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119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第300章 騎兵出擊(上) 官兵也非酒囊飯袋之輩,見“左金王”騎兵越過大陣,試圖攻擊官兵大陣身后正在安營的士卒,鄧玘連忙命令麾下參將陶希謙帶領騎兵阻止“左金王”。 這陶希謙本是河南巡撫派遣過來支援左良玉的游擊將軍,因為前番救了左良玉性命,被左良玉撥付了一些首級充當謝禮,才得以升為參將。 上次帶領騎兵作戰的游擊將軍越效忠因為膽怯后退,導致官兵大敗,鄧玘和左良玉商議之后,干脆將官兵手中的騎兵交給新任參將陶希謙帶領。 這陶希謙新官上任,果然有幾分膽略。他見“左金王”帶兵繞了過來,硬著頭皮便迎了上去。 好在“左金王”沒有張順親臨一線的監督,也不想玩騎兵對沖的把戲。 畢竟自家大好性命只有一條,說多也不多,說少也不少,大家都不舍得輕擲。 若是像張順親自監督的時候那般玩“死亡對沖”,一個沖鋒下來,不論勝負,兄弟們也要十停去了二停,著實不換算。 于是,“左金王”和新任參將陶希謙各帶領麾下五百騎士,相互游走、站位、射擊、纏斗起來,一時間也無法分出勝負出來。 那劉成緊隨其后,也帶領五百騎士出陣。大家都是千年的狐貍萬年的妖,玩什么聊齋吶!那劉成一看就看出“左金王”沒有竭盡全力,不過他也沒有說什么。 畢竟“伴君如伴虎”,張順到底什么心思,劉成也琢磨不透。若是輕易枉言,反倒做了小人。 張順哪里想得到,麾下人馬一多,就各有各的心思、各有各的打算了。他一旦不能親臨戰場,麾下不少武將就開始“劃水”起來。 這也是張順能夠僅憑坑蒙拐騙過來的千余災民能夠立足的原因之一。雖然當初張順麾下人馬武器鎧甲不齊,好在沒有染上老兵油子的毛病,還是能夠敢打剛沖,這便是好兵! 而官兵和其他義軍,卻是打爛仗多了,兵也油了。一旦打起仗來,統帥先懈怠了三分,遂后將官再懈怠三分,士卒更是再懈怠三分,大家僅憑一分力氣,與張順麾下使了五分力氣的士卒作戰,焉能不??? 如今張順麾下人馬多了起來,張順不能親力親為,就保不齊其他將領“劃水”、懈怠。 張順處于中軍,雖然站在高處,由于雙方士卒的遮擋,張順只望見“左金王”與官兵你追我趕,時不時還被官兵陣角遮擋了視線,看的不甚真切。 這時候,又看到劉成率領麾下騎兵沒有去助那“左金王”,反倒sao擾其官兵大陣的側面起來。 “左金王”和劉成的位置正處于義軍大陣右側,也就是官兵大陣的左側。正是義軍中的“亂世王”和官兵中的湯九州對陣之處。 雙方步卒距離尚遠,還沒開始接陣。劉成就開始用三眼銃、快槍和弓箭對湯九州的昌平軍進行射擊。 騎兵對步卒射擊,并非傻傻的與之對射。因為步卒腳踏實地,所用火銃、弓箭威力往往更勝騎兵,射擊時的穩定性亦好于騎兵。好在騎兵勝在機動性高,劉成本就是騎兵宿將,用兵頗有章法。 他命令麾下騎兵排成縱隊,如同一支利箭,斜插向湯九州昌平軍軍陣一角。 湯九州的昌平軍所列軍陣正是常見的方陣,這種陣法正面對敵最強,側面雖然稍弱,也可以及時轉向,面朝敵軍。 但是,當劉成麾下騎兵從陣角發起沖鋒的時候,昌平軍的指揮便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混亂。因為指揮者也無法確定讓方陣的正面對騎兵射擊還是方陣的側面對騎兵射擊,甚至還是兩面一起對沖鋒而來的騎兵進行射擊。 因為一線人員沒有及時得到命令,只好自行其是,胡亂射擊一通完事。 有的距離二百步道一百五十步之間就把彈丸、箭支射了出去,有的著急忙慌,還沒準備好攻擊,劉成的騎兵便殺到了跟前。 然而劉成并不準備直接沖陣,騎兵直接沖擊陣型完好的軍陣,很容易遇到“硬茬子”,導致騎兵損失慘重,得不償失。 等到劉成麾下的騎兵距離湯九州昌平軍陣角十余步的時候,便側著掉轉馬頭,和昌平軍方陣側面平行,然后橫掠而過,順便將手中的箭支、彈丸射擊出去。 昌平軍猝不及防,頓時被劉成麾下的騎兵打死打傷了二三十人。 這時候,湯九州已經反應過來了,亡羊補牢猶未為晚。他連忙命令右排的士卒向左進了幾步,充填被義軍殺死殺傷的官兵,來維持陣型的完整性。 結果,湯九州這邊才整頓好陣型,劉成麾下的騎兵已經調整好陣型和角度,再次如法炮制,繞了過來。這一次湯九州麾下的昌平軍再次損失了二十余人。 這下子湯九州坐不住了,他身為昌平副總兵,也算和蒙古、女真騎兵打過交道。 宣大薊遼的騎兵本就不弱于前兩者,往往還能夠占據優勢,讓對方嘗一嘗被騎兵sao擾的憋屈,哪里想到今天自己會吃這種虧。 他連忙派信使匯報給主將鄧玘,要求調撥從他們昌平軍抽調出來的騎兵回去,遮蔽陣型側面。 可是由于川兵皆以步卒為主,官兵萬余士卒,僅有昌平軍帶來的一千二百騎,弱于義軍。 如今為了阻止義軍對陣后營地建設的sao擾,鄧玘已經派出去五百騎兵。若是再為了遮蔽大陣左側,放出另外五百騎兵,那鄧玘手中便只有二百騎兵可用。這對萬人規模的會戰來說,無疑是杯水車薪。 可是正當鄧玘猶豫不定之時,劉成覷得湯九州虛實,便趁機試探性沖擊了一下,直殺得昌平軍左側一陣混亂,差點被劉成直接打崩。 湯九州也不由嚇了一大跳,連忙親自帶領麾下家丁上前抵擋,好容易才殺退了劉成的騎兵。湯九州這才清點了一下人數,估計再次損失了三十多人。 原來這倒不僅僅是因為昌平軍戰斗力不行,更是因為張順三番五次打擊官兵士氣,導致整體士氣低落,一旦稍受挫折,官兵就開始動搖了起來。 第301章 騎兵出擊(下) 鄧玘一見湯九州真的頂不住了,不由暗罵湯九州無能,連賊人一波沖鋒都差點擋不住。 但是鄧玘也毫無辦法,只得將游擊將軍越效忠派了上前,帶領五百騎兵遮蔽大陣左側。 那劉成見官兵派了騎兵前來,不敢怠慢,便舍了湯九州昌平軍,開始與游擊將軍越效忠糾纏起來。 這游擊將軍越效忠前番誤了戰機,受了懲處,此時便不敢怠慢。他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對付劉成,一時間雙方不分勝負。 張順早已遠遠地看到官兵左陣的情況,知曉了劉成攻擊受阻。不過,他并不沮喪。畢竟這萬余官兵也是堪用之輩,豈有一鼓作氣,一戰而下的道理? 雖然張順并不知道“左金王”和劉成都有一定程度的懈怠,可并不妨礙他認為這兩人會能夠擊敗同等數量的官兵。 既然一起如同預料一般,張順便下令炮兵出動。悟空高高的舉起手中的大旗,依照軍令狠狠地揮舞了幾下旗幟。 那李十安見到了命令,連忙命令麾下的士卒人推馬拉將手中的火炮調動起來,移動到官兵陣型的左側一處高地。 原來張順站前倒是想出了一個主意來:戰場之上,因為各兵種特性的原因,大致可以簡化為“騎兵克炮兵,炮兵克步兵”。 因為大炮沉重難以迅速移動,一旦彈藥發射完畢,很害怕敵人騎兵突襲。而敵人的步卒因為行動遲緩,又為了防備騎兵,多排著密集的陣型,正是火炮可以發揮威力的地方。 張順和鄧玘交手多次,已經基本上摸清了官兵手中騎兵不過千余而已,如今鄧玘已經釋放出千騎,余則不足懼矣。 所以張順趁機命令李十安帶領火炮,從大陣另一側尋求突破口。 因為張順聚集了義軍之中所以的大口徑火炮,李十安手中差不多擁有二十門火炮。 除了張順自有的六門火炮以外,余則皆是大將軍炮、二將軍炮、攻戎炮、弗朗機和一門千斤紅夷大炮。 李十安也顧不得許多,只是命令將手中火炮分為三部分,調射完畢,輪流對官兵右陣進行實彈轟擊。 遭受火炮襲擊的正是馬鳳儀所率的石柱土司兵,這些土司兵手持白桿,堪稱精銳。 他們手持白桿勾槍,列為錐形陣。其中一旗為二十五人,以一、三、五、七、九的人數擺成小錐形陣。一司為二十四旗,司長除外,以一、三、五、七、九的旗隊擺成大錐形陣。 此次馬鳳儀帶來二千土司兵,正好有三司兵馬,列為錐形陣。僅憑此陣,便可知土司兵的悍勇。 錐形陣本是一種很古老的陣線,又名牡陣,戰國時期的《孫臏兵法》中就有錐形陣的記載,是一種具有強大沖擊力的陣型。 土司兵以此陣為常用陣法,便知其兵員將沖鋒作為常用手段。 當初“白桿兵”在渾河血戰一戰成名,僅憑三千步卒,抵御了八旗三次沖陣,殺傷了二三千八旗兵并生擒參將一員、游擊將軍兩名,由是聞名天下。 馬鳳儀所攜帶土司兵雖然沒有當初三千白桿兵精銳,終究同出一出,同出一門,亦相差不會太遠。 本來鄧玘想借機打義軍一個出其不意,哪里想到陰差陽錯之下,這兩千白桿兵沒有和對面的“八大王”交上手,反倒先飽嘗了一番李十安手中火炮的滋味。 轟隆的炮聲響起,如同晴空響起了霹靂。只聽見炮聲過后,馬鳳儀的錐形陣便被李十安轟出了兩三道血溝出來。 雖然實際傷亡不大,但是火炮轟出來的殘肢斷骸和傷殘者的哀嚎、哭叫,著實傷人士氣。 馬鳳儀倒也果決,連忙下令散為疏陣,以防備義軍火炮造成更大的傷亡。 這邊土司兵還沒來得及執行馬鳳儀的命令,第二輪炮擊又來了。圓滾滾的六七枚鐵蛋再次飛了過來,看似速度不甚快,威脅也不甚大??墒且坏┞涞?,那碰著就是死,擦著就是傷。 斷個胳膊少個腿,穿個肚子爛個腸,也是等閑之事。 雖然,有個別炮彈打偏了,但是終究還是有四五枚落入陣中。當場將中彈之人打個稀碎,然后再打穿第二人、第三人,直至殺傷了五六個才停了下來。 見此,頓時土司兵個個臉色大變:渾河血戰的事跡天下聞名,作為當事人之一的“白桿兵”,自然更是耳熟能詳。 雖然不知真假,但是傳說當初白桿兵三戰三勝,八旗精銳不能抵擋。他們只好重金收買遼東炮手,用紅夷大炮轟開兵陣,才得以消滅白桿兵。難道當然的悲劇,就要再次重演了不成? 馬鳳儀也臉色不好看,她連忙派使者拜見鄧玘,要求全軍出擊,不能坐以待斃。 鄧玘聞言更是臉色難看,他作為中軍主將,早已經言明此戰以守為主,只要拖到天色已晚,身后營地基本建設完畢,便是勝利。 結果,雙方還未結陣,湯九州、馬鳳儀,個個反客為主,反倒指揮起他來。更可恨的是,他們的提議還各有理由,偏偏卻都背離了當初以守為主的策略。 若是逐個遂了他們的意,那么這次本來計劃以守為主,借機立營的策略就泡湯了,反倒迎合了義軍準備決戰的心思。 若是駁了他們的提議,如今兩側情況又不太妙,一旦被義軍突破,便會兵敗如山倒,什么計劃、策略都是鏡中花水中月了。 鄧玘左右為難,沒有辦法。他只得一咬牙,下令聚集了其他將領手下的部分親衛外加充當斥候的二百余騎,一起湊了四百騎前去突襲李十安的炮兵陣地。 左良玉身處大陣中部,沒有感受到同僚湯九州和馬鳳儀的壓力,聽到鄧玘這個命令之后,還頗為不滿。 邊軍諸將,最為精銳者便是身邊的親衛,又名家丁。這些人皆吃雙餉,甚至三餉、四餉。 正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經常吃空餉的主將之所以這么大方,就是要靠他們保衛自家性命和建立功勛之用。如今被鄧玘抽調而去,實則削弱了他們的實力。 不過,好在他們也知道事出有因,才勉強同意了鄧玘的要求,湊夠了四百精騎,準備徹底消滅李十安的火炮兵。 第302章 以正合 “嘚嘚”的馬蹄聲再次響起,不過“革里眼”的騎兵早已經等待良久了。 “革里眼”雖然眼睛有些近視,好歹麾下的騎兵還能探明白官兵動向。當鄧玘抽調騎兵的時候,“革里眼”已經意識到官兵要重組騎兵,搞一些動作了。 義軍之中,其他統領麾下不是沒有騎兵。只是這些人并非張順嫡系人馬,他已經抽調了眾將的火炮,如果再抽調眾將麾下的騎兵,恐怕這些人心中會有疑慮。 如今正是會戰之時,若是不能安了他們的心,說不定他們就會搞點狀況出來。 “革里眼”本就是一員猛將,本來充當斥候就當的頗不耐煩。如今見官兵騎兵出戰,正是求之不得。 “革里眼”性子較直,沒有“左金王”來的圓滑。見官兵騎兵出陣,便掉轉馬頭纏了上去。 鄧玘遠遠望見,差點吐血。自己好容易才湊夠這四百精騎,還未來得及建功,便失去了突襲義軍炮兵陣地的機會。 鄧玘和張順一樣,也遭遇到麾下將領出工不出力,不肯死戰的問題。若是這四百精騎由鄧玘率領,他定然拼死一搏也要擊潰“革里眼”部騎兵。 可是他作為主帥,只能坐鎮中軍大帳,無法親臨一線。 既然無計可施,鄧玘倒也果決。畢竟被動挨打,被義軍用火炮不停轟擊,任憑官兵如何精銳,也難免不會士氣大降,乃至直接出現崩潰之事。他立即下令,擂鼓促戰,調動大陣開始向前方移動。 雙放踏著各自的鼓點,邁著堅定的步伐向對方進軍。雖然,他們的步伐不像后世那樣整齊,落地之聲沒有那么干脆,但是巨大的腳步聲也給人很大的壓力。 雙方越來越近,手中的火銃開始瞄準,手中的弓箭開始張開,手中的長槍也開始端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