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請我當皇帝 第70節
書迷正在閱讀: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我讓前任高攀不起
任張順如何聰明,卻不像“紫金梁”等人那樣,基本跑遍了整個山西,對該地地形甚為熟悉。不甚了解山西地形的張順只得干巴巴夸了幾句,“紫金梁”見眾人沒有異議,便下令收集物資,準備引兵北上,進攻遼州。 張順回了營地,連忙將張慎言、徐子淵、李信喊來,參詳“紫金梁”此番計略。 張慎言本地出身,對此地形勢最為熟悉,聞言不由驚道:“山西局勢大壞矣!這‘紫金梁’不過一個流寇頭目,竟有如此水平,真是可敬可嘆!” 張順不解其意,連忙詢問其故。張慎言便喊徐子淵畫出山西草圖了,讓張順一觀。 張順與那李信一看,皆大吃一驚。哪怕不懂軍事之人,見了此圖也深知“紫金梁”的厲害。 原來這遼州不在別處,正在古代所謂上黨的北部。包含澤潞沁遼四州的上黨之地,最北邊便是遼州。其州治便是后世的左權縣,因八路軍將領左權在此抗擊日軍犧牲而命名,由此便知其地形險要。 不但其地地形險要,而且左臨太原,右臨順德府和真定府。義軍若能占據此地,則西可以取太原,以便聯通呂梁山和太行山的義軍,進而占據山西;東則可以攻占順德、真定,北上威脅京師。 張順前番戰斗均是戰陣對壘,以為自己已經掌握用兵之妙。如今見了“紫金梁”這番布置,不由嘆為觀止,自覺自己真是井底之蛙。 其實這便是戰術、戰役和戰略三者之間區別了。 張順來自后世,深知明朝必定滅亡,清軍必定難下,故而能高屋建瓴,從上至下不斷探索應對之策,此乃戰略范疇。此番內容對這個時代人來說,任憑你帝王將相,要想摸到其中脈搏卻是難如登天。張順占據穿越者先知先覺優勢,對他來說反倒易如反掌。 而張順訓練士卒領兵布陣,以爭一城一地得失,便是戰術而已。與此時明朝而言,不過一總兵職責罷了。此策只要張順不出現天不假年的情況,憑借后世良好的教育水準,只需假以時日,張順便能摸索明白。 唯有這戰役之法,若是沒有專業軍官教授,自己又不熟悉地形,最容易摸不著頭腦。若是張順無法掌握這戰役之法,戰術能力和戰略能力脫節,恐怕他一生到老也只能做個總兵或者擔任封疆大吏的幕僚而已。 如今“紫金梁”在張順面前秀了一把指揮能力,反倒消減了張順驕傲自大的心思。張順從中覷得了戰役之法,心中如同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頓時,張順因為昨夜沒休息好的困意也消失了,精神也振奮了起來。 張順拿著徐子淵畫出來的草圖,越是琢磨,越覺得妙不可言。這“紫金梁”先攻下垣曲,調動山西兵力南下;再北上突襲遼州,以之為根基,東面威脅北直隸,西面威脅太原,一舉數得。 更厲害的是,經過“紫金梁”這番指揮,倒讓張順摸到了自己苦讀《孫子兵法》的精妙。僅僅六千字的《孫子兵法》,張順讀的滾瓜爛熟,倒背如流。只是一味覺得很好,卻不知在戰爭中如何運用。 如今心中有了戰役的概念,才是一通百通。原來這《孫子兵法》教授的全是組織戰役的方法,難怪張順行軍布陣的時候,一切計謀皆難以運用起來。 張順這番明了了戰爭的另一種形式,心中高興。他干脆做一個小學生,跟著“紫金梁”用心揣摩此人如何用兵,不復之前的傲氣。 第177章 張順受土 徐子淵畫出來的草圖便令張順對“紫金梁”的戰役企圖一目了然,使得張順更加認識到地圖的重要性。 趁著義軍正在準備物資期間,張順干脆派了一隊騎兵保護著徐子淵考察垣曲地形山川,順帶制作一副垣曲縣的地圖出來。 過來兩天,那徐子淵果然制作出來了一副簡圖,遞與張順。張順一看,也不由扼腕長嘆,原來這垣曲縣地形卻是最為理想的小型根據地。 此地三面環山一面臨河,中間亳清河谷地適宜耕種,而縣城地處三河拱衛高垣之上,更是易守難攻。距離縣城不遠,其北有南堡頭,其西北有寧家坡,其西有寨里村,三地皆地勢高聳,適合建立堡壘,拱衛縣城。 正好以縣城為中心,形成了山脈、堡壘兩道堅固防線,盡扼進入垣曲的道路。 只可惜明廷勢力強大,即使有如此優秀的地形,也不足以抵抗朝廷的圍剿,張順心中別提多郁悶了。 好在義軍在垣曲收集了不少糧食物資,改善了張順的心情。特別是糧食和百余斤銅器、數千斤食鹽,更是讓張順心花怒放。 糧食大家分了,銅器其他人沒太多用途,張順作價買了。至于食鹽,重量過大,又不太稀罕,其他人只取走少許。本待拋棄了,結果張順得知以后,從義軍手中要了下來。 張順詐稱回頭派人藏于深山之中,慢慢發賣便是。還被“紫金梁”、邢紅狼暗中譏諷為“守財奴”、“蚊子腿上劈精rou”等不一而足。 其實,張順打算將這些食鹽先行送入舜王坪山中,回頭在慢慢運到圣王坪處,使捕撈白魚的劉應貴,趁機腌制一批咸魚出來,既有利于保存,又便于將來作軍糧運輸。 耽擱了幾天,在“紫金梁”一再催促之下,義軍才戀戀不舍的離開了垣曲縣城。 從垣曲縣城往北返有三條路線。其一便是原路返回;其二則過了南堡頭以后,往東直達濟源;其三便是順著亳清河往西北而去,繞道絳縣、曲沃、翼城,再往東返回沁水、陽城。 “紫金梁”和邢紅狼均覺得原路返回最為方便,也沒有細細思量,便帶著隊伍沿西允河北上。 此處出發,并非早上趕早行動,結果到了歷山鎮以后,已經太陽偏西了,義軍干脆便在歷山鎮住了下來。 雖然張順費了不少口水,義軍之中魚目混雜,難免有宵小之輩,不太規矩,把歷山百姓氣的牙癢癢的,個個敢怒而不敢言。 還好張順麾下,張順約束得力,倒沒出什么亂子。一切安排完畢,天色尚早,張順便帶著悟空、李信、張慎言、徐子淵等人還有四個小徒弟出來查看一番。 一來了解一下歷山的風土人情,畢竟以后這里就是自己的“窩邊草”,也好將來有所往來;二來則是趁機查看地形,張順自起兵以來,頗為迷戀用兵作戰,這個比前世打《羅馬全面戰爭》之類的游戲好玩多了。 只是“游戲”難度太大,不但具有戰爭迷霧,視野距離也很受限制。為了提高勝率,不至于這個不能存檔的游戲提前gg,張順不得不千方百計,了解和自己用兵有關的東西。 比如,各處的地形。張順一邊走,一邊和麾下諸人商議著何處適合扎營,何處適合布陣,何處適合埋伏等等不一而足。 跟隨張順而來的這些人對用兵皆不是特別擅長,不由聽得如癡如醉,感慨張順戰無不勝,不是沒有緣由的。 張順連忙客氣道:“哪里,哪里……哎呦!” 張順正在得意之時,不曾想樂極生悲,不知被什么東西一下子砸中了腦袋。幸好飛來的物品也不甚大,倒是沒有太大危險。 不過,這也惹惱了張順,他扭頭一看,只見不遠處有個穿著破破爛爛的乞丐,手中正抓著一塊更大的土塊,做投擲狀。 那乞丐見到張順望過來,立刻將手中的土塊藏于身后,臉色頗為尷尬。 張順哪里不知道,竟是這廝在投擲自己。自覺失了面皮,不由惱他無禮,想給他一番教訓。 結果張順這番才拉下臉色,那邊手下四個小徒弟,立刻抽出自己腰間的短刀,欲將這乞丐格殺當場。 他這四個徒弟,皆是“八大王”義子,這“八大王”本就喜好殺戮,無理還要賴三分,更何況別人欺負到門前呢? 張慎言見此,連忙喝止了這四個孩童,走向前去呵斥這個破破爛爛的乞丐。結果這乞丐咿咿呀呀,又哭又笑,竟是一個傻子瘋子。 張順這時候也走了過去,喝道:“你這廝,我素來與你無冤無仇,如何侮辱與我?” 結果這瘋子也不知聽懂了還是沒聽懂,直接把手中的土塊遞給張順,說了句:“給你,給你!拿去吧,你全拿去吧!” 張順莫名其妙被人塞了一塊土坷垃,也不知該哭該笑。他見此人精神似乎有些不正常,便準備下令放過此人算了。 結果不成想,張慎言見此,居然對這乞丐拱了拱手,然后對張順作揖道:“恭喜將軍,賀喜將軍!” 張順聞言莫名其妙,問道:“亞父何意,這喜從何而來?這賀又從何而起?” “這喜從土來,賀亦從土來!”張慎言笑道,“此地厲山鎮乃是舜帝故鄉,將軍自承土德,今有人獻土與將軍,此非天與將軍乎?” “更何況明祖正是乞丐出身,坐擁其土二百余載,今獻與將軍,豈不是理所應當嗎?” 張順聞言不由大笑道:“亞父,你真是好心腸,好口才!此人不過一瘋瘋癲癲的乞丐而已,我如何能與他計較。犯不上為了一點齟齬,便要人性命?!?/br> “如此便罷,既然亞父說了合當你獻土與我,我權且收下此物吧!” 言畢,張順便命李信找了塊布料將這土塊包了,保存起來。 此事本是一番玩笑,張順與張慎言說過了,也就過了。不曾想世人愚昧,更何況此番言辭出自于正三品大員張慎言之口。 第178章 “文曲星” 張順哪里知道一句戲言,一不小心便傳遍了義軍全營上下。 第二天一大早,張順懷抱中李三娘和竹兒還沒睡醒,便被門外的呼喊聲喚醒了。 沒有辦法,張順只得強忍著困意,披著衣服起床。他前番差點失了性命,最近想要個兒子心思愈發不可收拾了,天天晚上為此沒少折騰,倒是把李三娘和竹兒滋潤的喜笑顏開起來。 這倒不是張順本人重男輕女,他只是特別功利的想要一個繼承人。哪怕日后他自己沒于軍中,好歹還有人能毫無爭議的繼位,以防止出現樹倒猢猻散的情形。 張順打著哈欠推開房門一看,來著不是別人,正是二當家“紫金梁”、邢紅狼和“九條龍”等人。 張順心中莫名其妙,口中卻說道:“二當家何事親自登門造訪?竟令我誠惶誠恐!” “你也會誠惶誠恐嗎?我還以為你會看不起我等草民呢!”“紫金梁”笑道。 “???此話從何說起??!”張順驚訝道,“二當家與我有收留大恩,我未嘗一日不想報答與二當家也!” “哦?這怎么和我們聽說的不一樣???”“紫金梁”笑道,“我們聽說‘擎天柱’在歷山鎮得了天命,受到了一個朱姓乞丐獻土,得了三百單八載的江山!” “???”張順一臉懵逼地問道,“這是從哪里來的謠言?哪有此事!” “紫金梁”、邢紅狼和九條龍等人見張順不似假裝,也心中奇了怪,便問道:“這難道不是‘擎天柱’小兄弟你自己造的謠言?” 張順聞言苦笑道:“冤殺我也!二當家,我昨日于鎮中游玩,不曾想遇到一個瘋瘋癲癲的乞丐,竟然拿土塊擲我,我非常生氣,過去嚇唬他一番。結果他遞給我一個土塊,我本來想順手扔了,結果麾下的老人告訴我說,這叫‘獻土受命’,不可輕棄。我便當作玩笑,留下了這個乞丐一條性命?!?/br> “不曾想三人成虎,轉眼間此事竟然傳的面目全非,嗚呼哀哉,冤枉我也!” 這“紫金梁”本來聽了此番謠言,以為張順又圖謀自己等人的計劃,故意傳播謠言,伺機火并自己?,F在看來,反倒是一場誤會? “紫金梁”見張順說的有鼻子有眼,倒是信了三分,可是面子上掛不住,便追問道:“那老者何處,可否請來確認一番?” 張順沒有辦法,之前他本來想尋個時機干脆和“紫金梁”等人分營而去,各奔東西便是。如今見“紫金梁”指揮作戰,別有法門,想先跟著學習一番,才行好聚好散。 如今不是得罪“紫金梁”的時機,便只好派人將張慎言喊了過來,當面將之前之事說于“紫金梁”等人。 結果張慎言才在李信的引導下進了客廳,還不待言語,只聽得“撲通”一聲,卻是有個人跪了下來。 張順等人扭頭一看,這跪下的不是別人,正是跟隨“紫金梁”較久的“九條龍”。 原來這“九條龍”乃是澤州人士,也曾遠遠的望見過張慎言的風采。如今他這個平民百姓,猛然當面見到正三品朝廷大員,膝蓋一軟便跪了下來。 “紫金梁”、邢紅狼見此奇怪地問道:“‘九條龍’你這是何意,此人便是虎狼,你也不能被嚇成如此模樣吧?” “九條龍”這時候才想起自己已經是“賊寇”了,不需要再害怕朝廷官員了??墒撬峙率Я四樏?,只好強行解釋道:“此人雖非虎豹,亦當受我一拜。他不是別人,乃是當朝剛正不阿正三品大員張慎言張金銘是也!” “此人乃是文曲星轉世,鐵面無私,專斷不平之事。我聽說時人稱他道‘在州縣為循吏,在臺中為直諫,躋列卿為名臣’,這是包拯、海瑞一般的清官,我不拜他還能拜誰呢?” “九條龍”這番話倒把張慎言恭維懵了,他納悶的左看右看了半天,心想:這是誰呀?如此巧言恭維,不是善類!我為人雖然剛正,但是如何敢于包拯、海瑞相提并論呢? 張慎言沒有反應過來,那“紫金梁”和邢紅狼也有點發懵。義軍之中莫說正三品朝廷大員,就是有了功名的生員都是罕見之人,這“擎天柱”何德何能不聲不響的招募了當朝朝廷正三品大員? “紫金梁”一拍大腿,心想:早知“擎天柱”麾下有如此人物,我何必眼巴巴的追著那張道浚遞話?若是走了此人門路,恐怕我現在也是六七品的大官了。 想到此處,“紫金梁”更是對張順高看三分。他心想:莫非傳言非虛,此人真的受命于天,得到明太祖朱元璋的“獻土”不成? 想到此處,那“紫金梁”也不能讓“九條龍”專美于前,連忙撲通一聲跪了下來,對張慎言拜道:“早知老大人在此,我王自用早受朝廷詔安矣!” 張慎言本來臉色尚好,一見那“紫金梁”跪了下來,一聽那“紫金梁”口喊“老大人”,頓時黑了面皮。 “紫金梁”偷偷抬頭一瞄,見此人臉色呈鐵青色,不由暗暗吃驚。心想:我聽聞那包拯鐵面無私,面成鐵青色。此人表面上看起來白凈,竟頗有幾分包待制的風范。 這時代倒也流行一些關于包拯的《陳州糶米》、《蝴蝶夢》之類的戲曲和《龍圖公案》的斷案集,所以義軍之中也多有聽聞。 那“紫金梁”見張慎言不愿多言,便只好小心翼翼的詢問張順與乞丐之事。 當時張慎言不過見那乞丐可憐,諷諫張順一番而已,如今見人問起,也沒當什么事兒,便如實說了。 “紫金梁”等人自討個沒趣兒,只得訕訕而退。待到“紫金梁”他們走出屋外以后,那二當家厲聲對“邢紅狼”和“九條龍”喝道:“你們速與我尋那乞丐出來,生要見人,死要見尸!” “九條龍”與“邢紅狼”不知這二當家何意,只得以令行事。結果找了半晌午,竟如何也找不到此人。此二人又找鎮中百姓打聽,均說不知。也不知這乞丐到底是不曾存在,還是誤入此地。 這時候“邢紅狼”與“九條龍”也知道了此事蹊蹺,連忙趕回營地,一五一十回復了二當家“紫金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