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51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頓了頓,王寧接著道:“我苦思冥想,既然漢王殿下和我壓不過這個張安世,何不如就請一個能信服的人來?漢王殿下聽說過漢高祖劉邦時期的典故嗎?” 朱高煦興趣正濃:“啥典故,劉邦?劉邦和本王也很像,是個了不起的人。他的漢高祖,本王乃是漢王,一筆寫不出兩個漢字。只可惜本王欲效唐太宗,只好委屈這漢高祖了?!?/br> 王寧深深地看了朱高煦一眼,王寧喜歡朱高煦,可能這也是一個原因,就是朱高煦除了智商著急之外,其他的全是優點。 王寧道:“當時漢高祖寵幸戚夫人,想讓戚夫人的兒子取代太子劉惠,當時情況十分緊急,就在這個時候,呂后卻讓人尋訪到了四個不肯入仕的賢人,叫商山四皓!” “于是在某一天,劉邦大宴賓客的時候,太子劉惠帶著商山四皓出席,漢高祖劉邦見狀,大吃一驚,心里想,連朕都請不出的商山四皓,竟寧愿做太子的扈從,看來這太子的羽翼已經豐滿了,從此之后,劉邦便再沒有提易儲的事了?!?/br> 朱高煦目光幽幽,不斷點頭:“原來還有這典故,從前卻無人和本王說過,你說的很好,只是……這和本王有什么關系?” 王寧便道:“殿下若是也能請動這連陛下都請不動的大賢人去見陛下的話,陛下見了,一定會認為殿下也是一個大賢人,天下誰人不知漢王戰功赫赫!若是再能禮賢下士,豈不讓陛下對殿下刮目相看?” 朱高煦眼前一亮,握著王寧的手,感動地道:“老王知我?!?/br> 王寧微笑道:“這些日子,我遍訪賢士,但是萬萬想不到,這天底下最不可能請動的人,卻被我請動了?!?/br> 朱高煦精神一振:“就是那位帝王師?” “可不就是他嘛?!蓖鯇幐锌溃骸罢媸翘て畦F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殿下揚眉吐氣的時候到了?!?/br> 朱高煦聽罷,高興起來,忍不住要叉手:“哈哈哈,此番記你一功……” …… 此時,某處宅邸的茅廬里,幾個老仆長吁短嘆,紛紛搖頭,很是犯愁的樣子。 而那茅廬,不得里頭的主人呼喚,是不允許其他人進去的。 原本這茅廬的主人,性情最是灑脫,每日只在此彈琴看書,自得其樂。 可這兩日,卻變得不平靜起來。 時而,里頭發出慘叫:“天哪,那殺千刀的胡儼,天打雷劈的狗貨,他這是要教老夫不得好死??!” “咳咳……不可能,不可能的,絕不可能的……” “錯了,錯了,一定是哪里錯了?!?/br> 咚咚……摔書的聲音傳出。 “我要這書有何用?可笑,可笑之極!” “究竟錯在哪里了,哪里錯了?” “呵……呵呵……” …… 不管漢王有多高興,也不管茅廬里的主人有多糟糕…… 出航的日子到了。 鄧健收拾了行囊。 實際上,他也沒什么可收拾的。 他先去拜見了太子和太子妃。 朱高熾對他帶著某種同情,語調關切地道:“出海之后,要小心?!?/br> “是,奴婢一定謹記著太子殿下的教誨,絕不會辜負太子殿下?!?/br> 他這話一語雙關。 可朱高熾卻沒聽出來,隨即唏噓道:“你平日也算是盡心盡力,本宮身邊難得有你這般勤懇之人,好好上路吧?!?/br> 鄧健的眼淚便再也止不住地流了出來,他心口堵得慌。 出海的情況,他最近已經打聽清楚了,反正……是生不如死。 聽說有不少水手,站在船舷上,會有直接跳海的沖動。 至于吃食,那就更慘了。 可事到如今,鄧健也無話可說,就算再不愿,圣命不可違??! 他啜泣道:“太子殿下也要好好保重自己,還有娘娘您……” 張氏和顏悅色地道:“有三寶太監太監在,必能庇你無恙,你不要怕?!?/br> “是?!?/br> 鄧健擦拭著眼淚,終究緩緩站了起來,而后三步一回頭,戀戀不舍。 出了太子和太子妃的寢殿。 只見朱瞻基此時正站在門外頭,見了他出來,朱瞻基就道:“鄧公公要走了嗎?” 鄧健忙拜下,給朱瞻基行禮。 “阿舅說,你要去海上,海上是什么呀?”朱瞻基歪著頭:“好玩嗎?會不會有許多魚?” 他張著眼睛,第一次對海洋產生了概念。 雖然這個概念還是懵里懵懂,可小孩子的好奇心一旦勾起來,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鄧健苦笑著道:“海上不好玩?!?/br> 朱瞻基很是不解地道:“不好玩,你為什么要去?” 鄧?。骸啊?/br> “我聽阿舅說你是自愿的,主動請纓,說要侍奉三寶太監,三寶太監真是有本事的人,你認了他做爹,一定很高興?!?/br> 鄧?。骸啊?/br> 看著朱瞻基童真的樣子,鄧健不知道自己該說真話還是假話! “好吧,你去吧?!?/br> 鄧健擦拭著眼淚,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走了一步,又忍不住回頭,真切地道:“皇孫殿下,您……您不要忘了奴婢?!?/br> 朱瞻基佇立著,紋絲不動。 鄧健嘆了口氣,隨即出了東宮,在這里,已有車馬在此等候了。 他背著包袱,包袱里只有幾件隨身衣物,其他就是張安世的海圖和圖志,除此之外……就是所謂的錦囊了。 當然,原本那些紙制的海圖和圖志是不能帶出海的,鄧健貼心地讓人用絲線在布帛上按照原樣繡了出來。 如若不然,那潮濕的環境,只怕用不了多久,那紙張可能就霉了。 張安世此時騎馬而來,見鄧健預備出發,便跳下馬:“差一點沒有趕上,鄧公公,你現在就要出發了嗎?呀,鄧公公咋的又哭了?” 鄧健揉搓著眼睛:“眼睛里進了沙子……” 張安世感慨道:“鄧公公這眼睛有點招沙子啊,不過不要緊,在海上沒有沙子?!?/br> 鄧健揉搓得更厲害了。 張安世很是耐心地道:“上次和你說的話,你記住了嗎?” 鄧健道:“都記住了?!?/br> “這便好,這樣我便放心了?!睆埌彩赖溃骸澳阋欢ㄒ涀?,出了海就辦好一件事,搞錢,搞錢,搞錢。誰要是攔著你搞錢,神擋殺人,佛擋殺佛,知道嗎?” 鄧健耷拉著腦袋道:“知道了?!?/br> 張安世道:“去吧,我就不送了,我重感情,怕待會兒落淚。記得啊,搞錢!” 鄧健便拜別了張安世,登上了馬車,馬車滾滾而行,鄧健躲在車里繼續抽泣。 既來了東宮,張安世自然得乖乖地去見一見太子和太子妃的。 “姐夫,jiejie……”張安世道:“我心里一直惦記著你們,今日清早就來看你們了?!?/br> 張氏道:“還道你是來給鄧健送別的呢?!?/br> 張安世笑嘻嘻地道:“怎么可能,我與他不熟?!?/br> 張氏只笑一笑,沒說什么。 朱高熾卻是讓宮娥們給他換好了朝服。 張安世便道:“嘖嘖,姐夫這朝服穿在身上真精神?!?/br> “你不要笑姐夫?!敝旄邿氲溃骸敖惴蚱饺照甄R子的?!?/br> 張安世覺得自家姐夫真的太實在了,倒是笑著道:“人的精神氣,不是靠鏡子照出來的,姐夫今日入宮去做什么?” 朱高熾瞥了張安世一眼:“今日父皇召百官至崇文殿經筵,本宮要過去旁聽?!?/br> 所謂經筵,其實就是為皇帝聽講書史的地方,一般的講官都是博學多才的翰林充任。 對于明朝皇帝而言,無論你喜不喜歡聽,卻還是要去一趟的。 哪怕是太祖高皇帝在的時候,對此也很重視。他當然自有自己的一套世界觀,根本不指望那些個翰林講官們能說出些什么來。 可是太祖高皇帝是何等聰明的人,他可以不在乎,但是一定要做出表率,這樣后世子孫們才肯乖乖地來聽一聽這些經史之學。 學一學經史還是有些好處的,至少可以以史為鑒。 朱棣是太祖高皇帝最孝順的兒子,這樣的大孝子,當然要遵從祖宗之法,所以他對此也很看重。 只要太祖高皇帝不費他錢,什么都好說。 此時,倒是朱高熾突然想起了什么,道:“近來,可見那楊士奇嗎?本宮聽聞他生病了?!?/br> 張安世詫異道:“難怪這些日子,他都沒來找我,原來竟是病了,我本還埋怨他沒良心呢,哎……哎……我下一次應該去看看他?!?/br> 朱高熾頷首:“此人……倒是很有學問,是別具一格的人才,你多和他親近沒有壞處?!?/br> 張安世乖巧地道:“知道了?!?/br> 朱高熾卻又皺眉,若有所思的樣子。 張安世道:“姐夫又在想什么?” 朱高熾苦笑道:“清早的時候,解師傅給本宮送來了一封書信?!?/br> 張安世不由得打起了精神:“解學士這個人……怎么老是鬼鬼祟祟的啊?!?/br> 朱高熾笑了笑道:“不要背后言人是非,這不是君子所為?!?/br> 張安世嘀咕道:“我又不是君子?!?/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