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156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闖王’、‘闖將’等率大軍走內鄉進入湖廣,從鄖陽渡江,占據谷城,攻光化、新野二縣。遂后又兵分六路,圍攻均州等地。他們洗劫了鄖陽六縣,又西入四川,攻破了川東重鎮夔州,聲勢一時無兩?!?/br> “鄖陽巡撫蔣允儀及昌平總兵左良玉不能制,朝廷遂任命盧象升擔任鄖陽巡撫,任命陳奇瑜為兵部右侍郎,督湖廣、河南、陜西、山西、四川五省軍務,合力圍剿鄖陽附近的義軍?!?/br> “其時,‘八大王’為洪承疇說追擊,不能立足,只得棄了應山,也不得不直奔商洛。彼時,眾義軍齊聚漢中,為官兵所困。川兵、土司兵在其南,鄖陽巡撫盧象升在其東南,陜西巡撫練國事重兵駐守其東北商洛,五省總督陳奇瑜又親自坐鎮其西部漢中,義軍三四萬人盡被困在興安州死地矣!” 張順聞言一驚,這又是鄖陽,又是商洛的,鬼知道在什么地方?不過好歹倒知道漢中之地,大約在四川以北,陜西之南。 張順左等右等也沒等到著名的“李自成”參加義軍,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自己的出現,改變了歷史。如今若是其他義軍主力盡數被官兵殲滅,自己早晚也是敗亡的下場。 一念至此,張順也顧不得馬英娘之事了。他連忙命令王錦衣去請張慎言、宋獻策、陳金斗、徐子淵等人前來商討此事。 王錦衣領命去了,只剩下張順、陳長梃和李信面面相覷??赡苡X得三人坐得太過尷尬,李信便順口找個話題,問道:“陳大哥不是駐守康家莊嗎?不知為何而來?” 陳長梃聞言不由有點聶聶喏喏,張順自顧思索義軍之事,也沒過腦子,隨口就回答道:“陳大哥過來請我幫他向馬英娘說媒來著!” “什么?”李信聞言大驚,不由破口而出道:“哥哥如此風流,就不怕嫂嫂知道了和你鬧騰嗎?” “沒事兒”,張順順口便準備回答道,“你嫂嫂們不甚介意此事!” 張順話才一開口,方覺不對,感情你這濃眉大眼的“二關公”是個“隱婚一族”??! 果然那陳長梃聽聞“嫂嫂”之語,頓時神情慌張,連聲噓道:“表弟休得聲張,萬勿使你幾位嫂嫂知道了。只待此事已成,生米煮成熟飯,你嫂嫂除了哭鬧一番,也就無可奈何了!” 李信正待要說,卻沒想到張順突然輕咳了一聲,義正詞嚴的數落道:“陳大哥,此事卻是你的不對了!既然已經有了家室,怎能欺瞞與我?” “虧得我真心實意,還為你說情來著。只把你夸的天上少有,世上無雙,沒想到居然如此坑害與我!若是讓張三百馬英娘兄妹兩人知道了實情,我何以自處??!” 陳長梃被人當場揭破了老底,也有些羞赧,只好囁嚅道:“主公,不是愚兄故意坑你,我實在苦的緊??!” “我那內子實在是剽悍的很,事事要強。她動不動就一哭二鬧三上吊,我打又打不得,罵又罵不得,逼得我都不敢進家門了!” 李信聞言撇了撇嘴,萬分不屑的揭了他的老底道:“主公,休聽陳大哥胡說。我那嫂嫂最是賢良淑德,為他生下一子一女不說,還親自為他納了三房小妾。如此通情達理的婆娘,你猶不知珍惜,還想怎地?” 陳長梃簡直要哭了,連忙喊道:“不不不,主公你聽我解釋??!我老陳不是那樣的人。我那婆娘最會騙人,號稱要為我納妾,虧我還感動了許久?!?/br> “結果沒想到,所納之人一個個都是歪瓜裂棗,不堪入目。一個又黑又瘦,一個嘴歪眼斜,最可恨的是還有一個滿面膿瘡,讓人不忍直視。你說這事兒我能不能忍?” 張順頓覺無語,只好扭頭看那李信。那李信沉吟了一下,才勸說道:“男子漢大丈夫,講究這許多作甚?左右都是個婆娘,又能差到哪里?” 陳長梃聞言再也忍不住了,不由拍案而起。知道的人知道他們倆是表兄弟,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倆是生死仇人呢! 他怒道:“虧你還是我表兄弟,自己家里取了一妻一妾,皆美貌非常,如今卻對哥哥說起了這等風涼話!” 張順一聽不由樂了,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連忙勸慰道:“消消氣,兩位都消消氣。不就一個女人嘛,別傷了兄弟們之間的和氣?!?/br> “不過,這說媒之事,陳大哥不如就這么罷了吧。那馬英娘雖然出身不高,好歹也是心高氣傲之輩,如何肯與你做妾?若是讓他知道了你有這種念想,平白了得罪了他們兄妹!” 不待陳長梃回答,那李信也憤憤不平的接了一句:“癩蛤蟆想吃天鵝rou!” 第51章 車廂峽 陳長梃遭到張順和李信一番鄙視,哪里還有臉讓張順幫忙說媒,此事只好作罷不提。 正好張慎言等人先后到來,眾人開始談起了正事。 張順命李信將事情簡單介紹一下以后,這才說道:“這興安州在何處,地形地勢如何?不知義軍可有突圍的機會?” 結果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點傻眼了。 那張慎言出身山西,多在京師附近任職,不曾去過此地。宋獻策走南闖北,卻多在豫東附近走動。其余諸人更沒有人能夠知曉此地之人。 無可奈何,張順只好命令李信出去問詢問詢,有沒有知曉興安州路程之人。 結果等了半晌,紅娘子在箭跟隨下走了過來。她才懷孕三個月,肚子還不甚明顯,看起來和平日并無區別。原來這義軍上上下下,居然只有紅娘子熟悉此地情況。 紅娘子也不是那扭扭捏捏之人,既然來了,便大大方方的講解道:“興安州地處漢中之地,位于陜西漢中府以東,湖廣鄖陽府以西,四川夔州府以北,陜西西安府以南,距離盧氏在八百到一千里之間?!?/br> “若果如李信所言,五省總督陳奇瑜據漢中府,鄖陽巡撫盧象升據鄖陽府,川兵及土司兵據其南,陜西巡撫練國事據東南商洛之地,義軍唯有北上,進入西安府方有一線生機?!?/br> 眾人聞言不由一驚:圍三闕一?不負張順多次向大家講解兵法,眾人瞬間便反應過來了。 甚至張順、張慎言和宋獻策幾人已經隱隱約約感覺到此戰應當早已勝負已分,只是消息尚未來得及傳過來罷了。 張順心中急躁,卻不敢顯露出來,只是追問道:“這興安州情況如何?若是從興安州北上,有幾條道路可走?” 紅娘子沉吟了片刻,才繼續說道:“興安州原名金州,萬歷年間方改名興安州,下轄石泉、漢陰、紫陽、洵陽、白河和平利六縣。此州之地,四面皆山,東西可有漢水相通,南北唯有山間小道可有通行?!?/br> “若想北向,唯有子午道相通。只是此道狹窄崎嶇,只單人獨騎穿越數百里深山老林,方可抵達西安府?!?/br> “子午谷奇謀?”張順聞言大驚。后世他也喜歡論壇灌水。關于三國時期魏延的子午谷奇謀,也水貼甚多,多少也有點印象。 據說當初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名將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即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由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則率領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于潼關。 由于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為此計過于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 當時,張順還記得有人博證旁引,舉出“闖王”高迎祥就走此道,結果被陜西巡撫孫傳庭活捉的例子。 一念至此,張順這才想起來當初與自己爭權之人,不正是那“闖王”高迎祥嗎?壞事了,莫非義軍就要就此覆沒了嗎? 這時候紅娘子又猶豫了片刻,才說道:“其實此地亦有一小道,亦可通往西安府。從興安州北,溯傅家河北上,到達興安、洵陽和鎮安三地交界之處,從南山小路可直達西安府?!?/br> 張順等人聽了,不知道義軍處境如何,也沒想出來什么主意。 這時候,張慎言才建議道:“義軍生死攸關我軍安危,只是如今地處千里之遙,即便我等有心,亦是無力。若我所料不差,官兵與義軍之間,勝負已經分矣。我軍當及時派遣斥候,打探雙方勝負如何?!?/br> “若是義軍不幸戰敗,我軍當及時與其潰兵接觸,準備接收其他殘部,以爭強我軍實力?!?/br> 其他人也沒有太好辦法,紛紛表示贊同。張順沒有辦法,只好讓大家散去了,只是叮囑李信務必往鄖陽、興安多派遣士卒,打探情報。 話分兩頭說,話說“闖王”高迎祥、“闖將”、“八大王”、“活曹cao”、“滿天星”、“過天星”等人和張順分別以后,分兵攻略湖廣諸地。 剛開始一路高歌猛進,所攻者破,所破則降,一路攻下了除了鄖陽府之外的其余六縣。 當時為崇禎六年臘月二十三日,義軍假扮香客,巧取鄖陽府以西的鄖西縣城,二十五日,往西攻占上津。遂后義軍又深入大巴山中,逐次攻破竹溪、竹山、房山、??邓目h,殺知縣王振聲、俞宵。 然后又分兵三路,分兵攻略陜西、歸州、奉節等地,直達長江北岸附近,聲勢一時無兩。 不料樂極生悲,朝廷分別任命五省總督陳奇瑜、鄖陽巡撫盧象升對義軍進行圍剿。 義軍所占據之地,為秦嶺山脈和大巴山脈之間的廣大山區。乃是明朝中期,荊襄流民所興盛之地。 后來荊襄流民為明朝所平定之后,為了預防流民東山再起,特意設立鄖陽府,以統轄陜西、河南、四川和湖廣之間的廣大山區。 這鄖陽府正好處于秦嶺山脈和大巴山脈之間,又有漢水交通東西,連接漢中和襄陽。如同一根魚刺卡在義軍的喉嚨之內,使得義軍非常難受。 “闖王”高迎祥和“闖將”等人不是沒想過拔除這個戰略要地,奈何盧象升文武雙全,剿撫并用,很快便穩定了鄖陽府的形勢。 義軍被盧象升和陳奇瑜逼迫的沒有辦法,只能慢慢退入到漢中之地。遂后陳奇瑜入漢中府,義軍被被圍困在興安州之內了。 此地“闖將”于崇禎二年曾經來過,故而熟知此地地形地理。他雖然沒有像張順那樣系統的學習過兵法,好在也是士卒出身,再加上天賦不錯,他也深知“圍三闕一”的道理。 當時“闖王”高迎祥和其他義軍,準備走子午谷北上西安府。他便反對道:“官兵四集,乃是為了剿滅我軍。如今官兵三面羅網,只網開一面,定是料定我軍必從此路北上。我若從之,定然為官兵所困?!?/br> 第52章 受困 “闖王”高迎祥也不是什么外行,聞言覺得“闖將”黃來兒言之有理,便點了點頭問道:“你們幾個如何看?” “八大王”、“滿天星”、“過天星”等人無論實力還是水平都低了一檔,見“闖王”和“闖將”做了決定,都點了點頭一致同意了。 無論是“闖王”高迎祥還是“闖將”黃來兒都來過此地,是以熟知地形。這安康有一條小道正好可以通向西安府,眾義軍料定官兵定然不知。 于是,義軍趁夜人銜枚、馬勒口,沿著傅家河河谷一路北上。 時值五六月間,天氣漸暖。義軍正好沿河行軍,林幽谷深,月光不能及,伸手不見五指。 幸好谷內地形平坦,正好又避開了乾佑河與洵河交匯之處的兩河關巡檢司。一路上只聽得蛙叫蟲鳴,不聞人聲。義軍神不知鬼不覺,便輕輕松松走出了這傅家河谷,到達了興安、洵陽和鎮安三地交界。 此地山峰林立,直入云霄,當道攔住,正是終南山余脈的牛頭山與王莽山。越過此山,便能到達西安府的鎮安縣。 此地本是絕路,只是不論山如何高大,谷如何深邃,終有小道相通。此山亦是如此,山間早有小道為當地百姓翻越,僅為當地百姓所知。若非如此,“闖王”、“闖將”等人亦不敢走此道而出。 從興安州出發,至鎮安縣,一路上翻山越嶺,約有二百余里山路。義軍攀巖了一夜一天,到了第二天天亮方到達一處山谷。 “闖王”高迎祥使人問了,得知此處喚作“松樹壩”,也不知道到底指的是什么。 義軍人困馬乏、饑腸轆轆,一雙腳板亦是疼痛難忍?!瓣J王”深知不能再走下去了,只得下令義軍就地休息,埋鍋造飯。 其實義軍早已經乏食了,往日劫掠雖多,身攜車帶皆是金銀珠寶等物。如今既不能吃,又不能喝,只得拿出一些糧食勉強煮了些稀粥充饑一番。 這時候就有義軍小聲抱怨道:“什么‘闖王’、‘闖將’,好大的名聲!我們跟著一路吃苦受累不說,還連飯都吃不飽。想當初我們跟著舜王混,不但仗打的痛快,并且還吃喝不愁?!?/br> “我們當初信了他的邪,何苦來哉?一路上被官兵追的像狗一樣,早知如此,還不如跟著舜王混呢,好歹人家還是正兒八經的總掌盤子!” “闖王”、“闖將”聞言不由臉一黑,奈何卻是時運不濟,自己被人背后說閑話,也無話可說。 只是那“八大王”脾氣有點火爆,聞言上前一腳蹬翻了碎嘴之人,破口大罵道:“入你釀的,你們要是跟著那個小娃娃,一路上還能快活?” “混賬驢球球的,你女人也玩了,銀子珠寶也搶了,好處全讓你占了,還能說這種風涼話?” 那人見來者是兇殘的“八大王”,頓時不敢吱聲了,只是憤憤不平地看著他。 “闖將”黃來兒見不是那么回事兒,便上前扯了扯“八大王”,說了句:“算了!” “八大王”實力不如人,便賣了“闖將”一個薄面。他罵罵咧咧的走到旁邊,盛了碗熱騰騰的稀粥“哧溜哧溜”的喝了起來。 “闖將”搖了搖頭,不由苦笑了一聲。這廝話雖然說得難聽,倒也是實情。當初舜王就任盟主之位的時候,各營兄弟的糧草他還負擔一半來著。 當初大家還覺得也就那么回事,等到各奔東西之后,才發現這廝的厲害,也不知道當時他從哪里搞得到這么多糧草。 如今別看義軍有三四萬眾,實力更勝往昔。結果所到之處,如同蝗蟲一般,竟是吃光搶凈,稍有不利便是餓肚子的下場。 大家都是農民出身,沒了吃喝,第一反應便是跑到山溝溝里種田,結果這大明王朝也不給他們這群流寇半點機會。 分兵之初,“八大王”在應山縣,“闖王”去了鄖陽附近,他“闖將”入了商洛。結果種子才剛撒下去,官府大軍便追了過來,一陣亂戰之后,不但失了底盤不提,連帶撒下的種子全虧了進去。 “舜王”那廝麾下也有萬余人馬,如今也不知道他去了何處,如何行事。 想了半晌,“闖將”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不由苦笑的搖了搖頭。 這舜王心思活泛,異于常人,說不得又想出什么歪招來,反正肯定比自己等人逍遙快活! “闖將”正要問詢問詢不久前剛剛投靠自己的謀士,以后當如何行事。 不曾想,只聽得萬里晴空之中一聲炮響,震驚了山林鳥雀野獸。烏壓壓的鳥雀從林間飛了起來,嘰嘰喳喳的叫著,遮天蔽日,可是義軍也沒有半分欣賞的心思。 只見山谷出口附近密密麻麻的沖出來一隊人馬,眾人抬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一隊衣甲鮮明,全副武裝的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