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8節
胡彪等人的辦法,確實無良和爛俗了一些。 但是取得的效果,卻是驚人地良好。 一眾游俠兒和百姓,很長的時間里被震撼的目瞪口呆,心中的情緒卻是翻江倒海起來了一般。 皆是想到:這大唐安西軍,這玄戈營的將士,果真是千年未有之強軍。 哪怕是昔日的細柳營對比起來,也是有著大大的不足。 不對!以上的說法也不是完全準確,還是有明眼人的存在。 正確地說,人群后方一個二十來歲讀書人打扮的青年,看到了眼前的這樣一幕后,心中若有所得之下,嘴角升起了一絲玩味的笑容來。 第七百二十二章 朝廷和崔氏的反應 對比起了一眾游俠兒和百姓,看到了鋒銳‘割發代首’、‘挨二十軍棍’這樣的一個場面之后。 心中只剩下了震撼、敬佩、贊賞等,算是正面的情緒。 那一個不過是二十來歲,打扮上不說如何華貴,但是自然有著一番風采的讀書人;明顯看出了這些貨色在演戲,最少有著其中的一部分是在演戲。 幸運的是,此人看出了以上的種種后。 不但是沒有當場揭穿,對于胡彪等一行人也沒有什么嫌棄、厭惡等意思,反而是高看了他們一眼。 若是論起了理由,說起來也是很簡單。 一方面,他叫做李德裕、字文饒。 近日剛好在扶風等地游歷,聽說了一些傳言之后,立刻就是趕過來默默觀察了一番;很快之后,胡彪等人就是引起了他極大的興質。 李德裕此人自幼便胸懷大志,苦心攻讀經史,尤精《漢書》、《左傳》等,但生性卻不喜參加科舉。 換成其他人,這樣的做法就是自我斷送正治生命;李德裕這么做卻是沒有一點關系,因為他爹叫做李吉甫。 在大半年前的時候,這位李吉甫還是當朝宰相了。 雖然因為在朝廷中樹敵過多,不得不主動請辭了宰相之位;但李吉甫依然能夠以兵部尚書的身份,出任淮南節度使。 甚至離京上任的時候,當朝陛下李純還在通化門為他餞行。 因此就算李德裕不愿意參與科舉,依然能以門蔭的方式入仕,才是一做官就補任了清貴的秘書省校書郎。 綜合以上,李德裕是在一個正治世家長大。 從小耳濡目染之下,造成了看問題的方式和角度,與平常人遠遠不同。 更具體一點,那就是看一個事情他不問人品德、動機如何,他更看重的是有沒有能力,結果如何這些才是重點。 而眼前胡彪等人的演戲,對于他而言反而是一種能力的表現。 會哭的孩子有奶吃,這道理很是簡單,但是知道去這么做的卻是不多,更何況這些軍中的廝殺漢了。 另一方面,剛才那一個叫作鋒銳軍士在卸甲了之后,背后那些大小不一的新舊傷勢,這一點是完全做不了假的。 李德裕出身于趙郡望族李氏,家中也是養著好些部曲。 其中有著一些部曲教習,年紀已經很大。 甚至是參與了當初積香寺,那一場有唐一朝最為慘烈的戰斗;但若是論起了背上傷疤的恐怖,還真比不上這樣一位鋒銳軍士。 因此,基于對于這些血戰萬里,才是匆匆而回安西軍戰士。 李德裕的心中,有著一種本能上的敬意,對于胡彪等人一些小節上的瑕疵,一時間也不是如何在意,算是更加寬容了好些。 最終,那鋒銳軍士被敷藥、包扎完畢,終于是悠悠地轉醒了過來。 在石破虜的幫助下,被扶上了一匹神駿的寶馬,就此整個人虛弱的趴在了馬背上,臉色看起來慘白得厲害。 做完這些后,這一支來自安西軍的小隊伍,又一次繼續向前行動起來…… 需要說明一下的是,不僅是鄧三郎等一行游俠兒,柳亦等民間義士,在之后的時間里繼續跟著隊伍一起行動。 還有李德裕也是騎上了一頭大青驢,一起跟上了隊伍。 更為準確的說,若是跟在了那一面破爛戰旗身后一起前進人員,全部都算起來的話,烏壓壓的可是有著兩百來號人了。 究其原因,一切都是到了中晚唐時期,唐人那一種獨特的氣質。 具體上,源于距離并不太長的時間里,貞觀、開元時期的盛世,此時的唐人還有著一些豪邁、浪漫、包容并蓄的氣質。 但是國力的迅速降低,生活的越發艱難,讓他們變得固執、憤怒,以及對六七十年之前的大唐,充滿了懷念。 以至于在隨后的時間里,每一天過去之后,又或者說胡彪他們每路過一個市集。 聞訊來看熱鬧、送上糧食的唐人百姓,數量上也是越來越多起來。 附帶著,自發加入了這樣一個隊伍,打算護送著玄戈營去長安城的唐人好漢們,也是越發多了起來。 數量上,人數從最初的一百、兩百。 不過是兩三日之間,人數就有著七八百人之多,其中商人、游俠、莊稼漢,讀書人等各種身份的都有。 若是算上了聞訊趕來,看熱鬧的唐人百姓。 往往路過一些集市、城池的時候,隊伍前進的前后左右,圍觀人員的數量都是超過了萬人之眾,黑壓壓地看過去全部都是人。 以至于,到了后來的幾天里,還出現了好些讓胡彪等人都是有些無語的狀況。 比如說:在每日傍晚時分,他們到了一個集市、又或者是村子,準備找一處屋檐開始宿營的時候。 卻是驚訝地發現了在屋檐之下,早就被打掃得干干凈凈。 甚至還被墊上了厚厚的干草,明顯是為了他們所提前準備的。 而在他們心中感動之下,就準備幫這些大唐年間的老鄉做一點什么,比如說挑水、劈柴的這些。 一時間雙方之間互相幫助,很是有些魚水情的感覺。 另外,每日在他們必經之地的集市上,有好些聞訊趕來的小商販、江湖藝人,開始賣力地吆喝和表演起來。 頓時,就會有著老爺們的叫好聲,婦人們的叫罵聲,小孩子哭鬧和笑聲等種種混合在一起。 那家伙!場面搞得一個熱鬧無比,像是現代位面東北地區的老鄉們在趕大集一般。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樣一種讓李德裕都是目瞪口呆,很是有些始料不及的情況發展。 卻是讓胡彪他們一行人,緩緩向著長安城靠近的過程中,制造出來的動靜越發地大了起來。 民間相關的輿論,那也是越發對于他們有利了起來。 可讓胡彪他們有些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隨著他們不斷的前進,如今眼見離著長安城,已經不到兩百里的距離了。 整個跟隨著他們行動的隊伍,數量已經是達到了一千一二百人。 朝廷和崔氏等方面,依然是沒有半點反應。 又或者說,就算是有著一些反應,但是以他們當前的身份和消息來源渠道,也是沒有辦法得知。 倒是那李德裕,以自己對朝廷當前各勢力的了解,猜到了很多東西。 只是他一點都沒有,想要對著胡彪等人透露半點的意思。 最少以胡彪等人目前的表現,還沒有到一個可以讓他出手交好,算是提前投資一番的程度。 而胡彪等人怎么辦?當然是繼續往前唄。 他們就不信了,等他們一大群人到了長安城下,那些人還能當成沒有看到。 不過他們不知道的是,根本不用抵達長安城下,有關于如何處理他們的事情,馬上就有一個結果了…… …… 時間:大唐元和四年,二月十四日的申時兩刻。 也就是下午的三點半鐘,離著胡彪等人第一階段任務最后期限,已經只有五十幾個小時的時候。 地點:在長安城的108坊中,絕對算是王公貴族、朝廷重臣扎堆居住的高端社區,開化坊之中。 崔群,帶著一臉鐵青的臉色,很是有些氣勢洶洶走進了崔府后院之中。 再也沒有一點,昔日之間那一個大袖袍服之下,泰山壓頂而面不改色的瀟灑淡定之態。 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府中原本做事就是謹小慎微的一眾下人們,立刻嚇得大氣也是不敢出上一口。 沒辦法!崔群、崔敦詩,在清河崔氏中雖然是一個小妾所生。 可是架不住此人能力極強,他自小博覽群書、展現出來過人的才能,二十歲參加科舉便是進士及第,被授秘書省校書郎。 如今雖然只有三十七歲,已經是拜翰林學士,遷禮部侍郎,算是朝廷一員重臣。 外界公認只要假以時日,而且不用太長的時間,崔群此人將又是一位清河崔氏出身的宰相。 因為對于崔家的人來說,這位小妾所生的主人,雖然不一定是下一任清河崔氏族長的不二人選,可也不是他們所能忤逆的所在。 清河崔氏規矩甚多,真要惹怒了這種主人。 若是被打死了,那就是白白死了。 哪怕他們根本不知道,為什么今日被同僚邀請去‘太白樓’宴飲的崔群,為何這么早就回來了,并且還是這么一個怒氣沖沖的模樣。 有關于這樣一點,他們注定是無從得知了。 因為崔群回來之后,立刻就是讓人將自己的長子崔嚴,次子崔充兩人,一起喚到了自己的書房之中。 等到下人們全部退下,并且關上了房門。 三十七歲的崔群,在瞪了一眼已經快二十歲的大兒子后,嘴里開口就是一句: “孽子你說,那大唐安西軍之事為何隱瞞于我?甚至還以我崔氏的名義,讓朝廷其他官員幫忙,不向陛下稟告此事。 若不是今晚酒宴之上,無意中聽得了趙御史說起,你又打算瞞我到什么時候。 為了一個小妾,你又打算將我崔家的名聲,敗壞到了一種何種程度?!?/br> 在聽到了以上嚴厲的問責后,原本還是一臉輕松的崔嚴,立刻就緊張了起來;嘴里在結結巴巴之間,努力地解釋了起來: “孩兒以為不過是一些小事,便是準備自行處理就好;等到事情處理好了后,再向阿爺稟告,絕無隱瞞的想法。 阿爺也請放心,最多一兩日我就能處理清楚。 我已派出家中一批部曲扮成山賊,只要殺掉了這些安西軍的參軍,此事自然是很快就會平息,我清河崔氏的名聲也自然能保全?!?/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