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126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那我一個黃花大閨女出入中軍大帳,豈不是更惹人閑言碎語?”馬英娘聞言怒道。 “那不更隨了你的心意?” 馬英娘憤怒的踢了張三百一腳,正踢在他脛骨上,只把張三百疼的直叫,方才干休。 等到馬英娘一走,張三百便知道此事成了。于是,他連忙拿起張順事先寫好的命令,命人送與各營。 各營頭領見到張順手令,便依令催促士卒早點休息。第二天一早便埋鍋造飯,開始派出小隊人馬對官兵營地進行試探性攻擊。 原來張三百生怕張順離營之事暴露,干脆提前給他們找點事兒做,牽扯一下這些人的精力,免得哪個閑著無事,突然想去拜訪張順一番。 結果張三百無意之中,反倒牽扯了官兵的精力,讓官兵更是沒有發現張順的行蹤。 如此過了三四日,在眾人苦苦等待之下,張順非但沒有返回營地,反倒兵臨輝縣城下了。 第317章 紅夷大炮 輝縣隸屬于衛輝府,城周不過四里有奇,尚不及湯陰縣周長六里的城池,乃是一座小城。 輝縣西面有一條不知名小河,可充作護城河。對義軍來說,若是從西面來攻,頗為不利。 當初“八大王”靈光一閃,說出劫糧之事的時候,大家都不以為然。因為,此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巡邏探查的騎兵被官兵遮蔽,很難探查到官兵的糧道所在。 結果不曾想“活曹cao”突然說道:“諸位認為官兵會以何處為屯糧之所?” 宋獻策聞言神情一動,笑問道:“‘活曹cao’莫非說的是輝縣縣城不成?” “活曹cao”聞言吃了一驚,見宋獻策猜中了,便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官兵自東北彰德府而來,其糧草不是來自彰德府,便是來自衛輝府,不論來自何處,理當匯集輝縣,再運輸到官兵營地。所以只需要我軍攻下輝縣,便能斷絕官兵糧草!” 宋獻策聞言拊掌笑道:“‘活曹cao’所言甚是,這輝縣南面有一條運糧河,又名衛漕,乃北通大名府、臨清州,又與京師運河相通,其地必為官兵糧草所在?!?/br> “活曹cao”雖然智謀非凡,卻不似宋獻策這般走南闖北,正好聽說過這附近的河流。 原來這所謂的“衛漕”,漢稱白溝,隋稱永濟渠,宋曰御河,明稱衛漕。 清代以后,因該河發源于春秋衛地,終止于天津衛,取其首末兩端“衛”字而名之曰“衛河”,一直沿用。 其本身便是隋唐大運河通往涿郡的永濟渠運河,等到元代開通京杭大運河以后,便聲名不揚。只是此渠并沒有被廢,而是一直繼續使用至今。因其起于戰國的衛地,故名“衛漕”。 這鄧玘、左良玉等人既然駐扎大軍與義軍對峙,義軍之中糧草已經岌岌可危。那么官兵人數不亞于義軍,再加上路途損耗、貪污,其糧食運輸壓力理當更大才是。 結果義軍幾乎沒有發現官兵運糧的跡象,這可以推測官兵走“衛漕”運至輝縣縣城的可能性最大。 不過若是繞過官兵營地,偷襲輝縣,其中風險太大。稍有挫折,官兵聞聲而至,前后夾擊,義軍便是全軍覆沒的下場。 張順左思右想,總覺得這和當初曹cao劫糧烏巢很像,但是自己不知道有沒有曹cao的運氣。畢竟有官渡之戰,就有赤壁之戰,誰知道自己最終下場是哪一個呢? 直到后來張順反復思量,覺得還是輕騎突襲官兵援軍為好。因為兩邊距離過遠,戰場過大,即使官兵鄧玘、左良玉等人得到消息,也來不及救援。 即使來得及救援,自己輕騎快馬也能輕易走脫。反倒官兵立營扎寨盯著義軍的同時,反倒也被義軍盯著了,定然不能傾巢出動。所以,此番圍點打援,無論勝敗都有cao作空間,不至于非勝即敗,一把梭哈! 只是張順哪里料定京營官兵如此不經打,被自己等人一戰而破,還丟了紅夷大炮、火藥、炮彈和糧草等物。 張順這時候便不由動了心思,干脆連義軍大營也不回了,直接帶領陳長梃籠絡過來的混天王、偷日照、睡虎、一盞燈、飛天圣等人一起趕往輝縣。 此時輝縣的守將不是別人,正是張順的老對手游擊將軍越效忠。此人被悟空嚇破了膽子以后,便不被鄧玘、左良玉重用。 后來他們見此人實在膽小,干脆打發他去輝縣守城,照看糧草去了。這游擊將軍越效忠也樂得安全,屁顛屁顛的便跑回來輝縣城。 正因為此人膽子過小,他任職以來,竟然一日三次上城墻查看是否有義軍前來,生怕義軍偷襲了城池。 結果他哪里想得到,面朝義軍一側全無動靜,反倒背靠義軍的東北部來了滿山遍野的義軍。 張順特意派悟空上前喊道:“城上的鼠輩聽著,我家舜王已經大破來援京營,爾等再無一個援軍到來!識相的早日投降,尚且能免一死;如若不然,打進城內,雞犬不留!” 越效忠一見下面站的是天生的殺神、前番的老對頭悟空,頓時兩股戰戰,不敢應答。 張順見城上不應,也不以為然。他反倒一聲令下,讓混天王等人率領丁壯推上來十門紅夷大炮。 黝黑的鐵疙瘩一字排開,黑洞洞的炮口指向輝縣城門,恍若死神的蔑視! 又命一盞燈、飛天圣帶領士卒丁壯,擎起拾得的京營旗幟、挑起京營鎧甲、頭盔等物,于城下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折騰了半天,見輝縣城上還是毫無動靜。張順又命睡虎帶領百余人,押上來幾十個京營俘虜上前,其中一人還被他們假扮成總兵王樸,穿上了華麗的鎧甲。 然后,悟空再次上前喊道:“無膽鼠輩,戰又不戰,降又不降,此何意也?京營禁軍,好大的名聲。六千人馬,也不過被我舜王一戰而擒!爾等難道比京營還要善戰不成?” 其實,游擊將軍越效忠望著城外漫山遍野的“賊寇”,早已經知道此城不可守了。 可是這一次,他卻不敢逃了,更不敢降!畢竟一家老小性命全系于他一人,前番戰場之上尚有情可原,若是這次再失了糧草,神仙也救不回來自己的性命了。 想到此處,癱在城墻地面上的越效忠鼓起最后一絲勇氣,下令道:“不……不……不許降!死戰……死戰到底!” 張順見他們冥頑不化,也不再言語,直接下令義軍裝入火藥炮彈,對輝縣城門進行射擊。 這些人都是泥腿子,哪里懂得如何用炮?好在義軍也捉住了幾個京營炮手,便命他們進行釋放。 為了避免這幾個俘虜使壞,張順還特意親自查看了一下這十門大炮炮體上的銘文。 張順端詳了半天,才勉強識得那火炮的銘文內容。其中包括鑄炮人乃兩廣總督王尊德,炮重兩千斤,炮長八尺,彈重15斤,用藥七斤八兩。 張順直覺這數據有點夸張,可是又不得其要,便躲得遠遠,才下令釋放。 只聽得一聲炮響,輝縣城門應聲而破。張順手中大炮也不少,竟然不料這火炮威力如此巨大,不由嚇了一跳。 第318章 夫妻之道 明末中國的火炮來源路線大致有三條: 一個是本土自制,代表型號便是各種型號的將軍炮和虎蹲炮,明顯的特征是炮身帶有鐵箍。 這種火炮倍徑較短,在十倍到十四五倍之間,射程較近。但是勝在材質優秀、重量不大,利于野戰,大量裝備邊軍。 一個是“呂宋大銅炮”。是明朝官員從西班牙占領的呂宋,也就是后世的菲律賓偷師而來。這種火炮倍徑在十八左右,炮壁稍薄,威力相對差一些。 還有一個是來源于澳門葡萄牙的紅夷大炮。由于明朝面臨的軍事威脅,朝中西法黨全面學習西方紅夷大炮。他們從翻譯西方火炮射擊理論、鑄造書籍到雇傭炮手等等不一而足。 但是當時中國缺銅,按照西方鑄造銅炮的方法實則負擔不起,便利用本土鑄鐵技術進行鑄造,成為當時世界上除了英國、瑞典之外第三個掌握鑄鐵火炮技術的國家。 張順自己研究設計的“黃金炮”,其實算是一種加強版野戰炮,倍徑較低。它的殺傷力雖然不弱,但是由于初速較低,與長度較大的紅夷大炮相比,威力仍然少遜。 這一次,張順終于收起了對古人的蔑視之心,開始正視起紅夷大炮的威脅起來。 這十門紅夷大炮一致排開,只用一輪齊射便砸開了輝縣的城門。越效忠頓時嚇得面如土色,連忙命令麾下士卒前去堵門。 可是這哪里能夠堵的???“左金王”剛剛被張順敲打一番,這一次賣了死力,直接親自帶領騎兵,身披重甲沖了進去。 守城官兵都是步卒,剛剛接到命令下城堵門,正好遇到沖鋒而來的騎兵,直接被一沖而散。 “左金王”一馬當先,殺入城中,三五下殺散防守官兵。便棄了戰馬,親自帶領二三十員猛士,猛攻輝縣城樓。 越效忠連忙命令守城將士轉過身來,向登上城墻的樓梯進行射擊。 “左金王”等人身披重甲,彈丸射不能入,直接一鼓作氣殺上了城墻。 其他官兵見事不可為,便一哄而散,獨留越效忠在城樓之上。 越效忠看著蜂擁而來的義軍,感慨了一句:“我何罪也,為何屢遭不幸!雖已無能,終不能禍及家人?!彼祛澏吨p手抽出腰刀,自剄而死。 游擊將軍越效忠既死,麾下士卒頓時或降或逃,輝縣無人可守,被“左金王”一鼓而下。 “左金王”既然打下了輝縣,連忙親自出城迎接張順和其他義軍統領入城。 張順入城以后,粗略清點了一下輝縣的糧草,竟然不下兩千石,差不多可以滿足官兵近一月之糧。 于是,張順一邊命令“左金王”趕快點燃狼煙,示意義軍大營自己等人已經奪取輝縣,一邊命令陳長梃負責城中善后事宜、繳獲清點和城池防御工作。 然后,張順馬不停蹄,便帶領麾下千余騎兵和萬余義軍直撲官兵大營。 且不說張順這邊如何安排,那邊張三百還在指揮著其他義軍小打小鬧,來回折騰官兵。 如是三四次以后,官兵煩不勝煩,便起了惰性。每逢有警,則直接派出小隊人馬應對便是,其余人各行其是。 話說官兵都煩不勝煩,那其他義軍統領更是抱怨不斷,甚至有人直接聲明要見“舜王”。 張三百假借張順命令行事,哪敢告訴他們真相。他只得哄騙他們說:“主公新婚燕爾,又是血氣方剛的年齡,如今正是樂不思蜀之時,我們又何必用些許小事去麻煩與他呢?” 大多數人聽完則無以言對,唯有“八大王”抱怨道:“既是如此,汝妹為何每早晚還出入于舜王大帳?有兩位美女尚嫌不足耶?” 把親口勸說meimei馬英娘照顧主公妻妾的張三百氣個半死,卻也無話可說。 如此風言風語倒讓面皮薄的馬英娘遭不住了,只得每日命令吳媽過去,照顧一下李香、柳如是。 結果很快風言風語就變成了:“嗚呼哀哉,舜王饑渴甚矣!連老媽子都不放過!” 等到這話傳到李香、柳如是耳朵里,簡直是又好氣又好笑。她們只好一臉愧疚的向吳媽致歉。 結果吳媽毫不在意,反倒說道:“我老了,沒什么面皮。只是我家姑娘尚且年少,如今名聲壞了,日后怕是不好嫁人!” 柳如是聞言眼觀鼻鼻觀心:我只是一個奴婢,我什么都做不了主,你不要對我說! 李香等人又不傻,和馬英娘接觸幾天,一來二去熟識了起來,哪里看不出這馬英娘對張順有意思? 不過姐妹歸姐妹,夫婿歸夫婿,誰要搶我夫婿,那就休怪我們做不成姐妹了! 李香直接接口道:“吳媽勿憂,清者自清,英娘妹子我是再清楚不過了。別的不敢說,只此一件,若是meimei日后真個沒有找到合適的夫婿,我一定幫她說一門好親事!” 吳媽敲邊鼓失敗,只好當著聽不懂道:“如此那就多謝兩位夫人了,我家姑娘性情剛烈,以后還請兩位多擔待才是?!?/br> 李香、柳如是聞言,不由暗呼吳媽厲害。這話滴水不漏,只教她們應也不是,不應也不是。 好在李香是大戶人家出身,學識見識也是一等一的,連忙應道:“夫妻之道,剛柔相濟,方得圓滿。我看英娘為人剛烈,正好可以尋一文弱書生作為夫婿,才是長久之道?!?/br> 在李香和柳如是看了,不學無術的張順便是典型的武夫了,言語之中拒絕之意明顯。 而那吳媽和馬英娘因為出身底層,反倒覺得張順溫文爾雅,便是天生的讀書種子。 吳媽聽聞李香話里話外竟然“應了”,不由頗為歡喜,便準備辭別此二人,報喜與馬英娘。 正在這時,忽聞賬外大呼不止,兵戈鎧甲齊鳴,戰馬嘶叫,腳步往來震天。 李香和柳如是哪里見過這種陣勢,頓時相顧失色,連忙問道:“這是何事?莫非官兵打了過來!” 吳媽見她倆同意了馬英娘進門,心中高興,便連忙解釋道:“兩位夫人勿憂,咱家主公用兵,哪里容得官兵放肆,這是咱們準備攻打官兵營地呢!兩位且備下酒水,只等為主公慶功便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