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788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再有各種俸米,以及兵部的馬料糧,工部的工糧,禮部的祭糧,戶部就更不必說了。 這些固定的開銷拿出去,真正朝廷可用之糧,不會超過三百萬石,若是再加上其中的各種損耗,真正能發揮作用的有一百五十萬石,就已經算是不錯了。 而張安世……現在囤積的糧食,竟是朝廷可用之糧的十倍還多,而且不出意外的話,只要張安世不喊停,就可能還繼續會有源源不斷的糧食運來。 “我的親姐……”張安世驚訝地喃喃道:“這西洋……真他娘的是好地方啊,和他們比起來,什么江南魚米之鄉,什么天府之國,都要甘拜下風?!?/br> “殿下……”朱金卻是苦笑著道:“糧食是足夠多了,可是現在許多糧,都收不下了,不少的糧,都入不了倉,眼下該咋辦,這糧還收不收了?” 張安世轉而冷笑,道:“誰說不收了?給我繼續收,有多少收多少,不夠地方放就繼續建倉。我現在只想搞糧,其他勿論!” 第460章 你敢想嗎? 張安世的話可謂是斬釘截鐵。 使得原本還有些心疼的朱金,頓時無言。 張安世隨即道:“水師那邊,再等等看他的消息?!?/br> 說罷,將目光投向后面進來的陳禮的身上,笑了笑道:“這受人災的各省,都派了人手嗎?” 陳禮道:“按著殿下您的吩咐,這上上下下,都派了人?!?/br> 張安世對陳禮的辦事能力素來是很放心的,便只頷首道:“繼續盯著,給我盯死了?!?/br> 陳禮利落地道:“遵命?!?/br> “還有……”張安世又慢悠悠地道:“這河南諸省發生的事,有一些,可以稍稍透露給東廠?!?/br> 陳禮一愣,一時顯得有些不明所以,便道:“殿下的意思是……” 張安世道:“直隸外頭的事,有一些我們說出來,總有一些不便,可若是東廠來揭露,就不同了。這對東廠有好處,對亦失哈公公而言,也是一次露臉的機會,他不會拒絕?!?/br> 陳禮只好點頭。 張安世見他如此,猜到了他的幾分心思,笑道:“不要總想著這一點點的小功勞,眼睛要放長遠。眼下,這賑災的事,才是真正的人命相關,廠衛之間不必有什么妨嫌?!?/br> 陳禮應道:“殿下說的是,卑下記下了?!?/br> 張安世嘆了口氣,卻沒有繼續再多說什么,轉過頭,對站在一旁候命的一個書佐道:“以我的名義,給諸王回書,要致謝,態度要謙和一些?!?/br> 那書佐忙是點頭。 “接下來,就看看水師了……”最后這話,張安世像是自言自語地喃喃念著,而后嘆息了一聲。 松江口岸,有一島,曰崇明,這崇明島,乃長江門戶,明太祖高皇帝在位的時候,曾賜東海瀛洲四字。 這個偌大的島嶼,早年便有大量的百姓遷居,此后,水師在此設立了水寨。 此時,有一艘艘的小船開始進入了海港。 那停泊在碼頭上的小船,幾個赤身的漢子跳下來,而后,他們開始搬運下一筐筐的海魚。 似這樣的小船,如今在此,多如牛毛。 若早在數年前,在大明沒有真正開海之時,是不允許漁民下海的,蓋因為元朝末年的時候,漁民和私鹽販子一樣,一旦離開陸地,下海為盜,上岸便成了良民,因此,大明對入海捕魚,嚴厲禁止。 可現在……這一個個精壯的漢子們,卻將數不清的海魚搬運上岸,數年之前,雖然開始風氣漸開,也有一些零星的百姓,開始下海捕撈。 可人們已經對下海漁民有刻板的賊人印象,一般的良民,除非實在沒了生計,斷不會以此為生,所以下海捕魚者,依舊還是少數。 可就在半年前,水師各處的水寨,突然有人張掛出了牌子,收購海魚。 給的銀子,乃是真金白銀,絕不會缺斤少兩。 有多少魚要多少。 不只如此,還鼓勵百姓下海。 甚至還有人專門教授人出海捕魚。 更有水師專門設立了一些專供漁民下海的小碼頭。 百姓們大多都謹慎。 尤其是這個時代,務農能討生活,因而,對于許多的百姓而言,只要一日沒有到挨餓的地步,便就斷然不會輕易去做其他的嘗試。 只是……各處的水寨,卻在百姓們之中頗有威信。 從前是好男不當兵。 可這些水師的校尉卻不同,他們一個個有水寨中有著極好的伙食,而且一個個看上去身體強健,身上穿著的,乃是上好料子制的衣甲,據聞其中不少,竟是大名鼎鼎官校學堂出身。 在尋常百姓眼里,官校學堂出來的,就是秀才。 此等人,自是百姓們眼里再光鮮不過的身份。 而如今這些人發了話,甚至親自帶人下海教授捕撈,甚至愿意提供一部分的漁具,更是許諾了捕撈海魚之后,可獲得不錯的銀子。 利誘足夠吸引,自然就會有魚兒愿意上前。 于是,終于有人肯嘗試。 第一批出海的,照著方法,果然帶著滿當當的海魚回來了。 這個時候,不存在所謂的過度捕撈,而且禁海之后,周遭海域的魚群幾乎沒有漁民這個天敵,因此,毫無懸念的捕獲量不小。 緊接著,他們一登岸,隨即便有人開始給他們的魚蝦上稱,照著價格,直接給銀子。 這些新漁民們,睜著吃驚不已的眼眸,幾乎是顫抖著捧著這沉甸甸的銀元,竟是老半天說不出話來。 平日里務農,莫說是佃戶,即便是那些尋常的自耕農,家里有個十畝八畝的土地,其實日子也是苦巴巴的,一年到頭來,勉強有一點養家糊口的糧食就已算是生活不錯了,至于錢……他們可能看過銅錢。 可銀子這東西,除了偶有一丁點的銀子打制成銀飾當做傳家寶之外,幾乎不存在和人進行銀子的交易。 可現在,這一趟出海,七八日下來,當這四五兩銀子落在手里,卻給他們一種,說不出的激動。 他們眼里放著光,光里閃動著希望。 “多謝,多謝?!?/br> 一聲聲激動不已的致謝,這哪里是在賣魚,就好像是在乞討一般。 很快,消息傳出來,緊接著,便有許多的百姓,開始蜂擁下海了。 他們乘著水寨設計出來的一種專用漁船,拿著設計好的新漁具,一個個奔赴汪洋,彼此之間,交流著打撈海魚的經驗。 至于哪家小子,出海幾趟,竟回家便娶新媳婦的事。亦或者,誰家打撈的海魚多,因而被水寨那邊,賜了一個“捕魚能手”的匾額之類的話,更是令人津津樂道。 許多的漁場,幾乎都是水師標定了位置,而后讓人掛榜張出。 所有的海魚,水師全數收購,并沒有任何的后顧之憂。 要知道,這里是江南,江南的人口稠密,土地卻是稀少,因而……即便大量的勞動力下海,其實也不會耽誤農時。 而另一邊,則是在崇明這兒,卻出現了大量的曬魚場。 海魚太多了,收購之后,便立即雇傭一批人,開始掏去海魚的內臟,而后直接進行曬干。 這海魚因為本就有鹽水,所以只要曬干,并不會腐壞。 等這海魚曬干之后,再專門進行儲存。 這崇明島上,足足建了數十個魚倉,便是專門儲存之用。 此時此刻。 陸謙在他的指揮使司的值房里。 在制定了新的訓練計劃之后,而后召了書吏來。 “這幾日,收了多少海魚?” “這些日子,又增加了不少,如今,每日都在兩千石上下?!?/br> 兩千石并不多,至少相對于糧食來說。 可也不算少,換算成斤兩,這可是足足每日兩三萬斤。 何況這可是魚,是真正的rou啊。 陸謙點頭,顯得極滿意:“繼續求購,還有,聽聞前日,死了一個漁民?” “是,恰好觸礁了,有人摔落下水,其余人來不及救援?!?/br> 陸謙道:“讓人帶一些銀錢,去撫恤一下他的家人,海中討生活不容易?!?/br> “陸將軍,咱們平日里收購他們的魚,已是……” 陸謙打斷他道:“一碼歸一碼,殿下說了,很多時候的事,不是錢的事。能用錢來解決的事,才是最輕易的。人家家里死了壯丁,撫恤能花幾個錢?可在人最悲傷的時候,給予一些慰藉,豈是區區幾個錢能相比的?你呀,小事精明,大事糊涂?!?/br> 這書吏忙道:“是,學生明白了,學生明日著重就辦這件事?!?/br> 陸謙頷首:“咱們水寨,練兵是首要的事,可是……開拓汪洋,如何教天下萬民自海中得利,也是要緊的事。這偌大的汪洋大海,財富取之不竭、用之不盡。因而,水師既是軍馬,可也需是給百姓討生計的先鋒。如若不然,朝廷養我等何用?” 頓了頓,他似想到了什么,接著道:“除此之外,還有一樁要緊的事,咱們庫房中的魚干,你要好生計算一下,總計有多少石,過幾日,要將數目奏報上去?!?/br> “這個……學生倒是大抵心里有數?!?/br> “有多少?” “這半年來,總計求購來的魚干,有四十萬石上下?!?/br> 陸謙一愣,道:“這么快就算了出來?” 這書吏苦笑道:“這很好算,水寨求購的價格是恒定的,只要計算花費了多少銀子求購,就可計算出入庫的數目?!?/br> 陸謙忍不住笑了,滿意地道:“原來如此,果然不愧是棲霞算學學堂里出來的才子。嗯……給我擬一份奏報吧,殿下的意思是,不計一切代價,越多越好,咱們這邊繼續收購,爭取未來再收購百萬石上下,至于現有的數目,也奏報上去?!?/br> 這書吏看陸謙心情不錯的樣子,猶豫了一下,忍不住問出了心中的疑問,道:“將軍,您說……殿下若是想吃海魚,想要供應倒是不難,卻為何要收這么多……” 陸謙收斂起笑意,臉上肅穆了幾分,道:“這個,豈是你我所知?我們遵照命令行事就是。不過……我細細思來,可能和殿下收糧有關?!?/br> 書吏大驚道:“殿下收糧,是去賑濟百姓,可是海魚……恕學生愚鈍,歷朝歷代,也沒聽說過用rou去賑濟百姓的道理?!?/br> 書吏感覺更不解了。 哪怕是魚,在人的眼里也是rou,這可是稀罕的好東西,而對于災民而言,莫說是魚,是糧食,即便是給他們樹皮,他們也能啃個一干二凈。 這已完全超出了書吏的認知。 陸謙苦笑道:“所以說,殿下的心思,豈是你我可以妄測的?我在模范營,此后又推薦去了官校學堂讀書,再之后又做了兩年多武官,而今到了這水寨,卻只知道一件事,任何事,遵照著殿下行事即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