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她凝眸望著層疊掩映的宮闕,沉聲道:這會兒太后該是未睡,去瞧瞧。 秋寧頗覺意外,趕緊指了個小宮人先去通傳,免得文昭深夜過去,將老人家嚇到。 得了消息時,齊太后早已沐浴停當,連妝發都梳成了就寢前的模樣。 備碗安神湯去,快些。齊太后頗為心憂地吩咐身側的余嬤嬤。 她熟稔女兒的脾性,大晚上的,文昭絕對無事不登三寶殿。女兒此時來尋她,定是揣著惱人的煩心事,約莫今夜睡不安穩。 余嬤嬤匆匆領命離去時,正好撞上踏月而來的文昭,忙溫聲見禮:陛下萬安。 母親睡了么?文昭淡聲輕語,虛虛的將人扶住了。 太后等著您呢。余嬤嬤頷首應承,躬身退了下去。 文昭放下心來,屏退隨侍,緊走兩步入了太后的寢殿,拱手一禮,莞爾道:母親安好,兒攪擾您了。 來坐吧,有好些年未在夜里見過你了。齊太后端坐妝臺前,和婉地朝她招手。 文昭近前,隨手拎了把小木梳,立于她身后,輕柔給她篦發,寒暄道: 您近來身體都好?聽宮人說,您最近胃口尚可,頭疼可好些? 太后哂笑一聲,轉身攥住了文昭的手,憐惜道:來此有事吧?你忙了一日,無需再侍奉我,坐下說說話。 那女兒就直言了。文昭擱下木梳,與人對坐一處,溫聲詢問: 母親可否給我講講舊事?姑母是怎樣的人?祖父又是如何得了這天下的? 怎突然問這些陳谷子爛芝麻的事兒?太后滿面費解,定睛凝視著文昭,意外之感溢于言表。 女兒得了些消息,與前雍舊事有關,有人檢舉姑母,她可能謀害了姑祖父在位時的林淑妃,也就是林青宜的堂姐。文昭輕嘆一聲,眼底有糾結也有期待。 這些時隔日久的宮闈舊事,也就只能來問太后了。 聞言,齊太后一怔,顯然是被這消息嚇得不輕。 怎會?太后難以置信:你姑母是個淡漠低調的性子,年輕時就不喜熱鬧爭執,身為長女照顧老少都很盡心。她文武才德盡皆出眾,也頗得你祖父器重,為何要害一個性情溫順的宮妃呢? 女兒也不解,這才來問您。文昭垂眸低語: 若真有此事,那林家結黨圖謀逆事的案子便很蹊蹺,姑祖父暴斃的事更像被人籌謀設計了一般。如此一來,外間難免揣測是文家狼子野心,得位不正。大魏根基尚淺,禁不住此等揣測,女兒得查清楚。 昭兒不該作此想,你祖父最疼胞妹,他meimei嫁給雍帝為后,生的一雙兒女都病弱,他愁悶不已,護著還來不及,哪有心思弄權?文家掌兵不假,但那時篡位不如權傾朝野,等候水到渠成來得機智順遂。 齊太后的話直白,卻也是實情。 彼時前雍氣數將盡,非人力可挽回。文家身為皇室倚重的外戚與將門,早已權傾一時,無需冒此風險,得了至尊之位,只是時間問題。在前雍末路窮途之時積攢家族名望,厚積薄發,才是最好的選擇。 況且你祖母是舒家人,你祖父與她鶼鰈情深,舒文兩家彼此結親,一榮俱榮,顧及這層關系,他也不會貿然竊國,徒擔風險。當年末帝禪位突然,你祖父憂心好一陣呢。 太后輕嘆一聲,昔年她與先帝早有預料,文家終有一日會正位大興宮,卻沒料到時機會提前這許多,打亂了文家的節奏與步調。而后改朝換代,邊境四起的兵戈殺伐,更是讓文氏一族的宗親死傷慘重。 得天下容易,守天下難。 文皇后只留下兩個血脈,雍末帝舒臻禪位不久便病逝了,好在臥榻多年的長女舒珣竟漸漸痊愈,長大成人,肖似生母,被大魏太祖帝這個親舅舅憐惜得緊,封了王爵金尊玉貴的榮養著。 若非祖父授意,莫非是姑母自己的打算?暗中推波助瀾,滅了在朝舉足輕重的林家,加速前雍土崩瓦解,助文家早日上位?文昭的眉心擰成了一個疙瘩。 你今日怎么了?以往你不容旁人說你姑姑半分不是,今兒的口風不太對啊。太后敏銳覺察出了異樣。 去歲初秋,姑母入宮探望過您。中秋之際,云葳府上就出了事,牽累了吳尚宮和吳桐、斂芳,還有槐夏。 文昭悵然道:吳尚宮跟您半輩子,因賊人威脅而背叛,我們身側折損數名干將,這局足夠陰狠,設局人熟知誰人是我們母女的腹心。況且那段時日入宮的人里,能派人接觸到吳尚宮寢居的,只姑母一人。 可查到證據?太后面色陡然嚴肅起來,自責道:時隔日久,吾記不得她那日都談了什么,往何處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