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796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舍人點頭。 胡廣指了指眼前的公文道:“這都是各府縣送來的吧?!?/br> “是,他們都盼著胡公拿主意?!?/br> 胡廣頷首:“大家都不容易啊,我會回書的?!?/br> 接著,他再沒有發出任何的聲音,舍人悄然退下。 …… 郡王府里,車馬如龍。 許多的奏報,從四面八方而來。 張安世的命令,也是應接不暇。 今日就下達了三道命令。 關于受災百姓賑濟新章程,其中大大講述了災民們光吃糧食的危害,因而,立即押解十數萬石魚干,分赴各府縣。 又出臺緊急征辟流動戲班往各府縣慰勞辦法。 還有關于各建設指揮使司,缺少紙張和筆墨的情況。 這一個接一個的命令,直教人目瞪口呆。 畢竟,誰也無法想象,這玩意還可以這樣玩。 這哪里是賑濟百姓,這分明是伺候大爺吧! 張安世對此,卻依舊保持微笑。 “怕個什么,咱們只管給各個作坊下訂,征辟戲班子,搜羅紙張,書本,筆墨,還有更多的棉衣和布匹,放心,會有人給咱們結賬!” “對啦,一些鐵器,也是需要的,修橋鋪路,都離不開工具,聽聞各指揮使司,下頭還有不少武裝的護衛,現在是非常之時,聽聞有不少的盜匪,想辦法,尋一些刀槍劍戟的尾貨,也發出去?!?/br> “喏?!?/br> …… “陛下……” 東廠這邊也沒有閑著,將一份份的奏報,送到朱棣這邊。 朱棣這些日子,本就心煩意亂。 此時,他只點點頭道:“說?!?/br> 亦失哈道:“又一批糧,還有許多物資,自太平府撥出了,不過……太平府的情形,似乎并不太好,聽聞……有不少軍民百姓,都對此略有牢sao……” 朱棣聽著,搖頭道:“哎……這百姓們無衣無食,朕要cao心。這張安世一股腦的出錢出糧,這樣鋪張的將銀子和糧食送出去,朕更cao心。這什么時候是個頭啊……” 亦失哈一時無語,竟不知如何應對。 好在,他想起了什么,于是道:“不過朝中,倒有不少的議論……” 聽到議論兩字,朱棣的臉色漸冷下來:“說來朕聽聽?!?/br> 第466章 喪盡天良 亦失哈道:“聽聞太平府那兒,頗為動蕩,不少百姓,缺衣少食,現在太平府,卻節余下糧食,盡力供應諸省……這……” 朱棣聽罷,非但沒有鎖緊眉頭,反而是吁了口氣,道:“張卿公忠體國,全無私念,實是人臣典范啊?!?/br> 是的。 同樣的行為,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同的。 張安世這也算是賣血給那些贓官污吏們擦屁股了。 在朱棣看來,說是可歌可泣也不為過。 在亦失哈滿心羨慕的時候。 朱棣突然道:“朕聽聞,太子也去了河南?” 亦失哈連忙收起心思,道:“是,太子殿下在模范營中打熬身體,只是此番,模范營奉調河南、關中、湖廣,他與一隊人馬,趕赴河南?!?/br> 朱棣頷首:“去一去也好?!?/br> 接下來,朱棣再無他話。 亦失哈也就不好再說什么了。 牽涉到了太子,有些話不能說太多,吹捧得太過了,陛下會認為,朕還沒死,你就想換新主了? 可若是吹捧得太輕,又不免皇帝會認為,你這奴婢,是否對朕的兒子有異心?不成,這樣的人不能留給太子。 這其中的心思,實難把握,亦失哈不是張安世,張安世乃太子妻弟,他如何抱著陛下的大腿,恨不得當陛下的掛件,也不擔心陛下大行之后,太子會對他產生疑心。 更不必擔心,吹捧太子,會引來不必要的懷疑。 畢竟,陛下只會認為張安世乃太子恩養長大,吹捧太子是他有良心。 退一萬步,就算張安世說幾句太子的壞話,也絕不會認為張安世這是懷有什么異心。 而是會認為,這是良苦用心,是為了太子好,這叫良藥苦口,忠言逆耳。 這就是他們朱家自己人的區別,反正橫豎都說得通。 而對于朱棣這般敏感的皇帝,無論是亦失哈或者是大臣,任何關乎于太子的舉動,其實都是極危險的。 大家都不傻,所以都會盡力忽視天下還有這么一個太子。 …… 大量的糧食,進入了倉庫。 囤積起來。 幾乎在開封,每一戶人家的谷倉,都堆得高高的。 周舉人也是一個聰明人,他是學過數學的。 只需要簡單的計算,就可得知,自己的這些人,購買的糧食已經不計其數了。 一個開封府是如此,受災的這么多府縣,似乎聽聞也是如此,大量的士紳,都在吃進糧食。 這么多的糧食,沒有一千萬石,也有八百萬了。 他甚至詫異于,這太平府居然能賣出這么多的糧食。 不過現在無所謂了…… 因為他無論如何計算,也認為太平府的糧食,應該已經告罄了。 甚至是下半年,這整個直隸的糧,也都已經售空。 天下之糧,必然cao持在四省之地的像他這樣的人之手。 而他之所以敢下如此血本,倒不是因為他性子里就有孤注一擲的一面。 而是歷朝歷代以來,只要大災,只要缺糧,那么不顧一切的囤糧就準不會有錯的。 周舉人的祖輩,自有家譜以來,就是這樣干的,且每一次遭遇這樣的大災和囤糧之后,周家的家業,便要再狠狠地上一個臺階。 這是慣性,一個家族嘗過一次甜頭,那么就會形成依賴,周家在經營家業方面,雖也會打著所謂詩書傳家,勤儉持家之類的名號,可實際上……真正的手段就是豐年囤糧,災年囤貨居奇。 此次,周家借貸了不少的銀子,可以說……能抵押的都抵押了。 畢竟,這一次沒有選擇,出了張安世這樣的變數,逼得他不得不進行豪賭。 可現在,他有信心! 不過……各處粥棚的粥飯,依舊還在發放。 這令周舉人心中還是略有不安的一點!于是,他不得不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計算,最后得出的結果,也總是讓他安心。 不可能,絕不可能的! 太平府的糧食……應該已經告罄了。 絕不可能再有了。 這定是回光返照! 與此同時。 一隊模范營抵達了開封,隨來的還有大量的人員。 有戲班子,還帶來了大量的書本、報紙,還有一車車的貨物,用油布裹得嚴嚴實實的。 戲班子一到,東城這里頓時熱鬧了起來。 這戲班子一到了傍晚時分,就開始唱戲,唱的多是一些包拯殺駙馬,或是三國之中三顧茅廬之類的內容。 尋常百姓,最愛瞧這種樂子,因而,白日勞作,夜里還有娛樂,能吃飽喝足,這營地里便越發的穩定了,甚至連從前的一些小偷小摸,也漸漸絕跡。 太子朱高熾就在其中,這一隊模范營在此扎營,打的是協防開封的名義。 到了傍晚之后,才準許出營,朱高熾便東走走,西看看。 對于大災的情況,他其實從前是有所了解的,畢竟他經歷過北平守衛戰,也曾以王子的身份,往來過北平和南京城。 如今見此場景,禁不住一愣。 這兒的百姓,雖未必都換上了新衣,可精神似乎都不錯,從前所以為會預見的菜色,也不曾有。 這里幾乎應有盡有,新近居然搭建起了一個大澡堂子,是在地上挖了一個深坑,而后燒熱了水,引水入坑,再在這坑上,搭起了大帳篷。 說是……天氣漸冷,需保持清潔,免得滋生疾病。 哪怕是穿了幾日的衣物,也有專門的人收集,進行漿洗,再晾曬。 這里可能許多東西,還是有一些匱乏,可人力卻是充足,將人組織起來,就總能找到活干。 朱高熾走馬觀花地看著,卻越看越覺得稀奇,他恍然覺得,這好像一個巨大的軍營,可細細一想,似乎又不對。 到了次日,朱高熾開始在各處粥棚處衛戍。 各處的粥棚,早已大擺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