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節
事實上,在時間異常倉促之間他們制定出的計劃,可以說非常的老套和簡單,甚至能用老掉牙來形容。 無非就是不斷地扔下物資、財貨,讓對方在撿取的時候,不僅是隊形大亂,軍心也是大亂的時候,殺上一個回馬槍而已。 但是這玩意不管老套不老套,只要好用、有效就行。 比如說:在一千多年之后,明末時期的闖軍等部隊,面對著明軍官兵追殺的時候,往往就是這么去做。 結果屢試不爽,吃了一次次虧的明軍,后面還是會栽到這一個上簡單的計謀面。 不是明軍官兵太傻,僅僅是如同叫花子一般的窮逼明軍士兵,根本受不了這樣的一個誘惑而已。 而與一千多年之后的明軍比起來,東漢時期這些西域最底層的馬匪,可以說更加的窮困,更加頂不住這種誘惑。 所以,眼見著計劃取得的成果,遠遠比起了自己預料還要更好。 當即之下,楊東籬也是沒有絲毫的遲疑。 “眾將士,隨我殺回去~”嘴里吆喝出了這樣一句之后,就是斜刺刺地轉了一個大彎之后,帶著身后的網友和奴隸們,向著大亂的對手殺了過去。 原本就是因為被打了超量雞血,士氣爆棚的奴隸們,發現對手當前的情況之后,自然是心中越發的兇狠。 就連樊獵這一個瘦小的牧奴,從未參與過戰斗的貨色。 這一刻在馬背上,也是死命抽打著胯下的戰馬,跟隨著自己這些新主人沖鋒的同時,也幾乎將手中的一柄青銅短槍的槍柄,差點都是纂出了水來。 因為他不斷地告訴了自己,為了擺脫奴隸的身份,為了牛羊和大屁股的婦人,今天就是戰死在這里,也不能讓主人們失望。 而有著這樣一種心理的任務,在整個一百多號的奴隸人群中,絕對不是只有樊獵這么一個人。 第二百零九章 騎戰 當楊東籬等人調轉馬頭,向著一眾馬匪們重新殺了回來的時候,雙方之間的距離大概差著1.3公里的樣子。 以當前他們進入了沖鋒狀態,達到了45公里左右的馬速,大概需要2分鐘樣子,就能殺進一眾馬匪中。 而在這么2分鐘的時間里,那些馬匪們來得及反應過來嗎? 有點來不及了,具體的過程是這樣一個樣子。 楊東籬他們掉頭沖起來之后,大概過了30秒的時間之后,當時正因為一個嶄新的帳篷,與另一個馬匪在地上廝打的阿吉烏。 忽然在耳邊,就是聽到有人充滿驚恐地喊出了一句: “不好,那些漢人居然帶著奴隸殺回了,他們怎么敢?” 本能之中,阿吉烏就是停下了狠狠招呼向同伴的一拳,向著那些漢人之前逃走的方向看了過去。 一看之下,這個馬匪立刻就是渾身發涼了起來,不僅是因為那些原本應該只能拼命逃走,如同獵物一般的漢人,現在又帶著奴隸殺回來了。 更為重要的是,他在那些人沖過來的過程中,莫名地感受到了一股熟悉的氣勢。 什么氣勢了?應該是他少年時期,一伙冬日里餓急眼了的狼群,沖向了他看管著羊群的那一股氣勢。 對的!就是這樣,讓他無比熟悉的一種恐懼。 而等到懵逼的阿吉烏,聽到了首領嘴里一句“上馬、迎戰~”,充滿慌張的命令后,時間都過去40秒了。 在渾身的一個激靈后,他不顧剛剛被同伴招呼過來的一圈,都打掉了他的一顆大牙。 也是在第一時間里,扔下了左手上一直死死抓著一角的帳篷,向著自己十數步之外的戰馬跑去。 許是心中過于的驚慌了一些,在這么一點距離的路上,他居然是連續摔了兩跤。 就連平時無比輕松的上馬動作,居然一次未能爬上去。 沒辦法!他現在心中慌得厲害,以至于雙腿都沒有了什么力氣。 在1分40秒的時候,包括阿吉烏在內,倒是大概80%馬匪已經是成功的翻上馬背,并且是拿好了各種兵器。 問題是,這樣的準備有什么用? 他們的士氣幾乎全無,隊形也是亂得不成樣子,甚至到了這么一個時候,好些人都還舍不得扔下之前搶到馬背上的東西。 而面對著已經沖到了極近之處的對手,他們的馬速根本提不起了。 所以這一場戰斗,似乎在還沒有開打的時候,最終的結果就已經注定了…… …… 當胯下的戰馬,在自己踢打之下飛馳了起來。 頓時楊東籬就清晰地感受到了,大地在不斷地在眼前倒退、風聲不斷在耳邊呼嘯,慌張的敵人越來越近。 身后的上百人跟隨著自己沖向了對手,密集的馬蹄聲敲打成了一片。 以上的種種,全部綜合到了一起之后,那樣的一種玄妙的感覺,讓楊東籬心中充滿了說不出的亢奮。 哪怕飛馳起來的馬速,遠遠沒有他在現代位面,有時為了趕上班而猛踩油門,飆起來的車速那么快。 但是兩者之間產生的刺激感,根不就不是一個概念。 在這一刻,楊東籬甚至莫名地想到了一點: 特么!自己怕是再也離不開。這什么破任務世界了。 不是因為每次的任務完成之后,在豐厚的財貨方面讓自己能在現代位面,可以做到咸魚翻身。 也不是通過抽獎,能讓自己不斷地變強。 僅僅是這樣一種與現代位面截然不同,金戈鐵馬一半的痛快人生,就是很讓人上頭、根本無法離開了。 而這樣的感覺,幾乎也在其他網友的心中,同樣是如此。 鋒銳、黃逸之、老蛇、狼青、老黑、二胖、武卒、阿璃、倉管,這些隨著楊東籬沖過來的人員,有一個算一個,心中都是這么想著的。 就連沒有參與沖鋒,但是指揮著工匠和婦人們,用馬車結成了一個圈,拿起弓箭做好防御的狼青。 在嘴里高聲地吆喝聲里,也不自覺地充滿著熱血滿滿的意味…… 帶著心中莫名的亢奮感,當緊隨著楊東籬的老黑,沖到了距離那些馬匪根本沒有陣型可言的聚集點,只有著不到50米的位置。 僅僅是幾個呼吸之間,就能殺進去的時候,馬匪一方孱弱的攻擊到了。 大概有著三四十個反應快一點的馬匪,現在已經是將一張張馬弓取在了手里,然后就是開弓射箭了過來。 不過由于過于倉促了一些,不但是看起來稀稀拉拉的,很多連弓都沒有拉滿,就將狼牙箭給招呼了過來。 而在這些馬匪將狼牙箭招呼過來之前,老黑和楊東籬一樣,已經將左手高高地抬起、擋前在了自己的頭臉之前。 其他的一眾網友們,也是有著一個相同的做法。 之所以這樣,那是因為在他們如今的左手的手臂上,都套著有一面直徑在30公分的圓盾。 圓盾是用質量很輕的藤條做成,外面又包裹了一層鐵皮。 這一種玩意的重量只有兩斤多一點,但是只要抬起之后,卻是能夠完全護住他們最為脆弱的頭臉和脖子。 得益于加工后的藤條,那一種相當不錯的韌性。 他們根本不用擔心對手那種骨質的狼牙箭,會射穿盾牌傷害到他們。 確實也是這樣,很快之后老黑就能清晰地感受到,箭頭撞擊在盾牌上不甚強烈的感覺,以及身后位置上不多幾聲的悶哼聲。 這樣的一個動靜,代表著他們的老掉牙戰術非常成功,才是付出了一點微弱的代價,就沖過了對手弓箭覆蓋的攻擊范圍。 因為若是換成正常情況下,這些弓馬嫻熟的對手最少能射出兩箭。 起碼會死傷十幾、二十人,才能沖到當前的位置。 在對方匆匆射出了一箭之后,楊東籬、老黑、黃逸之等一行人,同時做出了一個相同的動作。 具體上,就是放下了遮擋住頭臉的同時,等于也是遮擋住了視線的盾牌。 然后雙手握住了原本右手提起的長槍,對著距離不過只有十來米的一個馬匪,端平了之后這么撞了過去。 而不像是平時地面戰斗那樣,雙手握著長槍、用力地向前刺了過去。 最多兩秒鐘之后,在感受著手中長槍鋒利的槍擊,已經是刺進了目標胸前那一件皮甲的瞬間,老黑就是果斷地放開了自己握緊槍桿的雙手。 然后在第一時間里,就向著馬鞍上一柄戚家刀的刀柄摸了過去。 這是打算抽出長刀,繼續再戰的一個架勢;其他網友們,同樣是如此的動作。 出現了這樣的一種戰斗方式,可以說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因為根據之前一段時間里,甘英等人傳授的馬站技巧。 新手在馬上戰斗的時候,如果持槍而戰的話,最好在槍尖刺進了對方身體的第一時間,就松開自己的雙手。 不然那樣一種巨大的沖擊力,只會產生兩個后果。 要么巨大的撞擊力,直接就是撕裂你雙手的虎口,讓你在劇痛之下長槍脫手而出。 要么就是長槍的木質槍桿,都會在這樣一種巨大的力道之下斷成兩截,搞不好斷掉的上半截還會傷到自己。 當然了,想要避免這樣的兩種后果,說起來也相當的簡單。 那就是在長槍刺進了對手身體的那一刻,瞬間之中松手,在眨巴眼睛的短暫時間,躲過撞擊時產生的巨大力道。 接著又重新地用手握住槍桿,順著馬勢將長槍抽出來就好。 不過這樣的一個cao作,講究的是一個眼疾手快,往往只有精銳的馬上老手,才能做到這樣一點。 新手的話,還是老老實實在干掉一名對手的情況下,放開長槍,像楊東籬、老黑這樣直接換上副武器就好…… 第二百一十章 信心和強兵 當然,東方的騎戰之術,自然不會和西方中世紀的騎士一樣,只會手里端著一根木頭騎槍猛沖。 等騎槍的槍頭被撞斷后,直接扔掉就是了。 甘英等人在與胡彪等人的探討中,后續也說了還有其他的一些可能。 若是能有幸習得一些高深槍法,會更多精妙的馬上殺敵招式,可以巧妙地卸掉槍頭上的撞擊力,自然不用以上這樣的一種cao作。 甚至還能用上一柄鐵槍,根本不用擔心會被對手撞斷、劈斷槍桿的事情發生。 只是這樣的高深槍法,哪里是普通人能夠習得。 針對這樣的一個說法,一眾網友們當然表示理解,這一個民族有著太多的好東西失傳,根子就出現在了秘而不傳、又或者是不可輕授這一點上。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