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216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他思量片刻,突然提了朱筆,草草寫了個條子:“敕命朱高煦領漢王四衛,會同模范營為一路,先入安南?!?/br> 接著,便將這條子交給了亦失哈:“這個送去給朱高煦?!?/br> 亦失哈只看了一眼,似乎心里了解,現在朝廷進兵安南,有兩路人馬,一路是云南沐家和貴州的軍馬,另一路則是朱能率領的朝廷中路大軍。 現在又添了一個朱高煦。 朱棣想了想,又交代道:“朱高煦四衛,不必朝廷負責錢糧,一應供應,都由商家負責籌措?!?/br> 頓了頓,朱棣又道:“教他們各路勠力吧,先入安南者,這地便歸誰所有?!?/br> 亦失哈不由哭笑不得,卻頷首道:“奴婢遵旨?!?/br> 領了條子,便匆匆去為朱棣辦事了。 朱棣手里則又撿起了一份奏疏,細細一看,卻臉色凝重起來。 “臣松江知府奏:松江疫,華亭、奉賢、金山諸縣多有僧俗百姓生瘟癥,死者枕藉,尤以青浦縣為重,民死幾半……” 朱棣大驚,隨即又取了另一份奏疏,這是太倉州送來的奏疏,竟也是關于瘟疫的情況。 不過顯然松江府才是瘟疫的中心,這瘟疫只是稍稍蔓延至隔壁的太倉州,可太倉州也有了不少的病患。 緊接著……又是蘇州府…… 所謂大災之后必有大疫。 關于這個情況,朱棣早已派人了解過瘟疫的情況。 可事實來看,似乎……該發生的事還是發生了。 松江府的情況最為可怕,緊接著是太倉州和蘇州府。 若是任由蔓延的話,甚至可能……會出現在江南各州縣。 整個南直隸,甚至是南京城…… 朱棣的眉頭便深深地皺了起來,臉上沉如墨汁,眼中浮出了憂色。 他在軍中,最是知道瘟疫的可怕的,畢竟在軍中一場瘟疫,所造成的減員和死傷,甚至比一場曠日持久的鏖戰還要多得多。 不只如此,一旦瘟疫蔓延下來,整個江南富庶之地,甚至包括了京城,都將尸橫遍野。 朱棣沒多遲疑,立即道:“來人,來人,速詔文淵閣大學士,各部尚書覲見,要快!” 此時,朱棣便再沒有了顧著商行的心思了。 錢可以再賺。 可命沒了,就真的是一切皆空了。 …… 張安世這邊接到了條子,這其實算是皇帝的中旨。 張安世自是很是振奮。 他原本還想苦哈哈地先從緬甸入手,誰曉得陛下想錢想瘋了,居然想在安南開刀。 安南的土地肥沃,又大多沿海,一旦拿下了一塊地,就絕對是血賺的。 要知道,那地方……稻米可是三熟。 而且若以安南為跳板的話,未來滲入整個西洋,就更為便利了。 于是他立即讓人召了模范營和朱高煦幾個來,幾兄弟細細商議定了,決心立即出兵,決不能遲疑。 張安世道:“糧食這邊不用擔心,已經盡力去收購了,所有的軍械,造作局那邊……我們都高價買?;鹚庍@邊已有一些儲備,總而言之,現在就是趕時間,不能讓成國公和張輔將軍占了先機?!?/br> “我調用所有的舟船,支持這一次的行動,好在咱們船業的船多,只要舍得給錢,人馬和糧食,還有其他的補給,都可沿江經江西,再由江西那邊,轉運至廣西!到了那時候,就完全靠你們了?!?/br> 朱高煦磨刀霍霍,中氣十足地道:“好的很,我正愁著一肚子的悶氣,想找人來發泄呢!” 張安世道:“那就五弟為帥,他有經驗,朱勇為副,張軏和丘松協助,還有顧興祖,他負責后勤和教導?!?/br> 朱金也來參會。 來的時候,他整個人都要窒息了。 群英薈萃啊。 這可都是大明的皇子、國戚,還有未來的勛臣。 這里的任何一個人,都是我仰望的存在??!沒想到我朱金也有今日,只怕這事我說出去,人家也不肯相信。 張安世看向面色激動的朱金道:“船業那邊的船只,我至少要抽調大半,除此之外,騾馬、糧食,軍械,還有桐油,都給我準備妥當,有多少要多少?!?/br> 朱金頓時收起了激動,大吃一驚。 這可是接近五萬人馬,要負責如此巨大的給養,這花費可是驚人的。 雖說現在賬上有錢,可還遠沒有到直接供應一場規模龐大的戰爭這樣簡單。 誰知張安世又道:“不要舍不得銀子,一切都要置辦最好的,兵貴神速,我要求整個軍馬騾馬化?!?/br> “騾馬化是啥意思?”朱高煦第一個提出了疑問。 張安世道:“就是要確保所有的給養,所有的人員,都有車馬騎乘,也都有騾馬運輸?!?/br> 朱高煦駭然道:“這得花多少錢?!?/br> “花錢的事,是你考慮的嗎?”張安世道:“你想著怎么給我們拿下安南即可,決不能成國公和張輔將軍們占先,讓他們得逞了?!?/br> 朱高煦呼吸粗重。 靖難之役如果是乞丐翻身。 那么現在打的,可真是富裕仗了。他覺得,這要是都讓成國公和張輔這些鳥人爭先了,他也沒臉活了。 “大哥有命,我必奉行,我這便去召集軍馬?!?/br> 張安世這時回頭看朱勇幾個:“不要跟你們的父兄講情面,這可涉及到咱們兄弟們的營生,天王老子來了,也沒情面可講?!?/br> 朱勇只覺得熱血沸騰,嗷嗷叫道:“大哥,俺爹不識抬舉,俺照樣教訓他?!?/br> 張安世拍怕他的肩,欣賞地盯著他道:“好兄弟?!?/br> 當下,布置下來,無論是朱高煦,還有朱勇幾個,個個摩拳擦掌。 只有朱金卻是耷拉著腦袋,他得計算這得花多少錢。 顯然,這一次所需的物資損耗,可是天量級。 畢竟朝廷可以征丁,國庫里撥發錢糧。 可這商行的五萬人馬,所有的損耗,都得他們自己用銀子來買。 終于,忙活了一通后,朱金很快又來到了張安世的跟前,道:“伯爺,現在有個壞消息,還有一個好消息?!?/br> 張安世道:“我只聽好消息?!?/br> 朱金邊再不多啰嗦地道:“好消息是,這些日子,咱們將不少士紳的銀子吸干了,所以他們現在都在拋售自己的糧食,再加上……咱們各大錢莊的不少土地,也有一些收益,糧食和桐油,這些基本的需求,倒是可以平價購來?!?/br> 張安世點點頭道:“這便好極了,我還怕大規模的收購,會有人囤貨居奇,造成米價和騾馬上漲呢?!?/br> 朱金苦笑道:“現在可不敢,桐油的事剛過去呢,弄得這么多人傾家蕩產,現在就算有人有這賊心,怕也沒這賊膽!” “不過……咱們抽調這么多舟船出來,船夫的工錢,還有其他的人力,怕是花費也不在少數,小的細細算了算,只怕這花費,得在一百萬兩銀子上下?!?/br> “才一百萬兩?”張安世驚訝地道:“平攤下來,這一個士兵,也才二十兩銀子?你這是看不起誰?” 其實這個數目,已經算非常高了,太祖高皇帝的時候,勤儉節約,抽調的都是自己養活自己的衛所兵,能將戰爭的費用壓縮到最低,一場戰爭,可能一個士兵的費用,平攤下來,也不過是七八兩銀子而已。 可以說,太祖高皇帝充分發揮了老農式的節儉。 不過張安世的想法卻不一樣,他所信奉的永遠都是高投資高回報。 打仗若是都省吃儉用,這是什么道理。 張安世直接豪氣干云地道:“預備三百萬兩紋銀!若是三百萬兩不夠,可以繼續追加,抽調咱們所有賬面上可用的資金,給我盡心竭力地支持四衛和模范營的軍馬,別老是想著省銀子,賬不是這樣算的?!?/br> 朱金嚇了一跳。 這些日子,辛辛苦苦的糊弄士紳的銀子,豈不是全部砸進去? 朱金猶豫地道:“這……這若是出了岔子,可就血本無歸了啊?!?/br> 張安世嘲弄地笑了笑道:“血本無歸?打輸了才血本無歸。所以我們只能有一個選擇,怎么贏怎么來,不讓將士們吃飽喝足,不讓他們體力充沛,不給他們足夠的給養,不供給最好的火器和軍械,憑啥讓人賣命?” “你們做買賣的人,就知道斤斤計較。這種時候,是計較銀子的時候嗎?這些不是你考慮的事,你要考慮的……是怎么抽調所有咱們能動用的金銀和資源,支持四衛和模范營?!?/br> 朱金想了想,他雖然無法理解張安世這種花錢如流水的觀念,可對他而言,反正自己乖乖聽話就是了。 要知道,他跟了張安世這么久,見多了張安世的能耐,對張安世是很信服的。 于是,便道:“好,小人一定不負伯爺所望?!?/br> …… 大軍開拔。 漢王天策四衛人馬見到朱高煦的時候,一個個都精神為之一振。 這朱高煦獲罪的時候,四衛本是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誰也不知道,朱高煦的事會不會株連他們,再加上少了朱高煦這個大靠山,未來這上上下下的前程都渺茫。 如今見朱高煦活蹦亂跳地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又怎么不令他們振奮。 召集了軍將,朱高煦啥也沒說,只當面一句話:“一日準備,明日這個時辰拔營,立即開赴安南!所有人……換上商行的軍旗,其他一切照舊,此次模范營為先導?!?/br> 輕描淡寫地丟下了這一番話,可這上上下下的武官們依舊個個激動。 只要朱高煦還活著,他們就還有希望。 至于去哪里,這反而是不重要的事了。 朱高煦干啥事,都不會忘了大家,反正只要跟著他拼命就好。 當下,這四衛大營里熱鬧無比,所有人整備行裝。 而在兄弟船行里,大量的艦船開始抽調。 先導的人馬也已開始出發,要事先抵達各處碼頭,調節各處的船運。 大量的船夫被征調,好在都是商行自己的船,而且船夫的薪水照舊,甚至還許諾了一些離家的補貼。 另一方面,開始大量地收購糧食和藥品,許多的糧商也直接被召集了來。朱金親自出面,設定了一個價格,愿意出售的,就立即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