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帝游戲攻略 第101節
姜青姝問:“事情如何?” 秋月俯首道:“陛下遠見,政令推行阻力頗多,六部態度皆憊懶,有意互相推脫責任延緩進度,且民間有人蓄意生事,凡主動報名女子,的確或多或少家中有農田、或是親屬遭受世族報復,致使其他還在觀望的女子止步不前?!?/br> 民風開化度不夠,推行這種政令,社會層面出亂子是不可避免的,姜青姝道:“令京兆府尹近日多盯著些,無論作jian犯科之人是何身份背景,一律嚴懲?!?/br> 秋月點頭:“臣走動各個衙署,一一敲打過了?!?/br> “皇姊那邊呢?” “殿下近日辦了好幾個女學館,還設宴品評天下詩文,不限男女,臣也去赴宴了兩次,風評都極好?!?/br> 秋月是御前的人,代表女帝,她四處走動,在文人百姓面前代表著女帝的態度,而百官更要顧忌女帝的面子。 姜青姝淡淡“嗯”了一聲,便抬了抬手,秋月立刻起身退出去,殿中再次變得一片寂靜。 鄧漪靜靜地站了一會兒,也沒看見什么大臣進來面圣,心里疑惑道:方才陛下突然離開鳳寧宮,不是說有事么?難不成只是為了見少監? 她又等了一會兒,依然沒見有什么朝臣求見,女帝已拿起案上的奏疏看了起來。 分明酉時,近日天暗得晚,大雨卻將天色壓得晦暗陰沉。 雨勢稍弱,狂風依然肆虐不已。 秋月換好干凈得體的衣裳,折返回殿,說:“臣還以為,陛下今日要歇在鳳寧宮?!?/br> “朕原是這樣打算的?!?/br> 姜青姝頭也不抬,嗓音也沒有起伏:“但顯然,喬郡夫人有話要說,朕不走,怎么給他們說話的機會?!?/br> 秋月猜測道:“臣猜,許是跟近來選秀之事有關?” 朝中大臣逼得是越發緊了,想讓女帝早日選秀廣納侍君,盡早開枝散葉,即使女帝三番四次打太極推了回去,那群人也沒有放棄上奏。 如果女帝的后宮進了別人,這對趙家是萬萬不利的。 如今陛下偏信趙家,一大半是君后的緣故,如果有了新人,誰知道會如何? 姜青姝并未開口,而是執筆將手中的奏疏寫了批注闔上,又拿了一封新的奏疏,又寫了幾個字,往邊上輕輕一拍,輕笑一聲,“他們倒是較起勁來了?!?/br> 陛下將奏折放到那兒,就是準許看的意思,秋月湊過去仔細瀏覽,發覺果然又是一個請選秀的折子,末尾還在說趙氏一族身為外戚,仗著女帝的寵信還想在近日北方戰事上橫插一腳,居心叵測。 剛看完,又是一封奏疏擱了過來。 這個倒好,直接表示有形貌俊美、溫潤知禮的適齡男子,想獻給陛下。 秋月忍俊不禁:“先前接連幾件事,讓他們看到了趙家作為陛下親近得的好處,這便都想來分一杯羹了?!?/br> 如果是個毫無實權的傀儡皇帝,急著往后宮塞人的人并不多,畢竟這枕邊風吹了沒用。 勢微者送子入宮,就算誕下天定血脈的皇女,也不過是落得個去父留子的下場;若是像趙玉珩這樣的家世背景,則連懷孕的機會都極少。 但近日女帝明顯有主見多了,雖然并未徹底展露鋒芒,但公主府謀逆案就已是個流血的征兆。 大家就都盯著陛下的枕邊了。 姜青姝偏首,看了看窗外的婆娑樹影,“樹欲靜而風不止,有人甘為棋子,爭著要進朕的后宮,有人心有大志卻畢生難求?!?/br> 就連她的皇姊長寧,與駙馬感情并不好,也有許多身不由己。 她已經這天下最幸運的女子了。 秋月聽女帝這樣說,心思不由得飄忽了一下,一想起懷孕的君后,就不由得聯想起幾個月前的那一夜。 那一夜,秋月至今回想起來,都覺得可怕且荒唐。 當時是鄭太妃壽宴。 陛下親自為太妃賀壽,且恩準太妃家人及命婦等入宮慶賀,殿中十分熱鬧,只是暴雨來得突然,她就和其他內官一道守候在殿外。 誰知薛將軍突然就率人包圍了的晏英殿,并將里面幾個衣衫不整的男歌伎直接拖了出來,一刀直接斬于殿前,暴雨沖刷著殷紅的鮮血,觸目驚心。 當時很多不明情況的宮人當即就嚇得腿軟了。 然而殺戮還沒有停息。 晏英殿外,哭喊聲不絕,卻被雷鳴暴雨所掩蓋,不為人知。 那一日值守的宮人又被君后下令杖斃,盤查結束后,秋月才被允許單獨進殿,進去之時,被守在殿外薛將軍提醒了一句:“不可泄露半分,違者格殺勿論?!?/br> 不明情況的人,譬如鄭太妃和當日赴宴的其他人,皆以搜尋刺客之名遭到了嚴格盤查,薛將軍我行我素,素來不給世家面子,口風也極嚴,不給人絲毫窺探的機會。 只有秋月看到了床榻上昏迷的女帝,瞬間心驚rou跳,險些沒站穩。 小皇帝臉色慘白,衣衫不整,整個人發著高熱。 君后當時還算清醒,只是臉色亦不對,閉目道:“把陛下扶回紫宸殿,秘密召太醫過去?!?/br> 陛下回去之后,一直沒醒來。 連彤史女官都弄不清發生了什么,派人過來詢問女帝是否臨幸君后,秋月沒辦法喚醒陛下,且當時薛將軍臉色難看,奉命封鎖紫宸殿,任何人不得入殿。 女帝“臨幸”君后,其實彤史記載過幾回,但秋月知道是假的,只有那一回,是真的。 但事情到底是怎么發生的? 秋月只知道,被當庭殺的男歌伎們,本是滎陽鄭氏一族的丹陽郡君為賀太妃生辰宴,而從民間招募請入后宮的,且因女帝幼時曾在那位太妃膝下養過幾年,女帝也親自赴宴為太妃賀壽。 且不知怎么的,君后也被卷進去了。 再深挖那歌伎的背景和進宮流程,背后甚至不止鄭氏參與,更像是女帝淪為了他們博弈的工具,其中細節令人不敢深想。 最后是趙家贏了。 因為龍種“陰差陽錯”成了趙家的。 女帝昏迷幾日還沒醒來,秋月放心不下,暗中打聽,只知道那藥極為烈性,能令懷孕的幾率大大上漲,但如果服用過量,甚至能摧毀人的神智。 那些人不在乎龍體,只在乎一次能不能得手,所用劑量實在是太多了,遠遠超出了她能承受的程度。 昏迷幾日后,陛下蘇醒。 她剛醒來時,精神虛弱萎靡,靠在榻上一動不動,秋月照顧著她,與她說話,也不曾得到什么回應。 秋月甚至都開始擔心,陛下莫不是當真被那藥弄得神志不清了?這倒是更合了那些專權跋扈的權臣的意,畢竟癡傻的皇帝,才最好cao控。 只有太醫說脈象正常。 秋月不信。 她認為太醫是受人指使,刻意忽略陛下的病。 好在沒過多久,因女帝蘇醒,朝參重新舉行,陛下某一日下朝之后,精神好像突然恢復了,開始主動與周圍的宮人交談。 她出乎意料地平靜,主動詢問了許多事,唯獨不曾提那一夜,平靜得讓秋月懷疑她是不是忘了那一夜。 且行事穩重許多,不再在薛兆跟前大吵大鬧,實在奇怪,秋月便想:也許是遭人算計一回之后,陛下痛定思痛,一夜之間成長了。 眼前,女帝平靜地問:“秋月,你覺得朕若此事昭告天下,他們會善罷甘休嗎?” 秋月思索著答:“選秀之事或許能暫時擱置,但是……” 但是,不會。 他們只會更著急罷了。 人急瘋了的情況下,也說不定又要做出什么來。 姜青姝繼續批閱奏折,一直到三更時分,風雨都停了,外面一片風平浪靜。她擱下筆,抬首道:“傳沈雎?!?/br> 皇帝有詔令,一般是傳中書舍人,或是傳檢校中書令的張大人商議,但現在已經很晚了,這個時候姜青姝傳平時伴駕的翰林,雖然不完全合規,但也沒人能說什么。 沈雎第一次晚上被女帝召見,跪在地上拿著紙筆,奮筆疾書。 姜青姝雙眸微闔,嗓音不疾不緩。 “……君后虔恭中饋,內興宗室,外輔朕躬……今君后有喜,逢此澇災平息之際,實為上天之贈朕心大悅……凡今歲水旱去處,從實踏勘實災,租稅即與蠲免……” 女帝終于要昭告天下了。 沈雎心里暗忖:這個朝代的翰林院職能太低,一般不涉太多政務,最多修撰一下文史國書,但今日女帝深夜召他擬招,開了這個起草詔書的頭,只怕是大有講究。 要知道,翰林身為天子近臣,如若越過中書省頻繁參與起草詔制之事,定會分割一部分中書省的權力,于相權上有一定制衡。但如今朝中張瑾兼任中書令,女帝與他抗衡顯得太勢單力薄,此舉也不知是偶然,還是故意試探雷池。 且女帝召他起草,是什么意思? 沈雎自認為算計崔嘉做了靶子之后,自己隱藏得還不錯,至少童義那些內官被連根拔出時,動靜那么大,都沒人發現他是謝黨的人,女帝對他的態度還是如常,甚至因為她病中時他在紫宸殿中對峙過君后,而更加信任他了。 不過沈雎發現,現在劇情偏移已經越來越嚴重了,謝安韞此時丟棄的籌碼遠遠超過了既定的劇情,沈雎隱隱有了一種危機感。 他原本選了個最穩妥的辦法,也就是早投謝黨,得到謝安韞的信任,到時候謝安韞登極為帝,他也能搏一個從龍之功,成為新帝的左膀右臂,在朝中叱咤風云。 現在他甚至開始懷疑,以這樣的趨勢下去,謝安韞真的能篡位成功嗎? 這女帝看起來段位不低啊。 而且下毒失敗了,內侍省的眼線也被拔了不少,連關鍵劇情人物神醫婁平也被女帝奪走了,沈雎越想越覺得不穩妥,想謀求別的路子。 不能只在謝黨這一棵樹上吊死。 但上了賊船就不能輕易下來,沈雎表面上還是要對謝安韞忠心耿耿,但女帝既然召他來起草詔書,是不是代表比較信任他? 如果他再刷一刷女帝這邊的好感,兩頭押注呢? 第65章 尾生抱柱4 沈雎自認為自己有很大的優勢。 比如說提前知道后續劇情,手握權臣系統,還擁有一大堆現代知識,文能背詩,理能做火藥和肥皂,還對農業商貿等都知道一些。 哪是這群土著能比的? 他現在是在女帝跟前故意藏拙,如果他大顯身手,想跟那個裴朔一樣得到女帝器重,不也是分分鐘的事? 這樣想著,他也就這樣做了。 草擬完詔書,宮人正要讓沈雎退下之時,他突然抬首喚道:“陛下,臣近日有一個想法,臣以為于國有利,想稟報給陛下?!?/br> 隨后,沈雎詳細說了一番改良農業灌溉工具的想法。 說到一些技術層面,宮人拿紙筆過來,讓他在上面作圖細說,“據臣所知,本朝南方輸水灌田多用筒車,但效率有限,臣以為用此法可將筒車加高至十八丈,如此水力強勁,更利于灌溉。此外,以風力驅動水車,能更好地排水……” 沈雎侃侃而談,自以為自己這一番見解定然會令女帝驚艷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