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369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那金陡關正堵在黃巷坂出口,其通體裹以青磚,夯土皆灌以糯米汁,高三四丈,寬亦三四丈,普通火炮轟上去,不過擊碎幾塊磚罷了?!?/br> “義軍頓兵堅城之下,寸步難進。而在其西南側塬上有一處山寨,謂之‘小塬寨’,高出金陡關?!?/br> “此地東西二十余丈,南北三十余丈。官兵占之,可成犄角之勢;我軍占之,我俯攻金陡關?!?/br> “故而我軍用三門飛彪銃,從下往上擊之,李友親率百余士卒攀爬牛頭塬,苦戰半日奪之?!?/br> “官兵不甘失敗,多次與我爭奪,小塬寨反復易手,直到我軍拖拽黃金炮兩門,野戰炮三門上去,才穩住陣地?!?/br> “而今官兵不甘心受制于我手,亦樹立紅夷大炮四門,大將軍炮十余門向我所居小塬寨轟擊,我軍幾乎立足不??!” “哦?”張順聞言向前走了一段路程,靠近了金陡關一看。 只見那金陡關如同三四層樓一般,正堵在溝谷出口,而小塬寨正聳立在金陡關右側,雙方炮聲不斷。 “不能多上點炮嗎?”張順皺了皺眉頭道。 “牛頭塬本就高出谷底三四丈,小塬寨有高出一兩丈,山體又陡峭,狹窄,只有一條小道可通,實在是難度很大!”陳長梃解釋道。 “原本黃金炮和野戰炮上寨,全靠硬拉硬拽,已經是勉力為之!” 第129章 破關(上) “轟一下試試吧!”張順看著橫亙在面前的雄關,皺著眉頭道。 也難怪張順犯愁,誰能想到這金陡關高三四丈,寬亦三四丈,和大多數寬丈余的城墻相比,這特么就是一個小土山。 原來中式城墻自有記載起,皆以夯土為主要建筑方式。 《孟子》曾云: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 這傅說據說是商王武丁的宰相,其所謂“起于版筑之間”,便是沒有發跡之時給人筑夯土墻,由此可見我國夯土技術源遠流長。 所謂“版筑”,版即為夾板,筑則為木杵。 凡筑墻之法,先以夾板夾之,中間放入以泥土、熟石灰和沙子混合在一起的三合土,然后用木杵振搗、夯實,城墻乃成。 甚至為了追求筑墻質量,大多數城墻夯土中會添加大量糯米汁,以增強城墻的強度。 這夯土墻筑成以后,表面看起來和一般泥土無二,其實堅固程度卻出人意料。根據后世相關研究表面,質量良好的三合土,強度相當于后世c15標準的混凝土。 張順雖然不懂這三合土的強度如何,但看這金陡關三四丈的厚度。 哪怕這些都是普通的黏土堆積而成,也足以讓人望而卻步了。 更何況此關卡乃是當明洪武年間建成,當時國家新立,君明臣賢,又是戰爭剛剛結束,其所筑雄關,自然摻不得半點水分。 沉重的“擎天大將軍炮”在幾十頭牛和眾人的拖拽推拉之下,緩慢的犁出了深深的車轍,不知道廢了多少功夫才移動到了關前的義軍陣地。 張都督連忙命人調整火炮射角,觀察射擊距離,以及裝藥、裝彈。 諸事皆畢,他連忙向張順請示道:“舜王殿下,‘擎天大將軍炮’準備完畢,請下令!” “射擊!”張順一聲令下,隨即炮長得到命令,也重復下令道:“射擊!” “嗵!”的一聲巨響,只見巨大的“擎天大將軍炮”猛的外后一退,隨即煙火從炮口猛的噴射出來。 一顆碩大的鐵彈如同離弦的箭支一般,“唰”的一下破開煙霧,飛射了出去,“咚”的一聲,重重地砸在對面的金陡關城墻之上。 一時間泥沙俱下,穩如泰山一般的金陡關好像也抖了一抖! 戰場為之一靜,也不知過了多久,硝煙擴散起來,鉆入到附近士卒的鼻孔里,引發了一片咳嗽聲,這才驚醒了眾人。 隨即城下義軍一片歡呼:“咦!擎天無敵,破城在即!” 在張順看來,這萬斤紅夷大炮雖然聲光效果固然不錯,單論火力其實還差的很遠。自己等人費勁千辛萬苦,不過拋射一顆五十斤的鐵彈罷了,若要想單憑這玩意兒轟破三四丈厚的城墻,簡直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但是,對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只聽到這火炮發出來震耳欲聾的聲音,就不由肝膽俱裂,相顧失色。 且不說僅僅這一次射擊,便耗費了二十五斤黑火藥。再加上于黃巷坂狹窄,兩側峭壁造成的回音效果,更是加強了這種巨大的響聲,直震的眾人耳朵嗡嗡直響,半晌回不過神來。 而金陡關城上士卒早已經面如土色,如喪考妣。有的瑟瑟發抖,癱軟在地上;有的直接當場尿了褲子;還有的頭如搗蒜,口中念念叨叼,只道天罰已至! 好在金陡關守將還有幾分清醒,他連忙抽出腰刀了,高聲喝道:“賊人不過不知從哪得了兩門紅夷大炮罷了,有甚稀奇?” “我金陡關固若金湯,堅如磐石,豈是這等玩意兒可破?” 他一邊呵斥,一邊腳踹刀拍,呼喊起瑟瑟發抖的將士應戰。 張順何等樣人,他雖然心知肚明“擎天大將軍炮”其實一時半會兒也難以攻破此城,但是如今士卒士氣高漲,正當是用兵之機。 他連忙哈哈大笑道:“天助我也,派如此‘擎天大將軍’助陣我軍,何當我破此雄關!” “陳長梃何在?速命‘小塬寨’上火炮進行壓制,城下‘擎天大將軍炮’、‘飛彪銃’、‘黃金炮’、‘野戰炮’一起俱發!” “先破其門,再破其城,一鼓作氣,攻克此城!” 陳長梃跟隨張順久了,早有默契。他一聽張順這話,就知道他實際上想轟開城門,趁機奪關。 他連忙扯過來張都督,低聲囑咐的:“小部分攻擊城墻,大部分火力集火金陡關城門!” “這……”張都督遲疑了一下,顯然已經明白張順要做什么了,“那原本城門早破,如今這是金陡關落下的千斤閘?!?/br> “且不說射不射得中,即便中了,有如何擊破這裹了千斤精鐵的閘門?” “試試吧,萬一中了呢?”陳長梃其實也有點不自信,不過終究是自家兄弟下達的命令,萬萬不能駁了他的顏面。 “好吧!”張都督點了點頭,反正沒有太好的辦法,試一試也成。 一時間義軍陣地炮火連天,不知道有多少大小炮彈向金陡關傾瀉而去。 而此時關上官兵的火炮被“小塬寨”上李友指揮的炮火所干擾,難以進行反擊。 義軍更加肆無忌憚,不停的重復射擊、復位、清理炮膛、裝藥、裝彈、射擊這個步驟。 金陡關當面城墻頓時不知吃了多少炮彈,泥砂磚塊頓時紛紛而下,表面上開始變得千瘡百孔起來。 時不時有些飛彪銃發射的開花彈飛到城墻之上,發出響亮的爆炸聲。 只是這場面看起來熱鬧,其實依舊無法動敵人分毫。 張順皺了皺眉頭,低聲呵斥道:“射擊城門!” 張都督不由面露難色,正準備告訴他,這火炮炮彈常常不知道射偏哪里去了,豈能指哪打哪? 沒想到只聽見一聲巨響,只見一顆碩大的炮彈正砸入城門之中,把那“千斤閘”砸了個窟窿! 能成?張都督不由大吃一驚。 原來由于工藝問題,這時代火炮的炮彈和炮膛并非十分合口。 炮彈的直徑正常要小于炮膛不少,謂之“游隙”。一般“游隙”為炮口直徑的五分之一至十分之一之間,那么火炮的精確度可想而知了。 而張順在鑄造“擎天大將軍炮”的時候,創造性的采取了圍繞鐵柱打造炮膛的工藝。 依照張順的水平,設計一個順直光滑的圓柱體還是輕而易舉之事,那順帶制作出來的“擎天大將軍炮”的炮膛雖然未必有經過銑過的炮膛光滑,但是順直卻遠勝之。 而由此帶來的一個巨大好處就是,“擎天大將軍炮”的游隙只有百分之六左右,炮彈的精確度遠遠超過了普通火炮一個檔次。 而順直圓潤的炮膛,又給張順計算炮膛的軸線,刻畫火炮上瞄準標記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和良好的精確度。 而在這些好處兩相疊加之下,擎天大將軍炮的直瞄精度急劇上升,只校射了三輪就命中了金陡關的城門。 在二十五斤黑火藥推動下,五十斤的鐵球輕輕松松撕裂了包裹了精鐵的千斤閘。 一枚、兩枚、三枚……越來越多的炮彈擊中了千斤閘,不多時千瘡百孔的閘門轟然倒地! “關破了,關破了!”頓兵雄關之下的義軍見狀不由欣喜若狂,紛紛高呼起來。 而陳長梃早已經組織了“選鋒隊”,親自帶領著沖殺進去。 他誓要一舉奪下此關,以解心頭之恨! 第130章 破關(中) 陳長梃率領三十精銳,人人身披雙鎧,手持大刀、長斧、火銃,趁著金陡關關上被義軍火炮壓制的機會,猛的沖了過去。 關上零零星星射來了幾支長箭、幾發彈丸,也不知打到哪里去了。 陳長梃來到城門之下,只見包裹了精鐵的千斤閘早被“擎天大將軍炮”轟開了幾個窟窿、裂隙,只是由于外面精鐵的限制,還無法容納士卒通過。 此時,頭上炮聲隆隆,碎石、沙土簌簌而下,砸的士卒頭盔“當當”直響。 陳長梃當機立斷,馬上下令道:“用刀斧劈砍!” 這千斤閘厚約兩三寸,外裹精鐵,內實堅木,堅固異常。本來刀斧難破,火銃難傷。幸好義軍鑄成萬斤紅夷大炮,發射五十斤鐵彈,能夠輕松打穿。 千斤閘被義軍炮彈穿以后,雖然外面的精鐵只留了一個六七寸的窟窿,里面堅木卻順著紋理裂開了。 陳長梃等人就順著木頭裂開的紋理,從上往下輪番劈砍。 關上一聽關下“叮叮當當”的劈砍聲,頓時急了。在守將的驅趕利誘之下,有些人就借著義軍火炮射擊的間隙,向關下放箭、放銃,投擲石塊等物。 “貼近城墻,都貼近城墻,你們給我繼續砍!”陳長梃一邊大喊著,一邊命令士卒加快劈砍。 好幾把刀斧已經砍壞了刃,只得丟棄在一旁,換上新的繼續劈砍。 義軍已經順著千斤閘里面實木裂開的縫隙,砍開了一道,尚需要再砍開一道裂隙,然后把這一塊整個砍斷,士卒就可以進入了。 張順遠遠地看了,不由大急。義兄陳長梃和這三十個好手,如今正處于被動挨打的境地,若是有個萬一,自己如何面對嫂嫂王氏? 他原本以為義兄陳長梃苦戰潼關無功,這次讓他上陣撿個漏,也算有個交代??伤f萬沒想到,這千斤閘竟然如此堅固。 張順這才反應過來,但凡這千斤閘有一點容易突破之處,豈容留到現在?這一次若不是依靠了“擎天大將軍炮”的威力,恐怕義軍依舊是望洋興嘆,頓兵雄關之下。 張順剛想到這里,突然看到金陡關上投擲下來幾包東西,砸在城墻上面,飛灑出大量白色的粉末,激起了一陣煙霧。 隨即這些粉末落得城下士卒身上都是,如同三九天下了一場小雪一般。 張順正莫名其妙,卻聽到有幾個士卒捂著眼睛打著滾慘叫起了。 “這是怎么回事兒?”張順連忙向張都督問道。 “直娘賊,這是生石灰!”張都督不由咬牙切齒,連忙轉身對身邊的士卒下令道,“快去取一壺油來,趕快送上去!” 那士卒聞言飛快的去了,張都督這才解釋道:“生石灰遇水而沸,萬萬不能用清水沖洗。唯有及時用油,方有解救之機!” 哎,這我還用你教?張順當然知道生石灰不能見水,不過他倒沒有想到義軍能夠用油解決生石灰入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