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您請講。云葳忙著給人添茶,話音格外恭敬。 桃枝在吾府上。 舒珣斂眸低語:她起不得身,眼也盲了,暫且留在吾那兒安養,反倒安全。 云葳滿目驚駭,眸色幽沉復雜,理不清是喜悅還是傷懷更多些,只俯身一禮,真切道:謝王上。 只是閣中人告訴晚輩,桃枝棄了逃命的機會,怎又被您救了呢? 是斂芳與她做了交易。 舒珣輕嘆一聲,又道:她二人以為沒有再見天日的機會,斂芳傷重,知自己再入宮殊為不易,得知桃枝認出了多年前禁中迷案的兇手,便將生的機會留給了她。 禁中迷案?云葳的疑惑愈發多了。 桃枝本名林兆,是林青宜的堂侄。吾父有一林淑妃,曾將內侄女接入禁宮做伴,那孩子就是桃枝。你府上出事那日,她認出了當年毒殺林妃的人,正是大長公主前朝國舅,今朝太.祖帝的長女,文俊。 前雍?云葳眉心頃刻鎖起:您是說前雍林老太傅黨爭舊案,與今朝大長公主有關?桃枝是林太傅的孫女,林妃的親侄女? 舒珣不疾不徐地解釋:正是。桃枝說她那時年幼,貪玩躲在床下,將文俊灌林妃毒藥的經過看了個完整,卻不識得蒙面的文俊是誰家貴女,但驚恐之下,她記住了文俊的音色,此生都認不錯。 大魏立國已有二十七載,云葳一頭霧水,如今她府上的一樁構陷案,怎還牽扯了前朝舊事? 傳聞舒珣父親身故,是被林太傅黨爭一案和林淑妃莫名其妙的畏罪自盡而活活氣死的,而舒珣那會兒重病難愈,這才讓幼弟,即后來年幼的大雍末帝舒臻即位大統的。 這些前朝秘辛,林青宜從未仔細說與她??扇袅皱皇亲员M,那前雍政局的動蕩,林家的傾頹,舒珣皇考的暴斃,皆是陰謀。 大長公主云葳喃喃自語:敝府事發那日就是她去告御狀,可閣中人并未查到此事與她有何勾連。殺害涉事太醫的真兇尸骨殘破,也摸不到線索。況且,陛下一直信重杜家的 話已帶到,吾不留了。 舒珣未再回應,話音格外平靜,好似這些皇庭家族間的舊日冤仇已與她無甚相干。 云葳將人送去廊下,腦海中忽而閃過了昔日桃枝拿出來的那枚金簪。當時文昭要謀事,局勢兇險,她并未在意文昭的話音,文昭說過的,那簪子的式樣只有三品上的內命婦可以佩戴。 她早該料到,林青宜和前朝林妃,都姓林。而無有來處卻被師傅無條件信重栽培的桃枝,怎會是尋常孤女? 可前雍覆滅,與太傅林家一門的傾頹和舒珣皇考的英年早逝關系匪淺。若林家被滅是個人為的局,那文俊是受了誰人的命令? 難不成,是文家圖謀竊國,步步謀算,才爬上了今時至尊高位?可舒珣的母親,前朝皇后,便是文家人啊。 若真如此,文家與舒家豈非表面親故,內里仇深似海? 林青宜身為前雍御前腹心,執掌念音閣數十載,今時這群人存在的意義又是什么?蕭思玖生前將首監位置秘密傳給與舒珣交好的蕭蔚,動機究竟何在? 云葳不由得渾身冷汗漣漣,頓感前路茫然,云山霧繞。 舒蕭兩姓前雍皇族,林氏一門前雍舊臣,與當朝皇室文家,到底是怎樣愛恨糾葛的復雜關系? 不成,她不能將閣主之位交出去。 在這些迷局未解之前,她不能輕信任何一人,更要牢牢把持住這份足以撼動統治穩定的龐大勢力,絕不能讓閣中人在她手中出了亂子,興風作浪。 日落月升,三日倏忽而過,蘭夜悄然而至。 文昭喬裝出了宮禁,小馬車停在寧府外的老柳樹下,遣了秋寧去府中喚人。 不多時,作侯府小丫鬟打扮的云葳就出溜出溜的,頂著雙丫髻鉆進了文昭的馬車。 噗嗤 文昭瞧著她的扮相嬌俏非常,臉上又帶著三分局促七分不樂意的憨傻模樣,一時沒忍住便笑出了聲。 她抬手揉捏著云葳的發髻,與人打趣道:你今日著實可愛,要么朕把你抓去宣和殿當差吧?就做個奉茶的小丫頭,瞧著像模像樣的。 您莫拿臣玩笑了。 云葳實在沒有扯閑篇的心思,沉著小臉,口吻一本正經:臣有要緊事想和您說,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正事。 文昭清晰覺察到,云葳的態度過于嚴肅了,轉瞬收起玩鬧的閑散心思,沉聲道: 何事?朕帶你去清漪園說?那兒入夜沒有旁人能進,還能不受打攪,觀星賞月。 云葳認真板正地盯著文昭追問:陛下是公然出宮,還是秘密溜出來的? 自是溜出來的,不然如何尋你?文昭復又失笑,云葳偶爾傻乎乎的。 那不該去清漪園,那兒是皇家私園,有心人若查,您的行蹤會漏出去。云葳一臉肅然,托腮與人掰扯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