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書迷正在閱讀:飛劍問道、三寸人間、天道圖書館、天下第九、圣墟、元尊、直播:開局被國寶大熊貓跟蹤、頂峰熱戀、帶著全村隱居一萬年后
“沒錯,朕記得兵部來報過,年后有一批要運送北境的軍糧就存放在滄州?” 宋離的眉心立刻蹙起,聲音都嚴厲了下來: “陛下想要挪用那筆軍糧來賑災?不可?!?/br> 他多年來身居高位,骨子里自有一種霸道,哪怕是面對李崇有時也不加收斂,如今李崇對朝政越發熟稔他有意慢慢移交手中的權利,但是有些觸及底線的事兒他不會讓步,北境的軍糧絕不能動,眉宇間不自覺帶上了兩分厲色。 宋離的變臉倒是在李崇的預料之內,他笑著親自給他斟了茶水: “你聽朕把話說完啊,喝口水,心脈不好脾氣還這么大?” 眼前的笑臉讓宋離不得不緩下了些神色,耐下了性子,抬手接了這杯茶,聽著他的想法。 李崇卻將問題再一次拋給了他: “如今糧價飛漲,隨著難民的數量變多,這三倍的糧價就能變成十倍,到那時要如何?” 這個問題宋離也不是沒有想過: “哄抬糧價的jian商挑出幾個處以極刑,米商必然不敢再次以身試法,再從周邊的州縣調集一些糧食,堅持到春天應該也是可以的?!?/br> 李崇卻再一次問出聲: “五大倉在天子腳下都尚且敢空成這樣,附近州縣又能撥出多少米糧來? 更不說只要有救濟糧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難民,朝廷就是有再多的銀子也不夠,難民越多,糧食越少,即便是殺光京城所有的米商,也再榨不出米來。 況且堅持到春天,地里也不會立刻就長出糧食來,到時候雪災是過去了,饑荒卻遠遠不止?!?/br> 宋離按了按眉心,他何嘗不知道這個情形,只是眼下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 “陛下有何良策?!?/br> 李崇的面上帶了兩分胸有成竹的意味: “朕問你,若是此刻京城糧價是平時的十倍,而官府放出話說欲高價收糧,而你正是手中有大量糧食的外地富商,你會如何做?” 宋離開口: “我自會帶著糧食前往京城,以圖暴利?!?/br> 李崇笑了: “沒錯,奇貨之所以可居,就是因為這奇貨稀少,糧價抬高的本質是吃的人多,而糧食減少才被抬高的,如果就在這些富商紛紛抵達京城的時候朕從國庫放出大量的存糧,會如何?” 宋離眉眼總算舒展了兩分,也明白了李崇的打算: “市面上的糧多了,糧食自然便買不上價錢,米商們跋山涉水運糧而來,若是因為糧價下跌而折返只會損失的更多,所以他們必然會低價賣出糧食,陛下當真是好計謀?!?/br> 李崇笑而不語,其中這還真不是他的計謀,這是范仲淹在杭州鬧饑荒的時候用過的辦法,他此刻不過是撿了個現成的。 放在現代解釋,此法是人為的控制了供需關系。 “所以啊,朕雖然提前用了北境的軍糧,但是朕定會如數補上,定不會叫北境兵將餓肚子,督主這下可以放心了吧?剛才還瞪朕?!?/br> 宋離被他弄的有些沒辦法: “臣哪敢瞪陛下?” “還沒有呢,一秒變臉?!?/br> 宋離只好撐著起身拱手,哄了哄鬧脾氣的皇帝陛下: “是臣不是,給陛下賠罪?!?/br> 李崇拉著他坐下: “行了,別站了,這里的案子朕會讓趙成三天內審結,你回去好好養著身子,此法雖然理論上行得通,不過要想真的實施起來也不是個容易的事兒,你還要幫朕盯著些?!?/br> “臣自會盡力?!?/br> 有李崇親自下旨,趙成的奏折是以光速遞到內閣的,他身居大理寺卿多年,平時有的案子故意拖拉就算了,這真的要審起來,從證據到口供自然是一樣不差,案卷做的滴水不漏。 內閣這幾日氣氛尤為凝重,從前內閣以王和保為首的一言堂,但是這一次自從王和?;鼐?,李崇的變化尤為明顯。 而以巖月禮為首的一些先帝舊臣開始慢慢脫離了王和保的掌控,以至于明明是只有三個人的內閣,卻每天都氣壓凝重。 而這大理寺卿遞送上來的折子中四位被處置的朝臣,有兩位都是王和保的學生,這已經不單單是一本折子了,這簡直就是趙成在向小皇帝遞送的投名狀。 樁樁件件的口供和證據,如此快速的審理速度,讓王和保即便有心回護也有心無力,畢竟在大理寺,若是大理寺卿不配合,是決計撈不出人來的。 任由內閣如何暗潮涌動最后也沒能阻止的了這十個官員還有直廷司七位大監的命運,流放,抄家,最后從這一場風波中全身而退的,竟然正是出動整個御史臺敲擊陳情鼓彈劾的宋離。 只是任那些御史言官再不滿,也是無法,因為大理寺沒有找到任何宋離收受賄銀的證據,反倒是找出了徐順背著宋離私吞每年三萬兩的證據,宋離最多落下一個御下不嚴的罪過。 而這個罪過經天子之口也由這數日牢獄相抵,不再另罰。 傳旨的太監回來的時候李崇這才問道: “宋離回府了?” “是,陛下,宋督主接旨后便回了宋府?!?/br> 李崇這才算是了了一件事兒一樣心情都松了兩分,抬手挑起了今日內閣呈上來,準許禮部撥銀五萬兩用于太后的千秋節的折子。 這折子昨天便送來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宮里的老嬤嬤進來瞧他,帶了昭德大長公主的口信,這個口信也十分的爽朗痛快,意思是叫他不要著急,姑姑自會幫他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