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948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這也就意味著,戰爭的迷霧,徹底的單方面透明,而你對軍馬的掌控力,也得以大大加強。 若真如此,那么……人人都可以是兵仙韓信。 就算是李景隆那個廢物,都可以是戰神白起。 當然,還不只這些,戰場之上,絕大多數的失敗,某種意義而言,就是各部的人馬,隨時在等待著主帥的指令來行事。而一旦消息沒有及時傳遞,那么各部人馬,往往不敢輕舉妄動,害怕可能自己的魯莽,會破壞全局。 可這……恰恰又導致,許多的戰機都被錯失,這些僵化和遲鈍的兵馬,哪怕有三十萬、五十萬、八十萬,號稱投鞭斷流,其實也只是無用的數字。 歷史上,無數次以寡擊眾的戰例,本質上就源于此,并非是兵多將廣,就可勝利,兵馬越多,組織和消息傳遞的成本就越高。 歷史上那些像白起、韓信這樣的人,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只是因為……他們有著非??植赖恼瓶啬芰?。 而這樣的人,根本不可多得,百年才出一個。 比誰都要清楚這上面深奧的朱棣,此時心頭不免帶著幾分激動,他忍不住深吸一口氣,面色漲得通紅。 這還只是對于朝廷對天下郡縣的掌控,還有對軍事所能獲得的巨大優勢。 還有商業…… 是了,張安世這些時日,在交易所里呼風喚雨,倘若真有這么個東西,那么張安世就確實沒有勾結人圖利的可能了。 總不可能,就因為張安世得到的消息比別人更快,所以……就說他有罪吧? 這簡直就是光明正大,別說是朱棣,即便是那些商賈,若是知曉這個情況,也絕對沒有話說。 “陛下,陛下……” 看朱棣皺眉出神的樣子,張安世忍不住叫了又叫。 朱棣則是心煩意亂地皺眉道:“噤聲,朕再想一想?!?/br> 張安世只好乖乖站著不吭聲。 此時,只有朱棣知道,無數的念頭,正如閃電一般地在朱棣的腦海里掠過。 良久之后,朱棣才猛地張眸,神色異常肅然,口里道:“果有這樣的神物?” 本是站在一旁等著朱棣的張安世,頓時斬釘截鐵地道:“有?!?/br> 張安世回答得十分篤定。 朱棣瞇了瞇眼,當機立斷道:“擺駕宋王府,朕要親自驗證,若果真如此……” 說到這里,朱棣深深地看了張安世一眼,而后慢悠悠地道:“那么,便是將內帑統統賜予張卿,朕亦無憾?!?/br> 此時朱棣的腦子里,在意的,根本再不是那點兒所謂的內帑了。 他腦中,走馬燈似的轉悠著的只有四個字,那就是……千秋萬代。 不錯,一旦如此,那么就真的是千秋萬代了,這根本是不可想象的事。 就如那福建布政使司,若是遭遇了叛亂,朝廷就可以通過這樣的傳驛,迅速得知消息,并且在一兩個時辰之內,果斷地下達平叛的命令,甚至在這個時間內,亦可調動各路的軍馬,知悉遠在千里之外的一切訊息。 那還造個哪門子的反? 張安世一臉受寵若驚地道:“陛下……言重了?!?/br> 朱棣道:“現在說言重,還為時尚早,走吧,現在就出發?!?/br> 朱棣顯得有些心急,當即,便領著眾人啟程。 解縉與胡廣二人隨駕,當然還有張車元人等。 一路上,胡廣帶著幾分心神不寧地微微低垂著頭,卻是時不時的,偷偷去看自己的兒子胡穆。 解縉就走在他的旁邊,自是將他的反應看在眼里,于是低聲道:“胡公就不必擔心了,這一次……可能非但可以轉危為安,甚至還可能……有大功?!?/br> 胡廣一愣,隨即道:“這……這……可能嗎?” 他有點不可確信地道:“這千里眼和順風耳,只有在上古時期才有吧?!?/br> 解縉臉上顯出幾分無語之色,忍不住吐槽道:“別傻了,上古也沒有,若是有,這天下只怕還是三皇五帝的。這是萬世基業之基,真有……那還了得?” 胡廣不由喃喃著道:“萬世基業……” 倒是解縉,卻在此時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地道:“若真有如此的東西,倘若……能在爪哇……” 解縉的臉色顯得變幻不定,他已經顧不上理會胡廣了,思緒開始飄飛。 對于解縉而言,做出世居爪哇的決定,必定是冒著巨大風險的。 可解縉本就不是一個安分的人,他所渴望的,并非只是按部就班。 他在朝中拼命推動新政,本質上,其實也是清楚,爪哇的存亡,與新政息息相關,而爪哇的存亡,就是解家的存亡。 解家想要獲取延續千萬年血脈的資本,一切就盡仰賴于此。 在眾人心思各異中,宋王府,很快就到了。 朱棣率先進去。 這宋王府,并非只是一個藩王的府邸,本質上,根據明朝的體制,王府還承擔著處理政務的功能,它分為王府的內苑還有前殿,前殿是各種的藩王屬官的衙署還有機構。 再加上,宋王領的事務繁多,所以各種衙署林立,來往的官吏,也是川流不息。 他們一見到頭戴翼善冠的朱棣龍行虎步而來,后頭張安世人等亦步亦趨地跟著,萬萬沒想到,陛下突然圣駕來此,于是紛紛側身至道旁行禮。 朱棣走的很快,昂首闊步,不一會兒,便抵達了一處庭院。 這庭院之中,甚是古怪,竟是架著一根根的木樁,上頭則是懸著線繩。 細看過頭,這里只有幾個屋子,很寂靜,不顯山露水。 沒多久,在張安世的引領下,朱棣便踱步進入了一屋。 當先看到的,便見一人,竟是坐在一個奇怪的踏板上。 這人踩著踏板,這踏板帶起了齒輪,此時正呼嚕呼嚕地轉起來。 與這轉動的踏板,連接著一根線,此線接入一個箱子,而箱子的另一處,又一根線被牽引出來。連接上了不遠處,一個碩大的機械上頭。 幾個人正埋首在這機械上。 不過現在似乎沒有發報和收報的緣故,所以這幾個年輕人,都低頭在看著一部書,個個廢寢忘食的樣子。 朱棣直接看的一臉懵逼。 他當然不知道,這其實便是當今天下,橫空出世的發報機和收報機。 張安世沒有采用無線發報的裝置,而是采取了結構更簡單的有線發報。 之所以這樣選擇,其一是結構簡單,更適合推廣,無線發報畢竟暫時超出了時人的理解范圍,當然,其實也是張安世只知原理,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緣故。 且即便是這無線的發報造出來,眼下這發報機的傳輸距離,只怕也不過數百米至數里的范圍,眼下顯然是不適用的。 最重要的是,對于張安世而言,有線發報固然耗費巨大,卻也有其巨大的優勢。 這有線發報,所能帶來的產業鏈是巨大的,需要大量的線纜,且線纜隨著鐵路來進行鋪設,正好可以借助鐵路司來來進行維護。 而一旦電線業務蓬勃發展,那么……隨之而來對于電池裝置的研究,以及發電的研究,則可以變得更加深入。 任何的產業,都不是空中樓閣,靠的是無數白花花的銀子,還有無數賴以生存的發明創造家、理論家、技工、匠人、勞力來維持,一旦這東西,無法給人帶來收益,那么……這樣的所謂技藝,其實也不過是曇花一現。 發報機需要電力,而電力,眼下只能靠踩踏發電,這樣發電十分原始。而所用的儲蓄電力的電池,亦是簡單無比,尋常人看去,只看到一個水箱里裝著莫名的液體。 而無論是發報機還是收報機,其實都簡單無比,不過是用木板、還有漆所包裹的銅線,還有幾個長螺絲釘,幾個段螺絲釘,以及銅片、銜鐵之類制成。 所謂的電磁鐵,其實就是用漆線繞著長螺絲釘轉圈而已。 當然,收報機更復雜一些,因為連接著銅片的地方,制成了一個用炭筆以及長條的墊紙結構,一旦千里之外的發報機發來了電,則銅片開始起落,連接著銅片的炭筆則也在紙上開始起落,在這墊紙上記下或長或短的電碼。 這玩意,莫說是蒸汽機,便是有一些這個時代的水車,可能結構都比它復雜。 可恰恰是這么一些結構簡單到令人發指的東西,通過線路連接,卻發揮出了不可思議的效果。 眼前的這一切,對朱棣來說,都是從沒有接觸過的,朱棣的眼中充滿著新奇,他看得極認真,上下端詳著,又見這幾個發報人員手中各拿著一部書看,便忍不住道:“這是何物?” “陛下,這是譯電書,您瞧……” 跟隨在旁的張安世,做著示范,在發報機上,敲了幾下,而后,這發報機上,便發出或長或短的咔咔聲。 張安世繼續道:“這邊按鍵一按,另一頭便也能收到,而后他們根據這長短的響動,變成電碼,短促的,則代表數字1,連擊兩下,則為2,以此類推,長擊的話,則相當于空格……” 朱棣看得目不暇接,似懂非懂地點頭。 張安世則接著道:“收到了這些電碼的數字之后,咱們再根據這譯本,翻譯出文字。譬如343、463、445。每四個數字,就代表了譯本的頁數,若是3,則是第三頁,第二個數字代表譯本的豎列,若是4,則意味著是在第4行,第三個,則代表了橫列,若是3,則代表是第四個。陛下你看……” 張安世當下,將這343的數字,直接在譯本里找了出來,隨即指了指上頭的字道:“這個字,是‘錢’字?!?/br> 朱棣:“……” 第581章 封官許愿 朱棣像是大抵懂了。 卻又好像懂了一個寂寞。 張安世的話,他是能聽明白的。 比如,怎么樣用數字來破譯出文字。 而問題就在于,這數字破譯文字,還是沒有辦法解決朱棣產生出來的無數疑惑。 朱棣是個實用主義者,他不喜歡故弄玄虛。 這也是為何,他對儒生不感冒的原因。 因為儒家固然經過了千年以上的不斷的完善,總能總結出一套看上去無懈可擊的理論。 然而,理論再好,也沒有卵用。 于是朱棣直截了當道:“你是如何將消息傳遞出去的?” 張安世道:“臣這數月以來,鋪設了一條線路,這線路,乃是自江西的贛州府,至南京城……” 朱棣道:“線路?” 張安世取了這漆線,交給朱棣看,朱棣細細看過,也沒覺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張安世便道:“此線可不簡單,乃是用銅線拉絲制成,陛下,若是早個幾年,這銅鐵想要抽絲,卻不容易。好在這些年,各處機械作坊的技藝大漲,就這……還是當初科學院許多高級匠人,以及無數的研究人員,花費了數年努力的結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