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盈希望向這幾日以來,一直和自己在長寧宮內共同侍奉的銀屏,小聲地和她交談道:“剛剛的簽文倒是有趣…聽得我都想去試試了?!?/br> 銀屏點了點頭,小聲應和道:“我聽得糊涂,但倒也覺得有些靈準?!?/br> 公主與駙馬可不就是各自出生于皇家,尊崇無比。 而且兩人間又早已拜了堂、成了親…… 那可不就是所謂的“天作之合”。 “一會找準機會,咱們兩個也去那試試?!?/br> 銀屏既不說好也不說不好,只望向秦盞洛那邊眨了眨眼。 盈希的反應也快,當即做了個手勢,示意對方兩人輪流過去,得到肯定后便立馬偷偷溜走。 *** “慧空大師……”云謹看著熟悉的身影,眼中帶了些笑意。 慧空本在眉眼溫和地訓導著寺中的一名調皮小沙彌,聞見這聲喚后下意識地轉過頭去,卻見一氣宇不凡的富貴公子正向著自己施禮。 “這位施主很是面善……”慧空連忙還禮,轉了轉手中的那串佛珠,在腦海中回想了下是否曾與這位公子結過善緣。 “晚輩姓云,單名謹字?!?/br> “??!是你!”慧空這才回想起記憶中那位頗具慧根的小王爺。 多年不見,云謹與她年少時相比,已有了不少的變化。 但自那雙眼,還是能捕捉到幾分當年的影子。 “慧空大師近來安好?主持他老人家怎么樣了?”云謹眉眼含笑,仍舊是那副謙和有禮的模樣。 “均好均好,主持見了你定會開心?!?/br> 這是真話。 云謹少年時在這珈竺寺中就因獨具慧根,再加上謙和知禮,而頗受主持的喜愛。 貴為皇家的子孫還能如此人品心性,主持當時便覺得這孩子日后必然能有一番作為,于是偶爾還會抽/出些時間來與云謹講講經書。 看得多了、聽的也多了,導致那卷清心經云謹至今仍能流暢背誦。 *** 南宮寧尚且不知,云謹與這北楚的珈竺寺之間還曾存在著此等淵源。 云謹來時所坐那輛馬車的輪子有些壞了,她方才一直在幫車夫找人進行修理。 再進寺廟時,恰巧見得寺中主持正與云謹交談甚歡,顯然一副相熟許久的模樣。 南宮寧只過去簡單地交代了幾句,也不欲加以打擾,便自行在寺廟中走了一走。 她漫無目的地繞了幾繞,發覺先前人數頗多的那處擲簽的地方現下終于冷清了下來,于是便走了過去。 “寺內問卜還是有趣的,有機會阿寧也去試試吧?!?/br> 不由自主地想起云謹說過的這句話。 僧人見她躊躇,便主動走了過去:“這位施主,可是要試上一試?” 南宮寧慣來不信這些卦象問卜,那日卻鬼使神差地搖了一卦。 只是后來由那僧人解讀出的卦文…… 讓她難免,無端地有些在意。 第38章 直到云都那邊來書催回, 云謹才后知后覺地意識到:自己在北楚待的日子,似乎過長了些。 在北楚的這近半年的時間里,著實有些太過于安逸, 以至眾人都差點忘記了終究還是要歸去的。 云謹同秦盞洛一起,逛過了皇城的許多地方。 既熟悉又陌生,似乎仍能找尋回過去的那些記憶。 驚喜的是,還能重新遇到曾經的一些熟人。 總會給人以恍若昨日的錯覺。 以前在梨花街的街角擺攤賣桂花糕的那位張大娘, 如今已不必再那么辛苦了。 她唯一的兒子南下經商之后賺了不少的銀兩,陸陸續續地給寄了許多回來,連同著書信一起。 張大娘每次都仔細地將信讀完, 銀兩卻一律攢著不花, 直到她兒衣錦還鄉后, 才將那些錢拿出來盤了個不小的店鋪, 專門做各式各樣好吃的糕餅。 取下的店名也好記,就叫“張大娘糕餅”, 讓來來往往的過客一目了然。 云謹和秦盞洛本是聽了周邊的百姓說這邊有值得嘗試的糕點, 因此特意前來嘗試, 結果才剛一進店鋪就發覺了原來還是故人。 張大娘這些年來的變化并不算大, 只掛在臉上的笑意明顯更濃了些。 她見云謹和秦盞洛似乎是沒見過的生面孔, 便主動熱情地向兩人介紹了下哪些種類的糕餅比較受歡迎, 不好吃絕對給退。 什么桂花糕、軟云糕,手打栗子糕…應有盡有。 云謹向來比較戀舊, 專門挑了幾樣多年前便覺得喜歡的出來,分別買了不少。 她本以為張大娘定然不會憶起自己和秦盞洛了, 對方卻在替她清點應付的銀兩時, 突然抬起頭來有些不確定地喚了一聲, “小公子?” 張大娘瞇了瞇眼睛, 又看了看立于云謹身旁的秦盞洛,這次的語氣突然變得愈發篤定,“小公子!小小姐!” 這是于兩人年少之時,街邊那些熟識了她們的商販們習慣性喚的稱呼。 云謹那會兒,扮成小公子的時候居多。 眾人對兩個小家伙心喜,尤其是明顯性子更活潑些的云謹,為了逗她、也為了好區分,便常有意喚其為“小公子”。 云謹的眼中不由得浮現出幾分驚喜,與自己身旁的秦盞洛對視了一眼,皆是覺得不解,“大娘,您是怎么認出我們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