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好在過了上元節,新歲佳節就徹底結束,一切回歸正軌,無甚應酬事。 許是拿捏不準文昭的態度,云家人也不曾上門生事端,云葳樂得自在安寧。 平順的日子過了半月,轉瞬便是二月光景。 文昭拉著舒瀾意去了御園的湖心亭小坐,她靠在搖椅上,滿面悠然,等人給她烹一壺馨香的花茶。 秋寧忽而小跑著趕來,與文昭咬耳朵: 陛下,暗衛回報,另有一波人馬也在查青山觀主葉莘的底細,那群人行事縝密,暗衛跟丟了。 愈發有意思了,朕查云崧,有人默契的也查云崧;朕查個坤道,便也有人查坤道。朕身邊竟藏了個耳目通天的細作。 文昭毫不遮掩,垂眸摩挲著大拇指上的玉扳指,直接揚聲說了出來。 話音落下,舒瀾意的眸子里劃過一瞬錯愕。 她有些好奇,是何人有這本事,敢在文昭眼皮子底下生事端,還做得如此高調,絲毫不避帝王耳目。 瀾意,文昭狀似拉人閑扯:你見過念音閣的人行事嗎? 舒瀾意斟茶的手猛然頓住,匆忙起身拱手道:臣從未見過。 于舒家而言,念音閣是個過于敏感的存在。 前雍與大魏王朝更迭的那幾年,任憑朝堂動蕩飄搖,門閥相爭,權力傾軋,念音閣卻按兵不動,好似從江湖中銷聲匿跡了。 是以民間風聞,這個中立宗門,本質非是守山河,而是護舒家的皇統,改朝換代就撂挑子不干了。 茶要老了。文昭掃過茶爐下紅融的炭火,莞爾輕笑: 緊張什么,朕就隨口一問。如今朕與你說話,還得好生掂量幾番不成? 舒瀾意趕緊將茶爐的火熄了,乖覺地捧著一杯熱茶走到了文昭的身側: 您請用,小心燙口。人言可畏,外間風言風語傳了多年,臣與家母皆有耳聞,是以再聽到這三個字,未免心有余悸。 文昭抿嘴笑了笑,接過茶盞端在手中,與人打趣: 朕便是喜歡你有話直言的爽利。方才秋寧說,有人與朕的人一道查案,撞在一處的巧合不是一兩回。朕的人不是吃白飯的,卻屢屢敗北,把人跟丟。能有這番本事的人馬,朕思來想去,也就只有傳說中無所不能的念音閣了。 舒瀾意絲毫不遮掩眼底好奇的神色: 臣倒是很想會會這群神出鬼沒的人,不知他們是否真如百姓所傳,有翻手為云的本事,各個都是能人奇才。 朕也有此意。 第55章 狡詐 春意舒蘇, 碧頃柔漪柳枝軟。 舒瀾意說中了文昭的心聲,文昭何嘗不想一睹念音閣的真容,她握著茶盞訕笑一聲: 只怕人家不會讓我們如愿。對了,你可知最近婉兒在做什么?她一直躲著朕, 朕也不好老是宣她來見。 殿下最近甚少出宮消遣, 約莫在用功讀書罷。 舒瀾意柔聲回應:之前蕭妧數次拉她去京郊散心, 殿下都婉拒了。 哼, 她若能收心讀書,朕不介意給孔夫子多上三柱香, 虔誠拜三拜。 文昭不以為意, 斂眸抿了口茶:你這手藝愈發好了。時候不早,回吧,朕不留你了。 舒瀾意長舒一口氣, 離開御園的腳步輕快如早春騰躍的小燕。 您懷疑小郡主? 秋寧望著舒瀾意遠去的背影, 不無詫異的出言。 試試罷了, 不是她。文昭臉上的笑意消散無蹤,摩挲著杯沿輕語:云葳最近在作甚? 婢子不知。 秋寧回應的話音透著忐忑:起初派了御醫過府,依舊診不出病癥。這些日子沒再派人去了。 讓葉觀主去。文昭眸光一轉, 直接吩咐: 她既然有本事緩解千日醉這等西域奇毒,或許也有能耐解了云葳的毒。 先前云侯在宮內小閣中的隨侍,婢子都審查過了,無人有用毒的嫌疑,您看,放人嗎?秋寧試探著發問。 放了吧。文昭隨口回應: 選個靠近宮城的空置官邸,著人擬旨賜給云葳, 日后不必讓她住在宮里。雍州那邊的人,還無人吐口改說辭? 秋寧無奈地搖了搖頭:上至房主, 下至藥局掌柜,街坊四鄰,都與云侯的那套說辭口徑一致,挑不出錯處來。銀錢采買的流水賬目對應的整潔,也找不出端倪。 自作聰明,查不出紕漏才是最大的紕漏。文昭冷嗤一聲: 況且朕先前放風,說寧燁病重,即便她存心無動于衷,難不成雍州小老百姓也不在意寧府因寧燁病危而勢微,還對她這個仗著寧府權勢吃拿卡要的小東西畢恭畢敬,大大方方賒錢給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