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她瞪大了眼睛,眼神里是疑惑,是迷茫。她不知道蘇樾影為何道歉,更不知道蘇樾影的這一聲道歉是為了什么。 但蘇樾影很快為她答疑解惑:“我為我剛才的態度道歉?!?/br> 趙熙本來還有很多事情要發作的,比如說蘇樾影將她家比作遮雨棚,哪里來的這么豪華的遮雨棚。蘇樾影的道歉卻是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 她不知道蘇樾影怎么就突然向她道歉了,就像她不知道常逸為什么突然對著她叫mama,又對著蘇樾影叫爸爸。 但是她猜這兩件事里一定有著聯系。 常逸雖然看著說話吃飯都堪堪只跟上同年齡小孩的平均水平,但是根據她的觀察,常逸在對人類情緒的感知上異于常人。她不確定常逸算不算所謂的“高敏人群”,只知道這種情緒的感知至少在當下對常逸是正面的。 趙熙最擅長盤邏輯,確定兩件事情又關聯之后略微一思索便大概猜出了兩件事的關聯。 蘇樾影像爸爸,趙熙像mama。 這種相似不是說兩人在過去感情里的位置,而是說剛才蘇樾影對待她的態度。 蘇樾影也是在常逸重復對二人的稱呼時才恍然大悟:常逸并不是想要調節兩人之間的關系,而是在二人身上看到了她和常榮嘉之前的相處模式。 她回看自己剛才的態度才意識到,自己的做法究竟有多傷人。 去年在音樂節再見到趙熙之后,她本是下了決心要和常榮嘉將日子過下去的。 她很“傳統”地認為常逸最好在一個父母雙全的家庭中長大,所以積極尋找著和常榮嘉新的相處模式。 他們之間沒有情愛,所以注定成不了一對傳統的夫妻,但或許他們可以尋找一些共同的愛好,成為朋友呢? 好友蘇樾影都不強求,只要成為一對朋友就好了,會分享每日見到的新鮮事的朋友就可以,而不是每天回到家,蘇樾影負責看孩子和玩手機,而常榮嘉則是專心玩手機。 兩人現階段各自玩手機還不會影響什么,但是等常逸再長大一點怎么辦呢? 父母相處地像是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小孩又怎么會健康成長。 于是她努力地在餐桌上分享者自己作為家庭主婦為數不多的見聞,并且引導常榮嘉將他當日在公司發生的事情說出來,又或者干脆聊一聊剛才在手機上看到什么有趣的事也好。 常榮嘉卻不買賬。 問起公司的事就說“你又不懂”,說道網上的趣事就是“沒什么意思,都隨便看看”,偶爾蘇樾影看到社會熱點想和常榮嘉探討,也會被常榮嘉一句“你說得都不對”打回來。 她一開始就沒覺得自己和常榮嘉的相處模式可以被輕易改變,所以一次兩次,甚至三次四次被常榮嘉用話堵回來她都只會在心里為自己加油打氣,告訴自己再接再厲。只是次數多了常榮嘉的語氣變得更加不耐煩,甚至會說“能不能安靜吃飯”之類的話,讓本就再而衰三而竭,數不多的耐心快要耗盡的蘇樾影最終在餐桌上爆發了情緒。 和趙熙今天很像,卻又不完全一樣。 或許是因為心底里本就沒有抱太大希望,所以不會像趙熙這樣眼淚直接掉出來,她只會變得沉默,陰沉著臉一言不發吃完后半頓飯。 正是因為她和趙熙最終情緒抒發的方式并不完全相同,并且兩張餐桌上發生的故事幾乎沒有聯系,所以如果不是常逸,她根本不會將自己和常榮嘉聯系在一起。 在她的認知中,她和常榮嘉是完全不同的人,不同的脾氣,不同的三觀,如果非要說兩人有點什么相似之處,那便是相同的性取向。 無論性別女還是性別男,兩人愛好一致,性別女。 可是常逸,剛才卻用簡單的兩個稱呼讓她發現自己當下對待趙熙的態度,和常榮嘉之前對待她的態度竟是驚人的相似。 人和人之間的交往最重要的便是溝通,這是她向來奉行的準則,所以哪怕她和趙熙以前在一起時,兩人對諸多問題都有著不同的見解,她也會在給出不同答案之后和趙熙一同探討兩人對同一事情得出不同答案的原因。那種探討是理智的,是平和的。 不像今天這樣,激烈且全部都是情緒的抒發。 她一遍一遍用強烈的,不可置喙的話語,一步一步逼著趙熙走向情緒崩潰的邊緣。 這是不對的。 她不應該這么做,所以她說出了那聲:“對不起?!?/br> 趙熙思維敏捷,大腦轉得飛快,所以只在一瞬的驚訝后,從迷茫和不解轉為了滿眼的心疼:“沒關系的,好日子就要來了?!?/br> 她沒想到趙熙這么快就理清楚了其中的關系,更沒有想到剛才還在和自己尖銳對峙的人,忽然就軟下了聲安慰自己。那聲音里甚至帶著趙熙自己或許都沒有察覺的期待。 “好日子就要來了?!?/br> -------------------- 閱讀愉快! 第47章 可是什么才是好日子呢? 她腦海里涌出許多念頭,關于自己的婚姻,也關于她和趙熙。 太多紛雜的情緒在腦海中交錯,讓她不得安寧。 可是現在不是想這些的時候,不該是,也不能是。 她將腦海中那些紛亂又嘈雜的聲音趕出去,對趙熙說:“我有必須搬出去的理由,等今晚小逸睡了和你說?!?/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