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400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接著干笑:“泰山大人放心吧,管教好徐欽,我這做姐夫的義不容辭?!?/br> 徐欽耷拉著腦袋,只一味的流淚,直到徐輝祖出去,才咧嘴笑:“姐夫,俺爹就這樣子,你別被他嚇著?!?/br> 張安世:“……” 等開了春,張安世便開始忙碌起來。 他得先在棲霞正式的建一個大宅子。 畢竟現在有了家眷,以后得真正給自己安一個家了。 既然是侯爵的府邸,這規格的問題,卻需詢問禮部。 很快,禮部就上奏皇帝,問題還出在規格上。 其他的地方,張安世都沒有超標。 唯獨,這張安世在院墻上的要求有些過分。 院墻要用花崗石,高三丈,且分外墻、中墻、內墻。 這他娘的是城墻的規格。 朱棣見了奏報,老半天回不過神來:“他這是要做王八嗎?就算是王八,有才一個殼呢,他張安世竟要三個?” 亦失哈站在一旁,也是無語,老半天說不出話來。 “陛下,張安世為陛下效力,得罪了不少的仇家?!币嗍Ч人砸宦?,還是決心斡旋一下,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有時候,多給人說說好話,這些話終究是要傳到別人耳朵里去的,亦失哈一向喜歡結善緣,何況還是東宮的善緣。 “奴婢聽說,許多人想要他的命,陛下您想想,這些亂臣賊子,連陛下的性命都敢害,這安南侯他……” 朱棣聽了,臉色緩和:“有道理,那就給他三個殼吧?!?/br> 大筆一揮,在禮部的奏疏里批注,里頭都是罵人的話:張安世有功,賊子恐懼,無日不想殺之而后快,今建高墻,乃性命攸關,爾等多嘴多舌個鳥?令張安世立即修墻,墻內準設崗哨十六,有司不得問。再敢多嘴,張安世若有好歹,教爾全家陪葬。 寫完了。 朱棣將朱筆拋到了一邊,不禁笑了:“入他娘的,這樣就怎么都死不了了,不過……這樣的高墻,會不會憋得慌?!?/br> 亦失哈道:“這個……奴婢沒試過,不過聽著,倒像是畫地為牢?!?/br> 朱棣樂了:“那就再準他,以國公之禮,將宅院修的再大一些吧,朕倒是不擔心張安世,卻是擔心朕那靜怡侄女,住在這地方,常年不見天日的,怪瘆人的?!?/br> 亦失哈忙道:“陛下真是心細如發,奴婢佩服?!?/br> 就在此時,有宦官匆匆而來,道:“陛下……” 朱棣抬起眼來,只瞥了這宦官一眼,而后慢悠悠的道:“何事?!?/br> 亦失哈站在一旁,看著這宦官,倒是有些怪他不懂規矩,一般奏報,都要先經過亦失哈,讓亦失哈來奏。 這宦官道:“松江口岸,這松江市舶司,發現了一艘可疑艦船,疑似倭寇,這船中,果然發現許多的倭寇器具……” 朱棣淡淡道:“區區一船倭寇,為何要來奏,照規矩,直接斬殺便是?!?/br> “可那人……自稱是東宮的宦官,還說……還說是……奉旨下西洋的,叫鄧健……” 朱棣一聽,滿臉詫異,他看向亦失哈。 亦失哈道:“鄧健這個奴婢,奴婢是知道的,他當初,跟著鄭公公下西洋,此后,聽說與鄭公公分道揚鑣,繼續西行……不過……奴婢倒是覺得奇怪?!?/br> 朱棣道:“嗯,朕也覺得奇怪,若是回來,理應要途徑安南,可為何,安南市舶司沒有奏報?就算沒有經過安南,也應該在泉州市舶司???,卻又為何,沒有泉州市舶司的消息?還有,這倭人的器具……是怎么回事?難道倭人,還出現在了西洋嗎?這些話,都是狗屁不通。莫不是倭寇畏罪,所以詐稱是下西洋的船隊嗎?” 亦失哈更覺得蹊蹺:“可若是如此,陛下……這也說不通啊,倭寇怎知鄧健其人……就算知曉,他們奏報上來,也別想逃脫,照理來說,這等于又添了一個欺君之罪。原本只是砍腦袋,現在好了,可能要凌遲了?!?/br> 朱棣站起來,這個鄧健,其實他早就忘了。 畢竟貴人多忘事,朱棣心思是放在那鄭和上頭的。 這倒不是厚此薄彼。 而是鄭和的船隊,才是真正肩負重任的那個。 至于鄧健……那幾艘船,鬼知道他們去了哪里。 朱棣想了想:“這事,問張安世準知道,這鄧健不是張安世舉薦的嗎?再者說了,鄧健也是張安世指使?!?/br> 亦失哈道:“那奴婢這就傳喚張安世?!?/br> “去吧?!敝扉Φ溃骸半抟灿腥兆記]見他了,天知道他又在搞什么名堂?!?/br> 一個多時辰之后,張安世風急火燎的趕來。 張安世還以為是自己違規建侯府的事,行了禮,便為自己辯解:“陛下啊,臣也沒辦法啊,現在外頭許多人揚言,要弄死臣,臣為陛下效力,倒沒什么可慮的,大丈夫無非一死報君恩而已,我張安世不怕死??沙棘F在有了家室啊,何況,這妻也是姐夫催我娶的,臣總不能,連自己妻兒老小也不管吧?!?/br> 朱棣哭笑不得的看他:“你有妻朕知道,什么時候就有子了?!?/br> 張安世道:“有妻就會有子,臣找姚師傅算過啦,說臣有十八個兒子,陛下,這是妻兒老小十九條活生生的性命啊。賊子兇殘,說不準就要滅臣滿門,臣想到這十九條人命,臣……是日夜焦灼……” 朱棣擺擺手:“好啦,好啦,建,建……隨你建。朕也早已給禮部有批奏,你放心,你全家都沒事?!?/br> 張安世道:“陛下隆恩浩蕩,臣真是感激涕零……” 朱棣道:“朕尋你來,倒不是問你這個的,朕是問你鄧健的事?!?/br> 張安世道:“誰是鄧???” 朱棣:“……” 朱棣咬咬牙,便耐心的將方才的奏報說了。 張安世聽罷,大喜過望:“鄧健……他回來了?我的天,沒想到……他這樣也能回來?” 朱棣道:“若是回來,如何會有倭國的器具?” 張安世自信滿滿的道:“一定是他途徑了倭國?!?/br> 朱棣皺眉起來:“他下的是西洋,若是返航,豈不是從西洋回?” 張安世此時搖頭,笑吟吟的道:“陛下,京城有一個諺語,條條大路通南京?!?/br> 第230章 價值連城 張安世雖說的信誓旦旦,可朱棣還是聽得迷糊。 往西航行,卻是自東邊回來。 難道,又饒了回來? 不過朱棣好就好在,他對于不明白的事,也不會多費精力去思慮,只是道:“鄧健此人,朕有幾分印象了,他倒是難得,不過……此船到底是倭寇的艦船,還是與這鄧健有關,現在卻還未必,朕命人將這些人,押解京城來,你親自去辨別,一看便知?!?/br> 張安世已是歡喜無限。 鄧健居然真的回來了? 若果然是鄧建的話……豈不是說明他的計劃成了? 這可是真正的壯舉啊。 十死無生。 在張安世的計劃中,是幾乎沒有生還可能的。 可之所以還讓鄧健去,其實也只是一種慣常的管理學而已,提出一個高不可攀的目標,然后你能完成多少便是多少,便于你竭盡全力超額完成任務之后,卻依舊沒有達到總目標,好讓將來繼續pua你。 所以張安世的預計,鄧健可能至多抵達鄭和七下西洋的極限位置,也就是紅海沿岸與非洲東海岸。 那個時候,鄧健應該就會知難而退了。 可哪里想到……這家伙雖是太監,卻是身殘志堅,直接發了狠,當真……完成了一個張安世都覺得無法完成的壯舉。 張安世現在心很亂。 沒心思和朱棣繼續胡扯。 見張安世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朱棣不由道:“你在胡思亂想什么?” 張安世道:“陛下,臣其實也覺得匪夷所思,總覺得……有些……有些……” 朱棣皺眉道:“你到底想說什么?” 張安世道:“陛下知道……若是鄧健當真是從東返航,可能……他這一次航行,會直接打破了自天下混沌,再至而今以來,天下最偉大的壯舉?!?/br> 朱棣還是不明白張安世想說什么,便道:“你的意思是……” 張安世道:“這么說吧,鄭公公的船隊,抵達的乃是大食海域,這鄧健若是這樣回來,其航程,就可能超過了下西洋的五倍以上了,而且……沿途的補給,比之下西洋更為艱難,普天之下,沒有人做過這樣的事,海外的情況,現今只怕只有這鄧健最清楚了?!?/br> 朱棣聽罷,驚訝之余,也不禁頗為心動。 他沉吟著道:“速速辨別這鄧健真偽,若果是鄧健,立即帶他入宮來見?!?/br> 張安世道:“遵旨?!?/br> 得了皇帝的準許,于是張安世再不耽誤,心急火燎地出了宮。 他有些等不及了,索性直接帶著人,便一路朝松江方向去。 人馬剛剛到了鎮江,終于將押運的人給截住了。 這都是松江府和松江市舶司的差役。 倒是沒有將這些“??堋毖荷锨糗?,卻只是嚴加看管。 足足七十多人,等他們見到了內千戶所的校尉,這校尉只給他們看一眼鐵牌,為首的一個都頭立即大驚失色,連忙恭謹地道:“見過上差?!?/br> “一邊兒去,安南侯要親自甄別?!?/br> 差役們不敢造次,連忙紛紛束手站一邊。 等張安世打馬過來,見這一支隊伍中,不少人都穿著倭人的裝束,一個個蓬頭垢面,甚至有人將頭發也剃了。 他們膚色古銅,疲憊不堪的樣子,彼此攙扶,也有人……是被伙伴用門板抬著。 張安世這時才意識到,為何這些人會被當做倭寇了。 當即,他飛快地下了馬,上前就道:“鄧健何在?” 他大呼一聲。 此時,在門板上躺尸的一個人立即一骨碌地翻身而起,尖叫道:“在此,在此?!?/br> 說著,這個人連滾帶爬,嗖的一下,躥至張安世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