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夫是太子 第108節
書迷正在閱讀:大家請我當皇帝、穿成惡毒女配,她把將軍撩紅了臉、頂流雙生子的豪門jiejie、重生七零:不慌,我有千億物資!、蕭景千她又A又靚gl、[綜漫] 混蛋,把我的粉毛男友還給我、唐宮、一只駙馬入贅了、夏日午后、女皇只取一瓢
二人商議定了。 便開始湊一起,琢磨著如何報功。 旨意是皇帝下的,他們是出力的人。 所以這個時候,但凡懂事的人都曉得,不能竊取皇帝的功勞。 因而,要大大地渲染這一次若無旨意提前警戒,會造成如何可怕的后果。 免不得,也要渲染一下這些海賊的實力。 張輔雖然為人嚴肅,卻不是死腦筋的人,況且他久在軍中,當然也曉得里頭的訣竅,比如明明是一千多人,你四舍五入一下,說賊勢甚大,隱有巨大之勢,這很合理吧。 至于此番的人頭,確實是不少,足足一千多個,已算是一場了不起的戰役了。 張寬則在旁添油加醋地道:“還得加上,咱們張將軍指揮若定,親斬賊酋!” 張輔沉默了一會兒,卻是搖頭:“不必?!?/br> “啊……這……張將軍……” 張輔道:“我乃名門之后,就算沒有功績,這輩子也足以封侯拜相,下頭的將士們殺賊實在辛苦,這敵酋的腦袋是誰砍下來的便算誰的,還有張指揮使親臨戰陣,斬殺海賊無算,這一條也要算上,家父曾教導過我,沖陣時要勇悍一些,分功時需謙讓一些?!?/br> 張寬聽罷,不禁大為佩服:“哎……恨不能親見榮國公風采?!?/br> 當下,又點檢了繳獲的艦船,以及一些海賊的俘虜,教人快馬送捷報往京城。 至于其他的……則慢慢送去。 只是,在送捷報的快馬要出發的時候,張輔卻是突然對張寬道:“瓜,去采摘一些瓜來?!?/br> “啥?張將軍想吃嗎?”張寬不明就里。 張輔搖頭道:“此番報功,同時也送一些衛中的梨瓜一起去吧,這是告訴陛下,邊山衛瓜種的好,殺賊也利索。陛下想念北地,讓他嘗一嘗咱們山東大瓜,他定大悅?!?/br> 張寬聽罷,渾身飄飄然的,卻心悅誠服地對著張輔翹起大拇指:“虎父無犬子啊?!?/br> 雖然只短暫相處,張寬卻發現,眼前這個少將軍,無論是情商,還是智商,以及勇武,都是一等一的,自己他娘的混在這邊山衛里做一個指揮,原本還以為屈才,現在才曉得,他是連給人提鞋都不配。 于是當下立即讓人采摘了幾個大瓜,教人八百里加急,通過急遞鋪火速送京。 …… 這幾日,楊士奇覺得自己有些魔怔了。 自打恩公開始離經叛道,讓楊士奇察覺到了危險。 他覺得恩公不能繼續再在這錯誤的道路上走下去了。 那些話,和他說說倒也罷了。 一旦和其他人說了去,誰曉得會惹來多大的麻煩? 士林雖然只是一群儒生們組成。 可他卻是很清楚,這萬萬千千個儒生組成的士林,他們所隱藏的力量是無窮的。 一旦真把一個群體惹急了,不說其他,單單各種歪曲,都足以讓恩公在千百年之后,成為人盡皆知的小丑。 讀書人,你也敢得罪的嗎? 正因為如此,楊士奇希望通過自己淵博的知識,將恩公引回到正道上來。 什么知行合一…… 真是胡鬧。 于是他開始冥思苦想。 每日瞎琢磨怎么針對這知行合一,進行批判。 可越瞎琢磨,反而覺得有點怪怪的。 因為……有些玩意,你不能深思。 比如知行合一這東西,分明和理學的格物致知背道而馳。 前者強調了動,后者強調了靜。 可楊士奇太聰明了,聰明到通過短短幾個字,立即開始散發出了許多的東西。 如此一來,這就變得可怕了,因為他自己開始分裂,仿佛腦子里有兩個小人,不斷地在進行搏斗。 張安世很關心他,看他眼袋很深,臉色蒼白,說話的時候,甚至經常失神,記憶力好像消退了的樣子,明明剛才說的話,下一刻就忘了。 張安世急了,拍他的肩道:“最近是不是腎不好?楊侍講啊,我們要節制啊,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長壽,長壽方才能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要不,我想想辦法,給你尋一個方子,滋補一下,你放心……我這方子可靈了,朱勇他們三個吃了都說好?!?/br> 一旁的朱勇三人,正在尋找趁手的家伙,想好好地和正義堂里唯一的弟子講道理。 這時聽了這話,朱勇臉都綠了,整個人都一下子激動了:“俺……俺沒吃……大哥別亂說?!?/br> 張安世瞪他一眼:“這叫名人效應,你知道不知道,誰管你吃不吃,說起吃,你這家伙平日里就知道吃,我要批判你?!?/br> 朱勇聽罷,悻悻然的跑一邊去。 楊士奇臉上還是呆滯,他好像想到了一點什么,可又好像啥都沒想到。 最終苦笑:“多謝恩公美意,恩公方才說我什么來著?” “沒什么,沒什么,你當我沒說過?!?/br> 楊士奇:“……” …… 第一份張輔的奏報送到了五軍都督府的時候。 此時,三個都督正在辦公。 他們對于張輔還是很關心的,這是老兄弟張玉的兒子,而且是最有出息的那個,至于那個張軏……哎……一言難盡,聽說現在又去做什么名儒了。 淇國公丘福親自拆了奏報,大抵看了看,皺眉。 隨即,拿給成國公朱能傳閱。 成國公朱能又拿給了武安侯鄭亨。 鄭亨最近人緣不好,他自從大病初愈之后,大家也不愛搭理他。 尤其是朱能,幾乎將嫌棄寫在了臉上。 鄭亨很小心翼翼,看過了奏報之后,也皺眉起來:“邊山衛那兒,張輔是不是呆的時間太長了?區區一衛之地,讓他在那呆得太久,只怕要耽誤了巡邊的事?!?/br> 朱能嘆氣道:“這是陛下的意思,我估摸著張輔也是這個意思,只是又不敢直言。哎……張輔是俺看著長大的,真是個好孩子,很像他爹,講義氣,不像某些人?!?/br> 鄭亨:“……” 其實很多時候,鄭亨聽到這些陰陽怪氣的話,都想辯駁幾句的,或者紅著臉,干脆地捋起袖子來跟人干一架算了。 可最終他忍了,退一步海闊天空。 丘福皺著眉頭良久,思量過后,才道:“要不,咱們拿著奏疏去見陛下,說一說此事?” “張輔在外不易,總是讓他駐留邊山衛也不好,他是有心想借助這一次巡邊殺幾個韃子立一些功勞,好教人曉得虎父無犬子的,這小子心里憋著一口氣呢,若是耽誤了巡邊,只怕這小子心里頭不舒服?!?/br> 事實上,丘福在數人之中,算是最為穩重的。 他對張玉的兒子感情也最深,歷史上,張輔因為在南京城沒啥功勞,還是丘福和朱能領著一干軍將們跑去跟皇帝說,他是功臣之后,皇帝不必害怕封賞的時候讓人認為賞罰不明,應該多給張輔機會,賜予張輔更高的官爵。 如今……丘福最知張輔的心思,相比于其他人的子弟,張輔也是最優秀的一個,他希望張輔能繼承大家的衣缽。 至于其他人,甚至包括了他自己的兒子,哼哼…… “好?!敝炷芘d沖沖地道:“就這樣干,皇帝若是不準,俺待會兒就故意生氣,就說左也不聽,右也不聽,教他干脆將俺的腦袋砍了算了??赡銈円涀±?,待會兒陛下真發怒了,你們要攔著啊。別給我又沒義氣!” 鄭亨此時討好朱能:“嗯嗯,我一定攔?!?/br> 朱能卻眼一撇,看向別處,沒理他。 既然商量好了,到了次日,三人便火速地入宮覲見了。 朱棣此時剛剛才見完了文淵閣大學士,一聽三個都督來了,心情倒是不錯。 一見到他們,卻是繃著臉,故意罵道:“你們這三個家伙,想來討朕的酒嗎?娘的,正經事不干,就曉得打秋風?!?/br> 第098章 大捷 丘福三人行了禮,道:“陛下,臣等這里有一份奏報,想請陛下看看?!?/br> 朱棣坐下,倒沒想到居然此來是為了公務,便朝一旁的亦失哈使了個眼色。 亦失哈會意,取了奏報送到朱棣的面前。 朱棣看著皺眉。 “張輔來書信啦?!敝扉Φ溃骸斑@個小子還是這樣,心太浮躁了,朕讓他在成山衛等一等,他就心急了?!?/br> 丘福三人彼此交換了眼神,丘福道:“陛下,他乃忠臣之后,如今年長,卻沒有立下什么大功勞,立功心切,這也情有可原?!?/br> 朱棣似乎也大抵能明白張輔的心理,便道:“是啊,他想要光耀門楣,不使他的父親蒙羞,這些年來,小功勞有不少,也肯苦干,平日里排兵布陣還有騎射的功夫,也都打熬了不少,朕敢斷言,將來他一定和他的父親一樣,必為我大明柱石?!?/br> 頓了頓,朱棣又道:“可他太急了,每日想著的,都是去邊鎮立功,這樣也不好,他畢竟還年輕啊?!?/br> 丘福笑著道:“陛下,臣倒以為這沒什么,當初陛下和臣等這樣年齡的時候,不也如此嗎?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這是好事?!?/br> 朱棣將奏疏擱下,抬頭看著丘福三人,道:“那么你們的意思是?” 如果只是為了拿奏報給他看,不必這樣大張旗鼓,這三個都督一起來,肯定有其他的目的。 丘福道:“臣聽說,為人尊長的,自當愛護自己的子弟,張輔想要立功,也是情有可原。臣以為……這也是理所應當?!?/br> 朱棣聽罷,頷首道:“是啊,將來能統兵的,只怕只有這張輔了。朕對他有極大的期許?!?/br> 這也是實話,朱棣這方面的眼光還是有的。 這么多的子弟,他們的父輩一個個都是大功臣。 可說實話,如今他們的父輩們都已位極人臣,只是這些子弟呢,不成器者居多,就算偶有成器的,也沒有將心思放在帶兵上頭,畢竟……帶兵辛苦,兵法cao略,也不是一般人能學的。 說到這里,君臣們的心思不由得黯然。 他們想起了當初自己沖鋒陷陣的往事,想到了當初自己如何披掛,率領軍馬,如何橫掃自己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