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林青宜雖不肯入仕大魏, 但她身居相位數載,手下有些勢力是情理之中。 文昭溫聲解釋:孤只為確認,云葳手里的錢財人馬, 是否出自一處, 是否為護她而存在。 是, 婢子會安置妥帖?;毕穆牭么苏Z,應承的分外爽快。 今晨朝會的消息呢?文昭轉了眸光,正色詢問秋寧。 西遼遣使挑釁, 說國朝若無反擊之能,嫁公主求和也無不可。秋寧滿心憤懣: 使臣為遼小皇帝求娶啟寧長公主,朝臣有人應和。據說陛下未曾表態,平陵侯志得意滿,云相氣得吹胡子瞪眼。 文昭冷笑一聲:惦記婉兒?想得美?;士冀o婉兒指親云家時,定料不到,今時此事能讓云崧和元邵反目。且看孤的好弟弟打算如何做吧, 著人盯住邊疆細作動向。 對遼之戰慘敗實在蹊蹺。派去西疆的將軍戰功赫赫,人馬更遠勝遼軍, 怎會慘??? 槐夏眉心深鎖:西遼主動求娶婉公主,更是突兀。先前暗衛曾言,平陵侯想把元照容嫁給陛下,會否是他的局? 可迎戰的恰是平陵侯下屬,他還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再說他想讓女兒入宮,與婉主兒有何關系?秋寧甚是不解。 文昭將密信扔入了火爐: 若元家不愿見云家與皇族聯姻得勢呢?元邵與云崧不過互相利用,各為自身攬權,豈會真的齊心協力?但元邵若拿戰事做文章,等同叛國,也就活到頭了?;毕?,再查。 若陛下真不顧先帝指婚,答允了西遼,那婉主兒?秋寧難掩憂心。 違逆父命,損我國威,他若敢,他的命也到頭了。文昭的語氣淡漠,無甚情緒: 細想來,攛掇陛下派蕭帥和寧爍出關迎敵的人,和妄圖從和親中牟利的人,該是兩撥人馬。敢言和親之人,真是膽大包天。 自前雍起,國朝三百載再未送一位公主遠嫁,陛下該不會答應的。 槐夏心懷一絲僥幸,文婉是文昭的心尖尖,拿她做文章,便是在挑戰文昭的底線。 不對啊殿下,提議陛下派蕭帥和寧侯馳援的人,就是平陵侯。秋寧抿了抿唇: 而云相為尚主不惜換了孫輩,絕不會cao縱和親。讓婉主兒遠嫁削弱云崧日后的勢力,再把女兒送入宮服侍陛下,得勢的也是平陵侯,怎會是兩撥人馬? 真正忌憚寧家,務必除之而后快的,是元家嗎?文昭哂笑一聲: 商討出兵和提議和親這兩件事,并非同時,不是嗎?出兵馳援在孤入京前;提議和親,是孤入京后的事。 您是說,云相和元侯本一心,先前是云相說服元侯幫他除去寧家,這才設局慘敗,誘朝廷命蕭帥和寧爍西征。 槐夏眸光一亮:而您帶云葳入京這幾日,云元兩家突然不和,平陵侯才勾連西遼陰了云相一手? 既猜到了,還不去查原委? 文昭笑著睨了槐夏一眼,又剜了秋寧一記眼刀: 還有你,去盯緊手中暗衛,腦子靈透些! 槐夏和秋寧雙雙告退,書房中只剩文昭一人。 她凝眸望著夜色,腦海中存了迷惘。 元邵為何突然發難云崧,就因云葳入京了不成? 究竟是何處出了變故,才會讓他不顧現下的聯盟,急于出手打壓云家,生怕云家與文家聯姻? 云崧對待云葳這孫女,究竟是何態度,約莫等幾日,就該有確切消息了。 但護國公府蕭蔚多年深居簡出,雖有大將軍之名,卻交了大權,緣何也會被云元二人列入清算的陣營? 思前想后,文昭只留了一個答案: 元邵不為做權臣,而是要篡位自立。 蕭家威望高卻中立,他必須除去;滅掉看不透的寧家,既能消除隱患,也可示好麻痹云崧。 而云崧與皇家聯姻,他必須阻止,才可永訣文家東山再起的后患。 二月春風和煦,拂過貢院門前士子額前的碎發,漫過耳畔的低吟,皆是百姓對國朝棟梁意氣風發的慨嘆。 一輛華麗的馬車停駐貢院外的長街,槐夏將小木箱交給云葳: 姑娘顧好自己,切不可讓貼身之物離開您的視線。 知道的。 云葳接過木箱,遠望應考舉子排起的長隊,斂眸輕語:jiejie回吧,該入場了。 好,您快去吧,莫誤了時辰。 槐夏笑著催促,指了指不遠處人數頗少的女舉子勘驗隊伍。 云葳微微頷首,抱著小木箱直奔應考隊伍而去。 候考女子的隊列旁,停駐了一輛馬車,半晌都未曾離去。 云葳等候的間隙,好奇地轉眸去瞧,只當是哪家送考的親眷不舍得女兒,在此耽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