不由驚奇地看了洪承疇一眼。 好一個空手套白狼之術! 其實洪承疇這個思路,頗為類似后世海關的概念,就是征收進出口稅。 這樣以來,由于茶馬交易是由商戶自行買賣,以大明腐敗的制度,很難禁止茶葉售往陜西、西寧等地。 而對義軍來說,則可以在重要路口設立關卡,征收賦稅,然后再從商戶手中購買馬匹。 若是一切由義軍包辦,既要準備本金,又要想方設法突破關南副使樊一蘅的制裁,還要運輸售賣。 不但萬分繁瑣,還很容易滋生腐敗。 所以既然義軍走不了大包大攬的官茶之法,何不舍重就輕,行商茶之法? “好,如此甚好!”張順不由笑道,“洪先生果然是好想法!” “受洪先生啟發,本王則頗有幾分心得,正好和諸位商榷一番?!?/br> “依照我的心思,正合設立關法,查禁往來?!?/br> “逢山設山關,逢河設河關,逢海設海關!” “此乃正理也!”張順這番說辭并未脫離明代過境稅的窠臼,眾人不由紛紛點頭贊同道。 比如大明就在交通要道設置關卡,對過路竹子、木杵、薪炭征收工關稅; 在臨清、北新設立關卡,對大運河上船只征收錢鈔; 在城市門口設有稅官,對路過貨物進行課稅。 就連義軍,張三百如今也在龍駒寨設立關卡,對來往貨物征收厘金。 “不過我之關稅和他處不同,境內謂之過稅,境外謂之關稅?!睆堩樌^續解釋道。 “除了征稅以外,還有調解之用?!?/br> “比如茶葉、棉麻布匹、藥材、火藥、硝石、硫磺等義軍亟需物資入關,一概減免稅收;出關則加倍征收?!?/br> “我明白了!”呂維祺、洪承疇和錢守廉等人聞言不由眼睛一亮,頓時反應了過來。 張順參照后世制度,這一手玩的更為漂亮。 若是這樣,但就茶馬交易一項來說。 就等于茶葉入關幾乎不繳納什么費用,但是若想出關與番人交易,那么就需要繳納重稅,這樣既不影響義軍治下的物價,又抬高了與番人交易的物價。 而等到商人換取馬匹、牛羊進入到義軍治下的陜西,還算是一路暢通。 但是若想從義軍治下出境售賣,那同樣需要繳納重稅才能過關。 如此以來,由于關稅的存在,對往來商人來說,從漢中運輸茶葉售賣到陜西最為有利,從番地往陜西售賣馬匹最為有利。 一進一出之間,義軍反倒獲得了實利。 “只是如此這般,務必緝查嚴密,萬勿為宵小所趁!”洪承疇皺了皺眉頭,不由提醒道。 理論雖然聽起來很好,如果cao作不好,什么都白扯。 “此事易耳!”張順笑道,“不外乎入關即付納稅憑證罷了?!?/br> “凡入關貨物,一并標明名稱、數量、重量,入關商戶及經手官吏?!?/br> “每遇關卡,待查驗無誤后,方可放行。若是憑證有誤,或者虛假,一概交有司審理,追討關稅,處以罰金,此其一也?!?/br> “其二,吾欲仿照鹽法,設立綱法。凡往西寧、河州、莊浪等處茶馬司售賣茶葉者,皆登記造冊,由數戶、十數戶專營,不許他人肆意參與?!?/br> “凡有違逆律法者,隨時罷黜,另行招徠商戶沖抵,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妙,妙??!”呂維祺聞言不由撫掌笑道。 他算是服氣了,張順這一手不僅解決了茶葉問題、稅賦問題,順帶還拉攏了商人,活躍了經濟。 第100章 經略之策 任何政治問題的根源都是經濟問題,同樣無法解決的經濟問題,十有八九也是政治問題。 無巧不成書,西面的甘鎮和東面的韓城出現的問題出奇一致,都是因為經濟問題。 其實在正常匯報公文之后,甘肅巡撫張應辰另外給張順附了一封私信。 私信的內容正如和張順、洪承疇、呂維祺、錢守廉一干人猜測那般,這幾處土司造反,還真是與茶馬互市有關。 原來大明開國之初,北方殘破,百業凋敝,是以茶貴馬賤。 “凡上馬每匹給茶四十斤,中馬三十斤,下馬二十斤?!?/br> 等到洪武二十二年,一向“摳門”的朱元璋都不得不下令:“詔茶馬司仍舊,準其定價?!?/br> “上馬一匹與茶一百二十斤,中馬七十斤,駒馬五十斤?!?/br> 隨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馬價愈高,茶價愈賤。 究其根本原因,是牧民生存環境惡劣,無論是人口還是牲畜都孳生緩慢,比不上內地的發展速度。 隨著四川、湖廣等地穩定下來,大量茶葉被生產了出來,而番地牧民消費市場并沒有顯著擴大,馬匹的畜養也沒有大量增多,所以導致茶賤馬貴,朝廷“官法”得不償失。 官收官運官售的“官法”敗壞以后,剛巧名臣楊一清任三邊總督,又嘗試采取“招商中茶”法。 其法即為招商運茶,每一千斤茶,運至茶馬司,給銀五十兩。 其中茶錢二十五兩,加工和運費二十五兩,商人有利可圖,而朝廷亦有利可圖。 要是外行人聽起來這話,定然莫名其妙。 商人有利可圖還能說朝廷定價合理,那么朝廷作為出銀子一方,又如何有利可圖呢? 原來這時候一匹上馬價格大概在十兩銀子左右,若是以茶換馬,大致在六十七斤左右。 若是以銀計價,實際上六十七斤茶葉才合三兩三錢五分,不過是銀子購價的三分之一左右。 其根本原因就是大明對茶葉的壟斷,造成了茶價的虛高,這也是后期茶葉走私貿易猖獗的根本原因之一。 而這種走私貿易,都是以大宗商品以物易物為主,若是沒有人內外勾結,斷然不成。 這些內外勾結之人,在西寧為東祁、東李兩家土司,在莊浪則為魯氏土司。 他們一邊背靠大明朝廷,一邊挖大明朝廷的根基,從中攫取了大量的利益。同時,他們也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了過高的估計。 等到陜西三邊四鎮被義軍錘爆以后,他們才赫然發現,原來離了大明他們什么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