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180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急切之間韓霖拿不定主意,定要尋人商議。張順估摸著時間,故意找了個借口跑到那絳州城查看情況是否如自己所猜測那般。 這時期的教堂大多數依舊是中式風格,只不過特意在門楣上掛上十字架以示區別罷了。換作別人未必識得,可是張順本是后世穿越過來之人,自然知道這教堂的典型特征。 古代的城池規模無法和現代城池相比,探查全城也不需要太多的時間。 那張順看似在陪馬英娘逛街,其實只用了半上午的時間便把絳州城查了個底朝天,果然沒有發現城內第二處教堂。 明末基督教傳入中國時間頗短,張順估計一座城池斷不會出現第二座教堂。經過現場實地驗證以后,排除了其他可能,張順終于松了一口氣。 他由此便可以斷定,禮拜天韓霖一定會去之前他們準備投宿的那個教堂做禮拜,隨便和教友商議如何應對自己之事。 為了防止此人報官,他還特意留下悟空監督此人。直到最后,張順再度返回韓府,向他說出福王與光宗的嫡庶之爭之事,以示朝廷并非他所想的那個朝廷,誰為正統有未可知! 打消了韓霖最后一絲立即報官的想法,至此,韓霖的一切行為模式都在張順的算計之中。 其中倒不是沒有變故,好在影響不大。 那韓霖見張順走后,第一反應便是前往和自家關系特別親近的段府,和段家家主段袞談及此事。 那段袞亦是韓霖教友,教名喚作斯德望,和韓霖本來就是亦師亦友的關系。 段袞聞言也是大吃一驚,等到韓霖將此事前前后后與段袞訴說明白。 那段袞第一反應就說道:“韓教友切勿著急報官,此人明顯有備而來,非朝廷發大軍不能圍剿。若是教友報了官,官府帶著幾個衙役前去捉拿此人,rou包子打狗有來無回暫且不說。萬一反倒惹惱了此人,遷怒到教友,反而不美?!?/br> “更何況我教的情況,韓教友亦是深知。高師在南京教案之后,被驅逐出境。如今他雖更名改姓,復至絳州。官府官員碌碌無為,不知其真實姓名。只怕事情鬧大,再被人所知,反倒節外生枝!” 韓霖聞言不由臉色一沉,冷聲問道:“難道以教友的意思,我還要從賊不成?” 段袞聞言連忙解釋道:“非是如此,我聽教友之言,明顯那‘舜王’有擁立福王之心。我大明昔日有靖難之役,焉不知今日沒有‘清君側’之事耶?” “我等辛辛苦苦傳教,也不過十人、百人乃至千人罷了。若是從龍有功,不但教友有封侯拜將之貴,更兼天教大興之機。甚至更進一步,罷黜百家,獨尊天教,也未嘗不可!” 韓霖聞言又驚又喜,喜得是天教有機會更進一步,驚的是需要投入自身乃至整個家族安危,來搏這一線機會。 段袞也知道攛掇別人投入全部身家性命,非正人君子所為,也沒有過于逼迫。 兩人沉吟未定,過了半晌。段袞試探的提出道:“其實‘舜王’所求者,不過西洋火器、堡壘罷了。高師雖未專精,卻有誓死傳教之心。韓教友何不安歇一晚,明日與我一起去教堂禮拜,再與高師述說個明白!” 韓霖一聽,亦明白其意。他心中不由暗自懺悔半天,便點頭同意了。 韓霖內心稍安,到了第二天,眾人便到了教堂,在“高師”的主持下,大家認認真真的開始做禮拜。 結果禮拜剛開始不久,只聽得教堂的門“轟隆”“轟隆”幾聲被人撞開了,然后殺進來幾十個鎧甲俱全的士卒。 那“高師”嚇了一跳,回身尋了把手銃,尚未來得及裝藥。他便和韓霖、段袞一起被這些一擁而上的士卒控制住了。 “高師”又驚又怒道:“你們是什么人?怎敢沖撞天教禮拜!” 張順一看,不由樂了,問道:“喲,洋人?你又是什么人?” “高師”施了一禮,用他那怪異的口音傲然道:“我乃泰西國人,姓高名一志,字則圣!” 張順前世隱隱約約知道“泰西”便是指西歐諸國,便奇怪地問道:“泰西碎成一地,雖然沒有萬國之數,怕也有好幾十國,你又是哪一國?” 高一志聞言不由大驚失色,他來大明已久,很多人到現在都分不清“歐邏巴”“泰西”“弗朗機”等名稱的區別,萬萬沒想到此人竟然如此熟知歐邏巴形勢。 高一志不敢欺瞞,連忙應道:“明人不說暗話,我是泰西意大利人!” 張順聞言也不由一驚,上下打量了那高一志一番,只見他身著儒服,黑發黑眸,不由笑道:“喲,還會用成語了,中文不錯啊,意面!” “意面?”高一志莫名其妙,連忙解釋道,“尊貴的客人,我不叫意面,我叫高一志?!?/br> “好吧,我知道了!”張順笑得愈發深沉道,“我你知道你們,一個和我們一樣古老的國家,羅馬!曾經你們有過龐大的國土,有過輝煌的過往,不過現在你們落魄了?!?/br> “怎么樣?有沒有興趣跟我走一趟?” 高一志瞪大了眼睛,懷疑自己遇見了天主。他愣了半晌,才回復道:“天主在上,我居然遇到這樣一個人!好吧,容我收拾一下,和你們走一趟吧!” “不必了,需要什么讓你的朋友幫你拿過來吧!哦,對了,你手中的這個小玩意兒我給你沒收了!”張順笑的像一只狐貍,伸手奪下了高一志的武器,轉身遞給了馬英娘。 第106章 敵臺 馬英娘第一次見如此精巧華麗的武器,甚是喜愛。生怕張順反悔,她又追問道:“給我的?” “對,給你了?!睆堩樞Φ?,“我不太擅長這個,你有空可以多加練習練習,回頭你可以幫我打手銃!” “好啊,好??!恭敬不如從命?!瘪R英娘一口應了,美滋滋的將這把武器收了起來。 韓霖見高一志已經被張順拐走,只道張順已經完成了任務。他便偷偷后退了幾步,想尋個機會逃脫。 不曾想,張順一眼便看到了他的小動作,便笑嘻嘻的走過來道:“神父已經隨本王而去,韓先生作為虔誠的教徒,難道不要陪一程嗎?” 韓霖哪里想陪?他又不知如何拒絕才好,只能哭喪著臉道:“我上有老母,下有妻兒老小……” 張順不等他說完,便低聲恐嚇道:“今日你跟我而去,尚且有教徒可替你遮掩,只說你被流寇捉了,不知去向?!?/br> “若是逼我進絳州城把你捉走,說不得有人就會向朝廷進讒言說你‘從賊’!到時候你不但沒有好果子吃,反倒累及家族,禍及子孫!” 韓霖無奈,只好低聲應了,垂頭喪氣的和高一志一起跟著張順出了教堂。 既然此事已畢,又額外哄騙了“意大利”神父一位,張順甚為滿意。他生怕離城依舊,徒生變故,便連忙準備回城。 好在高一志和韓霖兩人走南闖北,四處傳教,亦頗通騎術。張順便帶著他們,快馬加鞭用了五六日返回了洛陽城。 此時的洛陽城外倒冷清了許多,依附于洛陽城外的集市、房屋、作坊幾乎一清而光。城外看熱鬧的百姓,更是少了許多。 有人見城外又奔來了一隊人馬,稀稀拉拉的站在樹蔭下觀看。時不時還指指點點,只是顯然比之前張順出城之時,少了許多喧囂。 唯有拿城壕外面的攔馬土墻,依舊安安靜靜的守護在洛陽城外。此土墻乃是崇禎四年,朝廷因為農民起義的原因,擔心禍及福藩,才征發勞役。 在洛陽城壕之外筑造攔馬土墻一匝,高約一丈,共長三十三里。又借機引瀍水入壕,使得洛陽城壕變成了護城河,以增強洛陽城的防御。 結果哪里想得到,這攔馬墻不曾攔得住張順的戰馬,這護城河也不曾護得洛陽城周全。 這些防御設施是朝廷又花錢又動用徭役,辛辛苦苦一年多陸陸續續修建起來的,結果全都便宜了張順。 高一志和韓霖雖然不甚愿意追隨張順,可是如今來都來了,也想一展才華。 特別是高一志雖然對建筑“西洋堡壘”之學不甚精通,好歹沒吃過豬rou,也見過豬走。他對愿意采用“西洋堡壘”筑城技巧的張順守住此城信心十足。 張順到了城中,紅娘子、宋獻策、張慎言、張都督等人連忙放下手中的活計,迎了上來。 諸人依照尊卑依次坐定,張順顧不上喘口氣,連忙問起城內外形勢及城防準備工作。 眾人之中,唯有張都督頗有經驗,他連忙回答道:“城中糧食本有五萬石,又沒收城中官員存儲一萬一千余石,義軍原本存糧運來五千石,購買百姓手中存糧及周圍其他地方糧食四千石,合計有糧共七萬石?!?/br> 張順心算了一下,如今自己麾下親衛及騎兵有一千七百騎左右,蕭擒虎帶來步卒三千六百人,蔣禾麾下有五百刀盾手,外加張三百有募了一千“毛葫蘆”,雖然訓練尚未完成,可以用來守城。 合計步卒五千余人,外加騎兵及文官幕僚,差不多有七千人吃糧。如果不考慮城中百姓,足有三年之糧。張順還正就不信了,朝廷有本事能圍困洛陽城三年。 于是張順點了點頭,示意備糧勉強可以了。 那張都督便繼續說道:“盧氏多硫磺,先前工匠在煉鐵之余,又提煉硫磺四千斤。至于木炭,因為燒荒之事,不可勝數??蓮谋僬\來十萬斤不止。唯硝短缺,多方燒煉購買,方湊足一萬斤?!?/br> “其余生鐵亦有十余萬斤,熟鐵二萬斤,皆是木炭煉制而成,質地精良,非石炭煉鐵所能比擬?!?/br> 張順皺了皺眉頭,他到不知道后世黑火藥最佳配比如何。這個時代常用配比為硝1兩、硫磺1錢4分、柳炭1錢8分。 若是依照硫磺為基準,炭不講究,基本是可以配制四萬斤火藥。但是若以硝為基準,恐怕只能配制出一萬三千斤火藥。 張順便下令道:“火藥依舊太少,著李百戶再去山中購買。盧氏多礦,礦坑、礦井多用此物,哪怕質量不佳,也可大量購入一些,以免火藥不足?!?/br> 遂后,他們又談論了幾個議題,張順一一處理完畢以后,這才留下紅娘子、張慎言、張都督和宋獻策四人,把高一志和韓霖介紹給諸人。 那張慎言、張都督和韓霖互有耳聞,三人不由客套了一番方才入定。 張都督便率先介紹道:“我已經親自率人測量過了,洛陽城周圍八里三百四十五步,高四丈,基廣如之。壕深五丈,闊三丈。城門有四,東曰建春,西曰麗景,南曰長夏,北曰安喜。城之四門上覆重樓,外筑月城,又構角樓四座,獻臺共三十九座?!?/br> 明代三百六十步為一里,約合后世五百六十米左右。洛陽城接近方形,一面城墻常約八百步,即后世一千二百米左右。 高一志不像韓霖,有什么心理負擔。他連忙說道:“我還未來及的勘察城池,不過以常理度之。尋常方城,需在四角各設立敵臺一座,俱作三角形。舊制馬面臺,不合法制,需一應改為三角形才成?!?/br> 張順聽到似懂非懂,便命人呈上筆墨紙硯,讓高一志畫出草圖來看。 那高一志依言為之,張順一看不由樂了。原來這所謂的敵臺便是三角形馬面。 不過其正面呈三角形,可以減少火炮對敵臺的威脅。三角形后面呈亞腰狀,火炮可以躲在后面從容發生火炮,橫擊敵人,端的是巧妙。 張順不由大喜,連忙帶著他們一同前往城墻之上,前去巡視洛陽城,以便依照實際情形改進洛陽城制。 第107章 北上孟津 等張順返回到洛陽城三五日,剛剛把城中諸事處理完畢,就接到了斥候的報告:“有大隊官兵自山西而來,已過澤潞二府,將至懷慶府?!?/br> 張順頓時又驚又喜。驚的是不料官兵趕到如此迅速,洛陽城四角規劃的敵臺才剛剛動工,尚未建成,洛陽城防御尚且不足。 喜的是幸好官兵從山西而來,澤潞二府本就是義軍長期盤踞之地,“順營”名聲又好,所以埋有許多暗樁探子,正好能夠及時探查出官兵動向。 只是這些探子并非專業人士,無法估算出官兵人數,只是知道前來的官兵分為三隊人馬,以曹姓將領為首。 那張慎言、張都督和韓霖對官場都頗為了解,思考了半天,一致認為領兵之人除了臨洮總兵官曹文詔之外,別無他人。 聞言,張順也不敢大意?!按笮〔堋敝嘣勚?,知他是能在義軍之中可止小兒夜啼的人物。 更何況兩人當初也稍稍交過手,此人身為宿將,既作戰勇猛,又用兵老練,確實非大明尋??偙杀?。 明代總兵官,又稱總鎮,原本權力頗重,統管一鎮兵馬作戰之事。像大名鼎鼎的李如松便是遼東總兵,而統帥水師援朝的鄧子龍也不過是一員副總兵罷了。 只是隨著戰爭烈度的增強,規模的擴大,再加上衛所制度的敗壞??偙俚臋嘞拊絹碓綗o法完成面臨的威脅,朝廷又復設巡撫、總督,以便調動、協調和指揮更大規模的戰役。 這就導致總兵官權力下降,甚至除了自己麾下的三千標兵以外,再也指揮不動其他參將、游擊和守備。 再加上吃空餉、養家丁和麾下士卒戰死損傷。其實像曹文詔這樣的總兵官,一般情況下也只能率領兩千余人進行作戰。 當張順得到情報以后,分析了半天,便得出結論:這次官兵前來圍剿的人馬當在三千至六千之間。若是再精確一些,當有四五千左右。 即便只有這許多人馬,也不是張順輕易能挫其銳的存在。 明面上張順麾下人馬眾多,除卻身邊親衛,僅步卒就有五千余人,騎兵一千五百人。 其實堪用之兵只有蔣禾、亂世王、治世王麾下步卒一千五百人,蕭擒虎麾下孩兒營六百余人。 其余蕭擒虎麾下二千五百余人“毛葫蘆”未受訓練,張三百麾下新募千余“毛葫蘆”訓練亦未完成。這三千五百人也只能用來守城罷了,無法與官兵野戰。 不過張順也非昔日吳下阿蒙,人皆道曹文詔威名赫赫,豈不聞我“舜王”斬山西巡撫宋統殷、四川總兵鄧玘的威名? 張順便笑道:“我聽聞兵法曰:守久必失。如今曹文詔氣勢洶洶而來,我豈能坐困孤城,任天下英雄嘲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