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329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啊……”陳禮詫異道:“侯爺的意思是……惜售?這會不會不妥,當初……侯爺您……可以因為桐油……” 張安世道:“桐油不一樣,桐油關乎的乃是國計民生,價格漲到天上去,老百姓還過不過日子?可咱們的寶貨,這是賣給富貴人家的,自然是越貴越好。人家根本不在乎銀子,人家看重的就是價格昂貴,你不貴,他還嫌配不上自己的身價呢?!?/br> “噢……知道了?!敝旖鸫蚱鹁?,侯爺兩個口,還不是他說啥就是啥。 倒是張安世在此時嘆了口氣,很是感慨地道:“造孽啊,造孽……我真見不得這些事,把老四叫來,我要讓他幫忙去問問,解家過頭七的時候開不開席,不管怎么說,同朝為臣,該去吃個席的,不然沒有禮貌?!?/br> …… 解縉此時正直愣愣地坐在公房里,可謂是如坐針氈。 胡廣也有些慌了,他和楊榮不一樣。 楊榮可以置身事外,這是因為楊榮畢竟和解縉,沒有過多的私交。 可胡廣和他同年、同鄉再加上姻親的關系,總是拉不下臉來,割袍斷義。 當下,便在公房里,苦笑道:“解公,且先別急,或許待會兒陛下氣消了,就會有恩旨來了?!?/br> 解縉只坐著,直勾勾地看著虛空,此時……他人像抽空了一般,竟是啞口無言。 “那劉文君,實在可恨,是我們看走了眼,誰曾想,他竟是這樣的無恥之徒,哎……這事……我也覺得蹊蹺……” 解縉深深地看了胡廣一眼:“臣子犯錯,依律行事便是,何以這樣……這樣……” 他嘴唇顫抖著,哆嗦著說不出話。 胡廣便道:“哎,解公,該慎言了?!?/br> 解縉痛苦地道:“我知陛下,十之八九,乃是嚇一嚇我,只是……這般羞辱大臣……我真想掛冠而去,不愿再侍奉了……寧愿回鄉,教子弟們讀書,告訴他們,做什么都好,都不要做官?!?/br> 胡廣唏噓道:“哎……” 解縉痛苦地道:“伴君如伴虎啊,與虎狼為伴……我……我……” 他痛心地繼續道:“今不如古,今不如古啊?!?/br> 胡廣已不知該如何勸誡了。 卻忍不住道:“實在不成,不妨辭去,或可保全?!?/br> 他見解縉生出了引退之心,又想到楊榮對解縉的品評,似乎也覺得,解縉這般的性子,留在此……遲早可能引來禍端。 可解縉聽了胡廣此言,卻突然警惕地看了胡廣一眼,默然無聲。 而這下……胡廣卻好像意識到了什么。 好像自己失言了,這種引退的話,解縉可以說,但是他卻不能說,因為解縉張口,這叫高風亮節,可他勸慰,就成了動了什么歪心思。 解縉……根本不可能引退,他對于權位的棧戀,絕非是他口中所言的這般。 就在此時,一個中書舍人快步進來,這舍人臉色慘然,低頭道:“宮外頭……宮外頭傳出消息……” 解縉恢復了一點精神氣,露出幾分凝重的樣子道:“說?!?/br> “錦衣衛拿了駕貼,去了解公家,抓了令公子……聽聞……公子已誅了?!?/br> 解縉那好不容易提起來的一點精神氣,像是一下子被這句話打垮了,身子猛地一震后,便搖搖晃晃起來。 他以為只是嚇唬。 以為還有恩旨。 可聽了這句話,卻好像晴天霹靂一般:“不,不……不可能……為何……為何……” 接著,竟有一個宦官來。 這宦官面無表情。 胡廣起身:“公公來此,可有口諭?” 宦官道:“咱奉口諭,只來此看看,陛下說:叫奴婢看看,解公死了兒子……是否悲痛?!?/br> 胡廣:“……” 他擔心地看向解縉。 卻見解縉僵在原位,身子快要撐不住一般。 突然,解縉傳出一聲悲鳴:“我的兒啊……我的兒……” 宦官依舊面無表情,只站在一旁,似木樁一般。 胡廣臉色慘然,不禁兔死狐悲,想說什么,卻又搖頭。 解縉哀嚎著,口里呼喊著,不由自主地站了起來,捶胸跌足之道:“吾兒何辜,吾兒何辜,他犯了什么錯?” 宦官沒有表情,依舊冷冷地看著解縉。 痛心疾首之后,解縉擦拭了眼淚,只是身子還在顫抖。 宦官道:“陛下還問,解公是否痛不欲生了?” 解縉此時竟是拜下,朝宦官顫抖地道:“回陛下,痛……痛不欲生?!?/br> 宦官便道:“望解公能體諒海中葬生者父母之心,引以為戒?!?/br> 解縉匍匐在地,身軀顫抖個不停。 他極艱難地想要張口,可接下來的話,卻實在難以出口。 第197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宦官見解縉不言。 于是露出了不悅之色。 不過他所面對的,還是文淵閣大學士,當下便含笑道:“解公難道沒有什么要說的嗎?若如此……奴婢只好這樣回去復命了?!?/br> 解縉深吸一口氣,才戰戰兢兢地道:“雷霆雨露,俱為君恩……臣解縉……誠惶誠恐,忝為文淵閣大學士,不能報效君恩,有愧天地,亦有愧陛下圣德,唯愿陛下……念臣尚算勤勉,請陛下準臣厚葬臣子,如此,則日夜稱頌陛下恩典……” 胡廣在旁聽著,心里卻不禁寒氣升騰而起。 他所寒的,既是陛下的無情。 更寒心的,卻是解縉的應對。 兒子死了,在如此悲痛的情況之下,沒有想著思歸、思退。 卻如此巧然應對,可見在遭受挫折的情況之下,解縉的聰明才智實在恐怖。 這番話細細去品味,實在妙不可言,先是認真地反省了自己的錯誤,同時……話鋒一轉,請求準他將兒子厚葬,這就是認慫裝孫子,可同時,若是陛下恩準,那么豈不是說……這也算是陛下的恩典?那么作為臣子的,是不是應該謝恩? 所以,原本一場慘絕人寰,根本無法應對的事,到了這里,卻是來了一個完美的轉身。 畢竟死了兒子,單單去稱頌皇帝殺得好,難免虛偽。 可若是回答中帶有怨言,又難免讓皇帝生出警惕,那么解縉就也可能危險了。 甚至回答得不夠精彩,也可能會引來懷疑,覺得你是不是懷恨在心。 只有這樣,提出了一個小小的要求,繼而感謝,既有了謝恩的理由,同時又極力地避免了表露自己的不滿,麻痹了陛下。 不得不說,這樣的應對和才思,真教人覺得恐怖。 …… “哎……”胡廣悄然地到了楊榮的公房,他感慨萬千地道:“解公還是不思退啊,到了如今這個境地,他反而越發的看重自己的仕途了?!?/br> 楊榮依舊低頭擬票,竟不覺得奇怪,只是一面擬著票,一面道:“我聽人說,解公家里若有賓客,他便總是與賓客滔滔不絕,引經據典,讓人嘆服。一個人將自己的才思展露在外,引起別人的驚嘆,這樣的人……哪怕平日里他再如何說自己高風亮節,說自己不在乎名利,說什么功名如浮云,其實也不過是夸口而已?!?/br> “這樣的人,反而最為注重的,恰恰是名利。所以……起初一開始,我便猜測,解公絕不會退,反而越發的珍視位置,想來……陛下這樣做,也是吃透了這些吧?!?/br> 胡廣皺眉道:“話雖如此,可我見了,心里還是不痛快。陛下這樣做,實在教人寒心,解公畢竟死了兒子……哎……楊公倒是面色如常,倒一丁點也不為所動,難道你的心,是鐵石做的嗎?” 楊榮擱筆,將鎮紙押著剛剛票擬的奏疏,這才抬頭道:“我聽過一個故事,說是一個窮人之婦在一富戶家里做工,見那富戶死了孩子,主母嚎啕大哭,悲痛欲絕,那窮人之婦見罷,大惑不解,便對富戶之婦言:不過是死了個孩子,為何這樣悲痛呢?將孩子埋了,明歲再生一個便是?!?/br> 胡廣聽罷,眉心皺成了一個川字。 楊榮卻是和顏悅色地看著胡廣道:“我乃福建人,福建山多地少,土地也很貧瘠,從我記事起,我所記憶的,便是連年的災荒。幸好我家還算充裕。我的祖父,也是讀書人,那時候還是元朝,元朝的皇帝聽聞我祖父的大名,想要征辟我的祖父為官,我的祖父卻是斷然拒絕,直到太祖高皇帝開國,祖父才對我們這些子孫說,天下要太平了,我的兒孫們可以做官了?!?/br> 頓了頓,楊榮接著道:“祖父在的時候,教我多些去見識周遭的貧戶,增長我的見聞。我見那些貧戶,一年四季,能吃飽的日子,也屈指可數。你可知道那貧家之婦,為何沒有這樣同情心,還奇怪富戶之婦死了兒子這樣傷心嗎?這并非是貧戶之女沒有人倫之情,實在是這樣的事,她這一生,早已見怪不怪了?!?/br> “在這婦人看來,十個孩子生下來,病死亦或因為產婦擠不出乳汁來餓死的不計其數,有兩三個能活下來就已是幸運。且饑饉之人,遭遇一場大災,便見周遭都是森森白骨,今歲死爹娘,來年死丈夫,又過幾年,死一個又一個的兒女,這樣的事……實在再稀松平常不過了,所以她無法理喻富人之婦死了兒子這樣傷心,也是人之常情?!?/br> 胡廣聽罷,依舊皺著眉頭,他來自于江西這樣的魚米之鄉,倒無法共情。不過對楊榮所講的事,倒有幾分共情的。 只見楊榮微笑道:“就說今日,陛下不是說了,下西洋,死了這么多人的丈夫,死了這么多人的父親,死了這么多人的兒子??晌覀冊趶R堂上的人,有幾個人生出憐憫呢?可你見了解縉死了兒子,便為之惋惜,可見胡公你呀,也未必是痛恨人命如草,只是因為……你與解縉共鳴罷了?!?/br> 楊榮頓了頓,又道:“我在文淵閣,每日見這奏疏里奏報的,都是各州府的饑饉、天災、人禍、瘟疫之事,一份小小的奏疏,死多少人?哎……若真要感傷,只怕每日都要在這公房里痛哭流涕不可。所謂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情不立事,善不為官。與其去想這些,不如好生處置奏疏,能少死一個算一個吧,你我乃大學士,怎可一人生死而亂了心緒呢?!?/br> 胡廣嘆道:“也罷,說不過你?!?/br> 楊榮卻道:“只是胡公……如今解公之子既死,你還是為自己的女兒打算吧,另立婚約……也好?!?/br> 胡廣拿不定主意,猶豫不定的樣子。 楊榮便又道:“不要總將名教的事,看得太重,我等也不是腐儒,更不該拿自己女兒的一生,去博一個貞節牌坊?!?/br> 胡廣這才點了點頭道:“我回去勸一勸?!?/br> 楊榮道:“這個案子,你如何看?” 胡廣這時才醒悟過來:“老夫是萬萬沒有想到……那劉文君……” 楊榮道:“劉文君此人,是作繭自縛??晌宜畹氖?,牽涉這事的,不只是劉文君一人,劉文君好名,他雖只得了十一萬兩銀子,可我在想……只怕許多寶貨,是當做了他沽名釣譽的工具!這賤賣出去的東西,只怕有不少……都與士林有關?!?/br> 胡廣瞇著眼道:“若如此,只怕這件事……就不簡單了?!?/br> 楊榮道:“也罷,這是錦衣衛的事,胡公這些時日,還是不要與人有什么私交,若有人拜訪,不要留情面,一概擋回去?!?/br> 胡廣欽佩地看楊榮一眼道:“嗯,就怕有什么故舊來請托,別給牽累了?!?/br> …… “侯爺,侯爺……” 此時,陳禮急匆匆地尋到了張安世。 他苦笑著道:“幾處的倉庫起火,讓人去查,方才知道,竟都是寶貨,還死了不少人,都是一些商賈和伙計,還有賬房……” “這些人的消息,倒是靈通的很,一個個都有狗鼻子,宮中那邊一有風吹草動,此前購買寶貨的幾家商賈還有伙計人等,便立即死了。不少倉庫都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