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他也沒有勉強,讓他們回去再想想。 “行,哥,那我們先走了?!鼻囟矝]有什么好主意,看他兒婿回去能不能想出什么好辦法吧。 畢竟全家只有他是經常上山的人,和這些東西打交道得比較多,要是他都沒辦法的話,那其他人就更不成了,不是那塊料啊。 秦封和高烈回家的路有一段同行,兩人對山豬不再來這個說法不太看好。 這玩意兒機靈得很,這次嘗了甜頭,下次大概率會再來,山豬很可能會換地方,不知道誰家的地會再次遭殃。 當然要是它們再也不來,那是最好不過的,大家心里都這么期盼著。 秦封的理論知識豐富,高烈的實踐經驗充足,兩人到山腳下分別時已經就挖陷阱這事商量出了一個雛形。 ----- 七月初十這日。 秦封和前幾日一樣辰時上工,他現在是端上了鐵飯碗,每天可以領一桶水吃兩頓飯。 不過他要回家陪小夫郎吃飯,也沒去食堂吃過。 水是每天都提回去了的,反正家里得用。 他家地里的玉米已經全部收完,曬干的已經收進了倉庫里。 還有那沒有脫粒的玉米,由王叔和大壯為主力軍,用做成戳衣板樣式的木板摩擦脫粒。 比人用手脫粒要快得多,效率大大的提升。 “小六,回了???” “嗯,三哥,回家去,” 今天在取水這里負責值班的人是秦安,他是秦家唯二進入巡邏隊的人,另一個是秦武堂哥。 大堂哥秦文要幫著大伯處理村里面的事務,是沒有那個精力去巡邏的。 秦全倒是想去,也報名了,可惜的是他被篩了下來,也就是說沒選上,被淘汰的。 秦平哥跟著秦二伯做木匠活計,最近二伯的生意很是旺盛,家里晾好的干木頭都供不應求了。 無他,死的人太多了。 這一個月找他做棺材的生意,占據了二伯所有訂單的百分之九十。 能有錢財做棺材的,還是比較富裕的體面家庭了,這些人也大概率不是餓死的,是熱死的。 畢竟溫度擺在這兒,年輕力壯的還能扛一下,那些老弱病殘的,哪里頂得住啊。 倒下去就起不來了,纏綿兩日也就去了。 還有那些窮的飯都吃不起的,活活餓死的,一張草席一裹,往地里一埋,也就那么回事兒了。 更別說那些一輩子到頭,連一張裹尸的草席都沒有的。 自從村里面開始取水以來,秦封就把冰弄了出來,用硝石制冰這個方法并不是絕密。 他們景國的權貴人家夏日會用,就是青山村這邊還遠遠沒有普及到。 他把冰制出來后也沒有藏著掖著,拎了幾袋硝石分了一下。 高烈叔、大伯二伯、大舅二舅、姑姑奶奶等挨個送了些,并把他們叫到一起演示了一遍。 至于他們回去后舍不舍得用水來制冰,那就不是他應該管的事情了。 方法和原料它都已經提供了,總不能他日日把冰給制好,挨個給他們送去吧。 那也太…… 秦封把這個度把握得很好。 不過出乎意料的是,他們在秦封這里享受了涼爽的感覺,回去后一個兩個也用上了。 用二伯的話來說就是:“再不用冰人都要熱死了,腿一蹬啥都沒了,命要緊,命要緊?!?/br> 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想法,他們這一大家子還沒有誰因為天熱而倒下的。 一家人不藏著掖著,解暑藥他也抓成一副副的分了出去。 除了他們這一大家子之外,秦蠻竟然也找上了秦封,提了一籃子雞蛋來,想學學制冰的方法。 制冰秦封沒想過隱瞞,被別人知道也不稀奇。 秦蠻會找上他,看來是大伯他們沒有對外透露制冰的方法。 第192章 旱災、喬遷之喜 家里雞蛋供不應求,秦封還讓秋嬸去村里買過兩次。 這次秦蠻提來的這一籃子雞蛋,算是填上了空缺。 本來也沒有想過隱瞞的秦封,把硝石制冰的方法告訴了他。 秦蠻得知后恍然大悟,也沒想到這么簡單。 硝石鎮上沒有,秦封又賣了一些給他,當然用的不是銀子銅板,是雞蛋交易。 秦蠻不僅是青山村的土地大戶,也是養殖大戶。 雞鴨鵝兔均養了不少,他家有一口深井,因此在水源上還算充足。 就是隨著天氣越來越熱,土地干旱,地下沒水,也不太能供得上了。 聽說最近在賣牲畜,往縣里銷售。 秦封也是聽白叔么說的,那天高烈叔去買了幾只母雞,用來給白叔么燉湯喝。 母雞和嫩雞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口感,做的方式也大不一樣。 母雞燉湯香味濃郁,嫩雞蒸炒口齒生香。 他原本沒有想過買雞,因為竹林里還有四十多只雞。 只不過都是幾個月的嫩雞,他想了想,讓大壯去買了四只母雞回來。 夏天不適合燉雞吃,喂來生蛋倒是不錯。 他不缺水,所以沒有這方面顧慮。 不過…… 連秦蠻都開始賣牲畜了,秦封決定,他家竹林里這些,該殺的得殺了。 曬成干雞干鴨滋味也不錯,留下一些就行。 不然太多的雞鴨目標太大,每天消耗的水和糧食也不是一個小數目。